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族舞蹈道具的艺术表现力论文_魏滟欢

论蒙古族舞蹈道具的艺术表现力论文_魏滟欢

魏滟欢 广西省梧州市岑溪市第一小学 543200

【摘要】道具作为蒙古族舞蹈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蒙古族舞蹈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道具的存在可以增强蒙古舞的表演效果,并以此来辅助舞蹈情绪的表达。和所有其他文化一样,蒙古舞蹈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而道具在这种文化表现形式中,使文化表现得更具象化,更有实物感和代入感,不但充当着丰富舞蹈内容和演员情绪的角色,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其艺术表现力是多元的,是深刻的。

【关键词】蒙古舞;舞蹈道具;艺术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11-030-01

中国民族民间舞中使用道具的传统由来已久,当代的民族舞蹈艺术中还在延续这一传统。因此,关注道具背后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宗教特征等相关信息,是正确看待“道具”在舞蹈艺术中的地位,也是准确使用“道具”以增加舞蹈表述层次的前提。蒙古族的舞蹈常常会利用到许多的舞蹈道具,并且舞蹈道具种类繁多,舞蹈道具在蒙古族舞蹈中的运用增加了舞蹈本身的含义,在蒙古舞中舞蹈道具是蒙古族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蒙古族舞蹈道具

(一)蒙古族舞蹈道具基本分类

在舞蹈表演中道具的种类有很多,分别有生活舞蹈用具、生产舞蹈用具、征战舞蹈用具、宗教舞蹈用具四种类型。

1.生活舞蹈用具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蒙古族生活舞蹈常常以筷子、盘子、瓷碗、酒盅等生活用具来作为舞蹈道具。生活舞蹈的参与人数较多,自娱性较强与蒙古人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举行宴会等活动时,牧民们酒足饭饱之后,常常会随性起舞,不拘于任何的形式,抓起身后的酒盅、筷子、盘子等生活用具就开始起舞,身边人也会用筷子等生活用具敲出清脆悦耳的节奏,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曲,其乐融融,展现出了蒙古人民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2.生产舞蹈用具

蒙古族生产舞蹈常常以奶桶、套马杆、马鞍等生产用具来作为舞蹈用具。通过奶桶、套马杆等舞蹈道具让人们在观看蒙古族舞蹈时,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劳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蒙古族的生产舞蹈再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劳动场景,道具的运用继承和保留了蒙古族游牧民族的特色与风格,体现了劳动的快乐与艰辛。通过这些舞蹈道具的引用,让人们在观看蒙古族舞蹈时,不仅能了解到蒙古族劳动生产的特色,也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劳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比如说蒙古族舞蹈《马背上的女人》主要是女舞者进行表演,使用的道具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套马杆,蒙语称其为“乌日噴”,意思是这一工具的使用需要运用技巧。这一舞蹈作品融入了牧民生活中的原型元素,比如说牧民在进行套马过程中,身体会随着马的奔跑而左右摇摆,以及绕套马杆或者套马杆等一些动作,然后进行创新加工,又生成了勒马翻身、抖动绕套马杆以及摇篮步等等舞蹈步伐。这一舞蹈作品以套马杆为道具,将蒙族族女子的坚强勇敢,不畏艰险的个性品质刻画出来。

3.征战舞蹈用具

蒙古族征战舞蹈常常以弓箭、马刀等战争用具来作为舞蹈用具。使用与战争相关的用具,可以让舞蹈所呈现的战争场面更加的鲜活,体现了游牧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蒙古族的男子的阳刚之气,游牧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让舞蹈所呈现的战争场面更加的鲜活。

《弓箭舞》就是典型的征战类舞蹈,这一作品创作的原型是基于蒙族族早期的游牧习俗改编而成,在当前的蒙古族婚礼中以舞台表现的次数较多。还有一个在蒙古族婚礼上呈现较多的舞蹈作品就是《鄂尔多斯的婚礼》,这一作品气氛浓厚,庄重大气,将蒙古族婚礼的盛大和蒙古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充分地体现出来。

