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药理分析与临床用法研究论文_张锦征

黄芪的药理分析与临床用法研究论文_张锦征

【摘 要】目的:探析黄芪的临床运用方法与药理作用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肝硬化以及糖尿病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均运用黄芪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50例冠心病患者中,46例有效,有效率为92%;肝硬化患者中42例有效,有效率为84%,糖尿病患者中44例有效,有效率为88.0%;同时,治疗前后患者的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具有调节内分泌平衡、减轻脏器负荷以及抗感染等功效,将其运用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类疾病治疗中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黄芪;冠心病;糖尿病;肝硬化;药理作用

黄芪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性温、味甘,归肾、肝、脾、肺经,具有抗感染、消炎、调节内分泌、延缓衰老、降血压、利尿以及保肝等功效,在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以及冠心病等治疗中得到广泛运用。因此,本文对临床上运用黄芪的治疗效果与药理作用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肝硬化、冠心病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冠心病患者年龄35-70岁,平均(52.5±11.4)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1±1.4)年,其中3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糖尿病患者中22例为女性、28例为男性,病程4个月-3年,平均(1.6±0.8)年,年龄36-72岁,平均(52.7±11.5)岁;肝硬化患者病程5个月-1年,平均(0.9±0.5)年,年龄30-68岁,平均(48.7±10.2)岁,其中31例为男性。19例为男性。

1.2方法

1.2.1黄芪治疗冠心病

运用葡萄糖溶液+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即运用5%葡萄糖溶液100ml+黄芪注射液20ml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次/d,30d为1个疗程。

1.2.2黄芪治疗肝硬化

运用中医疗法治疗肝硬化,即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基本药方为:制香附、炙鳖甲各10g、鸡内金、车前子、炒白术、当归、白芍、赤芍各15g、泽兰、丹参、茯苓、猪苓20g、黄芪40g;对于合并肝脏疼痛者,可以在基本药方中加入适量的郁金、木瓜、醋柴胡;对于合并脾肾两虚者,可以在基本药方中加入桂枝、干姜;对于合并肝脾肿大者,可以在基本药方中加入下枯燥、生牡蛎等,运用冷水煎煮上述药材,取汁300ml,200ml/次,2次/d,1剂/d,1个疗程为15d,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30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黄芪治疗糖尿病

运用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运用黄芪五物汤加味熏洗下肢的方法,基本药方为细辛10g、桂枝、当归各20g、川牛膝、红花、桃仁、川芎、地龙、赤芍以及黄芪各30g,在清水中放入上述药材进行煎煮,待药液沸腾后,在室内温度下进行冷却,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温度,一般为39°C-45°C,指导患者将足部放置在距离药液面约10cm的位置进行熏蒸,当药液温度<30°C时,指导患者将足部伸入药液中进行浸泡,控制好治疗时间,一般为40min,2次/d,连续治疗30d。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治疗指导原则》将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②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③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同时,分别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得分越高,说明疗效越差[1]。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运用t检验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50例冠心病患者中,46例有效,有效率为92%;肝硬化患者中42例有效,有效率为84%,糖尿病患者中44例有效,有效率为88.0%。

2.2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4.22±1.91)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1.09±4.76)分,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3.1黄芪治疗冠心病的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物质,对心脏类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改善心脏输血能力,增强心脏收缩能力,可以减轻心脏负荷,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有报道显示,在小鼠实验中,黄芪能够有效保护心肌细胞,并且可以对合成乳酸脱氢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心肌细胞内糖原和线粒体的数量增加,给予心肌细胞能量物质,使其能量代谢过程得到优化,使心肌缺血得到改善,预防心脏疾病,并且治疗冠心病也能获得满意疗效[2]。

3.2黄芪治疗肝硬化的药理作用

肝硬化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指的是因为肝脏细胞出现纤维化病变而诱发的一种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严重影响肝脏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黄芪中含有大量的多糖物质,可以对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人体自身免疫力增强,使肝细胞的病变速度延缓,有效控制病情发展[3]。同时,黄芪皂苷具有保肝功效,可以使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降低,对肝脏间质细胞内胶原物质的形成进行有效抑制,对肝细胞的再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改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4]。

3.2黄芪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

黄芪作为比较重要的一种中药材,其中多糖类物质为主要成分,可以使糖原的合成速率提高,增强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使人体内血糖的含量降低,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同时,有报道显示,黄芪还可以调节人体的脂质代谢,使体内内分泌代谢的均衡得到明显改善,升高血清中的胰岛素水平,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5]。

综上所述,黄芪具有补气升阳、止汗固表、消肿利水之功效,能够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在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肝硬化等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顾正.中药黄芪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0(12):73-74.

[2]郑义.针对中药黄芪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4(11):134-135.

[3]吴清平.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9):535-536.

[4]熊明彪.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3,10(18):70-71.

[5]王素治.中药黄芪在临床上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2015,20(12):213.

论文作者:张锦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9

标签:;  ;  ;  ;  ;  ;  ;  ;  

黄芪的药理分析与临床用法研究论文_张锦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