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洪涝灾害后生态环境问题的预警_生态环境论文

我国洪涝灾害后生态环境问题的预警_生态环境论文

中国洪涝灾害之后的生态环境问题警钟急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洪涝灾害论文,警钟论文,中国论文,环境问题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提出

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用物质进行生产,而进行物质生产必须同自然环境发生关系,必须同自然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在人类同自然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人类和自然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自然环境制约了人类物质生产的活动,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对自然环境是能够发生反作用的,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着历史发展的过程,有不同的阶段,但都因“无知”或“贪婪”,对自然环境过分的攫取而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作为地球生命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1998年中国洪水的肆虐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以破坏生态环境来取得经济效益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而生态失衡造成自然灾害,又破坏和延缓经济建设的发展,由于人口规模的突出增势,整体环境的相对恶化以及本已匮乏的资源不断缩减,中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更为严峻和迫切。

二、生态环境恶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植被破坏严重

1.森林惨遭劫难。森林是地球上最复杂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它的绿色可以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新鲜的空气,而且为我们防风固沙、涵养水分、调节气候。除此之外,森林也以其丰富的蕴藏,为我们提供许多生活和生产必需的重要物质。由于人口的增多和经济建设的加快,森林破坏加剧,过量采伐,乱砍乱伐,毁林开荒,正日益使我国仅有的一点森林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劫难,森林面积税减。据近10多年统计,全国森林面积减少23%,森林蓄积量和采伐量下降22%。80年代中期森林破坏面积达659万公顷,森林资源年消耗量超过年生长量,计划外采伐量大。在国家重点标区的131个林业局中,25个局可采资源基本枯竭,40个局能维持5~10年,24个局可采10~15年,到下世纪初,80%的林业局无林可采。1989年~1993年全国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覆盖率虽已从70年代的12%增加到13.92%,森林面积1.29亿公顷,但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人均占有林0.11公顷,远低于世界人均0.65公顷的水平。而且从森林的总体质量特别是生态功能来看,仍呈下降趋势,表现在森林覆盖率的增加,主要是人工林和中幼龄林面积增加,但人工林和中幼龄林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差,生态系统不稳定,易发生病虫害;而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效益的成熟林、天然林则仍在遭砍伐,不断减少,且残存的天然林也多处于退化状态。地处长江中上游的西南是成熟林减少量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四川、云南两省用材林、成熟林蓄积量在第三、四次清查间隔期间,下降达7186.8万立方米,年均减少1473万立方米。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曾达65%~85%,1957年降至22%,1986年则降到10%,沱江、涪江、嘉陵江几条长江主要支流的川中53县,森林覆盖率大多不到30%,其中19个县不到1%。被誉为“林都”的伊春,50年代开发初期森林蓄积量4万立方米,逐年砍伐,现在只有2.5万立方米,气候明显变坏。嫩江、松花江流域,由于长期砍伐树木,森林覆盖率已从1962年的40%降到1986年的35%,森林蓄积量由16.8亿立方米下降了22%。

2.草场严重退化。我国现有草场面积4亿公顷,是我国耕地面积的4倍。长期以来,对草地低投入高索取,进行掠夺式经营,导致草场生产力下降。我国草地已有90%退化,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包括沙化、碱化)的草地达1.3亿公顷,并且每年以200万公顷速度递增,退化速度每年约为0.5%,而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建设速度只有0.3%,草场严重退化面积7300万公顷,缺水草场6700万公顷,牧草单位面积产量与50年代相比下降了1/3~1/2。近50年来,国家对草场的投入为59亿元,按可利用草地计算平均仅26.75元/公顷。我国畜牧业单位面积生产效益很低,每公顷草地产肉3.69公斤,产毛0.45公斤,产奶4.04公斤,共计为7.02个畜产品单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如果不加强对牧畜头数的控制和草地的保护改良,草场将进一步退化。由于人口增长,为了获取更多粮食,人们便大规模地毁坏草场进行开荒种田,结果人们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相反,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3.生物的多样性面临威胁。我国是全球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特别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近几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的需求,对资源供给构成了强大的压力,致使许多动物和植物濒临危机。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被子植物有4000种受到威胁,其中,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经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极危14种,灭绝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或可能灭绝14种。从区域上看,温带地区估计有10%的植物正处于濒危或面临濒危,而热带则高得多。由于过度采伐,中国高等植物有4000~5000种濒危或临近濒危,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15%~20%,许多水域中经济价值高的物种和敏感物种逐步减少以至消失,如长江的三鲟、江豚、白暨豚等。

