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染色体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牡蛎染色体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王永平[1]2001年在《牡蛎染色体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应用显带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鉴定了牡蛎的染色体;应用FISH方法定位了一系列的重复序列和大分子的P1克隆DNA;制备了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应用FISN特异性探针成功地鉴定了长牡蛎的叁体10。结果如下: 1.分析了G带和C带在美洲牡蛎染色体上的分布。G带在每一条染色体上的带型不同,某些染色体间(如第1对和第4对染色体,第7对和第9对染色体)的带型差别不是很明显。G带型容易受染色体收缩程度的影响。C带型重复性较好,染色体带型较清楚,分布在染色体的端粒区域和着丝粒区域。G带和C带带型能够用来鉴定牡蛎的染色体,但是重复性低和带型差异不显着,并不适合常规的染色体鉴定。 2.早期胚胎和担轮幼虫制备的染色体适合于FISH分析。染色体制备方法重复性好,可适用于其它贝类的染色体制备。 3.研究了重复序列基因—rDNA的定位: 1)18S-5.8S rDNA在研究的五种巨蛎属Crassostrea牡蛎均只有一个位点。太平洋种(C.gigas,C.ariakensis和C.plicatula)中,杂交信号位于最短的染色体—第10对染色体长臂的端粒区域,在大西洋种(C.virginica和C.rhizophorae)中,同一序列定位在第2对染色体短臂的端粒区域。 2)18S-28S rDNA在两种蛤中有两个位点。rDNA探针定位在侏儒蛤(MulinisLateralis)的第15对和第19对染色体的端粒区域,同一序列定位在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的第10对染色体的长臂和第12对染色体短臂的端粒区域。信号强度在两对染色体之间有差异。 3)5S rDNA位于美洲牡蛎的第5对染色体的短臂上靠近着丝粒区域和第6对染色体的短臂的中间区域。信号强度在两对染色体之间没有显着差异。5SrDNA探针可以作为鉴定和识别第5对和第6对染色体的特异性探针。 4.研究了一些重复序列的定位 1)两个短的重复序列1G8,1P2均产生很强的荧光信号分布在美洲牡蛎所有的染色体上。在低严谨条件下,这些序列均产生很强的信号散布在所有的染色 王永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论文 体上。在高严谨条件下,信号强度大大减弱,但是信号仍散布在所有的染色体 上。这些重复序列散布在美洲牡顿的整个基因组中。 2)高度重复序列 Cgl 70产生的信号分布在长牡顿的 7对染色体的着丝粒区 域,没有发现间区信号。在第1对,第二对,第4对和第7对染色体上的荧光 信号强且稳定。在第5对,第8对和第10对染色体上的信号相对弱且不稳定。 在剩余的染色体上(第3对,第6对和第9对染色体)没有检测到荧光信号。 结果表明此卫星序列是一个着丝粒卫星序列。在美洲牡顿的染色体上没有检测 到荧光信号,表明了这个着丝粒卫星序列在这两种牡顿中的分布存在着显着的 差异。 3)脊椎动物端粒序列(ITAGGG切的FISH信号局限在四种双壳贝类(美洲 牡领,the mangrove oyst口,硬壳蛤,株儒蛤)所有染色体的端粒区域,没有发 现间区信号的存在。研究结果与己报道的研究结果表明脊椎动物端粒序列或许 存在于所有双壳贝类的染色体末端。双壳贝类是目前研究过的唯一含有脊椎动 物端粒序列DNA的无脊椎动物。 4)研究了RAPD探针在美洲牡领染色体上的定位。大多数RAPD探针产生了 多个信号散布在间期细胞核和所有的染色体上。引物 OPX个3,OPX刁4,OPX- 06,OPG-02,OPM-04,OPM-11,OPS-02制备的探针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特异性荧光 信号,分布在牡物的特定的染色体上。PCR特异性带产生的探针 OPX刁6上 和 OPG-02-300产生了特异性的荧光信号:OPX-06-310产生的信号位于第5对染色 体的短臂的近端粒区域,OPG-02-300探针定位到第3对染色体的短臂上。这两 个探针是鉴定美洲牡烟单条染色体的特异性探针。 5.研究了大分子n克隆DNA(插人片断为80—100 kb)在美洲牡绳染色体 上的定位。PI克隆DNA通过切口平移方法标记digoxigenin-lldUTP用作FISH 的探针。COt—IDNA作为竟争剂有效地抑制了N克隆序列中的重复序列产生 的信号。杂交信号用fluorescein标记的anti-digoxigenin抗体来检测,用两 层抗体 rabbit一anti一sheep抗体和 FITC anti-rabbit抗体来扩增信号。9个 PI探针成功地定位在特定的染色体上。46-l探针杂交到第1对染色体的长臂靠 近着丝粒区域;47司 探针定位到第2对染色体的长臂近端粒区域;CVpl和 48d 两探针定位到第3对染色体上:Cvpl位于短劳的端粒区域,48l3探针 位于长臂的近着丝粒区域;48?

