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区风景园林与生态设计研究论文_蓝玉梅1,林银霞2

论城区风景园林与生态设计研究论文_蓝玉梅1,林银霞2

1身份证号:35062319900610XXXX;2身份证号:35052419760901XXXX

摘要:本文阐述了城区风景园林与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概念越来越吸引设计者和决策者的注意力。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种新的美学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合作与友爱的关系。总结了生态设计的内涵,并分析景观生态设计的思想及原则。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思想概念;设计原则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逐渐醒来,开始意识到环境和能源危机,景观设计流露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这是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认识。1969年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1920—2001)《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的问世,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景观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景观设计的科学时代。同时,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包括建筑的生态设计、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工业及工艺的生态设计等。笔者现将着重讨论景观的生态设计。

一、生态设计的概念

1.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是指注重对自然生态的维护和协调,以及人为的生态环境设计。将生态观念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渗透到设计过程中,使设计师在塑造物质、能量的过程中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人类中心论”或“自然决定论”,设计的最终目的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是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

2.现代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的结合。

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其核心,但也正是设计中的生态意义使景观设计这一职业出现分异。一是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二是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生态设计观念把设计师从对美与形式及优越文化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引向对其他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而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和生态决定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而西蒙兹在《Landscape Architecture》(Simonds,1997年)一书中道破了景观设计师的工作:“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因而,景观设计师是可持续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创造者。

二、景观生态设计的思想

1.生态恢复与促进。

一般说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逆向演替机制,但今天的环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受到剧烈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今天的设计师面对的基础越来越多的是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他被人类生产破坏了的区域。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场地肌肤,促进场地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成了当代景观设计师尤其是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的一大责任。他们面对那些因人为过度开发和利用已经一片狼藉,甚至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和工业垃圾的场地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生态的恢复;面对被破坏的场地,设计师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方法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生态补偿与适应。

工业时代的景观消耗了大量的非可再生资源,面对日益减少的资源和伤痕累累的环境,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探索更适宜在景观中应用又可减少对环境影响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以此来补偿人类对自然所犯的“罪恶”。

三、景观生态设计的一般原则

1.最少干扰原则。

景观设计总是在一定的场地上进行的,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干扰,生态的设计会把干扰降到最低,并且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自然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增强生物多样性。

2.尊重场地生态发展原则。

自然有其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并且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增强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已为当代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相融合的典范。

3.4R原则。

即Reduce、Reuse、Recycle和Renewable。一是缩减使用(Reduce)。减少对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二是再利用(Reuse)。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件进行再利用。三是再生(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建立废弃物回收系统。四是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

与传统设计相比,生态设计在对待许多设计问题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生态设计应该作为传统设计途径的进化和延续,而非突变和割裂。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景观设计应将传统设计与生态设计融合,在设计过程中,既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调理,又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任何一极都不能偏废。公园风景园林应符合城市的交通规划,且自身也可成为交通规划的一部分,如一些环岛可以作为小型公园。为方便大众,公园风景园林设计应沿城市主、次干路或支路的红线设置,条件不允许时,应设通道解决主要进出口的交通。上海、武汉、长沙、温州等一些湖泊、江滨、岛屿公园可与客运码头无缝对接。比如,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是20世纪50年代采用吹泥成陆办法的围垦公园。公园保留原生态的动植物生存环境,适合游客享受休闲娱乐,其北起泰同栈码头,南到东昌路码头,集观光、绿化、交通等一体,是服务城市生态环境的沿江风景园林,很好地呼应了上海老外滩的码头文化。

4 结束语

风景园林的发展规划是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艺术。我国园林设计的发展规划正处于调整转型期,需要通过各级政府、设计师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全面协调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和环境等诸多方面关系,使风景园林在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以历史和文化为依据,为人为本,全面优化我国公园风景园林的发展规划,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园风景园林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周湛东 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3。

[2]俞孔坚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4

论文作者:蓝玉梅1,林银霞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论城区风景园林与生态设计研究论文_蓝玉梅1,林银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