4.城市绿化面积减少。八九十年代是我国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城市化水平由1981年的14%提高到1997年的29%,下世纪初将达到40%。城市园林绿化比例高低是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大规模发展,基建速度加快,马路拓宽,市区扩大。在建设中,旧城的改造和新区的开发占去了部分公共绿地,毁坏了四周树木、灌木、草地、苗圃等,造成城市绿化覆盖率低于10%,城市建设使自然环境中的植被不断被砍伐、清除,代之以稠密的人口,鳞次栉比的建筑物,覆盖水泥、沥青的广场、道路,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流,使植物发展受到限制。城市绿化面积由1991年的6.2万公顷下降到现在的5.97万公顷,近几年仍处于下降趋势,人均公共绿化面积由4.15平方米下降到3.9平方米,在一些边远城市,绿化面积更少。

(二)土地环境恶化

1.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78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冻融侵蚀面积126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和南方丘陵地区的12个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达6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28%,土壤流失量占全国的50%,其中长江支流13处水文站测出的河水含沙量平均为0.66公斤/立方米,平均侵蚀模数为364.8公斤/立方米,汉江黄家港,河水含沙量达2.4公斤/立方米,侵蚀模数为1060吨/平方公里。四川省现有18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尚未治理,按目前的治理速度,需80~100年。1998发生的洪水,尽管水量不及1954年,但大部分地方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长江荆江河段已成“悬河”,洞庭湖成为“悬湖”,这是水土流失的后果。由于人为的破坏,致使许多地方水土流失速度大于治理速度,流失面积不断增加,流失程度不断加剧。目前黄河每年输沙16亿吨,居世界之首,长江7.2亿吨,比1958年增加1.82倍,海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泥沙都在增加,全国各地水土流失呈发展趋势,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1998年6~9月,我国南方发生特大洪灾,冲毁农田2580万公顷,受灾人口2.3亿,死亡3658人,倒塌房屋566万间,灾区的公路全部冲断,铁路由于路基塌方,中断交通20~30天,直接经济损失3290亿元人民币。由于降水集中,特别是6~9月大暴雨引起严重水土流失,一次最大降水的侵蚀量占年侵蚀总量的63%~98%,特别是坡耕地,一次最大降水的侵蚀量占年侵蚀总量的50%以上,最大超过80%,强烈的水土流失,既冲走了肥沃的土壤,恶化了生态环境,也制约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土地荒漠化频率加快。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7.3%,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近一倍。荒漠化土地分布于西北内陆、东北和华北18个省(区)的470个县,形成长达5000公里的风沙危害线,有1/3的国土受到危害,60%的贫困县集中在这里,每年土地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40亿元,损失粮食30亿公斤。沙漠化土地面积由50年代的1560平方公里扩展到8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尤其是农牧交错区,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沙漠化土地年均增加147.9平方公里,年均增长5%~10%。70年代严重、中度和轻度沙化土地的占地比例分别为0.89%、14.87%、84.24%,80年代则变为1.77%、21.8%、76.43%。1949~1994年,我国共有66.7万平方公里土地沦为沙丘沙地,每年相当于损失掉75万人的口粮,荒漠化地区仅风蚀损失土壤有机质、氮素和磷素达5598万吨,相当于26849万吨化肥,价值170亿元人民币;荒漠化地区草地退化面积达10542万公顷,占该地区面积的71%,在退化草地中,如果按每年鲜草损失750公斤/公顷计算,每年总计少养活5000万只绵羊;我国通过荒漠化地区的铁路总长为3万公里,交通线因荒漠化危害而阻塞、停运、误点的事故时有发生;荒漠化地区储存全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露天矿和盐碱湖矿,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停工和机器进沙磨损的损失巨大;荒漠化对人民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荒漠化地区12个省,受风沙危害村庄达2.4万个,部分地方沙进人退,被迫迁居;荒漠化还拉大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团结。

