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吸纳模式比较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吸纳模式比较

熊会兵[1]2005年在《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民就业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在人多地少、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下,农业自身无法吸纳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才能逐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研究在全面透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宏观政策层面、企业管理层面以及农民个人就业能力层面提出了全面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模型。 论文共8章,24节。在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方法、框架等。第二章阐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国际借鉴。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比较国际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各国引导农民就业的主要经验、措施,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促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第三章在详细分析了刘易斯—费—拉劳动力流动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得出结论:每个理论和模型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合的模型,并做出相应的政策选择。 从第四章到第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探讨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趋势以及就业能力问题。第四章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分析,论文在描述非农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制度、产业结构、心理等因素,并探讨了影响非农就业的内因与外因。第五章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分析,论文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成因、作用以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民工荒”问题,并探讨了扩大农民在城市就业的策略。第六章是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非农就业分析,重点从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两个层面,探讨在农村地区扩大农民非农就业的途径。第七章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分析,论文认为提升农民就业能力是最终解决我国农民就业问题的必经之路。基于这个基本判断,论文重点分析了农民就业能力的内涵,并结合我国农民就业能力的现状,提出了提升农民就业能力的基本框架。论文第八章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依据我国农民实现非农就业的历程中可能发生的政府行为变革以及相关结论,提出了基于农村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平衡的三层面就业模型,从三个层面阐述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翟振才[2]2006年在《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可见,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全民和全社会所负有的责任。作为农业省份的中部地区,其“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目前还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转移中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解决中部地区当前“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中部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同时又能进一步促进中部崛起并发挥“联东带西”的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系统介绍了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然后,介绍了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及其主要模式,研究和探讨了制约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郭蓓[3]2000年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吸纳模式比较》文中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其实质是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调适,它具有工业化、资源配置优化和国民致富的意义。 9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渠道出现不畅,乡镇企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不断下降,城市企业则在下岗分流,解雇农民工。这是经济结构转换调整的现象。此时,若中止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回流会使产业结构调整失去劳动力市场真实的供给状况这一重要参量,不考虑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工业化无异于重走二元经济老路。为了避免这个后果,我们必须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 这样做是可行的。本文认为分王不足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不足的重要原因,分工不足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它包括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足及生产结构的单一化。这样,从需求方面来讲,专业化程度低使最终消费品,中间产品需求不是,从供给方面来讲,生产的个性和产品的差异程度不足导致过度竞争,使市场低迷、经济紧缩,难以带动就业。 而分工的充分演进能通过市场容量及经济的不断扩张带动就业。原因在于:选择分工的同时就选择了交换,用杨格的话来说:“一种商品的供给就是对其它商品的需求。”分工既激活了潜在需求,又承认了既有的供给。只要保证分工充分演进,就能保证就业岗位的生成,因而在提倡提升产业结构时更要注重保证在各种即定技术水平下生产结构的多样化,其途径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及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生产结构多样化的意义在于可保证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的产生。所以针对国情,我们应该本着分工原则,重构分工生产体系。 我国城乡通过分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四种模式:不离土不离乡搞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离 土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小城镇发展模式、离乡入城模式。从对农业剩余劳动力 数量的吸纳来看:农业产业化吸纳更多劳动力的希望在于改变种植结构,单 一种粮变为提高劳动密集度高的果、菜的种植比例,而更大的希望在于发展 为农业服务的二、三产业。分散布局的乡镇企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能力在逐年下降,离土入城模式目前则处于产业调整尚未完毕,民间创业尚 未开始进入高潮,城市失业亟待治理阶段,只有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劳动密集 产业为主,聚集布局,符合产业技术梯度分布的顺序,目前可以直接大量吸 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的转化来看,小城镇发展模式 除了能保证“干中学”外,还可以发挥小城镇的文化教育功能,促进劳动力 素质涵养,人力资本积累,因而,小城镇吸纳的模式是目前阶段吸纳农业剩 余劳动力的重点模式。从四个模式的联系来看,它们是建立在不同阶段的经 济发展基础之上的,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体现了分散趋于聚合,乡村化 趋于城市化的走势。从长远来看,小城镇吸纳模式有其局限性。基于我国区 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我们提倡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各种模式,也即要 “多管齐下,重点突出,综合解决”,在城乡工业体系及城镇体系一体化中 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 为此,我们应当推进投资体制改革,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注人新的活 力:鼓励民间创业,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在支持创业方面的巨大 资金供给作用;大力发展小城镇,让小城镇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合 点;建立一个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调节为基础的分工演进,创业 发展的城乡产业经济体系,最终不断地吸纳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完成工业 化进程。

