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对美元的挑战:谁主宰未来的金融霸权--在美国经济组织亚特兰大年度圆桌会议上写道_金融论文

欧元对美元的挑战:谁主宰未来的金融霸权--在美国经济组织亚特兰大年度圆桌会议上写道_金融论文

欧元挑战美元:谁主导未来金融霸权——写给美洲经济组织亚特兰大年度圆桌会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特兰大论文,美洲论文,圆桌会议论文,霸权论文,欧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目前的欧元

很荣幸能接替罗伯特·蒙戴尔先生主持这次讨论会,因为我和蒙戴尔先生是亚特兰大组织总在欧洲货币联盟争议中少数主张推行欧元的经济学家。欧元的启动指日可待,它将成为强势货币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

实际早在1969年蒙戴尔先生就提出了这个观点,他称这种货币为“Europa”。1998年在实行虚拟欧元以前,蒙代尔先生写道:

欧元的问世将意味着继1971年尼克松总统时期取消美元兑换黄金实行浮动汇率后国际货币体系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欧元的实施将改变美元的霸主地位,这将是一战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中心货币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最重大的一次变革。

10年前就欧元未来国际地位我就陈述过这样的观点,连语言都很接近。虚拟欧元经过3年之久的考验,真正的欧元即将问世,我觉得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改变我的初衷。

事实上,欧元的问世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是重大成功。(关于这一点我不再论述,欧元的成功已有目共睹。)

仅欧元发行的头一年,欧元债券在国际债券中发行量最大。1999年到2001年我们都有最新最全面的统计,欧元债券发行量超过美元债券。而在1990—1998年,前者发行量仅占欧元区企业债券的10%,仅相当于海外融资者发行量的20%。自欧盟建立以来,发行比例分别升至75%和20%。可以说,双极化的国际金融市场虽没有形成,但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双极化了。

二、美元的霸主地位

关于欧元和美元谁主沉浮诸多观点中,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绝对优势是公认的。美元之所统治长达半个多世纪是因为没有足够强大的竞争货币。没有哪个经济实体达到甚至接近美国经济的规模,自然没有哪个国际货币能在网络外在性、规模经济、影响范围和公共报酬方面能与美元媲美。

尽管美国经济长期不景气,美元始终引领国际货币,这足以证明美元的强势和坚挺。

·1970年代初到1990年代末,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生产增长很低。

·1973年到1981年美国经历了近10年的高通货膨胀,其中有3年物价上涨近2位数。

·近20年来美国大举外债,其中1982—1987和1988—2000这两个时期赤字大幅上升,是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债务国。(2000年底美国国际净投资额为-2000亿美元。)

1970年代末,美元真正遭受国际份额的大幅下降,美元的疲软和不稳定促使为替代美元寻找新的国际货币,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应运而生。但之后的1990年代美元又恢复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并远远超过了其他国际货币。

其中最首要的原因美国经济始终保持强盛,尤其在国民生产总值、对外贸易总额及其他经济指标上超过任何发行国。经济上的强盛使美元依旧独领风骚,美元市场份额已达到美国占世界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的比例的四倍。德国马克一直是二战后第二大货币,尚未达到美元份额的1/2,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应为德国经济仅占美国的1/4(并且,正如Chancellor Helmut Schmidt不断提醒我们的那样,德国的地理面积大约相当于美国俄勒冈州的大小)。日本,尽管经济一度是美国的一半还多,但由于其金融市场不发达,日元还是未实现其相应的市场份额。(这一点可以由长达10年并且现在仍然折磨着日本经济的危机充分的给予证明)统计资料显示经济体的规模对一国货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是何等重要。就两者的关系Eichgreen和Frankel描述如下:一国货币在世界产品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每增加1%(以购买力部分量度的),其货币在各国央行储备货币的份额就增加1.33%。但由于历史惯性和经济规模的影响,这个比例要更小一些,但结论一致:一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其货币在世界货币储备比例增加0.9%。可见经济规模对一国国际货币地位的影响是首当其冲。

如今欧洲生产总值虽比美国少20%—30%,但其对外贸易额总额超过了美国的25%。如此看来,两者是势均力敌的。随着欧元的扩张将会使欧盟15个成员国的生产总值将超过美国的10%—20%,算上申请加入欧盟成员生产总值还要增加10%。(同时其人口数也比美国高出约2/3)。

可见,欧元将成为第一个真正威胁美元霸主地位的强势货币,欧元将为争夺美元的支配地位展开角逐。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场角逐将在何时怎样展开,结果又是怎样?我将分述如下:

三、角逐将怎样展开?

蒙代尔、我和其他几位学者认为欧元将主导未来金融领域的专家过于乐观认为金融市场前景将符合我们对长期趋势预测。由于货币市场强大的惯性,欧元在过渡时期会存在动荡和曲折,或许我们低估了美元。

如今欧元不仅是虚拟的货币,而且成为硬通货流通,它的国际地位是备受关注的。人们也担忧欧元的启动给欧洲经济带来的冲击。比如兑换美元运动(1)作为投资者寻求重新平衡他们的投资组合来补偿多样化的欧洲货币多角经营收益的损失和(2)对于东欧和黑钱势力寻求避免一种不熟悉的新资产和大笔资金兑换成新货币时注册的风险。

欧元在过渡时期会存在诸多动荡和曲折,但是欧元时代的来临将必然的,这将取决于四个因素。欧盟本身的三个因素和一个外部因素。

首先,必须统一货币和资本市场无论现在发达的美国金融市场还是英镑统治时期的英国金融市场,坚挺的货币是发达货币制度的关键。日元的反面例子具有警示意义,虽然反复强调改革金融体制宣布实施项目,(例如,Hashimoto首相1996年施行的“big bang”政策)但由于其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使日元成为强势货币成为泡影。