3.土地盐碱化蔓延。我国盐碱化土地达3630万公顷,其中耕地900万公顷,林地410万公顷,草地232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及西北内陆区,东北平原和沿海地带也有大面积的盐碱地,受盐碱化危害的农林牧土地面积占农林牧总土地面积的4.91%,而农林牧各业盐碱化土地面积占各业总土地面积分别为6.62%、0.84%和6.10%,中国有潜在盐碱土地约1733万公顷,如不合理利用和管理,就会发生盐碱化。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内陆盐碱化最为严重,盐碱地面积占该地区耕地面积的15%,新疆盐碱地面积达1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0%。耕地盐碱化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其中农田灌溉不合理,灌溉过量,只灌不排,灌排不分和排水不畅等,使土壤中的盐分上升到地表,形成次生盐碱化。加上近几年来,人口失控,土地产权关系不稳定,人们倾向经济作物,短期行为严重,土地盐碱化改造投入逐年减少,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每年因盐碱化废弃的土地达25万公顷,盐碱化耕地每年少收粮食207亿公斤,年损失鲜草1218亿公斤。

4.土地湿地破坏加剧。全国湿地面积达2600万公顷,分布于南方山丘沟谷、河流沿岸、水库及渠道附近。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我国湿地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威胁,在人口密集的沿海、沿江、沿湖地区尤其突出。湿地的面积不断减少,我国近30年来自然湖泊量减少450多个,三江平原因农业开发导致172万公顷湿地变为耕地。水位受人为因素影响年际变动过大,持水、蓄水和调洪能力下降,特别是大量湿地变成水田和旱田之后,调水能力和其他生态功能将大幅度下降。农村池塘也在萎缩。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历史上存在众多池塘、山塘、圩垸、海子等小型蓄水体以及把它们连接起来的沟渠,形成特有的人工湿地景观——多水塘系统,它们既能抗旱又能防涝、防洪,是我国宝贵的古代发明。自80年代以来,多水塘系统在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地已消失过半,成为近几年我国南方洪涝灾情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5.库湖塘淤积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湖泊及库塘淤积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由于水土流失,使一些为防洪修筑的池塘、水库经常被泥沙淤积而降低了效益,缩短了寿命,以至完全失效。水土流失造成湖泊的淤积,加剧了湖泊萎缩,使得中下游的“悬湖”增多。鄱阳湖平均泥沙量由70年代的800万立方米增加到90年代的900多万立方米,调蓄能力逐年下降。由于水土流失导致我国各地水库淤积十分严重,山西省1995年以前修建的大、中、小型水库997座,总库容32.3亿立方米,因淤积已损失库容达25%以上。四川省7.3万处塘堰,年淤积量4620万立方米,减少灌溉面积8130万公顷。江西省9000多座水库因淤积泥沙,减少库容1047万立方米,相当于损失一座中型水库。根据对部分省湖泊及水库的调查,由于水土流失导致湖泊、库塘淤积的问题非常严重,湖泊、库塘不能发挥应有的调蓄作用,每遇洪水,必然产生和加剧洪水灾害。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淤积,全国已丧失水库有效库容40%。

6.泥沙淤塞江河行洪。由于水土流失,大量泥沙下泄,淤塞江河,加高河床,每遇洪水,直接危及河流两岸的安全,直至造成严重的灾害。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下游河床抬高,造成黄河历次大泛滥,解放之后虽没有决口,但因泥沙淤积,河床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不断淤高,致使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5米,最大处高10米,形成著名的千里悬河。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被携带到中下游地区,沿江堆积。据湖北宜昌站测定,在50年代以前,每年携带到长江中下游的泥沙量为5.22亿吨,总共达15.45亿吨,自大通至长江的624公里的河段中,每年输入泥沙量4.83亿吨,其中真正被推带到海洋中的只有9.3%,而90.7%的泥沙被留在长江口段堆积起来,平均每公里的淤沙72.5万吨,以至河道变沙洲、心滩淤涨,不仅直接影响航远和港口,而且造成河道狭窄,蓄洪和泄洪能力下降,成为加剧洪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环境污染严重

