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银行承兑汇票若干问题的思考_银行承兑汇票论文

关于我国银行承兑汇票若干问题的思考_银行承兑汇票论文

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若干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承兑汇票论文,我国论文,业务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迅猛发展,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银行承兑汇票案件时有发生,我国银行承兑汇票发案率及金额逐年上升,涉案金额巨大,至2006年末我国银行承兑汇票案件涉案金额占全部涉案金额的51.59%,部分案件经济损失惨重,严重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声誉,危及资金安全。本文对近几年来银行承兑汇票案件发生的情况及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近几年案件发生情况的分析

1.案件特点。一是涉案金额巨大。从近年发案情况看,发案金额都是千万元以上,近亿元和亿元以上居多;二是内外勾结,团伙作案。部分商业银行员工与不法分子内外勾结,参与犯罪活动,使银行承兑汇票案件高发且屡屡得逞;三是作案跨度大,链条复杂。有的银行承兑汇票案件涉及十几个省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背书人与被背书人地区跨度大,且背书转让频繁,连续、多笔集中办理贴现,使案件复杂化;四是隐蔽性强,案件暴露晚。银行承兑汇票从开始到兑付时间较长(最长有6个月),加上内外勾结、账外经营,使得一些案件隐藏较深,早期不易发现。

2.作案手法。一是利用银行内部印章管理漏洞,伪造保证金进账单签发银行汇票;二是利用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管理漏洞伪造底联骗开承兑汇票;三是通过“大头小尾”方式,开出大于承兑协议实际金额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诈骗;四是利用“倒票公司”滚动开票;五是伪造增值税发票,套取银行信用等等。

3.发案原因。一是缺乏职业道德,作案人员一般是团伙、银企内外勾结,有的是以行长为首,票据经办有关人员共同参与,使银行管理完全失控,也有企业法人拉拢行长及经办人员,长期诈骗银行资金;二是业务管理存在漏洞,利用银行承兑汇票承兑、贴现环节操作疏漏以及印章、凭证管理漏洞进行作案;三是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违反印、压、证管理规定、信贷管理操作流程、会计制度进行违规操作,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贸易背景不真实。由于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票据业务把关不严,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因素影响,或者银企勾结,利用虚假增值税发票和合同等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一是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企业未提供增值税发票,据不完全统计,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未提供增值税发票的占该项业务总笔数和金额分别达31.53%、25.97%;二是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承兑金额超出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三是购销合同内容与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对应;四是时间不一致,企业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间早于合同签订时间,贴现申请人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日期与前手的购销合同签订日期、增值税专用发票日期与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时间不吻合;五是办理部分银行承兑汇票存在无效购销合同;六是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贴现业务中重复使用;七是贴现业务未提供购销合同等。

2.信贷管理不严格。部分银行金融机构认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是一种低风险信贷业务,未严格执行信贷业务管理规定,使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加大,承兑垫款增加,形成不良资产。

一是授信管理不严,对企业银行承兑汇票授信中违规免除担保,为未分配授信额度的集团成员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对个别企业超授信额度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等;二是以贷款支付保证金和到期银行承兑汇票票款;三是对贴现资金使用监控不到位,贴现资金流回出票人;四是对企业监控不力,对企业风险预测不足、承兑后对企业销售货款的回笼资金没有监控、对企业突发性变化信息捕捉不灵,导致风险控制不力,形成垫款;五是长期为偿债能力不足的企业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形成垫款风险;六是承兑业务后续跟踪检查不落实,未定期对企业汇票用途、生产经营、汇票项下的商品交易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检查。

3.违规操作时有发生。部分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意识淡薄,办理承兑汇票业务未严格按照承兑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存在操作风险,导致案件发生。

一是未严格执行贴现查询制度,见票即贴,查询票据真伪在后,甚至在未见票情况下,仅凭业务员电话和传真就办理贴现,无法控制假票风险;二是信贷部、客户部、会计部门办理票据业务的职责不明确,未能承担相应的审核责任;三是一人包办所有事务,“一手清”现象时有发生;四是违反信贷管理操作流程,在资料不完整、贸易背景未审查、审批手续不齐全情况下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五是部门领导和单位主管未严把票据业务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关;六是违反印、押、证管理规定,空白银行承兑汇票保管、领用、销毁管理不严,未按照规定使用印章等。

4.内部控制薄弱。部分金融机构由于内部控制薄弱,难以对票据业务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导致票据风险的产生。

一是现有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票据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票据法规中,没有涉及提供虚假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套取贴现资金的行刑事责任,亦未明确追究其法律责任,导致出票人、持票人等相互串通套取银行贴现资金,却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二是未按内控要求建立合理、明确、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三是未建立票据业务相关岗位、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相互兼职现象较多;四是事后监督不力,个别银行未设立事后监督岗或者形同虚设,次日未对前天发生的会计业务进行全面检查,也未按月进行账账、账据、账实、账款和内外账的全面核查;五是未建立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统计数据与会计数据、管理台账定期核对制度;六是内部审计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外部机构对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的检查监督不够;七是风险监控手段科技含量较低,票据业务主管部门无法实现对每笔业务全程、实时监控,不能及时进行风险预警。

5.票据业务盲目扩张。部分商业银行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视为“低风险”业务而盲目发展,对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进行专项考核,甚至不惜放低标准四处揽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出现超常规发展,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违背了审慎经营原则,致使承兑垫款余额、不良占垫款总额比率逐年上升。导致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超常规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银企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各有所需。