4.宗教舞蹈用具

蒙古族宗教舞蹈常常以宗教活动中的神具比如珠岚萨满教单手鼓、苏力德等来作为舞蹈用具,宗教舞蹈作为蒙古族的祭祀性舞蹈,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苏力德在舞蹈中的使用表现了蒙古族的自信心与他们所具有的自豪感。宗教舞蹈通过运用宗教活动的神具作为舞蹈用具,来以此祈求太平健康。宗教用具在舞蹈中的运用比如萨满舞中萨满鼓的运用,在萨满舞表演时,表演者会一手持萨满鼓,一手敲击道具,并且通过抛,接等高难度动作来体现刚健有力的萨满形象,通过萨满舞的表演来向上天报告人们的诉求,为人们除灾祛病。

(二)蒙古族舞蹈道具使用现状

目前蒙古族仍然在舞蹈表演时频繁的使用道具来加强舞蹈的表现力,道具在蒙古族舞蹈中运用的种类与方式越来越丰富,并且运用舞蹈道具的舞蹈一个一个的也被搬上了舞台,让全世界的人们感受蒙古舞的魅力,比如顶碗舞《伊茹勒》、蛊子舞、筷子舞等。道具在蒙古族舞蹈的使用具有巨大的创新,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舞蹈道具在舞蹈中的使用增加了舞蹈本身的含义,加强了观众的代入感,比如萨满舞中的萨满鼓,让观众在观看时可以感受到了浓重的宗教气息。

蒙古族舞蹈形式多样,体裁丰富,民族特色韵味浓烈,蒙古族人也能歌善舞。蒙古族舞蹈以舞蹈的形式对民族文化和民俗特点进行讲述,用身体律动表达对生活的情感。蒙古族舞蹈节奏欢快明朗,舞蹈轻快多变,并且能够在舞蹈中加入生活中的各种工具,将宗教情感、战争、生活以及生产给人们带来的改变表达出来。舞蹈的风格通常情况下都是英武豪迈,将蒙古族人豁达开朗的性格表现出来。以蒙古族舞蹈形式视角来看,表现出来的都和宗教信仰、民族文化、民族风格有着一定的联系。以蒙古族舞蹈使用道具的视角看,碗筷舞是时代发展后,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衍生出来的一种舞蹈,舞蹈生活色彩浓厚,动作典雅有没,呈现出一种蒙古族女子独有的端庄气质。碗筷舞种的男子舞蹈动作韵律感强,体现了蒙古人生活中的情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代舞是蒙古族萨满教治病救人祈福仪式演变而来,舞蹈中运用纱巾、丝绸作为舞蹈工具,使得舞蹈的仪式感较弱,但是美感却得到增强,舞蹈中的动作多变潇洒,呈献给观众以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一舞蹈便显出蒙古族独特的宗教文化色彩,同时也有着时代发展舞蹈的创新元素。舞蹈以舞者身体的律动来进行情感的表达,查玛舞是蒙古族历史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寺庙中的喇嘛集体舞蹈,进行佛法的宣扬,是蒙古族宗教舞蹈中的代表。

二、蒙古族舞蹈道具的艺术表现力

道具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已经产生很久,形式多样,不单单对舞蹈内容有丰富作用,对整个表演氛围也有烘托和增益。

(一)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道具本身物品的属性,使其必然地被人赋予各种功能性的作用,比如服装,配饰,以及一些特殊情景的道具,其能表现表演所在的时间、空间甚至文化背景等信息。蒙古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道具的变化、移动,代表着舞蹈进程的推进、人物身份的变换,道具使得舞蹈本身拥有了更好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性,这是道具作为物的一个基本作用。

当舞者在表演中借助道具进行形象塑造的时候,人借助具有代表性的道具,用情绪带动舞姿,而道具随着舞者舞姿的变化进行转换运动,推动剧情发展,烘托舞蹈主题,比如在《盅碗舞》和《筷子舞》中,盅碗和筷子与人一起担当舞蹈的主角,轻快的音乐、舞者优美的舞姿配合碗筷的轻轻敲打,情绪激昂时碗筷敲击节奏明快,轻松时敲击节奏温柔,表现出舞者的技艺和蒙古舞变幻多姿、丰富多彩的特点,也烘托出舞者大方美丽,端庄的人物形象。