1.大气污染。从世界范围看,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且带有普遍性的污染物是飘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物、氟化物以及砷、铅、镉等重金属。空气污染仍以煤炭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我国的能源,特别是煤炭消耗排放量大,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颗粒状污染物进入血液送往全身,在身体各部位积累,容易得病。粉尘主要来自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煤燃烧后有原重量10%以上的烟尘排入空气,油燃烧后有原重量1%的烟尘排入空气。飘尘能吸附在致癌性很强的苯并芘等碳氢化合物内,在无风或小风、逆温等不利于稀释、扩散的气象条件下,能在大气中富集,使大气污染程度增大,从而大大增强其危害性。大气中污染物对局部天气产生不利影响,降低能见度与太阳照射量,影响局部地区降雨量,使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2.酸雨污染。大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过光化学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硫酸和亚硫酸,随雨落到地面,pH值小于5.6称为酸雨。1997年,全国降水年均pH值范围在3.74~7.79之间,75%的南方城市降水年均pH值低于5.6,降水年均pH值低于4.5的城市有长沙、遵义、杭州和宜宾,华中地区是全国酸雨污染最重要的区域,降水年均pH值低于5.0,酸雨出现频率大于70%,广州酸雨达76%,平均pH值为4.16,最小pH值为3.58。重庆市内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达0.44毫克/平方米~0.65毫克/平方米,超过国家标准3倍,随着二氧化硫浓度增高,雨水中的pH值下降,区内pH值为4.12,重庆地区雨水严重酸化,成为国内外酸雨严重的城市之一。酸雨淋溶土壤,使土壤中营养元素流失,抑制微生物固氮和分解有机质活动,造成土壤贫瘠;伤害植物生长,危害大地绿化,减弱作物光合作用和抗病虫能力,影响生产;使地下水酸化,微量元素超标;江河湖水酸化,将危害水生物,致使鱼虾死亡;腐蚀建筑材料和名胜古迹,破坏生态平衡。故酸雨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3.水体污染。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许多城市严重缺水。1997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1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7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189亿吨,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和大辽河水系污染较重,氨氮、耗氧有机物和挥发酚大部分监测面超过国家地面水三类标准,90%的城市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重庆地区在382.5万吨/日的总排水量中,工业生产排废水187.1万吨/日,工艺冷却污水169.3万吨/日,生活排放的污水为26.1万吨/日,重庆的污水主要排入长江和嘉陵江,其纳污量为131.7万吨/日,占废水排放总量的81.5%,排入两江支流的污水为32.8万吨/日,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污水约为38万吨/日。重庆共有64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次级河流,据对36条较大次级河流调查,有8条变成“臭水沟”,有13条属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有15条。被污染的次级河流的水用于灌溉,对土壤环境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全国已有9万公顷耕地受到金属和有机物严重污染。

4.固体废物污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各类固体物与日俱增,我国工业固体物产出率,1997年为10.6亿吨,有效处理率不到13%,综合利用率只有34.3%。县及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产量6.6亿吨,占总生产量62.3%,其中,危险物1077万吨,约占1%;城市垃圾1.4亿吨,垃圾围城现象十分严重,垃圾无害化处理只有7661亿吨,其余大部分堆积起来,塑料用品迅速增加,“白色污染”问题突出。工业固体物历来累计堆放量65.7亿吨,占地6万公顷,其中一部分有害废渣造成土地和地下水污染。城市生活垃圾近一半未经无公害处理,其废渣中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用作肥料后,虽然一部分随雨水渗透流失,但另一部分则被吸附残留在土壤中,不断积累造成污染。施用渣肥的土壤中铜、铅、镉等重金属含量超过土壤背景值0.4~20.6倍,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将直接或间接恶化城乡生态环境。

5.城市噪声污染。1997年,全国城市区域环境的噪声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我国多数城市平均等效声级均在53.5~65.8分贝以上,全国平均值为56.6分贝,其中43个城市高于55分贝,大同、开封、兰州三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超过60分贝。据调查,各类功能区噪声普遍超标,超标城市的百分率分别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86.4%;居民、文教区71.7%;特殊住宅区57.10%;交通干线两侧50.0%;工业集中区21.7%。据对35个城市监测,交通噪声超过70分贝的路段达91.2%,这种状况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难以改变。我国约有70%的城市人口遭受高噪声的影响,声强达50分贝以上,人们很难入睡,长期在70~90分贝环境生活,会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状态失调,形成牢固的兴奋灶,致使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发生功能紊乱,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系统等各种各样的慢性病。还对中枢神经、睡眠、听力、视力、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四)农业污染突出

