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陈论婷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陈论婷

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心内科 上海 200001

【摘 要】近百年来,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是否应该进行运动为主的心脏康复(CR)治疗争论不休,对如何进行心脏康复治疗的研究也从未停歇,但仍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不能否认的是,CR已经成为AMI后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用以减轻心脏病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减轻再梗和猝死的危险,控制心脏症状,稳定或逆转动脉硬化过程和改善病人的心理和职业状态。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护理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就心脏康复的概述、中医药在急性心梗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具体方案所作综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运动处方;中西医结合

一 急性心肌梗死是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在一些传统的医疗常规里常常认为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是心脏负荷量过大,所以患者应该在床上休息一到两周才能得到缓解病症的效果。而随着我国现代心脏病治疗系统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运动更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治疗[1]。

二 心脏康复的概述

CR的定义[2]是:“通过各种联合治疗确保患者达到最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状态,使这些患有慢性或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依靠自身的努力,保持或重新获得最理想的社会功能状态,并通过健康行为延缓或逆转疾病的进程。”CR从最初的AMI早期活动开始,到今天发展成为心脏综合性医学处理的组成部分并不顺利。直到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综合性CR方案,才为临床心脏康复治疗带来曙光。近年来,随着对心脏康复认识的提高,我国开展AMI后心脏康复治疗不断发展,也使得我们认识到对于AMI心脏康复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

三 中医药在急性心梗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1. 中医康复理念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底蕴,也有丰富多彩的康复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总体说来,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中医康复方法分为精神、饮食、药物、运动、物理和环境等几类康复措施[3]。

1.1 中医学认为,精神调养能治病也可防病,所以在心血管疾病的康复中,心理精神调养就有其重要意义。艾则孜[4]等认为急性心血管病恢复期的患者,心理治疗可以消除治疗者的焦虑烦闷、情绪波动、强迫、恐惧、抑郁以及各种应激事件的困扰。精神调养可以帮助患者消除紧张、忧虑的思想,调养气机,调和气血,疏通心脉,从而帮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的进行康复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药食调治是中医康复的重要手段,AMI后患者康复过程中,必须注意调理自己的饮食方式和饮食习惯,根据大规模的人群调查表明,心脏病的发生与营养不平衡有关,因此过食肥甘厚腻,辛酸苦辣等都不利于AMI的康复。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重要方剂治疗。AMI患者恢复期在康复过程中大多表现为本虚标实的身体状况,其中以气阳虚,兼有痰阻、瘀滞为多见,因此在运用中药调理心脏病患者的过程中,医生应该注意以补气化痰祛瘀,固护脾胃,调理心肾为法,并且兼顾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进行方药的加减搭配,从而更好地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和保护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1.3 运动调形是中医康复的重要组成。形壮则气足神旺。多项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在心脏康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活动百节以调形,传统医学推行许多有效的运动康复疗法,包括导引、按跷、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这些方法都是中医康复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AMI后患者康复有着良好的效果。

1.4 此外,中医针灸推拿疗法和环境养生理论也为AMI后患者的恢复提供了许多有效可行的手段。如内关穴对于心脏的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既可以治疗心动过速,又可治疗心动过缓,对于缓解AMI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预防疾病复发,降低危险因素等都有着明显的效果。

四 展望

在新的时代,心脏康复医学逐渐得到重视,虽然它的理论与实践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对于其基础理论与临床的研究早已全面开花,非选择性、随机化和有对照的研究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心脏康复评定不同于一般心脏病诊断方法,需要建立一个公认的标准化的评价指标。心脏康复医学必须在现代心血管临床医学、运动生理学和康复医学的基础上,才能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学科。为适应心血管医学发展,应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的研究,但要在我国深入开展心脏康复医疗还存在诸多的困难:首先是开展心脏康复必须多方人员和部门的合作,需要物理理疗师提供运动指导、营养师提供饮食指导、医生提供医疗安全保障、护士提供精心的护理等。其次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心脏康复的认知、了解也阻碍了其发展;另外患者医疗费用的难以保证也大大降低患者康复的依从性和持久性。

中医康复理念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底蕴,也有丰富多彩的康复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在康复医学系统的基础上,形成有鲜明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心脏康复医疗这块刚刚开垦的处女地,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使其能真正为AMI的预后做出切实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培琴,王春燕,杨巧燕,等.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35):314-316

[2]Fletcher GF,Balady GJ,Amsterdam EA,et a1.Exemise standards fortesting and training:a statement for heah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01,104(14):1694~1740.

[3]冯靖禧等.康复心脏学的中西医结合发展思路.心脏杂志,2008,20(1):117-119

[4]艾则孜.木沙江,齐曼古丽.浅谈中医康复的心理疗法.新疆中医药,2005,25(5):55-56.

作者简介:

陈论婷(1991.08-)女 汉族 护士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论文作者:陈论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陈论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