马艳霞[4]2009年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情况最复杂的地区,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都比较突出,农业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生活恶劣于全国水平。对于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交通闭塞、思想封闭、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本地劳动力市场发育落后、信息不对称、民族文化习惯制约等因素影响,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体现出难度大、成本高、进展慢、收入低等限制。如何根据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高度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劳动力素质等特点,寻求一条能够有效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当前我国劳动力转移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受到三大难点问题的困扰:一是“劳动力转移悖论”,即转移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不断流出,形成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转移越多,城乡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愈加扩大这一恶性循环。二是“城乡就业怪圈”,即在相对发达的工业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使城镇就业概率越高,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就越多,从而形成“城镇现代部门扩张得越快,就业机会创造得越多,失业率就越高”的怪圈。三是“异地转移难题”,即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各大中城市流动为主要途径,这一模式不仅带来“民工潮”等诸多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与劳动力自身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问题,也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等带来了一定隐患。本文认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具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宗教与文化拉力强大等特色,围绕上述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让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领域就近就地向旅游产业转移,实现“离业不离家”式的生产结构而非生活地域的转移,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和甚至解决上述“三大难题”:一是可以有效吸收民族地区高素质旅游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解决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和农村产业空心化现象,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二是可以通过旅游投资项目和旅游消费吸引资金回流农村,从而实现资本积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三是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城乡收入预期差异,从而改善农村劳动力长期异地转移给城市社会、就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旅游经济是解决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最佳劳动力转移模式。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目的是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特征与影响因素、经济效益、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旅游经济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重要影响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探讨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扩大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的途径。论文按照“文献综述”→“理论局限”→“模型修正”→“模式选择”→“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证。首先,论文在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地区当前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着若干重要理论局限和现实难题,必须探索一条适合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创新性转移模式。其次,论文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对经典“推-拉”模型、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和重述,证明大力发展以旅游经济是有效解决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难题的重要有效途径。随后,论文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转移效应、现实障碍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个案分析,并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旅游扶贫、社区参与、人才培训等多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杨帆[5]2008年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国家的稳定。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问题,而要提高农民收入就要改变农民收入状况,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只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吸收现代技术的能力,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研究课题,第一部分回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第二部分从需求障碍、制度障碍、主体障碍、要素障碍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第三部分分析了国外化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的经验及启示,第四部分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希望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索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田万慧[6]2007年在《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甘肃省贫困地区“三农”问题有着特殊性:农业自然条件差、农村经济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劳动力大量富余。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只有农村劳动力实现了顺利和成功的转移,农民才有实现持续增收的有力保障,只有农民增收有了保障,“三农”问题才能得到顺利解决。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为依据,从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的分析入手,研究了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与特征。运用劳均负担耕地面积测算法与社会平均生产力测算法测算出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约为250.6万人;运用常规预测法与灰色预测法对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未来转移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15-20年的时间里,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不断下降。论文从甘肃省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及农村发展的实际出发,运用定性分析法对影响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集中体现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移成本的高昂;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约;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基本就业服务缺乏,组织化程度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智力、法制、身体、心理素质的障碍;农业自身吸纳能力的减弱;小城镇总体水平不高,吸纳功能弱;城镇人口失业率日益提高的影响;政府部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认识不到位;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走出去的意识淡薄等。并依据实地调查资料,运用实证分析法分析了影响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因素和个体因素。区域因素主要有:社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关注程度、乡镇企业发展程度等;个体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性别、劳动力的教育程度等。为了准确反映各种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文章又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影响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一步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劳动力文化素质、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论文在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甘肃省贫困地区实际情况,认为甘肃省贫困地区今后可选择的有效路径主要有: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继续发挥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强农村内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积极而稳步地发展小城镇建设,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最后,论文从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等方面入手,提出进一步加快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渐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消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制度障碍;完善并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建立健全高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城市用工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完善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劳务品牌;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强化法律服务,监管和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科技进步;弱化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负面效应,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唐彪[7]2009年在《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巨大,促进了农村、城市发展;同时也带来农村人才流失,再生的劳动力的质量下降,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等问题,出现了土地“抛荒”严重、农村萧条、农业“空洞化”等现象,加大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难度。在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可能出现转移过度趋势情况下,探讨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重庆实际,分析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相互影响作用、协调发展状况,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的思路和途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相关理论通过理论回顾及相关文献评述,本研究界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等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并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已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关系,把劳动力转移划分为转移滞后、转移适度和转移超前三个阶段。2.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情况通过重庆农村劳动转移进程回顾,分析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特点及其趋势等内容;通过重庆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和进程回顾,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3.重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通过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对直辖以来重庆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通过纵向和与全国水平、浙江水平进行的横向比较,分析农业现代化的相关影响因素。4.农业现代化要素流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对农业现代化要素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分析重庆农业劳动力转移受土地、技术、资本等农业现代化要素的影响。5.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从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相关要素流动角度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影响,探讨不同阶段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同时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理。6.