危重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及乳酸水平的联合监测临床研究论文_杨胜毅, 李桂芳, 梁波涛,,蒲智琪,,刘莎莎

机体在严重创伤(多发伤或复合伤)、大手术、重症感染、重度中毒、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等所致的严重应激状态下会发生内分泌代谢紊乱,从而影响该患者的临床进程及预后。甲状腺是人体的重要内分泌器官,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影响功能;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也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代谢[1.2]

本研究监测危重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thyroidhormones,TH)及乳酸(lactic acid, Lac)水平的变化,探讨TH及Lac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为是否选择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住我院重症医学科患者 199 例。对收集的病例资料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标准进行分组,其中APACHEII>20分的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APACHEII <8分作为对照组。

APACHEII>20分104 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 50 例,女 54例,年龄15-87

岁,平均66.04岁。入院诊断重症肺炎18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例,大面积脑梗死8例,低血糖昏迷3例,严重多发伤或复合伤3例,重度中毒(药物,农药及一氧化碳)6例,急性心力衰竭1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 例,心肺复苏2例,重度破伤风1例,糖尿病酮症1例,高渗高血糖昏迷1例,脑出血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9例,感染性休克5例,肠破裂术后1例,胃癌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1 例,危重支气管哮喘2 例,过敏性休克2例,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1 例,系统系红斑狼疮2例,重症胰腺炎3例,粟粒性肺结核1例,肺脓肿并呼吸衰竭2例,重度电解质紊乱3例,甲减危象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低通气呼吸暂停综合征2例。

选择同期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APACHEII<8分95例作为对照组。男50例,女45例,年龄17-88岁,平均62.5岁。

两组患者均无甲状腺基础疾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中根据出院情况分为存活组 例和死亡组 例,对照组无死亡病例。

1.2监测方法 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①检测仪器的选择:本次研究统一选择由德国西门子高效能的ADVIA Centaur-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试剂为德国西门子相关配套试剂及标准品,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进行检测,且所有检测对象在抽血前2个月内均未使用过影响甲状腺分泌的药物;②具体检测方法:对照组入院当天或次日早晨空腹

静脉血5ml,观察组当天或次日病情加重或死亡前,采集静脉血5ml,在室温下静置30min后,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分离血清,并于-20℃下保存待检。

血乳酸测定:所有对照组及观察组均采用美国的血气分析仪GEM3500,试剂采用相关配套试剂(75人/份)。在入住重症医学科24小时内,抽血均采用桡动脉、足背动脉或股动脉,采血1ml,即采即做。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观察组入院时和对照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和乳酸检查结果;②对比观察组患者中存活组与死亡组的甲状腺激素和乳酸检查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剂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入院时与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乳酸水平对比,观察组危重症患者入院时血清T3、FT3及La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4、FT4、TSH水平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中死亡组和存活组甲状腺激素及乳酸比较。死亡组T3、FT3、T4、FT4水平均低于存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TSH水平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乳酸水平均高于存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入院时检测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乳酸水平的对比(x±s)

3 讨论

危重患者多有全身组织低灌注,组织灌注不良必然导致细胞缺氧,这是乳酸增高的主要原因。乳酸中毒常发生于休克的早期,从表1,表2可以看出危重症患者的乳酸增高与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及死亡有相关性。乳酸(Lac)是体内葡萄糖无氧酵解的产物,它不仅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之一,而且是判断组织缺氧和血流灌注不足的重要指标[3]。患者由于内环境紊乱导致血乳酸水平升高,通常伴有高乳酸的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升高[4]。

由于组织低灌注,血乳酸浓度升高(≥4mmol/L)并持续48小时以上,预后不佳,病死率达80%以上[5]。

表1显示患者在入院24小时血清T3、FT3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表明病情开始出现并发展时,甲状腺激素也相应开始发生异常改变;表2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死亡组的T3水平低于存活组,提示患者病情严重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程度也随之变大。

临床表明危重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不稳定性,易诱发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改变,而危重症患者疾病的发展状态和趋势也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情况来间接反映,这一点关联,值得临床引起关注和重视。

总之,危重患者血乳酸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3、FT3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重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及乳酸水平的联合监测,临床上可做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参 考 文 献

[1] 张庆峰,韩文生,王建春,等.测定甲状腺激素在判断重症病例预后中的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20(2):115-116

[2] 梅冬冬,彭月萍,黄兰兰,等.甲状腺机能减退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5):83-486

[3] 高伟波,朱继红.乳酸性酸中毒与危重症(J).疑难病杂志,2011,10(2):161-163

[4] Gunnerson KJ.Saul M,He S,et al.Lactate versus non-lac-tate metabolic acidosis: a retrospective outcome evaluation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 Crit Care,2006,10(1):R22

[5]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75

论文作者:杨胜毅, 李桂芳, 梁波涛,,蒲智琪,,刘莎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危重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及乳酸水平的联合监测临床研究论文_杨胜毅, 李桂芳, 梁波涛,,蒲智琪,,刘莎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