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论文_白佳佳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论文_白佳佳

白佳佳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 山东淄博 256400)

【摘要】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46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为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组,对照组为单纯调强放疗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皮肤粘膜反应、口干、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关键词】 鼻咽癌;调强放疗;多西他赛

【中图分类号】R73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051-02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由于鼻咽肿瘤生长部位隐蔽及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很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1]。放化疗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鼻咽癌远处转移率,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比较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和单纯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6例,男女比例30:16,年龄42~69岁之间,中位年龄56岁,既往均未接受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病理分型为未分化癌和非角化型癌,按1992年福州分期,其中Ⅲ期30例,IV期16例,均无远处转移,KPS≥70分,血象、肝肾功、心电图正常,不伴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无其他放化疗禁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分两组各23例,对照组行单纯调强放疗,采用6MV-X线,9野照射,1次/天,5次/周。按照ICRU 50号和62号报告文件勾画靶区。95%等剂量曲线包绕PTV,鼻咽原发肿瘤及颈部转移淋巴结处方剂量为70~72Gy/35~36次,高危区及低危区处方剂量分别为60Gy/30次、50Gy/25次,并限制危及器官受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验组行放疗联合化疗,放疗方式及剂量同对照组,在放疗开始的第1、22天给予多西他赛75mg/m2化疗,同步放化疗结束后1月继续原方案辅助化疗2周期,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化疗前予地塞米松预处理,用药当天肌注苯海拉明,化疗期间给予止吐、营养等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每周查血常规及肝肾功1次。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近期疗效按照RECIST 1.1关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病变进展(PD),缓解率为CR+PR。放疗反应按RTOG/EORTC放射损伤评价标准,分为0、Ⅰ、Ⅱ、Ⅲ、Ⅳ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全部治疗,无治疗相关性死亡。治疗结束后3月复查1次,行鼻咽镜、鼻咽部颅底及全颈部CT或MRI等,与治疗前比较。

2.1 临床疗效

实验组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缓解率分别为95.7%(22/23)、100%(23/23),对照组分别为86.9%(20/23)、91.3%(2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出现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皮肤反应、口干(100%),均为Ⅱ~Ⅲ级,实验组血液学毒性6例(26%)略高于对照组5例(21.7%),均为Ⅰ~Ⅱ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均为0~Ⅱ度。所有患者均未出现Ⅳ级反应。

3.讨论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有研究显示鼻咽癌患者中有 2/3以上的远处转移发生在局部控制良好的状态下[3],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已成为我国很多地区鼻咽癌标准治疗方式。调强放疗通过调节放射剂量强度分布,可最大限度提高肿瘤靶区剂量,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减轻治疗副反应,比普通放疗更能有效改善局部控制率[4],也有报道两者临床疗效差别不明显[5]。多西他赛是目前鼻咽癌较常用的化疗药物,有放疗增敏作用[6],低剂量三周方案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较小。本研究显示,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本研究为小样本回顾性分析,其远期疗效仍需临床进一步总结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建铭,曾益新,崔念基等.915例单纯根治性放疗鼻咽癌分期系统比较及建议(一)-对92福州分期的校检[J].癌症,2005,24(10):1165-1172.

[2]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475.

[3]黄晓东,易俊林,高黎等.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耐受性研究[J].肿瘤学杂志,2007,13(5):367-371.

[4]芦东徽,费振乐,郝文胜等.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治疗效果与反应的比较[J].安徽医药,2010,14(2):200-202.

[5]张小红,张海霞,余伟等.鼻咽癌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的疗效和副反应比较研究[J].贵州医药,2014,38(2):109-112.

[6]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10.

论文作者:白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论文_白佳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