重庆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协调发展首先建立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评价标准;其次,预测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后结合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未转移劳动力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分析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状况,并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7.总结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分析美国、日本、西欧、浙江、山东、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建设途径等,归纳并提炼出有利于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8.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模式通过理论分析,结合重庆实际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寻找出适合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模式。二、研究主要结论1.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通过理论及文献回顾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内在一致性。二者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途径,可以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步入良性发展通过对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回顾和分析得出: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以行政为导向转移、自发转移、政府引导转移三个阶段,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市发展,转移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转移稳定性增强、智力回流会越来越明显,正步入良性发展时期。3.重庆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存在问题多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人力资本缺乏、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推广困难等问题。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测度,发现重庆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较低,尚处于农业现代化起步阶段。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发展投入不足、经济结构不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低,这些原因可以归结为农业劳动力人口太多。说明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并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4.农业现代化发展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分析表明,重庆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耕地面积减少、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了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探讨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理,发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业劳动力有吸纳效应和挤出效应,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5.不同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有所不同从劳动力转移带来相关要素流动角度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或转移超前以及转移不稳定,都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适度的劳动力转移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6.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协调,但协调水平越来越高随着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加快,转移劳动力越来越趋于剩余劳动力总额。从纵向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整体协调水平在不断提高,并且未来会延续这一趋势。但从横向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表现出一定的不协调,2002年以前表现为劳动力转移不足,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发展;2002年以后表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不足,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7.借鉴国内外经验确定了重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和途径结合理论分析、重庆现状和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经验,确定劳动力转移后重庆农业现代化的思路为:立足于农业的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资源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机制创新为依托,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知识更新工程为重点,加快运用现代生产手段、科学技术、设施装备、管理方法使用,走“机械化、科技化、标准化、市场化、外向化、产业化”的道路及“六化”结合的发展模式,建设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三、创新点1.从要素流动角度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从要素流动角度,实证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得出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不仅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存在不利影响。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须考虑二者的协调发展。2.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协调标准通过分析二者不协调的表现,推导出二者的协调标准,并采取相应指标,建立评价公式,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协调性进行了研究。四、政策建议1.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制要加大农民转移培训力度,转移多余劳动力;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实现劳动力稳定转移;建立农村保障制度,实现土地有效流转;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大农村吸引力,实现要素自由流通;加大智力、技术、资金等农业现代化要素投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2.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确立改革创新的理念,全面深化土地的使用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模式、农业发展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不能局限于农业内部,必须优化农业发展外部环境与条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康真真[8]2014年在《马克思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业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这是一个城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发展所必然出现的趋势。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被妥善安置就业、适度协调转移,直接关系到我国众多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命运,关系到我国农村改革进程的顺利与否,关系我国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本文以马克思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思想为基本理论前提,立足于国家现实;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现状;提出在马克思理论指导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模式和路径。为新时期我国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关于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思想:他认为城乡分离和资本占领农业是农业劳动力产生的源泉,因为它促使农业劳动力分化为农业雇佣工人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变为工业雇佣工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科学预想:城市工业迁往乡村而实现乡村工业化与非农化;二是农村经济中自发形成的乡村工业化与非农化。当然一百多年后,无论是生产方式、经济形态,还是社会制度都与马克思经典理论诞生时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所以马克思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论体系也需要在时代变迁中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对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并给予理论依据和解决途径。本文第二章详细阐述了我国自建国以来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并从中分析出这些成果与马克思理论之间的潜在联系,既充实了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也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成领域和经济实践过程中的指导性地位。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数量多,还面临着转移的困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相关制度的制约、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不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低,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因素,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窄,不能进行合理有效地转移。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本文从马克思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一些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途径:一方面加快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入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模式;其次,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增强农业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个体素质。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将马克思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应用于我国现阶段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探索中,从而提出更合理、更适合我国国情的转移措施和转移模式,提高农业剩余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全面稳定发展,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赵慧卿[9]2005年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农业能够有效利用的劳动力数量,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不能从农业中顺利转移出去,则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将会严重受阻。因此,尽快将这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由于各种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并不十分顺畅。而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总体而言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可见,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全文包括五部分:第一章首先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新定义成功调和了几类传统定义之间的重要分歧;然后提出了一种与新定义相适应的剩余数量估算方法,并对我国 1978年以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估算。第二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认真分析了各种理论模型的优点与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更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该模型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修正和扩展,实质是一种基于农户理性决策的三元选择模型。第三章应用第二章建立的转移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包括各种制度因素、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农民的自身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原因。第四章分别从多个角度考察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分四部分展开: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影响,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最后对各种影响的利弊得失进行了综合评价。第五章总结了全文的基本研究结论,然后对各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我国适宜采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并提出了促进转移的相应对策建议。总之,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如果将这部分劳动力顺利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将极大地促进城乡的经济发展;但是,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也很多;为了全面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抓。

