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历史经验论文

我国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历史经验论文

西南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简介:西南大学于2013年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国内首批“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于2015年开始招收国内首位“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专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培养兼具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少先队工作人才,截至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8人。长期以来,学科坚持以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己任,积极开展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少先队组织活动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准各级各类相关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学科研究论文50余篇。

为更好的服务学科发展,2017年9月,经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少工委与西南大学商定,依托中心合作共建重庆市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是全国最早从事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的机构之一。下一步,中心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凝练研究方向,致力于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相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推动少先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提供智力支撑,更加广泛服务于党的少年儿童事业发展,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特里波迪认为,这款产品类似于橄榄油,但是却没有橄榄油那种刺激性的味道,毕竟有很多人因接受不了橄榄油味道,连加了橄榄油的奥利奥饼干或燕麦棒都不愿意食用。正因为新大豆油继承了橄榄油的健康,却没有刺激性味道,而赢得了一家非营利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组织的盛赞。

我国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历史经验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赵园园

摘 要: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经验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党领导的儿童组织是实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政治素养的少先队工作者是实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重要保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实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重要载体;优质的文化教育产品是实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精神食粮; 丰富的传播媒介是实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少年儿童;政治启蒙;历史经验

政治启蒙教育是贯穿于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教育的一条重要线索。“启”最早的写法是 ,表示一只手把一扇门打开,本义是“开”,如《左传》中“门启而入”,引申义为“开导”。“蒙”,甲骨文写法 ,下方是个“人”形,表示眼睛被蒙上,人处于混沌、不开明的状态。启蒙就是把遮在眼睛上的布揭开,使其脱离愚昧的状态。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教育,就是少年儿童工作者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在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少年儿童获得初步的政治意识,形成良好的政治态度,养成朴素的政治情感和初步的政治行为。回溯党成立97周年来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教育的经验,以期为新时代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提供发展思路。

一、 党领导的儿童组织是实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重要阵地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儿童”逐渐被人们重视。杜威提出的儿童本位论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儿童观。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思想与文化“启蒙”,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要“把儿童当作人”、“把儿童当作儿童”,鲁迅甚至响亮地提出“儿童本位论”。中国共产党看到儿童的力量,为充分发挥儿童的作用,创建了儿童组织,并领导少年儿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展开战斗。1949年10月13日,少先队员有了自己的合法性组织——中国少年先锋队,少先队也确定了自身的发展目标——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后,少先队组织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并在实践中发挥组织的教育功能,对少年儿童展开政治启蒙教育。

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是实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德育处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有助于使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支持政治启蒙教育。智育是有计划地传授儿童知识,发展儿童智力的活动。智育是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能传达给儿童基本的政治知识和理念。体育为完善儿童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作了准备条件,为儿童更好地参与少先队各项活动准备了身体条件。美育,培育儿童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儿童和谐、美丽、高尚的心灵。儿童在仪式教育中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在情感上认同少先队组织,热爱党和国家。劳育是通过引导儿童掌握劳动的知识和劳动技能,形成劳动的观点和习惯。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儿童养成尊重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美好道德品质。在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教育中,五育在不同程度上促进队员的政治启蒙教育,构成了少先队政治教育的独特体系。

二、 高政治素养的少先队工作者是实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重要保障

合理布局圈舍、厕所、沼气池、改善坑塘水环境,建设高标准养殖坑塘,给养殖生物营造一个最适宜生长和发育的生活环境。促进农、林、渔良性循环和符合生态体系的和谐发展。

五育活动贯穿于少年儿童整个政治启蒙教育中,但不同时期在政治启蒙教育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少年儿童协助农会、村干部鼓励生产、报道消息;辅助大人进行劳动生产,如放牲口、挑水、拾粪;在校外参加各种社会服务工作。这些活动扩大少年儿童的政治眼界,丰富他们的政治见识,贯彻落实了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时期侧重通过德育和劳动教育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儿童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少先队工作者通过组织参观、讲故事、看电影,与革命英雄、科学家、作家、劳动模范见面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潜移默化中提升少年儿童的政治素养。这一时期主要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直接或间接地对队员进行政治启蒙教育。改革开放之后,少先队工作者更加注重以科学性的五育课程对队员进行政治启蒙教育。在坚持遵循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领袖的故事、传达榜样的力量,让少年儿童感受到党、国家和人民的伟大,并最终成为德智体

