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业在英国_文化论文

图书出版业在英国_文化论文

图书发行业在英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论文,行业论文,在英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英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的安排,中国赴英图书考察发行组,对英国图书发行情况进行了十几天的考察。

英国出版培训中心负责人史密斯、英国出版商协会高级职员泰勒、汉普顿图书发行公司发行部主任布恩雷、图书资料信息服务公司总经理贝雷克分别介绍了英国图书出版发行的有关情况,并实地考察了在伦敦的迪伦斯书店、图书数据库、书商杂志社。在安多弗的汤姆森国际出版服务公司、电话自动订购公司,在霍舍姆的比伯里奥斯出版发行有限公司,在牛津的布赖克维尔出版公司、牛津大学出版社,在普雷斯顿的吉姆斯阿斯克图书出口及图书馆供应公司,在曼彻斯特的海格霍格兰德书店、英国文化委员会办事机构,英国的图书发行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服务热情周到

无论出版社、发行公司,还是信息服务公司、零售书店,都争相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服务。出版社派人到各地推销,给书店直接送书,卖不掉的书可以退货,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连发行公司储存的图书,都是属于代存性质,风险全部归出版社。汤姆森公司不仅为出版社储存图书,办理一切发行手续,还为一些小型出版社代办推销、结算帐目、催收书款、支付版税、结算印刷费用等。他们每周给所联系的学校老师寄500~1000册新书样本,供老师选择,决定是否推荐给学生。吉姆斯阿斯克公司为图书馆提供增添塑料封套,安放防盗磁条,平装本改精装本,制作并粘贴专用条码、图书分类标签、借阅卡片等项服务;图书馆收到书即可直接上架,感到十分方便,因而顾客盈门。他们还备有专用皮箱,集中一批新书后送到各地图书馆,供看样选订,在下次送书时再回收整理。

全英有600家零售书店配有图书数据库生产的光盘,读者可以在这些书店随时查询几十万种英文版图书的出版发行信息。迪伦斯书店有两名职工办理读者缺书登记、添订、通知取书业务,一般在七天内即可送到读者手中。英国出版发行业的同行们真正奉客户为“上帝”,办理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是一丝不苟。

二、注重工作效率

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出版发行各单位各环节都很讲时效,以快取胜。布赖克维尔出版公司的图书印制周期平均只有6周。迪伦斯书店向企鹅出版社订书添书,4天内即可到货;其他出版社也能在3周内到货。据海格霍格兰德书店介绍,学校开学期间,有关出版社开展热线服务,只要打个电话,24小时内就可把课本送到书店。汤姆森出版服务公司从书店发出订单起,9天内就可把书送到书店;比较急用的书,他们有“金线”服务系统,于2小时内送到全英各书店,5天内送到西欧各国;特殊情况,他们还有24小时快速服务。吉姆斯阿斯克公司为了提高时效,专门配备5辆汽车,川流不息地给全国各地图书馆送书,95%的客户都由他们直接送。

当然,发货速度不仅取决于出版发行单位,还需要社会有关行业的协同。汤姆森发行服务公司的图书外运,都是通过当地运输公司,他们与运输公司签有协定,运输公司每天提货,24小时内可以运送到全英任何地方。

出版培训中心史密斯先生告诉我们:就是这样,书店还抱怨出版社、发行公司发货慢。

三、管理手段先进

为了快速准确地提供服务,改善经营管理,计算机普及到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从我们所参观的单位看,从总经理到门市售货员、仓库配书包书人员,人人桌上都有一台计算机。由于设备先进,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大大提高。

海格霍格兰德书店23年前就引进计算机管理,是英国采用计算机管理最早的书店之一,储存有170万种图书的数据。从经理室的微机上,随便调阅一种书,立即显示出:这种书是哪家出版社出版的,什么时候出版的,已出几版,出版社是否有存书,存多少册,本店进过多少次,各进多少册,每月销售多少册,哪个门市销多少(该店有两处门市),怎么销出去的(零售、图书馆供货、办书展),现有存货多少,哪个门市各存多少,放在几号货架上,最后一次订货是什么时间,订单是多少号,货到没有,什么时间到的,最近一次发票号是多少,标准书号是多少,哪几种课程需要这种书,哪位教授推荐的,需要多少册,什么时间用。储存内容之详尽具体,令人赞叹不已。

汤姆森出版服务公司是英国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家发行公司。有联系的国内外客户达12万家,每天处理订单4500份,72%的订书重量低于4磅,有的只订一册书,年发书1500万册、价值1亿英镑。他们通过微机处理客户订单,主机当晚把发票打印出来,工作人员第二天上班复核无误后,即转仓库包装发运。仓库配书、包书流水线自动化程度很高,折叠式纸箱自动打开,给箱内加一层塑料膜,装好书后自动给四周空隙处填充泡沫塑料,自动加盖;微机通过识读条码检查重量无误后,自动打印标签并帖在纸箱上。

电话自动订购公司虽然不直接办理图书征订,不接触一本书,但是通过提供一种先进的服务,将书店、发行商、图书馆供应商的订单,用电话信号处理后,转给有关出版社供货。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快速,书店的订货当晚就经过主机传送到有关出版社;二是准确,信息自动转换,不用人工输入,减少失误;三是方便,书店不再分别找多家出版商、发行商,只找他们一家就行了;四是价廉,利用电话线传递,花钱少。目前,已有1100家书商使用这套系统,平均每天处理60万种(次)的图书订单。

四、竞争机制健全

英国图书出版发行业很发达,年出版新书7万种,可供书达50万种,发行4亿册,销售额25亿英镑,出口量占30%以上。出版发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全国有2500家出版社、3000家书店、50家批发商、8家图书馆供应商,随时都要接受优胜劣汰的选择。谁家的质量高、速度快、服务好,客户就选择谁。员工的工作热情,主要不是取决于奖金的多少,而是要尽力保住理想的工作。有几百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印刷厂,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同样被撤销。

为了吸引客户,保持竞争优势,出版社、书店都尽量增加备货品种。迪伦斯书店备货12万种,海格霍格兰德书店备货8万种,吉姆斯阿斯克公司备货6万种,比伯里奥斯公司备货5万种,联系的客户达3万多(包括书店、礼品店、学校、药店、个人),每天处理订单800~1000份,发书约1万册,平均每份订单只有10来册书,即使只订1册书,他们也不嫌麻烦。出版社给书店的折扣,一般为30~35%,给批发商的再增加10~15%。

竞争需要规矩,英国出版发行业早就建立了相应的行规行约。比如图书的零售价格,出版商在1900年就制订了图书净价协议,规定图书的零售价格不得低于出版社的定价。近几年,越来越受到超级市场的冲击。他们联成网,只卖一些畅销书,例如学生用的字典,开学前一次购进很多,出版社给的折扣多,他们降价卖给了学生,严重影响了书店销售,所备的货卖不出。书商强烈要求遵守净价协议,出版商协会正在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以上四点,都是我国图书发行业在走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中可以借鉴的。

标签:;  ;  

图书出版业在英国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