一是商业银行系统内资金定价办法变化,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压力,票据贴现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票据贴现利润占全部总利润30%左右;二是信贷投放渠道狭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成为扩大信贷投放、获取较高收益的主打信贷品种;三是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能提高业绩,改善资产结构。票据贴现纳入信贷规模,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既扩大了信贷规模,又对不良贷款起到稀释作用,个别地区票据贴现占新增贷款80%以上;四是票据贴现成为企业融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较严,申请新贷款较困难,票据融资较容易,且利率比贷款低3-5个百分点,票据贴现市场需求很大。

商业银行应认真吸取和总结我国银行承兑汇票案件的教训,建立健全完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操作流程,切实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管理,全面提升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和控制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本人针对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政策建议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三、政策建议

1.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银行承兑汇票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一是要严把承兑申请人资格审查关,对高风险企业、资信不良企业或无可靠付款资金来源企业,或者生产企业产品销路不落实等不具有承兑条件的企业,即便是有真实贸易背景也不应为其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防止垫款风险产生;二是要加强对承兑和贴现业务真实贸易背景的审查,不能因承兑和贴现业务能吸收或沉淀保证金存款和贴现资金而放松对其真实性的审查,杜绝个别企业利用无真实商品或劳务交易的合同办理承兑汇票或贴现套取银行资金;三是要严格审查商品交易合同的有效性、合规性、完整性,对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所提供的增值税发票金额不足承兑金额的企业,要坚决停止票据授信。

2.认真落实信贷“三查”制度,防范信贷风险。一是在承兑、贴现前要对贸易背景真实性和申请企业资格的深入调查,确保合同、承兑汇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凭证要素的一致性;二是办理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杜绝承兑、贴现金额超出商品交易合同金额、税收发票日期早于合同签订日期的现象,同时,要认真审查担保企业尤其是关联企业的担保能力;三是承兑、贴现后要严格执行跟踪检查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尤其应加强对承兑资金来源和贴现资金流向的监控力度,规避企业的不法融资活动;四是严格依照票据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政策导向要求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加强资金流向监控力度。

3.严格操作程序,控制操作风险。一是对票面的真实、合规性进行初审和复审,先由票据营销部门的经办员和复核员分别通过“看、听、摸、验、照、比”等鉴别手段对票据进行初审,然后再交会计部门票据审查人员进行双人交叉复审,对相关资料(包括增值税发票和购销合同)的合规性,由票据、会计两个部门分别进行初审和复审;二是对票据的真实性进行查询和查复,在实际操作中要求票据部门、会计部门互相配合进行查询和查复;三是经办票据的部门要实行双人、双职、双责,不允许一个人包办所有事务,绝不允许“一手清”现象发生;四是建立相关岗位、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及其操作程序,票据业务的经营、核算、审批至少要分成三个部门,不能由一个部门来单独完成票据的所有业务;五是加强对印、押、证管理,严格执行出库、领用、使用、作废和销毁制度;六是部门领导和单位主管严把票据业务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关。

4.加强内控建设,消除风险隐患。一是完善《票据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票据法规,明确规定银行承兑汇票虚假贸易背景的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建立健全适合于市场发展的票据业务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建立责权明晰、互相制约的内部组织机构,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分离的业务运行体系,对分属不同环节的业务遵循授信、授权、资金及规模配置等方面的统一管理原则,建立科学、统一的风险防范体系;三是加强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内部稽核检查,进一步加大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专项稽核检查力度,增加稽核工作频率,及时发现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签发、贴现、转贴现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行为,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整纠和警示作用,确保业务经营合法、安全、有效运行;四是创新风险管控手段,提高科技含量,一方面建立票据业务电子化监管系统,对办理票据业务全过程实施监控,提高对票据业务的风险进行识别、排查和控制能力,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另一方面建立与企业资信及经营信息监控系统,在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技术改进遏制伪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合同、营业执照等不法行为。

5.转变经营理念,合规稳健经营。一是彻底改变票据业务是“低风险”业务的观念,制定与当地经济水平相适应地发展计划,防止票据业务盲目扩张;二是完善票据业务考核机制,制定正确激励导向,为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打好制度基础;三是树立“制度先行”、“合规第一”经营理念,营造良好经营氛围;四是严肃纪律,规范经营,严格按照《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及利率管理等有关规定进行市场营销,严禁不正当竞争行为。

6.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票据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经办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票据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职业操守教育培训,加强要害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和高管人员交流,并对其八小时内外进行管理和监督,增强守法自律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严格执行票据案件问责制,严肃追究票据案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严重处罚。

加强票据经办人员防假、识假技能的培训,结合典型案例对当前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假票据的特点与流向,特别是与当地银行监管部门、公检法等部门沟通,及时掌握假票据相关信息。聘请银行监管部门、公检法、工商、同行业以及票据印制厂家等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票据业务知识讲座和操作技能培训。对纸质是否完好、要素是否齐全、花形图案、行汇暗记是否规范,假票据案件发生原因、关键部位、作案手法及防范等进行讲解,切实提高一线员工防假、识假能力。

标签:;  ;  ;  ;  ;  ;  ;  ;  ;  

关于我国银行承兑汇票若干问题的思考_银行承兑汇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