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与区划[*]_旅游开发论文

广西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与分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西论文,旅游资源论文,定量论文,分区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就广西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方法进行探索,在大量实际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广西22个市县旅游资源综合评分指标与序次,并将广西旅游资源划分为6个区,为广西旅游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依据。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定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分区 广西

1 前言

旅游资源评价是为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是进行旅游规划的前提。本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业迅速发展,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需要,国外许多学者对各国的旅游资源评价进行了研究,以定性描述评价为主,为旅游开发商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我国自70年代末期以来,评价和介绍祖国各地旅游资源的文章在各种期刊上大量涌现,也以定性描述评价为主。上述定性描述评价,简单明了,突出主要特征,易为人们接受。但常存在着一定的文学夸张和片面性,许多旅游资源的描述都有“之冠”、“之绝”、“举世无双”等说法,在科学性上难免欠精确。对不同地点、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也难以进行对比。

70年代起国外对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发生重大变化,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的学者先后在研究中建立旅游资源评价系统,将影响旅游资源的各种因素分解、量化,应用数学的方法处理数据,使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走向定量化,大大提高了评价的精确度和实用性。在我国80年代后期也开始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我国学者保继刚、杨汉奎、楚义芳等率先应用数学方法,对北京、贵州、湖南等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取得显著进展。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山水秀丽,旅游资源丰富。10多年来广西旅游业虽有较大的发展,但对旅游资源尚未进行定量评价。本文拟借助数学方法对广西的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分区,供有关部门参考并以飨读者。

2 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

2.1 广西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树的建立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广西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应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研究旅游资源,首先应确定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就某一地区而言,影响因素复杂多样,而且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前人对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已作过不少工作,我们结合广西的地理环境与目前旅游开发的水平,认为这些影响因素可概括为旅游资源价值因素和旅游开发条件因素。旅游资源价值因素可从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环境价值等方面考察;旅游开发条件因素可从住宿条件、饮食服务、旅游商品、位置及交通通讯、导游服务、人员素质等方面考察。在此基础上建立广西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即将影响广西旅游资源开发所包含的各种主要因素划分为不同层次,用框图形式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建立广西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树(图1)。模型树分为4个层次:第1层为总目标层即O层,第2层为综合因素层C层,第3层为评价指标层F层,第4层评价参考内容层S层。

图1 广西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树

2.2 评价因子权重值的确定

为了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我们向广西和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发出征询问答卷。在征询问答卷中以填表方式按重要性相同、稍微重要、明显重要、重要得多、极其重要、稍不重要、不重要、很不重要、极不重要9个级别进行判断,分别以1、3、5、7、9或其倒数作为量化标准,对同一层次中的各因子间对于上一层次某项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判断,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们共发出征询问答卷82份,回收68份,回收率为82.9%。从68份回收的问答卷中共获得有效原始数据2652个。对上述数据进行综合整理,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对应的正规化向量W,得出同一层次相应因子对于上一层次某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值。为使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我们进行了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检验,其中CI=λ[,max]-n/n-1,RI为已知的平均随机一致性,当CR<0.1时,则为符合实际,否则不符合。得出某一层次相对于上一层次各因子单排序权重值后,用上一层次因子本身的权重值,加权综合,得出总排序。我们并应用

对总排序进行检验,当CR<1.0时,认为总排序符合实际,否则不符合。在上述数据的处理过程中CR值均小于0.1,说明应邀征答的专家学者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问答卷中所选择的答案符合实际。根据以上数据处理,同时参照国内有关成果,给定广西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并分析出综合影响因素层权重及位次、评价指标层权重及位次、评价参考内容层权重及位次,从而得出广西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表(表1)。

表1 广西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表

从排列位次情况来看,在综合影响因素层中旅游资源价值所占权重最大,次为旅游开发条件。反映对广西来说,目前一个地方能否发展旅游业,首先取决于该地方有没有旅游价值,对游客是否有强烈的吸引力,就总体而言,广西目前属于资源型的旅游地。在评价指标层中,就旅游资源价值而言,首先是观赏价值,次为文化价值,再次为科学价值和环境价值。反映观赏价值与文化价值是游览价值的重要内容,科学价值与环境价值则稍居次要位置。在同一层次中,就旅游开发条件而言,首先是位置与交通通讯,次为住宿条件及饮食服务,再次为人员素质及导游服务,最后是旅游商品。反映了旅游资源所处的区位条件和现有的基础服务设施(交通通讯、住宿、饮食)等在旅游开发中占重要地位,而人员素质、导游服务、旅游商品则稍居次要地位。在评价参考内容层中,就观赏价值而言奇特性居第一,美感性居其次,离散程度则再次。就文化价值而言,历史文化居第一,民族风情居其次,宗教文化则再次。就科学价值而言,科学考察居第一,次为科学普及。就环境价值而言,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居于同等地位。就位置及交通通讯而言,费用居第一,次为便捷性,再次为安全性。以上各因子权重值比较符合广西的情况。例如:广西的旅游资源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主体,故奇特性、美感性占重要位置,离散程度稍居次要。广西历史开发较早,又是多民族地区,故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比宗教文化重要。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距国内游客主要客源地(经济发达与人口稠密的地区)和国外游客主要入境口岸较远,因此位置与交通通讯在旅游开发条件中占重要地位,而费用及便捷性在位置与交通通讯中又占重要地位。

