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初中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论文_张玉蓉

如何引导初中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论文_张玉蓉

张玉蓉(四川省宜宾县安边镇安边学校 四川 宜宾 644600)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4-0012-01

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学生参加语文学科考试,都要涉及到正确使用成语。如果方法不当,则有可能闹成笑话,也影响语文成绩提升。初中学生词汇积累较少,而且有些词汇是一知半解。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成语尤为重要。

一、引导学生明白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

1.望文生义

如例句“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文不加点”这个成语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例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2.近义混用

如例句“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不胫而走”这个成语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它与成语“不翼而飞”是一组近义词,而“不翼而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例句里明显应该用成语“不翼而飞”。

3.褒贬失当

如例句“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这句话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而例句中语境是褒义,不该用表贬义的成语。

4.顾此失彼

如例句“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这句话用“穿云裂石”形容大力士的功力令人费解,“穿云”指冲上云霄,“裂石”指使石头裂开。大力士可以使石头裂开,但他们如何冲上云霄呢?冲上云霄仅靠人体的力量是不够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前后矛盾

如例句“二嫂喃喃地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只能怨天尤人罢了”。这句话中的“怨天尤人”是形容对不如意的事一味强调客观或埋怨他人,而该句前面说二嫂已经认命,这样句意前后矛盾,造成表达上的混乱。

6.误用词性

如例句“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未曾实现自己的抱负”。这句话中作者是把“文韬武略”当成形容词或动词短语看待了,其实“文韬武略”是个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如果要让它作“英雄人物”的定语,必须在之前加上“具有”之类的词。

7.不合逻辑

如例句“庞涓对部下笑道:‘我早知道齐兵劫弱,果然被我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庞涓是战国人,而成语“风声鹤唳”和“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谢玄传》,前人不可能说出后人的话,所以不合逻辑。

8.堆砌成语

如例句“在辩论会上,它的观点被驳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面目全非”。在这个例句中,加点的三个成语语意相近,重复使用,表面上似乎很有说服力,实则罗嗦,不如任意删去两个。

二、引导学生归纳与成语使用有关的知识点,形成规律。

1.存在重复使用的成语有哪些?如“难言之隐的苦衷”这句中,“隐”和“苦衷”属同义,存在重复语病。

2.表褒贬义的成语有哪些?把属褒义和贬义的成语分别归类,并特别强调褒义词不能用在贬义语境,贬义词不能用在褒义语境。

3.把特殊成语只能适用的范围全部归类整理。如成语“相敬如宾”只适用于夫妻之间,“天伦之乐”只适用于家庭之间,“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如在作文时,要求每篇作文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成语词汇。也可专门开展一些成语知识竞赛或接对赛,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之,授生以鱼不如授生以渔,引导学生学习,贵在方法科学。如果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把科学的方法教给孩子们了,我想一定会让他们受益匪浅的。

论文作者:张玉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如何引导初中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论文_张玉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