王永平, 郭希明[2]2001年在《FISH技术在贝类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牡蛎和其它的海产贝类中 ,基因组研究的许多重要领域 ,如 :利用非整倍体在牡蛎种间进行基因转移 ,叁体牡蛎的分离 ,牡蛎和其它贝类的连锁图的建立 ,叁倍体的基因组稳定性和染色体缺失的分析等都因缺少可靠的方法鉴定染色体而受到了限制。传统的带型技术很难鉴定牡蛎的染色体。一种新的生物学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 (FISH)为其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将 DNA序列直接杂交到染色体上 ,FISH不仅是鉴定染色体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也是许多基因组研究如基因定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结合最新研究成果 ,概述了 FISH技术在贝类中的应用背景、现状和展望

胡丽萍[3]2013年在《扇贝的染色体作图及系统进化分析》文中提出1.栉孔扇贝染色体识别技术的建立本研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通过开发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首次实现了栉孔扇贝所有染色体的识别,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栉孔扇贝的染色体图谱,首次对栉孔扇贝微卫星遗传连锁图谱和染色体图谱进行了初步整合。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叁维两步PCR筛选系统,选取分布于栉孔扇贝微卫星遗传连锁图谱19个连锁群上的42个微卫星标记对本实验室构建的栉孔扇贝BAC文库进行克隆筛选,应用FISH技术对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染色体定位,最终成功实现32个含有微卫星标记BAC克隆的定位。其中30个标记克隆可在染色体上产生稳定、单一的荧光信号,另外2个克隆的定位信号出现在多条染色体上。30个具有单一染色体定位的标记在连锁群上的分布为:12个连锁群上分别被成功定位2个标记;6个连锁群上分别被成功定位1个标记。对位于同一连锁群的标记采用双色FISH技术进行共杂交检验及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位于同一连锁群且被定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标记有16个,分别位于8个连锁群上;位于同一连锁群但被定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标记有8个,分别位于4个连锁群上。通过对位于不同连锁群上标记间的共杂交,结果表明:较小的连锁群LG16和LG18可以分别与较大的连锁群LG6和LG8整合到一起。(2)应用FISH技术,从96个BAC克隆和27个fosmid克隆中筛选获得可产生染色体单一信号位点的克隆标记69个。凭借多重双色FISH,从中筛选出15个具有无/低背景的克隆标记,构建了一套可用于区分所有形态相似的亚中部和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染色体特异标记。在所有染色体被识别的基础上,通过FISH共杂交及核型分析技术,构建了一张包含70个标记且覆盖19条染色体的栉孔扇贝染色体定位模式图。该图谱包含58个BAC克隆,11个fosmid克隆以及1个5S rRNA基因序列。其中58个BAC克隆中包括30个含有SSR标记信息,2个含有基因相关信息,和26个随机筛选克隆;11个fosmid克隆中包括7个含有重复序列信息和4个含有不同基因序列信息的克隆。栉孔扇贝每条染色体上的特异位点标记数目从1个到8个不等,平均为3.7个。该图谱将会在栉孔扇贝全基因组序列拼接,图位克隆,QTL定位等多个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重复序列在几种扇贝染色体上的比较定位分析(1)C0t-1DNA的比较定位:将来自栉孔扇贝的C0t-1DNA通过FISH技术分别杂交到栉孔扇贝,虾夷扇贝以及海湾扇贝的中期分裂相染色体上,结果显示:C0t-1DNA在叁种扇贝的所有染色体上均有分布,但信号的分布密度和强度有明显差异。