素养是人们在实践过程形成的个人修养、思想品质和行为能力。政治素养是个人政治修养、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场的集中体现。在少先队组织中,具备良好政治素养的少先队工作者是对少先队员进行政治启蒙教育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政治素养体现在坚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和较高的政治觉悟。早期的少先队工作者不一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透彻的理解,但是他们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和极高的政治觉悟。他们坚信共产主义会给人民带来幸福的生活,并把这个理想信念传递给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影响较浅的儿童,使价值观尚未建立、可塑性强的儿童自觉接受热爱祖国,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复兴中华民族的观念,把广大儿童团团员团结在党的周围。少先队组织的根本属性是政治性,政治素养是少先队工作者完成组织任务最重要的素质。

三、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实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重要载体

首先是完善少先队领导机制,从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到中国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以来的历次大会上,对少先队员政治启蒙教育作出的指示、颁发的会议文件成为未来五年少先队工作的行动指南。少先队组织领导机构的成熟,在思想上确保了政治启蒙教育的正确方向。其次是以少先队组织文化为依托开展政治启蒙教育。通过少先队组织文化,例如仪式教育使队员了解、认同少先队组织文化,增强少先队员对组织和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认同少先队员的身份,以加入少先队为荣,树立“我是组织的人,我就要为组织。我是预备队,我要为祖国时刻准备着”的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团结、友爱、互助的队集体中,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最后是在少先队专业理论的支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少先队员的政治启蒙教育,科学地开展少先队政治启蒙活动,提升队员的政治素养。

通过对不同囤养阶段下三种规格的雌性中华绒螯蟹体肉脂含量和脂肪酸的分析,发现中华绒螯蟹在囤养阶段体肉脂含量和脂肪酸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囤养前选择的蟹本身存在生长阶段的差异,以及饲料品质、环境因素和蟹活动情况等因素密切关联。三种规格的雌性中华绒螯蟹体肉在囤养第 4阶段检测出的脂肪酸种类最低,此时已不适合继续囤养。以ω3/ω6和EPA+DHA值为评价指标,囤养第二阶段对人体健康更有利,且一级蟹囤养效果更佳;以油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囤养第2阶段体肉营养品质较好。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是政治启蒙教育的高峰期。经历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人,对新中国有着无比的热爱和忠诚。尤其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他们把国家和集体利益视为人生最高的价值标准。这一时期是“划分一部分优秀团员担任建立少年儿童队的工作”。少先队辅导员对少先队组织承担的政治使命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有着常人不能理解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组织的热忱和忠诚。政府十分重视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养的提升,并专门为辅导员作了关于组织政治形势、教育政策和儿童教育的专题报告,以提高辅导员的政治意识和业务水平。改革开放之后,政府提出了要“建设一支有共产主义信念、热爱儿童……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号召,以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引领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我们要培养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理性的政治行为能力的辅导员,才可能对队员进行正确的政治引导。

四、 优质的文化教育产品是实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精神食粮

在文学作品中,一些表现慰问苏区红军家属,歌颂红军战斗的童谣等,集中反映了红军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如《蚂蚁过河》,《灯蛾》等。1932年公布的《儿童共产主义组织运动决议案》中明确指出:儿童读物的任务是“在儿童纯洁稚嫩的脑子里栽下共产主义的种子。”在抗日战争时期,各地出现的由少年儿童们组成的文艺团体相继组织了艺术表演来宣传抗日救国,武装群众思想,如新安旅行团、孩子剧团等。文艺工作者创造了大量指向少年儿童的文艺作品,如大型歌舞剧《虎爷》《反法西斯进行曲》和《儿童解放》等,以此激励少年儿童加入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来。建国初期,少年儿童的精神粮食处于饥饿与半饥饿状态。1949年4月1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作纲领》,提出“协助政府摄制儿童电影和儿童用具、优美玩具产品”,一些反映新民主主义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初期情况的童谣、故事、诗歌、散文、戏剧、电影等作品出现了。新时代讴歌改革开放、讴歌社会主义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

