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超
东莞市万江街道办事处 广东东莞 5232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提高,水利项目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于水利项目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各种质量问题,阻碍水利项目的有序发展。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水利项目施工建设管理中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
水利项目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水利项目的复杂性及艰难性等特征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因此,对于水利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提出措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水利工程施工由于多样化、复杂性、艰难性等特点致使较多因素制约着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经过研究、分析,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主要影响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相对较多,包括:工程前期的设计方案、材料的挑选和质量、施工的设备和机械,施工过程中的人员配置、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设备资源配备及利用,以及施工的环境和方法、现场施工的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其中,水利工程的设计环节是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和标准,也是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前提,而施工环境的不同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也存在较大的影响,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一些水利工程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因人员职责履行不到位、施工工艺较差或者设计方案缺乏完善,导致整体的施工质量下降,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的同时也浪费了建设资源。因此在工程的方案设计中,需要结合经济以及技术进行制定,从而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
二、水利项目施工建设质量控制现状
(1)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工程的质量控制上意识并不高,因工程施工进度紧迫,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过于看重建设的进度而忽视了施工质量,导致工程建设工作中施工工序不符合相关的规定。总承包单位选择部分分包单位是不够谨慎和完善,分包单位的技术力量欠缺、施工质量意识淡薄、主要管理人员施工经验缺乏等一系列的影响,使施工质量严重受到了影响。另外一些工程单位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出现了偷工减料、擅自修改工程结构及重大施工技术方案等一系列不负责任的情况,这也让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不足,导致了工程的质量下降,部分企业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对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技术要求缺乏认识和了解,导致规范工作的落实得不到实现。
(2)质量检测力度不足
在质量检测工作上,大多数的工程单位都采用目测的形式,这是十分不科学的。一些工程隐患也因此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另外,一些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测工作在检测方法上没有与时俱进,方法和措施十分落后,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水平也不高,导致检测工作的可靠性缺乏保障。另外,一些工程单位在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测工作中,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分配不足,导致水利工程的质量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利项目施工建设质量管理措施
(1)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
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招标投标时,要严把资质审查关,不仅要招投标单位的资质,更要着重其实际,帐绩和业务的管理。
(2)强化员工质量意识
进行施工质量意识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认识到保证和提高质量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树立“质量第一”和“为用户服务”的思想。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使企业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质量管理小组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法,管理者掌握其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标准。
(3)严格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对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应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资料的需要,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在工程验收时,要对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进行检验,在对前一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这是对工程整体质量的保障,而且工程验收需要对隐蔽工程特别注意。
(4)强化质量控制点
在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密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施工过程中进行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二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工程指挥部复验,经复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负责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最后,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5)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切实有效地开展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成立质量管理委员会,直接受项目部经理领导,为工程质量的业务管理机构和决策机构,同时质量管理委员会要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针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加强质量管理过程控制能力。
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全员、全过程的有效控制,要制订《准备过程控制程序》和《施工过程控制程序》,策划和确定影响质量的过程,并对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生产、安装、服务过程因素进行控制,确保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除严格执行合同中规定的规程、规范、技术文件和质量标准外,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将根据工程项目特点逐步制订完善特殊工程项目或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细则及相应的质量奖罚办法,使过程质量控制有针对性,作到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涉及部门多、领域广的长期性的工作,受人员、设备、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提升工程质量,就需要通过对各项因素的管理和控制来实现。通过健全人员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控制人员的技术管理,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等方式严格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杰.谈水利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0(4)
[2]李小辉.浅谈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2009,4(3):98-99
[3]滕杰.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8(5)
论文作者:袁志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工序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