2.3 广西主要市县旅游资源综合评分指数的确定

以上所建立的广西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树及各因子的权重值是建立在广西地理环境、现有社会经济条件、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受之影响的价值判断(专家意见)基础之上的。根据上述模型树及各因子权重值,我们尝试对广西范围内旅游资源比较集中、比较有影响的22个市县进行定量评估。为了做到评分公众化,我们设计了广西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模糊评分标准和调查表,在广西各主要风景点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的对象以游客为主,重点在桂林市、柳州市、南宁市、北海市、桂平市等地,并将调查表函寄给广西区内部分旅游界地学界专家,共收回有效调查表508份,近18万个数据(部分调查表没有填完,留有空白项目),使用微机综合整理(表2),再将各指标权重乘以得分,得出最终结果(表3)。

表2 广西部分县、市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得分

表3 广西部分县、市旅游资源综合评分

在本次调查的广西22个市县中,综合评分指数最高的是桂林(8.6),其次是桂平(7.0),北海和柳州以6.6并列第三。综合评分指数在6.0以上的还有兴安(6.5)、容县(6.5)、宁明(6.4)等5市县。综合评分指数在5.0以上5.9以下的有梧州(5.8)、北流(5.8)、融水(5.8)等11市县。得分最低的是钦州(4.9)及宜州(4.3)。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桂林漓江、桂平西山、宁明花山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北海银滩,其所在市县综合评分指数均位于前列。拥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县市(如兴安灵渠、容县真武阁等)和拥有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的县市(如南宁青秀山、北流勾漏洞等)也排名较前。说明本次调查符合广西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

3 广西旅游资源的分区

3.1 广西旅游资源地域分布上的差异与分区原则

广西东西长780km,南北宽620km,面积23.6万km[2],居我国各省(区)第9位。广西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部濒临浩翰的海洋,自然景观复杂多样。广西东半部(湘桂线沿线及以东)开发历史早,历史古迹众多,社会经济条件与交通条件好;广西西半部及一些边远山区开发历史晚,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社会经济条件及交通条件与东部相比有较大差距。为了正确认识广西旅游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平衡性,以利于广西各地扬长避短,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有必要将广西旅游资源划分为若干区域,供有关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时作为参考依据。本文主要考虑以下4个原则对广西旅游资源进行分区:

一是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丰度,其分布与组合形成一定的网络,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参考本次调查所得的广西主要市县旅游资源综合评分指数。二是拥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与交通条件。三是开发较好的旅游区已形成或正在形成自己的旅游中心,辐射和带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四是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以利有关部门使用。

3.2 广西旅游区的划分

根据以上4原则,试将广西旅游资源划分为桂东北、桂中、桂南、滨海、桂东南、桂西6个旅游区,现将各旅游区特点简述于后(图2)。

图2 广西旅游资源分区

3.2.1 东北旅游区 本区位于广西东北部,包括桂林市和桂林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桂林市(含阳朔县)是本区的旅游中心和国家级风景名胜,素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在本次调查中综合评分指数居全广西第一(8.6)。环绕桂林有以秦代古运河——灵渠著称的兴安(综合评分6.5),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龙胜(综合评分5.3),以资江漂流闻名的资源等,初步形成了“大桂林”旅游网络。目前本区旅游开发水平在广西居于前列,十多年来桂林市一直是全国旅游热点城市,90年代以来每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保持在40~50万人次,每年接待国内游客达800~1000万人次。今后本旅游区应按国际一流旅游区来规划与建设,突出山水风光特色,积极开发新项目,争取游客延长在本旅游区的逗留时间;以观光为主要功能,结合会议、度假疗养、观赏民族风情、科学考察等向多功能发展。以接待国际游客创汇为主要目标,同时积极发展国内旅游,满足人民的需要。

3.2.2 桂中旅游区 本区位于广西中部,包括柳州市和柳州地区,柳州市是本区的旅游中心,综合评分居全广西第三位(6.6)。该市柳江环绕,奇峰倒映,洞穴幽奇,还有大龙谭民族风情园等景点。围绕柳州还有:融水(综合评分5.8)奇丽的贝江、苗寨风情和芦笙节,三江(综合评分5.5)工艺高超的风雨桥与鼓楼、侗寨风情和花炮节,金秀(综合评分5.5)砂岩峰林地貌、瑶寨风情和盘王节等。本区旅游资源已有一定的开发,目前每年接待境外游客1~2万人次,国内游客200~300万人次。今后本旅游区应突出少数民族风情的特色和天然的山水风光,充分利用柳州铁路交通枢纽的优势,吸引过往旅客参与旅游活动。本区邻近桂东北旅游区,大力与桂林开展协作,发展旅游业。