(二)舞蹈道具的象征性与夸张性

作为文化的载体,任何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艺术想象,在蒙古舞蹈表演中,舞者的身体和其舞蹈技艺和道具就是最直接的想象力的表达工具。其中道具的文化象征性加强了舞蹈艺术作为文化载体的特性,而其夸张性也使舞蹈演出效果和观众代入感有了更好的提升。

安代舞中翩翩起舞的绸巾,盅碗舞和筷子舞中以响声代替音乐的随性的舞蹈创作,道具的响声、动态、造型、色彩,配合着舞者的姿态,激发了舞者的激情,唤起了观众的想象力,那一幕幕充满民族风情的画面出现在眼前,蒙古女性的端庄稳重,蒙古男子的豪迈粗犷,都在舞蹈中得到呈现。

服装的图案设计,道具的动态配合,碗筷的声音节奏,都成了蒙古文化的化身,在蒙古舞蹈的表演中,被夸张,被放大,未临蒙境,先感其魄,这就是舞蹈的魅力,道具的魔力。

三、如何提高蒙古族舞蹈道具的艺术表现力

(一)选择合适的舞蹈道具

1.道具的使用要避繁就简

在选择道具时应选用与舞蹈内容相符合并且具有代表性的道具,道具种类应简化,不应出现过多种类型的道具,过多种类的道具容易转移观众的注意力,并且容易让舞蹈的整体看起来杂乱无章,最终影响观众观看舞蹈的体验感。

2.道具的使用要扬长避短

舞者在选择道具前应充分了解自己所要表演的舞蹈的内涵,对舞蹈表演的背景具有充分的了解。在选择道具时应选择与自己舞蹈内涵相匹配的并且可以充分融入舞蹈的道具,在选择道具时舞者对于道具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舞者对于道具有一个良好的了解,舞者才能发挥道具的长处,在表演时才能让舞蹈道具与表演融为一体。

3.道具的使用应投其所好

在挑选道具时,也应考虑到观众的审美喜好与审美习惯,让观众在观看表演时可以感受到舞蹈与舞蹈道具相配合的美感。让舞蹈道具可以将观众带入到舞蹈想要表达的情景当中去。

(二)与舞蹈结构和技法结合

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除了舞美、音乐等舞蹈的辅助工具之外,舞者还应将舞蹈道具与舞蹈的结构以及技法相结合。舞蹈道具作为舞蹈表达情绪的主要工具之一,他本身应该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可以迅速将观众带入舞蹈的情绪中,引发观众的共鸣。在表演时,道具、人与舞蹈应融为一体,道具的使用应与舞蹈本身所要表达主题统一。

在表演前,舞者应充分了解舞蹈道具的性质与表演形式与道具本身具有的特点,在编排舞蹈时应将舞蹈道具与舞蹈结构相结合,并且在编排舞蹈的技法时也应融合舞蹈道具,这样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舞蹈道具才能与舞蹈相融合,观众在观看时才能感受到人、舞蹈、舞道具三体合一的美感。

(三)积极创新提高表现力

积极创新舞蹈中舞蹈道具的使用,不能仅仅局限于部分舞蹈道具的使用,而应将视线扩开,寻找适合的舞蹈道具进行表演,在舞蹈道具的利用上也应随时的创新,不能总是同样的表演形式,应积极创新舞蹈道具种类以及舞蹈道具的使用方式。由于观众的要求是不断的上升的,只有不断的创新才可以跟上观众的要求,增加观众观看表演的新鲜度,使观众被表演所吸引。

蒙古舞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重要舞种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舞蹈道具的使用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且舞蹈道具的夸张性也使舞蹈演出效果和观众代入感有了更好的提升,舞蹈道具的使用是民族宗教文化的延伸。舞蹈道具的使用,在舞蹈的表演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们可以快速的进入舞蹈所想要描绘的情景当中,增加了舞蹈的层次感,并且在表演中舞蹈道具对舞蹈表演的情绪进行了升华。在舞蹈的表演中我们应该注重舞蹈道具的利用,通过选择适合的舞蹈工具、将舞蹈工具与舞蹈结构以及舞蹈技法相结合、积极提高创新提高表现力来提高蒙古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只有了解道具的本身,才能正确的利用道具,将舞蹈道具融入到舞蹈的表演中去。

论文作者:魏滟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论蒙古族舞蹈道具的艺术表现力论文_魏滟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