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规划原则初探论文

特色小镇规划原则初探论文

特色小镇规划原则初探

悦文云

(阿特金斯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2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日渐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普及,一大部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悄然的发生改变,由原始单一的农耕生活渐渐的转变为多产联合的多样化生活,这一转变在无形中自下而上的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建设成为国家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的重要任务,其中对特色小镇的规划和设计成为此项工作中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目前特色小镇的建设得如火如荼,但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误区和困惑,其中,如何把城镇特色的建设与城镇居民的需求结合起来,高效的发挥特色小镇的作用,以及如何挖掘小镇的“特色”并切切实实的落地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特色小镇;文化灵魂;地域特色;产业发展;空间规划

引言

从目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上来看,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政策上的鼓励强度和制度上的扶植力度,但失败的小镇开发还是如过江之鲫,这对经济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对自然资源造成了不少的破坏。究其根源,大多是源于没有彻底的了解当地真实情况,意图复制成功案例简单的照搬照抄,而使小镇脱离自身的特殊性导致最终的失败。那么,开发者如何真正的将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出“特色”进而使其成功运转呢?我们带着如此问题来对特色小镇的开发设计原则进行初步的探索。

1 挖掘历史文化彰显特质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历史人文,造就了多样的璀璨文化。特色小镇在开发之始要考虑的就是挖掘地方的文化根源,把握地源文脉,赋予小镇在文化上的灵魂和特色。这样可以在小镇的设计上体现由于历史发展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而形成的独特精神内涵,使小镇在文化方面展现出其“特色”。笔者曾经有幸参与了河南嵩县伏牛山脚下的一个特色小镇的设计,在挖掘文化方面的经验总结在此稍作分享。

基地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落,位于河南省产业布局中“伏牛山休闲度假旅游区”的核心区域,周边围绕着众多旅游景点。怎么才能在优质资源环绕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文化的挖掘、灵魂的塑造以及场地精神特质的提炼成为设计的最初突破点,基地上现存的云岩禅寺的遗址也成为文化挖掘的切入口。云岩禅寺始建与唐代,开辟和奠定了伏牛山佛教的基础,也是因为云岩寺佛教的兴起,伏牛山在历史上成为与五台、峨嵋、少室起名的佛教名山。云岩寺分为上寺和下寺,最鼎盛的时期在周边曾有寺院150座之多。而现在的遗址上仅存的却只有下寺三间厢房,上寺碑刻、塔林遗址和建筑的零星构建。大部分建筑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农作物或者破旧的民居。但此地曾经的辉煌却被世代生活在此的居民口口相传至今。经过以上对现状资源的整理和历史资料的研究后,项目制定了“开卷九州、文化原点”的总体定位。为小镇注入了伏牛山历史文化原点的灵魂,通过对“原点”的演绎来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引爆旅游热点。并且围绕着“原点”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依托文化特色展开了游览观光、深度体验等多种项目,将小镇打造成为“可观、可玩、可品、可闻”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所以此时导体中所有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的矢量和与安培力不等,但此时安培力与洛伦兹力均不做功,且洛伦兹力在垂直导体方向的分力大小、方向均与安培力相等,所以此时安培力是洛伦兹力在垂直导体方向的分量。

因此,通过梳理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选取4个指标纳入中观政策评价因子:城市重点发展区、开发类型(新建与旧改)、能源策略分区、用地性质(公共建筑、住宅建筑)。2.1.3微观因子

将历史文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当地居民生活、信仰以及习惯等休戚相关的特色赋予小镇成为灵魂,不仅仅有利于使日渐衰败的地方文化重新振兴和繁荣,推动相关文化事业的发展,将异彩纷呈的地方文化转化成资源优势,进而发展成为巨大的文化资本,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可以给予小镇独特的精神气质有利于提升小镇的文化魅力,依托人文历史的深厚底蕴树立小镇崭新的形象名片,进而形成聚集人气的吸引力;再者也有利于当地居民产生荣誉感和归属感,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后期运营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以上两个特色小镇的成功之处,都是在发展和植入产业前深入挖掘了自身的资源特色和优势,借助自身资源打造产业基础,有机的植入相关衍生产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难以复制的特色产业链条:①是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尊重和保护,避免了对特色资源的浪费,使其得到高效的利用并转化成经济价值;②只有对原生优势资源能够合理利用,才能结合其特点来延伸和植入新的产业,丰满小镇的产业结构,甚至包含吃、住、性、游、购、娱等方面,构成一个全产业链综合的运转体系。