其欧元的问世直接或间接的稳定和发展了欧洲金融市场,但由于国家间的干涉会阻碍欧盟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合并,美元国库券和美元资产的稳定是其他标准证券所不及的。

其次,欧洲有必要使其行动制度化。欧盟在全球贸易体系的管理中作为美国的一个完全对等的伙伴已经很多年了,这个双巨头之间的合作是战后以来,每个主要的多边贸易协议顺利达成并不断完善的不可或缺的条件(11月份的多哈圆桌会议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点)。

欧洲将成功挑战美国对外贸易,原因有两个。首先,就像金融一样,其拥有同美国相当的贸易额,还有最重要的原因是欧盟能较早决定统一贸易制度和谈判方式。(布鲁塞尔委员会的建立是标志)

无论在货币市场还是宏观经济,欧元都将是美元最有威胁力的强势货币,欧洲要使欧元挑战美元的统治地位必须统一其金融市场。欧洲各国金融政策尚未统一,经济运行步调不一,限制了欧元对美元的威胁力。

宏观经济和货币制度同贸易制度大不同,前两者需要市场完善,而贸易是政府间的协调和互惠,因此仅仅通过贸易政策签订合约并不能提升欧元的国际地位。改革内部组织是欧洲各国步调合一,是欧元挑战美元统治地位的必要举措。欧盟的政治统一将促进这一进程,使欧盟成为一个整体国家与美国抗衡。

再次,欧盟的地位提升还有赖于欧盟经济运行是否强劲,目前欧盟已经实现了物价稳定诺言,但能否挑战美元强劲的经济增长态势是很必要的。不管怎样,如果欧盟能在克服其持续存在的结构型失衡,同时采取更多扩张性政策,欧元的国际市场利率将上升。(例如欧洲央行在《增长和稳定》协议中确定产出第二的目标或者放松预算赤字的上限。)

最后,美国迫于欧元对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的威胁,会极力打压欧元由于货币市场强大的惯性,除非占据优势地位者必须下台,否则赶走一个在位者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英国时,英镑一直保持强盛至少半个世纪,直到英国经济受到一战的强大冲击(此期间贸易和投资额大幅下降,外国资产纷纷被抛售),英国经济出现不协调(宏观经济持续低迷,英镑被高估,政府实行重重保护政策和一系列的资本控制),英镑才退位。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正值美国物价双位数上涨,经济增长极其缓慢,美国大举外债成为世界第一债务国。假设当时欧元已经存在,美元的统治地位是否会被动摇并改变呢?这是个非常引人思考的问题。即使没有这样有力的竞争者,美元的市场份额还是会大幅度下降,欧洲货币体系在这样的触动下应运而生了。当欧盟正在努力加速欧元的进程时,美国经济的疲软为欧元实现其潜在竞争力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从美元的产生发展、强盛与衰退能否预见未来货币发展的趋势呢?我和蒙代尔先生观点再一次不谋而合,不妨看看蒙代尔在1998年欧元启动前夕是怎么说的:

美国15年的经常项目下国际收支逆差使得美国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沦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低储蓄高债务最终将会是苦痛……美国债台高筑将使这个世界唯一的中心货币声誉大败……美元的疲软而美元储备膨胀将导致美元危机……仅仅依靠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记账、经济干预的货币来避免危机不再是明智之举。

这是蒙代尔4年前的观点。其实,美国的国际债务和赤字还要严重。1998年—2000年仅3年时间美国经常项目国际收支逆差每年以1000亿美元的速度攀升,2000年已经逼近450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5%,美国将进入需要经济与合作组织调整的“危险区域”,二战后美国三次出现过这样的危机。

到2000年底,美国国际投资净额为负的2万亿美元,在今后的两三年内将会达到美GDP的40%—50%。一个月以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提及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用“难以维持”来形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曾提示,美元至少高估了20%(IMF 2001)。因此美元很可能将在某个时期大幅贬值,美元的贬值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了。自从战后货币实行可兑换以来,大约每隔10年美元就会贬值一次。19711973年,19781979年以及19941995年(美元的汇率相对于日元和德国马克一路走低)。

美元未来的任何一次大幅贬值将改变其在国际货币市场一统天下的格局,而欧元作为美元最有实力的竞争者将威胁美元的统治地位。而未来美元的贬值将会带来重大历史性的系统影响,甚至乃至整个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这将是美元面临的现实:美元贸易权重的下降将促使欧元贸易权重的提升,是因为美国的众多贸易伙伴(比如墨西哥或者加拿大)无法承受本币对美元的升值。日本,美国另一个主要贸易国,也可能由于其过于孱弱的经济而无法承受日元的任何对美元的升值。因此,美元的平均汇率下降20%将会导致欧元的平均汇率增加两倍之多。欧元汇率照这样的幅度增加下去,必将使投资者在分散化资产组合中更多得吸纳欧元。按照我原先的估计,大约在5,000亿10,000亿之间,这将意味着欧元挑战美元的时代真正到来。

以上所述能激发出系统性的深远的影响如蒙代尔所假设和论证的。蒙代尔认为,欧元“……在过渡期间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因为分散化投资而使欧元存款地位抬高了,欧盟和美国都需要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性措施来应对这一过渡时期问题”。

接下来“国际金融体系”要讨论的问题可能是围绕美国和欧盟孰强孰弱、美元和欧元谁住未来金融霸主展开,而不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和他们的货币。如果世界发展趋势的正如以上所言,而且确实需要建立新的防备体系,我将期待能参加下一次这种相关课题的讨论。

标签:;  ;  ;  ;  ;  ;  ;  ;  ;  ;  

欧元对美元的挑战:谁主宰未来的金融霸权--在美国经济组织亚特兰大年度圆桌会议上写道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