宋志鹏[10]2009年在《盐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和重新配置,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实践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问题。如何彻底解决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就盐城而言,盐城是农业大市,也是人口大市。总人口809万,位居全省第二;农业人口600万,位居全省第一。近年来,盐城市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扶农政策措施,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稳步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推动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速度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当前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探索适合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对创新盐城农村工作机制,消除妨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积极拓宽农民转移的地域和就业空间,加快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步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刘易斯等国外学者及刘伯文等国内学者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查阅相关资料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考察了盐城市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是立足盐城实际,总结了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历程,分析了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及在转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农业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技能;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法律规章不完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障等。二是借鉴推一拉模型分析了推动盐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包括农村地区的外推力,城镇的吸引力及政府的推动力;三是从外部经济环境、二元结构的体制及农民自身内部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和制约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探求了促进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即实行“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的复合转移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增强农业自身吸纳力,通过农村城镇化搭建劳动力转移的平台和载体,开拓民营经济吸收劳动力的新渠道。依据该模式,针对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转移就业的一系列措施,如加快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鼓励外出农民返乡创业、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营造转移就业的制度环境等。从而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成为现实,并且在促进转移的同时促进农村当地经济的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 熊会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2]. 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D]. 翟振才. 湖南农业大学. 2006

[3].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吸纳模式比较[D]. 郭蓓. 广西师范大学. 2000

[4].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D]. 马艳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分析[D]. 杨帆.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 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田万慧. 甘肃农业大学. 2007

[7].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 唐彪. 西南大学. 2009

[8]. 马克思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康真真.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D]. 赵慧卿. 天津财经学院. 2005

[10]. 盐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宋志鹏.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吸纳模式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