1.肥料污染。1997年全国年施用化肥3829.1万吨,平均345公斤/公顷,利用率仅30%,2/3的氮肥挥发到空气中污染大气,或随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富营养化,甚至污染地下水体,饮用后使婴儿出现正铁血红蛋白血症,还有亚硝酸盐与促胺在人体内生成亚硝酸胺,从而引起癌变。牲畜排出的废物,一直是作为土壤肥料的来源,但有时会传播疾病、污染水体等,特别是大型饲养场集中排出废物,就会造成污染。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致使一些地方出现土壤酸化、板结、不好耕作,产量增加甚微等现象。化肥引起的耕地环境污染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

2.农药污染。1997年全国农药用量达114.1万吨,化学农药对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产品的难分解性和余毒残留于农产品中易造成对人畜的危害。我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约为0.127亿公顷~0.16亿公顷。根据农业部调查,农田土壤中“六六六”总体残留水平0.7毫克/公斤,滴滴涕为0.42毫克/公斤,在少数地区大量难以分解且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含量逐年上升。福建省“六六六”最高达0.89毫克/公斤,北京最高达1.1毫克/公斤,河南土壤滴滴涕最高达1.51毫克/公斤,使农田普遍被污染。全国滥用农药现象十分普遍,用量达21.47万吨(有效成分),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药达10余次(每公顷用量多达15公斤),一些地区的粮食、蔬菜、牲畜、蜂蜜中农药超标严重。

3.地膜污染。1980年我国地膜覆盖面积0.17公顷,到1997年达774.9万公顷,农膜由1982年的5.3万吨猛增到1997年的101.1万吨,由于不加以回收,耕层中农膜残留量高达45公斤/公顷以上,连续覆膜3年,则有135公斤/公顷以上的地膜埋入土层,停留时间长,降低耕层透气性,妨碍土壤水分输送,影响种子萌发,降低根系生长,造成作物减产。

(五)自然灾害频繁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变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成灾比例高。建国近50年里,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经济损失高达25000多亿元,1998年仅洪灾损失高达3290亿元,自然灾害给人们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建国以来,我国有50多万人因灾死亡,是世界上因灾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干旱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因为干旱,建国以来每年平均有0.2亿公顷的土地受灾,因此造成粮食减产占全国因灾损失的50%,持续干旱还引发土地荒漠化、地面沉降、城市用水困难、工业停产等多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中的地震、台风、洪灾等均给我国带来巨大威胁。

三、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1.环境问题不仅是环境科学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要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在国际环境保护的浪潮日益高涨、国内环保工作日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发育完善的新形势下,我国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1.提高环保认识。(1)正确处理人口、资源、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应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遏制污染发展趋势;实施绿色工程规划,向环境污染宣战;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搞好环境保护。(2)加强环境管理。制定好环保方针政策,编制好环保规划,做好有关保护环境的协调工作和监督检查,积极开展有关保护环境的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3)加大投入力度。世界各国环保投资占总支出的0.8%~2.2%,发展中国家也达0.5%~1%,而我国目前环保投资只有0.7%,应力争在下世纪初达到1%的水平。(4)加快环保队伍建设。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环保队伍自身建设,健全环保队伍,提高环保队伍的自身素质,解决县以上领导持证上岗问题。对35岁以下的在职人员进行学历教育,35岁以上的人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5)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土地法》等一系列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加强法制观念,摆正发展生产与环保之间的关系,依法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协调前进。(6)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防止和严格控制新污染源。(7)征收资源税,促进节约,合理化开发利用资源,寻求资源利用最佳方案。

