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科目图的设计与功能探讨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设计与功能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小学数学论文,教材论文,功能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文本,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配合数学教学大纲的修改,我国的数学教材也经历了四次重大改革。从编译、移植外国教材到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体系,在内容选取、知识编排体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新一轮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了许多新鲜的元素,其中“主题图”就是最为突出的元素之一。主题图给小学数学教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小学数学的教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一、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设计

“主题图”是指借以一定的主场景为背景来呈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画面。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设计是在结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目标、小学教师、小学生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来综合考虑设计的。教材中一幅幅色彩鲜明的主题图,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逼真的生活情景,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可亲可近,形象直观,真正体现了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一)主题图的设计分类

1.直接呈现数量关系的主题图。这类主题图的特点是由人或者物,以一定的数量关系直接呈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特别是小学生在学习加、减、乘、除运算及对数的概念进行初步理解的时候,如能直接呈现出这种类型的主题图,可以非常直观地让学生理解掌握这类知识。而这种以直接的数量关系所呈现出的主题图在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图1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材中加法的主题图。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抽象地对加法进行讲解,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结合图形让学生自己数一数效果会好很多。

图1

2.问题情景类主题图。这种类型的主题图,在近年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可,所以在每一个版本的教材当中占的比例都很大。这一点和新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紧密相连。它的呈现一般都是将问题融入一个情景当中,所展示的情景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或者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场景。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一个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情景下轻松愉快地来解决问题。图2就是将问题融入了一个动物身高的情景图当中,学生可以直接根据主题图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图2

3.动手操作类主题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是动手操作类主题图设计的目的所在。这类主题图一般使用于对度量单位、几何等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材中所呈现的主题图需要学生用一定的工具例如直尺、三角板、量角器或自制的学具等来进行操作,从而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

4.观察类主题图。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大领域。“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观察类主题图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将所要学习的图形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既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图3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

欣赏下面的图案。

图3

5.综合型主题图。所谓的综合型主题图,可以理解为以上四种情况中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综合或者其他特殊的不易归类的主题图。也就是说,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综合设计的主题图。这类主题图的种类在高年级学段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比较常见。

(二)主题图的设计原则

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设计,其最主要的意图是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主题图在设计时结合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心理特点等。

1.画面美。画面美最主要就是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意志力不强,精力不容易集中,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使他们觉得学习很乏味。但是如果能在主题图的画面上下工夫,具有吸引力,那么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大都是孩子们所喜爱的动物及小朋友形象,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也不宜过度,以防学生全然被主题图的画面吸引,忘却了学习知识。我国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在这一点上处理得比较好,既实现了主题图的画面美,又较适度,能较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2.趣味美。寓教于乐是当前十分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新编小学数学教材在主题图的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增添了许多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天真、活泼、调皮与快乐的天性。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学习的氛围轻松,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3.意境美。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之所以受到儿童的喜爱。其原因就在于将数学知识融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场景当中。主题图中也蕴含了一定的意境,如解放军战士、天安门广场的主题图蕴含了爱国的意境;奥运会图片的主题图蕴含了爱和平的意境;植树节的主题图蕴含了环保的意境;拔河比赛的主题图蕴含了团结协作的意境……这也对学生产生了审美教育的作用。其中关于图形对称、平移、旋转等部分内容的主题图,就是对学生进行一种审美的熏陶。

二、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功能

主题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画面的风格和色彩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注入了生活气息,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生动、贴近生活,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基于以上认识,下面着重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谈一谈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功能。

(一)主题图对教师教学的作用

1.主题图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将数学知识渗透在每一幅图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并提出主题图中蕴涵的数学问题,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材主题图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能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主题图有助于教师导课。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他们对抽象概念的认识大都是在对具体事物的操作和直观图形的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的。所以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创设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3.主题图能够使教师教学方法多样化。小学数学教材丰富的主题图的设置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图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图2中教师在进行减法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提问学生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最后师生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在这种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合作交流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也就显得更加活跃、和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效果也更加显著。再如:在学习图形类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摆一摆”,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主题图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1.主题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情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童话故事、运动会、游园活动、小小商店等。这些色彩鲜明的主题图能够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主题图贴近生活,能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实践。新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让教材反映现实生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量主题图,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它把数学知识和相关的现实生活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借助主题图,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认识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从而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3.主题图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犹如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他以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教材中的主题图除了智育功能外,还蕴涵着德育功能,如讲文明、讲卫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也有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成就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提供了生动、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利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主题图渗透了数学思维方式。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渗透了分类、转化、函数、集合、数形结合、统计、极限等数学思维方法。虽然数学学科的知识面广、量大,但一旦掌握了数学的思维方式,则解决问题可以事半功倍。学生利用主题图,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很好地发展数学能力。

5.主题图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①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低年级学生虽然已会看图,但观察的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往往只注意主题图中较明显或是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观察也比较肤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逐步培养有序、有目的、全面的观察能力。②审美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生动有趣、色彩绚丽,正好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主题图所包含的图形的趣味性、对称性等。③问题意识的培养。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优点就是:将一个主题情景图展开后,学生通过观察会感觉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能够挖掘到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了敏锐的问题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具有显著的、多方面的教学辅助作用和对促进学生学习及能力培养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领会主题图的内涵,充分发挥主题图的最大功能,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

标签:;  ;  ;  ;  

小学数学教材科目图的设计与功能探讨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