3.2.3 桂南旅游区 本区位于广西南部,包括南宁市和南宁地区。南宁(综合评分6.0)是自治区首府,也是本区的旅游中心,市内绿树成荫,是一座美丽的亚热带城市,市郊有青秀山、伊岭岩等景点。宁明(综合评分6.4)明江沿岸花山县崖上,有壮族先民绘制的巨幅崖壁画,蔚为奇观。隆安(综合评分5.1)的龙虎山有天然猴群,与游人共嬉,别有情趣。凭祥(综合评分6.0)是中越边界城市,有巍伟的友谊关,市内的边贸市场人员交流频繁。本旅游区近年来旅游资源有所开发,每年接待境外游客约2万人次,国内游客约200~300万人次,今后本旅游区应突出亚热带风貌、民族风情和边贸旅游等特色,充分利用南宁市作为自治区首府人员来往频繁的优势,吸引游客。

3.2.4 滨海旅游区 本区位包括北海、钦州、防城港3个地级市,南临北部湾。北海是本区的旅游中心,综合评分6.6(与柳州并列第三),钦州与防城港综合评分分别是4.9与5.0。北海的银滩有长达10km的砂质海滩,素有“南方北戴河”之美誉。北海市属合浦县1996年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兴建“水浒城”外景基地,将是广西一个新的旅游热点。防城港是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市郊东兴镇与越南芒街隔河相望,边贸繁荣。钦州有龙门72泾、天涯亭等胜迹。本旅游区近年来接待游客人数增加很快,每年达200万人次,今后本区旅游开发应着重在海洋特色上做文章,是大有希望的新兴旅游区。

3.2.5 桂东南旅游区 位于广西东南部,包括梧州市和梧州地区、贵港市和玉林地区。桂平与梧州是本区的旅游中心。桂平在本次调查中名列第二,综合评分7.0,桂平的西山,以“林秀、石奇、泉甘、茶秀”著称,还有闻名全国的金田村太平天国起义旧址。梧州(综合评分5.8)扼西江水系之总汇,是广西的水上门户,其民风民俗与广州相近,久享“小广州”之美誉,有北山、白鹤山等景点。容县(综合评分6.5)有著名的古建筑真武阁,还有都峤山等胜迹。北流(综合评分5.8)勾漏洞属喀斯特溶洞,以“勾、曲、漏、穿”为特色。贵港(综合评分5.6)有南山寺、东湖等名胜。陆川(综合评分5.2)有温泉和古典园林谢鲁山庄等名胜。近年来本区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每年接待国内游客200~250万人次,桂东南是广西著名侨乡,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人士返乡探亲兼旅游者,每年有数万人次。桂东南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但风景点较分散,急需连成网络,联合向外推销,充分利用邻近广东、港澳和侨乡的优势,旅游业将会有新的发展。

3.2.6 桂西旅游区 位于广西西部,包括河池地区与百色地区,本区旅游资源丰富,尚处于待开发阶段。本次调查中的百色(综合评分5.5),宜州(综合评分4.3),排名偏后。本区自然景色雄伟粗犷;又是壮、苗、瑶、仫佬、毛难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风情浓郁;在近代史上本区是革命老区,有红七军起义旧址(百色),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东兰县)。本区今后首先要解决交通条件,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原有的自然风貌和淳朴的民风民俗,以其雄伟的山水和民族风情吸引游客,旅游设施不必贪大求洋,规模也不宜过大。

4 小结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广西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首先建立广西旅游定量评价模型树,通过专家咨询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值,通过社会调查对广西22个市县旅游资源确定综合评分指数与序次,并在此基础上对广西旅游资源进行分区,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指出各旅游区发展方向,为广西今后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本文是广西教委资助科研项目的主要成果。广西教委科研处、广西师院科研处和地理系对本项目提供许多帮助和有益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来稿时间:1996年4月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GUANGXI

Hao Gezong Gan Yongping Hu Haichi

(Guongri Teachers’College,Nanning 530001)

Key words:Tourism resources;Quantitative evaluation;Regionalization;Guangxi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Guangxi is discussed.Based upon a lot of statistics of investigation,synthetic evaluation indexes and their order for tourism resources of 22 cities and counties in Guangxi are calculated.The tourismresources in Guangxi are divided into 6 districts.Those would be helpful to the exploit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Guangxi.

标签:;  

广西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与区划[*]_旅游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