2 利用地域资源突出特征

挖掘地域的资源禀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创新思维,把握产业升级转型可能的方向,确定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和目标,让各个单一功能在有机组合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和价值。

本款集总高通滤波器采用相对介电常数为8.2的陶瓷材料,损耗角正切为0.001,滤波器的尺寸为3.2mm×1.6mm×0.94mm,加工完成后,其外形如图7所示。

打造业态与空间融合的特色空间是小镇体现“特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城市的人口拥挤,公司企业的聚集,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生活环境不良,促使很多在城市生活的人在节假日到乡村体验新鲜生活。特色小镇就成为新一类城里人度假的目的地所在。而舒适的开放空间和优美的环境是小镇的最直观形象,能够让人在视觉上感受小镇的特色,对游客而言也是小镇的主要吸引点之一。

除了文化上的主题特色提炼外,地域的自然资源和在此基础上的产业特色也是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并且可持续的产业链打造,建立在对当地资源的深入了解和对原生产业的细致研究的基础上。例如,浙江绍兴的黄酒小镇就是依托自身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链条,发展黄酒文化旅游、黄酒养生社区,打造集生产、观光、展示、体验、创意等多位一体的特色小镇。西湖龙坞茶镇也是一个成功案例,围绕着当地特色资源“西湖龙井茶叶”而发展起来的复合型产业,融合乡村旅游和民俗文化体验、以及运动休闲、健康养生产业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3 设计空间景观展现特点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根河市境内不同火烧强度林地的土壤黑炭进行研究表明:不同火烧强度对土壤的干扰不同,与对照样地相比火烧使天然林土壤黑碳含量及其在有机碳中的比例增加。经过火烧的土壤有机碳和黑碳含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重度火烧后差异显著。

特色小镇不是喧闹的城市,也不完全是田园空旷的乡村,而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个过度空间。打造小镇自己的空间特色需要立足本土的建筑形制,创造尺度适宜的开放空间,以及风格独特的城镇生活空间。例如,度假胜地拈花湾小镇就是依托禅意文化打造了特色建筑围合的街区空间。通过对中国古老文化“禅”的解读和创新性运用,无论是建筑形式还是街巷尺度乃至小品景观都渗透了文化底蕴,展示了唐风宋韵的小镇特色。

由于地域的差别,小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相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当地的民俗与民族文化特色都不尽相同,在建筑空间设计和景观小品设计上融入独特的文化,或将标志性的民俗符号体现在建筑设计,街景小品设计以及指引标识系统设计中,都会使得特色小镇的主题更加鲜明。另外功能空间的板块结构也需要结合产业特点来布局完成,将内容与形式有机相连,形成小镇独一无二的吸引力。

4 完善运营模式体现特色

要使特色小镇能够健康的运转,必须有创新的经营理念和良好的运营模式作为保障。结合小镇的产业特色和地方政策可以采用不同的运作模式,例如在旅游型特色小镇的管理运营上可采取政企合作分而治之的理念,将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地方政府组成管委会负责基础管理,包括小镇安全、具体工作及活动;而相关投资公司则负责市场化资本运营,包括餐饮类、酒店类、民俗类、娱乐类以及商业零售类等。多维整合团队的管理经营模式有效的提高综合社会效益,不仅能提高政府美誉度,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率,推动特色小镇的各方面设施的完备;企业也可以实现发展愿景,形成稳定的经济收益。

5 结束语

特色小镇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发展。通过规划将特色小镇的“特色”切实的建设和呈现出来是设计者和开发者共同的使命,在本文总结的几个方面基础上需继续探索和研究,使特色小镇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增加成功几率。

参考文献

[1]段志博.特色小镇项目设计实践与思考[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3):114-116.

[2]谢岩磊.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与方法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78.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38(2019)17-0102-02

收稿日期: 2019-5-11

标签:;  ;  ;  ;  ;  ;  

特色小镇规划原则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