优质的文化作品为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教育提供内容上的保障,它之所以能够引起少年儿童的共鸣,原因有如下三点:一是表现在主题思想方面。作品始终以真善美为主旋律,并结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人的善良之心激发出来,符合人类对真理、善良、美好事物的追求。二是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思想。作品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语言表达简洁、具体、生动,塑造的形象活泼,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趣味性、抒情性和感染力。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三是艺术创作是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儿童艺术创作者基于儿童的需要、兴趣、审美、感受力进行创作,使儿童倍感亲切和喜爱。

五、 丰富的传播媒介是实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有效手段

丰富的媒介是传播党的政治主张,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的重要手段。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宣传体系,才能让中国更多阶层了解党的主张,听从党的指挥。一次效果良好的政治传播,会发挥传播的组织功能和启发功能。组织功能是将传播的内容系统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来显示传播内容的相关性。将国际国内形势有机组合展现在儿童面前,能使儿童有意识地明白为何需要共产党的领导和怎样开展救亡图存的运动。启发功能即引起少年儿童对政治时事的关注,从而为政治启蒙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受者的特定性。少年儿童是具有特定性的传播对象,党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需求,及时调整传播内容、方法和媒介,便于传播取得良好效果。二是传导的导控性。导控性是进行政治启蒙教育主要特征,体现在党传播内容能够让少年儿童明白党鲜明的政治立场,让少年儿童理解党在弘扬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批评什么。

在苏区,黑板报作为一种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传播媒介,在根据地中小学、农村被当作引导政治舆论导向的手段,并发挥重要作用。苏区学校的师生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宣传,如群众的生产生活,红军队伍的壮大。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儿童们利用黑板报对此次大捷进行报道。出黑板报成为儿童们政治启蒙教育的重要方式。长征期间,红军队伍作为一支革命宣传队,向广大群众宣传了它的抗日主张,提高了人民的觉悟,吸收了很多儿童、少年和青年加入到红军队伍中。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积极动员儿童进行宣传。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体系内,党的新闻路线坚持走群众路线,具体体现在“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建国之后,社会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在儿童节发表的讲话,从宏观层面上表达了政府对少年儿童的期望和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电视、电影等媒介也成为传播社会价值观和政治观点的工具,在宣传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新时期,我们要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紧紧依靠少先队组织的力量,在一批高政治素养的少先队辅导员的带领下,以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基础,选择优质的政治启蒙教育文化产品,以丰富的宣传形式,开展少先队员的政治启蒙教育,提升少年儿童的政治素养。

无涂层和有涂层样品在80 ℃模拟海水中浸泡6 h的照片如图9所示.图9显示,无涂层样品的表面是发亮的[图9(a)], 在80 ℃模拟海水中浸泡6 h后样品表面腐蚀,出现黑色锈斑[图9(c)],所浸泡的模拟海水由无色变成黄色.有涂层样品的表面是银白色的(图9(b)),在80 ℃模拟海水中浸泡6 h后表面仍呈银白色,没有出现裂纹(图9(d)),所浸泡的模拟海水仍是无色透明的,说明有涂层样品没有被腐蚀.这表明所制备的涂层具有较好的抗80 ℃模拟海水腐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查字网[E B/OL].http://qiyuan.chaziwang.com/etymology-6315.html.

2.王海英:《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6.朱园园:《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少先队员的身份认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7版。

4.陈忠梅,杨有平:《论思想政治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论坛,2018年第10期。

5、7、11、12.李艳:《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及代表大会概览》,中国青少年出版社2016年第3期。

8.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第6期。

9.浦漫汀:《呼唤儿童文学精品》,少年儿童研究,1995年第8期。

10.徐南铁:《试论苏区儿童文学的政治色彩》,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13.欧阳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期。

14、15.田中初:《黑板报:革命环境中的儿童与媒体实践》,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度全国少工委战略课题“少先队组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2017 Z L 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标签:;  ;  ;  ;  

我国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的历史经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