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与信息化建设论文_闫明浩

大型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与信息化建设论文_闫明浩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物资仓储管理是大型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保证电力供应、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物资仓储的信息化建设是仓储物资平衡调剂、清仓利库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建设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大型电力企业承担着国家能源供应保障任务,其物资采购的质量、效率关系着能源生产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物资仓储的精细化管理,对大型电力企业持续挖掘采购降成本潜力、控制库存占用资金、实现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2 物资仓储管理现状分析

2.1 库存物资控降难度较大

部分电力企业由于基建遗留等历史原因,闲置及报废库存物资占比高。近些年各单位生产费用定额逐年递减,闲置及报废库存物资处置政策及制度操作性不强,部分亏损企业财务状况较差,诸多因素导致闲置及报废库存物资消化难度大。

2.1.1 基建项目在基建转生产过程中,会留存一些备品配件作为物资库存,属于财务在账物资。例如密封脂类物资,由于密封保管和环境问题,已经干燥变硬,失去使用价值,做报废处置会增加财务费用,影响利润指标。

2.1.2 库存物资在准备处置时,存在财务上会出现减值影响利润、技术上是否安全可靠的问题。例如一些水泵类、阀门类物资属于废旧物资,其已经过了保修期,如果重新使用,技术上是否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是减值处置的关键问题。

2.1.3 部分库存物资存在通用性不强,无法在短时间处置的问题。例如陕西某电厂,采用日立进口机组,在机组未达设计值的情况下,获得价值3000多万元气缸螺栓的抵账物资。但是国内同类机组只有四台,日立机组质量较好,在大修时很少出现气缸螺栓卡死的情况,所以赔付的气缸螺栓很难进行在账库存消化。

2.2 物资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

2.2.1 在现役的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中,尤其是大型的发电集团,没有统一的物资仓储管理平台,大部分物资仓储管理台账还依靠手工录入电脑工作表,极易发生帐、卡、物不相符的情况。

2.2.2 大型电力企业仓储物资描述和编码不统一,例如7号碱性电池,在整个电力企业就有27个物资名称和编码,无法做到库存的管理和联储、调剂。普遍存在只有几个新项目、物资品类比较少的电厂开展了物资仓储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

3 物资仓储管理措施分析

集中仓储的系列举措,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拓宽闲置物资消纳渠道,避免物资闲置报废,降低库存资金占用,是集团化大成本控制有效手段,是库存管理粗放化向精细化的具体体现,是尊重国有资产合理利用的管理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多管齐下清仓利库

3.1.1 对于一些历史遗留的在账库存,确实没有使用价值但提减值或做报废处理又会影响企业财务指标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经济指标考核部门,免除其因处理报废物资造成的成本增加。

3.1.2 一些技术要求较高、又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废旧物资,应当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技术认定,获得检测认证后,根据市场价格做适当优惠销售给使用单位,取得利库方和使用方双赢的效果。

3.1.3 对于一些通用性不强,使用频率较低的积压物资,利库方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设置奖励机制,千方百计扩展渠道,向兄弟单位、系统外企业、国际市场寻求处理路径。

3.2 积极推进物资库存信息化建设

3.2.1 建立仓储物流管理平台,根据仓储物流的信息化需求,制定仓储物流管理平台需求方案,建立仓储物流管理平台系统。

与厂家、外集团共享仓储库存管理平台信息。传统的仓储管理模式各基层单位都是一座仓储孤岛,通过集中仓储的规模优势,与厂家、集团外开展战略合作,通过框架合同开展代储、代售合作,将双方库存信息进行共享,仓库共享,提高配送效率,减小库存积压的风险。

3.2.2 所有库存物资信息纳入集团公司电子仓库系统管理。新建项目库存物资管理实行集团公司物资统一编码,在役项目保证所有在账物资编码统一,以具备在集团公司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及计算机辅助平衡利库条件。

闲置物资集中调剂,以往各基层单位闲置物资只能在本单位自行消化或报废,多数基层单位闲置物资只能在同一法人单位内进行调剂。通过仓储物资统一编码后集中超市上架,在全集团进行调剂,降低闲置物资库存,同时也降低闲置物资收纳单位采购成本。

3.3 开展物资集中仓储管理试点工作

利用新建发电项目、新能源项目的物资仓储量较小,没有历史积压库存的优势,开展建立区域集中仓储试点工作。

3.3.1 开展风电备品配件代售框架采购工作,主机厂通过自己的质保维护库房在风场周边进行布点储备,同时降低采购价格,保证供货质量和配送效率。

3.3.2 打造区域中心仓库进行集中储备,通过信息化平台,规范仓储管理,提高保管水平,避免重复采购、重复储备,有效降低或避免积压物资产生。

3.4 提升采购和仓储管理水平

以对标为抓手,逐步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资金占用,一是建设区域性仓储中心试点,重新规划仓储配送模式,探索物资库存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待试点成功后,再总结经验,推广实施。二是完善仓储数据上传,进行平衡利库工作,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对库存积压物资实行集团内部改代利用和对外调剂。三是着手建立仓储定额标准体系,为实现库存动态分析和动态预警机制,集中管理和集中配送奠定基础。四是在逐步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基础上,与战略供应商广泛合作,寻求建立供应商联储配送体系,以降低库存规模,减少库存占用资金。

建设以核心数据资源和采购与物资主要工作管控为重点,满足各级单位使用需求的采购物资管理辅助决策系统,提升集中监控与综合分析能力。实现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功能:

3.4.1 对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从计划、采购、合同签订、合同履约、合同结算、以及质量监督、仓储、废旧物资处置的全程监督。

3.4.2 对供应链指标体系的自动统计分析,成为掌握采购与物资管理状况的主要途径。

3.4.3 对物资仓储资源的统计分析和监控预警,成为各级单位对物资进行日常管理和资源调度的主要通道。

3.4.4 对采购计划、采购价格、供应商、专家等企业资源进行综合分析。

3.5 切实加强物资处置管理

3.5.1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积压、剩余、退役、闲置、报废等库存物资通过改代利用、平衡利库、对外处置等多种方式进行清仓利库,进一步降低库存水平。

3.5.2 规范库存物资处置工作,以有利于减少实际损失为原则,推进闲置报废库存物资的处置工作。

3.5.3 处置闲置报废库存物资所产生的收入和支出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处置费用应据实列支, 处置过程产生的资金收入要及时回收。

4 以降本增效为目标,深化采购与物资仓储工作

加强物资仓储管理,充分运用信息化、现代物流技术分步开展集中仓储、联储代储,有效压降库存成本。推进区域内库存物资互用,消减冗余库存。

把消减冗余库存作为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来抓。夯实仓储管理基础工作,出入库做到日清月结,保证在库物资账、卡、物相符。严控新增库存,杜绝库存积压。大力开展联储、代储、寄售等工作,利用各种方法及渠道,有效降低闲置物资总量,降低库存占用资金。

5 结论

论文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进行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有很强的社会应用价值。但是,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物资管理信息化工作也是任重道远,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创新性方法。同时也希望本文引起更多的人关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苏菊宁,赵小惠.企业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物流技术,2003(12):84-87.

论文作者:闫明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大型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与信息化建设论文_闫明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