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新型混凝土的应用与技术分析论文_李观军

土建施工中新型混凝土的应用与技术分析论文_李观军

中石化河南油建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南阳市 473132

摘要:现阶段,我国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科技方面发展的都非常快速,很多技术手段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在经济大环境的促进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也逐渐的加快,这也就促进了我国工程行业的发展。土建工程作为影响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工程,人们对其的发展非常的重视。在土建工程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非常主要的一个施工环节,对于工程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现就,土建施工中新型混凝土的应用与技术分析,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土建工程是一项较为综合的工程项目,不仅包括了土木工程项目,还涵盖了建筑工程项目,它是一门为人类生活、生产、防护等活动建造各类设施与场所的工程学科,涉及了地上、地下、陆地、水中等多个施工地点,对很多领域的施工都有影响,如道路施工、管道施工、桥梁施工、排水施工等。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非常快速,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也越发的先进,为我国工程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凝土的原材料有很多,主要包括水泥、粗细集料、水、混合料等。

(一)水泥

综合考虑实际的施工情况,根据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的指标进行选择,我们需利用沸煮法来检测水泥的安定性,主要是确定CaO的含量符合施工要求,MgO的含量要控制在4%—6%,SO3含量要控制在1.5%—3.5%。同时要对水泥颗粒的粗细进行选择,一般颗粒越细,水泥的强度越高,水泥的比重为3:1。

(二)砂石

选择细骨砂石时,主要是检测泥的含量,含泥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同时,选择砂时不要太细,模数在3.7—1.6之间适宜,结构用砂的含泥量不可超过3%,如果砂石中的黏土和淤泥含量超过了3%,就会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进而组织水泥石与集料的粘结。在选择粗骨料砂石时,要注意对石子的选择,对颗粒的径值进行严格把关,径值最好控制在1—3cm,同时石粉的含量也不可超标[1]。

(三)水质

水质的选择,搅拌混凝土的水质量一定要符合标准,水质要洁净,污水、脏水、臭水不可用于混凝土的搅拌。在使用时,应对水质进行化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新型混凝土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与技术分析

(一)混凝土搅拌技术

在实施混凝土搅拌技术前,我们需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设计,要对混凝土的强度、石子的大小、坍落度等方面进行设计,然后在进行搅拌。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需结合设计图纸,综合考虑施工地点的环境,按照相关规定对混凝土结构的最低强度进行测试。选择碎石时,其最大的粒子直径不能超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但是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的施工中坍落度受施工工艺、浇注方法、钢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需综合的进行考虑,通常坍落度的设计都不会太小,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在180mm左右为宜,非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在140mm左右为宜,水下混凝土坍落度在200mm左右为宜。最为主要的是对水灰配比进行考量,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水灰配比的设定,方可进行使用,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随时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免对整体的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同时,施工人员还需应用相关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测量,保证混凝土的性能符合实际的施工标准,与此同时还要精准的把握,搅拌的时间以及强度,避免出现混泥土质量不均衡的情况[2]。

(二)混凝土浇注技术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分层浇注是主要的环节,在分层浇注时,我们需逐层的进行捣实,值得注意的是捣实时要时刻观察混凝土上下层的结合情况,切勿出现缝隙,影响整体质量。如有必要,留有一条施工缝,也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然后将大体积的混凝土分为若干小体积的模块,分别进行浇注,浇注完成后再连成一个整体。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效应,是混凝土浇注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要对此方面进行重视。如果混凝土后浇带直线的长度要比50mm大,我们就需要将混凝土分成两次进行浇注,两次的浇注时间要间隔一星期左右。

(三)混凝土防水技术

防水技术在建筑施工的应用较为广泛,在施工时只要与水有接触的工程面,都需要应用防水技术,保证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符合发展标准。首先,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用以保证防水施工的质量。其次,随着防水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手段也越发的多样,聚合物混凝土复合涂膜技术就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对于建筑板缝、节点等进行处理,然后铺设涂膜,可提高建筑的防水效果。同时,为了保证此项技术的顺利实施,我们常需要应用混凝土砖墙施工技术,对其进行辅助,提高实际的应用质量[3]。

(四)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部分的土建工程需要用到的混凝土量都比较多,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非常的普遍。而水热反应是影响混凝土承载力的关键因素,进而产生裂痕,因此控制混凝土水热反应所产生的温差,就成为了防治裂缝的主要方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我们首先需重视的就是混凝土的浇注,浇注完成后需进行捣实,并对表面进行抹压,进而排除混凝土表面的水分,然后用模板反复的进行压实,这样可以最大化的减少裂缝的发生。同时,气候是影响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因此在冬季进行施工时要注意保温,以免发生冰冻现象,影响混凝土的施工[4]。

(五)钢筋连接技术

在当代建筑施工中,钢筋连接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为了保证实际的施工质量,我们需重视对机械连接、焊接接头的棉结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控,同时对于钢筋质量、数量、绑接方式的选择也非常的重要。我们既要保证钢筋的拉力不要超过受限度,又要让其的刚度符合要求。在连接的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对螺纹连接、加长丝头型接头等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可以满足建筑施工的标准。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土建工程发展的非常迅猛,为很多创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新型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土建工程的质量。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还需对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不断的完善,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土建施工中合理的进行应用,促进我国土建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洪彬.建筑工程混凝土及新型材料施工技术分析[J].企业导报,2016(13):44-44.

[2]李金阳.土建工程中新型混凝土材料的运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8):00043-00043.

[3]庞为喜.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与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33-133.

[4]韩运,HanYun.新形势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7(16):84-85.

论文作者:李观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土建施工中新型混凝土的应用与技术分析论文_李观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