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实践与分析论文_简旭东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实践与分析论文_简旭东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段抓好政治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初中政治课程中的基于生活的教学也是政治学科的正确含义。如何更好地进行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初中政治教师要认真探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效率

引言:

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其实就是以课堂为地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生活为内容和中心,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学。在初中阶段的政治知识内容不再是像低年级般简单有趣,教材上所编写的内容与实际结合本身就比较少,相关的理论知识也更加的抽象,这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将理论和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通过与学生生活的有效联系,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会自主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因此,政治教学生活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什么叫生活化教学?是指在课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与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联系起来,并通过这些事物或现象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拓宽学生思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科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在政治课堂中应用基于生活化的教学,即将某些政治过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化相结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来教授政治理论,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思维能力,以便他们可以通过政治思维来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初中政治当前教学现状

2.1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要手段,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目前初中政治课程教学的状况,还有不少的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老师成为了教室的主体,我们教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对政治知识进行讲授,可学生表现出来的冷漠可以使老师变得非常被动。如此的教学方式,我们教师把整个教室时间据为己有,使学生难以参加我们所教的活动。学习政治的主动性丧失,注意力没有集中在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理想的效果。

2.2政治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

总体上讲,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还不如人意,老师们在讲授政治知识的时候呆板,不灵活,不能标新立异。同时,几乎很少把学生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联系到教学中来,换句话说,就是没有面向学生教学。这样的教学课堂没有生机,没有活力,死气沉沉。这种乏味枯燥的教学让学生认为政治理论非常抽象是一门让人很难理解的理论课程。因此,没有学习政治兴趣,这对学生培养其政治核心素养非常有害。

3.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3.1教学理念生活化

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化的讲授,而是应该立足于生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中心。而新课改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先进,与时俱进,在实践授课活动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多观察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积极地根据实际的生活实例与理论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自身主动地结合实际与教学,这样的方式才适合教育的新改革,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政治教学的理论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创设体验性的情境

初中学生受到了生活阅历、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对于很多社会现象的了解度并不高,且认识还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限制了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顺利实施。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积极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情境应该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才能够更容易投入到这样教学情境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及知识探求的积极性。情境教学方法的重点是创建情境,为了建构生活化的情境,老师必须事先仔细设计。首先,情境创设要依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来策划,初中生已经具备逻辑思维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学业状况,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老师可以根据这些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来设计情境,因此创建的情境必须是符合教学状况。其次,在创建诸如现实生活之类的情境时,教师应考虑并消除哪些生活现象。所选的生活现象和生活实例必须与特定的课程内容相关,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另外,有多种方法可以创建情境相关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使情境有效真实。

3.3教学过程融入生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融入生活,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就需要开放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想上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时候突破自我,在教学过程中,走进社会,将实际的理论在生活中体现,在生活中突出理论,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帮助学在学习知识内容的同时,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考虑,在生活中进行,最后才能够回归生活。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社会巨变”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将这个话题引入到现在我国艺术行业在进几十年来的变化。中的学生大多数喜欢追星,对演艺圈的事情会比较感兴趣,而学生可以从近十年来了解到演艺圈的变化,进而了解中国的变化,而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更多的他所喜欢的明星的新闻话题,这样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学习时也会更加认真。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其实与生活联系极其紧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知识与生活建立一种联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联想到政治中的知识。

3.4教学评价方式全面

初中政治教学要想实现教学生活化教学,还需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能够只是从学生的成绩上去进行评价,考试成绩不能够代表一个学生的整体能力,教师应该要从多方面、全方位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够对学生的整体进行评价和分析,学生的能力也不仅仅是表现在一个方面,光是对于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运用。比如,教师教授完每一个阶段的相关内容之后,对学生的理论进行一定的检测,在学生理论知识过关的前提之下,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辩论会, 针对当时比较有意思的实时热点,让学生自己选择阵营,对相关的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针对身边实际发生的事情,学生感同身受的感觉也会更加强烈,相应的,这样的方式和这样的比较有意思的课堂也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激情和热情,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育,发展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

4.结语

初中政治教学中想要贯彻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需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还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深度探索,还应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深的挖掘,教学的过程也需要融入生活化的概念,对于教学的评价也应该多样化,在这样具有创意性的课堂之上,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并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更加良好和身后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更加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和集中在对生活的观察上,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庆.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探究[J].科教导刊,367(03).

[2]张海霞.初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构建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5)

论文作者:简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实践与分析论文_简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