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道交通控制测量方法研究论文_杨辉

地铁轨道交通控制测量方法研究论文_杨辉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工程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施工时,必须重视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控制网,要根据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情况与贯通限差要求,确保城市轨道地面施工控制网测设的精度标准。并且还要充分利用GPS精密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与技术,使用GPS全站仪测距精密导线,最后形成联合布网,组成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控制网。这种轨道交通施工控制网的测量工作任务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GPS全站仪;精密导线;精度估算;地面施工控制网

1、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控制网测量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水平与社会进度的不断发展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安全、轨道行车的舒适度以及轨道交通第周围环境的影响等。而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使用寿命,满足我国城市居民对地铁轨道交通的新需求,就要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控制网测量技术的应用,确保城市轨道运输的平稳性。并且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控制网测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进步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控制网测量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是以地下铁道工程为基础逐步发展而成的,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发展初期,由于受到交通、技术水平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主要采用的是明挖的方式进行的,对轨道施工控制网的测量要求也比较低。而如今,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的运行水平,经常会使用地下隧道、地面轨道以及高架桥轨道等多种形式联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再加上城市化水平提高造成的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难度更大,地铁隧道一般采用暗挖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因此,必须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确保工程施工顺利。

2.1轨道设计与施工控制网测量工作

不同期在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时,就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行测量,主要的测量内容包括:地铁轨道工程周边环境、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土质条件以及施工场地的地下管线等。这些测量内容都是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设计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料。除了使用工程测绘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信息进行掌握与了解外,还可以利用城市中心数据资料库的资料掌握城市轨交通工程的全面信息。而地面控制网测量是施工设计完成后施工之前进行的,是对施工地面控制网进行准确测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测量技术。

2.2在测量过程中必须确保线路正确衔接

城市轨道交通岗的设计具有长远性与前瞻性,在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设计初期就要根据城市交通需求合理设计轨道交通线路,形成合理的、科学的城市轨道交通岗线路网。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为了保证轨道交通施工周期,经常会多条线路同时施工,分期建设,最后在进行整合联网。而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多条线路能够正确衔接。

2.3轨道工程分段多、贯通多,贯通精度要求高

在每一条轨道交通线路施工时,可能会将其划分为多个区段进行施工,这样可以确保施工工期,但是就会导致地铁轨道交通工程的分段数量较多,形成较多的贯通面,尤其是隧道暗挖施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使单向贯通增多,并且隧道的贯距也越来越常,因此,对各个测量环节的精度要求更高。

2.4轨道工程的测量环节复杂,测量难度较大

通常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场地都处于市区,地面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十分复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确保轨道施工对周围环境与附近管线的影响降至最低,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工作开始就要进行工程测绘,施工过程中还要进行测量放样、变形监测测量以及贯通测量等多个测量环节。并且由于施工环境本身的复杂性,使测量难度不断增加。

3、地铁轨道交通控制测量方法的具体应用实践

3.1编写轨道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书由相关人员全面采集地铁轨道工程的施工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情况,获悉地铁等级及设计线路,据此确定地铁轨道精密测量控制点坐标位置和具体的测量方法,运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地铁轨道精密工程测量相关数据的比对、处理和分析,可以将轨道精调区段的轨道控制点数据导入到全站仪之中,包括设计平曲线、竖曲线、超高数据等,做好测量基础资料的准备工作,为地铁轨道精神工程测量方法的实践应用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在轨道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书中明确测量方法所需的相关设备,包括智能型全站仪、温度气压计、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零级道尺、起道机、轨温计、弦线、内燃扳手及扭矩扳手等。

3.2现场选点及测量操作从地铁轨道交通现场选点工作来看,它对全球定位系统、导线选点要求极高,一旦现场选点的准确性出现偏差则会影响到后续的工作。因此,要尽量选取视野开阔、地面高度在15°内无障碍物的区域,且周边没有信号干扰物或大片水域,以此作为轨道GPS点位。在地铁轨道交通测量工作应用中,还要注重埋标工作与选点工作并行操作,这主要是考虑到如果轨道GPS定位选点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埋标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要在与选点工作同步进行的埋标工作中,确定好埋标的具体位置、几何尺寸,并保持选点位置与埋标位置的一致性,对于选点位置不相符合的要加以调整。

3.3测量方法(1)地铁轨道线形测量方法。这是以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为依托,实现对每一个轨枕信息的数据采集,是一种具有自动照准、自动目标辨识的智能化、全站仪协同作业模式和方法。它主要是以线路两端的轨道控制点为基准,各个测量区间设定8个轨道控制点,在人工照准其中的两个轨道控制点的前提下,利用全站仪自动测量其余六个轨道控制点的边角,获取后方交会测量的轨道控制点观测数据信息,准确地计算出全站仪自由设站点的三维平差坐标、精度等相关参数,运用平差后的点位中误差判定并剔除不良观测值,实现对点位误差的重新计算和纠偏调整,满足轨道定向角的标准和要求。随后即可运用全站仪的自动追踪功能,实现对轨道线形的绝对坐标的测量,获取并计算线路中心坐标、轨道点对应线路中线点里程、平顺性、轨道几何状态等相关指标数据。

(2)轨道模拟调整量计算方法。在获悉轨道线形、现场扣件等情况的前提之下,依循如下步骤进行操作:①以外直轨作为基准轨,进行轨道的高低方向的调整和分析。②由之前获取的波形数据,依循“削峰填谷”的策略确定模拟调整方案,依照先调整基准轨的高低及轨向、后调整非基准轨的轨距及水平等方法,较好地控制调整量以满足规定的要求。③由轨道线形综合分析而形成不同参数的轨道波形图,并将需要调整区段的轨道几何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使之平顺和流畅,并要规避缓直、直缓点位处的反超高现象。

(3)轨道精调作业方法。要在明确现场扣件情况的前提下,开展现场精调作业,以轨脚处做好模拟调整量的初标识,并对基准轨、非基准轨分别进行核对和校准,经过核查确认调整完成之后,对现场实际调整件进行部位、数量、规格的记录。还要依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扣件的更换和调整,最后进行轨道精调后的线路复测。

4、结束语

总之,地铁轨道交通控制测量方法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依照一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操作,充分考虑地铁轨道施工的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推动地铁轨道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舒政.广州地铁X号线轨道工程项目施工进度风险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2]赵辛.西安市城市交通拥堵分析及治理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8.

[3]梅文胜,王忠仁,于安斌,祁洪宇,徐国胜.地铁轨道控制网网形设计及模拟计算分析[J].测绘地理信息,2018,43(02):64-68.

论文作者:杨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地铁轨道交通控制测量方法研究论文_杨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