2.大力开展生态建设。(1)搞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以草定蓄工作。在植树种草工作中,要防止过度利用土地、滥垦乱伐和过度放牧,保护环境,扩大及恢复植被,要治理一片、巩固一片,通过种草种树,调整农业结构,合理进行农业开发。搞好“东北”防护林、长江中下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绿化、太行山绿化这五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林区管理,坚决制止滥垦乱伐,发展经济林木,提高植被覆盖率。(2)加强草场建设。治理退化草场,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大力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场,发展围栏草场,推广草库仓,积极改造退化草场。合理控制牲畜头数,调整畜群结构,实行以草定畜,禁止草场过度放牧,开展草地资源科学研究,实行科技兴草,发展草业科学,加强草业生态研究,开展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建设。(3)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是,实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实行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和完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生物、野生物、作物、家禽等,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寻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协调的途径,加强国际合作。(4)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在空间上实行分区治理,在时间上重视区域环境演变时土地侵蚀、沙化的影响,在技术上采取耕作措施、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综合整治,区域开发、国土整治、脱贫致富等经济过程要与减轻环境危害同步进行。(5)保护湿地资源。建立湿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评价体系,为湿地开发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湿地资源开发战略与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中国的国情探讨有关的理论与实践,将湿地开发建立在科学体系框架之中;建立湿地环境预警系统和生态管理系统,及时地对湿地生态环境现状与未来进行预警或预报,其目的是唤起公众或决策者的重视,将湿地治理纳入国土整治的领域,加大湿地的保护力度;发展多种经营,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发挥湿地调蓄水源、减轻自然灾害发生、调节气候、优化环境、净化水源、保护物种、旅游之作用,建立湿地保护区。(6)注意保留城市绿地。建设城区周围的防护林带,调整城市生态结构,发挥绿化植物吸收毒气、净化空气之功能,制订植物种类比例和配置方式,提倡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盆栽花木等,充分发挥自然物质的生产潜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娱乐、游览、文化、休息、科普、疗养的场所,促进人们身心健康,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科技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7)搞好盐碱地改造。对于北方盐碱地分布区,采取选育耐盐碱(渍)品种、开沟排水治理盐碱(渍)、轮作耕作、优化施肥、综合改良利用配套技术等方法,综合治理,对症下药,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8)抓紧干流河道的治理。保质保量完成三峡、小浪底等水利工程,提高防洪除涝能力。加强水利基本建设,给洪水留下容身之地和出路,真正做到不因阻水溃堤,不因横河决口,不因分滞带洪而造成人员伤亡,建立一个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标准较高、运用自如的防洪体系。(9)充分认识湖泊的蓄水功能。长江流域要退田还湖,挖掘湖中日益增多的泥沙,以提高湖泊调水功能,有计划清除河床中违章建筑物,定期疏通河道与加固堤岸等措施,上游搞好水土保持,增加森林覆盖率,蓄泄兼顾,以泄为主。

3.严格控制各类污染。(1)控制污染源的超标排放。严格控制乡镇企业污染进入城市和农业环境,加强管理有毒化学用品和放射物质。采取各种生物和工程措施,进行污染的净化处理。做好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根据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统筹规划,合理分布。(2)城市噪声要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之中,加强科学管理,建立法制,控制噪声。从噪声源、噪声传送途径和保护噪声接收者入手,结合技术、经济和活动要求考虑,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搞好功能分区,做出合理配置。将一些噪声大的企业布置在工业区的边远地段,并在厂区周围种植防声林带,还可在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镇,既减少噪声等的危害,也有利于大城市的人口控制。(3)位于城郊和农村的工矿企业应定期检修排放渠道,不得占用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农田和渠道。各类工业固体物和垃圾必须合理堆放,防止污染环境,要攻关研究固体物处理技术。(4)控制化肥、农药污染。科学施用化肥,提高施用技术,积极发展高效的复合肥和低毒、残留少的新农药,达到低成本无公害之目的。推广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技术。(5)开展农田废弃塑料薄膜的回收工作。尽量使用分子最小、生物毒性低、相对易分解的塑料增塑剂,并加强其生化降解性能对农业环境的不利影响,研制可控光解和热分解等农膜新品种。

标签:;  ;  ;  ;  ;  ;  ;  ;  ;  ;  ;  ;  ;  ;  

我国洪涝灾害后生态环境问题的预警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