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I与CT诊断价值研究论文_吴华兵

湖南省交通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析采用核磁共振方法和CT检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效果,形成检出率提升的良好前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6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诊断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入组对象分为CT诊断组和MRI诊断组。CT诊断组实施CT诊断办法,MRI诊断组实施MRI诊断措施。结果:CT诊断组患者的病变检出率为82.35%(28/34),MRI诊断组患者的病变检出率为94.11%(32/34)。结论:在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过程中,应尽量选用CT方法,提升对骶髂关节病变的分辨率,实现对关节面增生和侵蚀状况的有效了解。同时,为了实现对关节软骨异常状况的良好诊断,则应将MRI诊断方法作为首选。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核磁共振

前言: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脊柱关节病变,在发病的初始阶段,以骶髂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受骶髂关节长期受累的影响,使得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率居高不下。现阶段,临床上致力于对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以减缓病情的发展速度。临床实践证实,CT和MRI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均具有良好的检出率,但MRI能够实现对关节软骨及滑膜病变的检测。基于此,本研究对比了MRI和CT用于强制性脊柱炎检测中的效果,现阐述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6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诊断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入组对象分为CT诊断组和MRI诊断组。CT诊断组(男女各17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38.94±2.75岁。MRI诊断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39.06±2.88岁

1.2方法

CT诊断组:将东软128C型CT扫描仪作为主要检查仪器,将矩阵设定为512×512mm,准直设置为0.6mm,螺距设置为1mm,经由患者的自髂崎上方扫描至耻骨下方,并在扫描过程中对骨窗和软组织窗的方位进行合理调整,将CT扫描结果作为患者病情的判断依据。

MRI诊断组:将东软1.5T磁共振扫描仪作为主要检查仪器,经由患者的自髂崎上方扫描至耻骨下方,矩阵设定为256×256mm,层间距设置为4mm,层厚设置为4.0mm。一旦在扫描过程中发现异常病变,应注入对比机,加强对病变的扫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检出率。

观察两组患者的病变分级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的病变表现。

2.结果

2.1检出率

表1提示,采用MRI方法对骶髂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方法。

表 1 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对比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由中轴关节出现炎症引起的,通常会累及全身,对骶髂关节、脊柱关节及其关节软骨形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加速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不明显,若不能尽早诊断,极容易导致骶髂关节病变,骶髂关节病变以腰酸背痛为主要特征,且症状在早起后会明显加重。经过适当活动后会得到有效缓解。随着病情的不断发现,患者脊柱关节的活动能力会明显受限。有学者指出,强直性脊柱炎十分容易导致患者残疾,且病程较长,若不能通过早期诊断的方式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目前,临床通常将从局部无菌性炎症祛除到全身免疫调节阻断炎性反应作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来那个侧,取得了优越成效[1]。

随着社会民众工作压力的增加,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人群的整体年龄逐渐降低。现阶段,各大医院纷纷将诊断方法的合理选择作为提升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效果的根本途径。笔者调查了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伴有腰骶部疼痛、腿麻以及晨僵现象,且症状在活动后有所减轻。CT和MRI诊断方法是两种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其中,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通过对多层螺旋CT优势的充分发挥,能够实现对病变部位的多方位扫描,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能够实现对骨质异常的有效检测,实现对关节韧带状况的现实。但采用CT方法进行诊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能够基于静态层面对患者的骨性结构变化状况进行显示,针对脂肪沉积和骨髓水肿的检测率不高。MRI方法能够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伊始实现对骶髂关节有无病变的精准识别,且能够辅助临床主治医师了解患者的关节软骨以及关节滑膜状况,充分克服了CT诊断方法的弊端,对非骨性改变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2]。

调查研究显示,与CT诊断相比,MRI诊断对骶髂病变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充分验证了MRI诊断具有良好的图像分辨率,有助于为临床医师了解关节滑膜奠定良好基础,精准识别并定位骨髓病变。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脂肪沉积量会不断增加,因此,可将脂肪沉积作为一个独立的指标实现对骶髂病变的判断[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对骶䯊关节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与CT相比,具备显著优势,且MRI能够实现对骨质囊变的检测。因此,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过程中,应将MRI方法作为首选,为治疗过程的合理性提供必要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应充分发挥两种诊断方法的优势,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应采用MRI诊断,实现对骨髓水肿和骨质囊变的了解。而针对关节增生和关节侵蚀的检查,则应采用CT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振玉,彭保成,牛永超.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6,35(01):175-176+181.

[2]梁佐堂,李继峰,吴玉萍.对比分析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02):84-87.

[3]俞咏梅,徐亮,陈基明.X线CT和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3,32(05):404-407.

论文作者:吴华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I与CT诊断价值研究论文_吴华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