在栉孔扇贝绝大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近着丝粒,以及近端粒位置丛生有密集且非常明亮的荧光信号。在虾夷扇贝中,仅在少数染色体的着丝粒及靠近着丝粒的长臂区域观察到有较强的丛生明亮信号。而在海湾扇贝中,几乎没有这种密集明亮信号的分布。这种全基因组范围重复序列的比较定位分析表明,相比栉孔扇贝与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重复DNA序列具有相对更高的同源性,该两种扇贝可能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另外,由于C0t-1DNA在栉孔扇贝的同源染色体上呈现出相似的荧光信号带型,而在非同源染色体上表现较明显的差异,据此我们对栉孔扇贝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核型分析。(2)重复序列-rDNA的染色体定位:对华贵栉孔扇贝和紫扇贝的核糖体基因进行染色体的FISH定位,结果显示:在华贵栉孔扇贝中,18S-28S rDNA具有一个信号位点,位于最大的1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5S rDNA产生两个信号位点,分别位于两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长臂中间和长臂端部位置。在紫扇贝中,18S-28S rDNA拥有多个信号位点,分别位于6~7对亚端部或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上;5S rDNA具有两个信号位点,它们位于同一对端部(或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长臂中间的邻近位置。对两种rDNA的共杂交结果显示:两种扇贝的18S-28S rDNA和5S rDNA均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结合华贵栉孔扇贝的核型及其18S-28S rDNA的定位结果,推测该扇贝染色体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发生过罗伯逊融合。而紫扇贝多个18S-28S rDNA位点的产生则可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非相互易位。两种扇贝的两种rDNA均不在相同的染色体上,说明在进化过程中载有核糖体DNA的染色体可能发生过断裂或(和)易位。3.扇贝科多个物种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通过克隆测序获得了7个扇贝物种(海湾扇贝、紫扇贝、平濑掌扇贝、褶纹肋扇贝、新加坡掌扇贝、大西洋深水扇贝、太平洋花扇贝)的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序列分析表明,7种扇贝的ITS区域总长从685bp(大西洋深水扇贝)到732bp(太平洋花扇贝)不等,GC含量从46.7%(紫扇贝)到52.7%(褶纹肋扇贝)不等。所有物种的5.8S rDNA区域长度均为157bp,且GC含量值相比ITS1和ITS2区域的都要高;所有测序扇贝的ITS1和ITS2长度均相当,且GC含量均为ITS2高于ITS1。结合GenBank中已发表扇贝物种的ITS序列,对在全球不同海域分布的21个扇贝物种进行了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在根据ITS1和ITS2结合序列构建的NJ分子系统树中,大西洋深水扇贝单独成为一枝,其余所有扇贝物种形成两个大的分枝。其中一枝包括紫扇贝、太平洋花扇贝、海湾扇贝、日月贝、欧洲大扇贝、女王扇贝、美丽环扇贝、褶纹肋扇贝和Decatopectenradula共9个扇贝物种,其中同属海湾扇贝属的紫扇贝、太平洋花扇贝和海湾扇贝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尤其是紫扇贝和太平洋花扇贝之间的遗传距离与紫扇贝种内遗传距离甚至存在重迭,表明该两种扇贝可能属于亚种的关系;另外的一枝包括了栉孔扇贝、虾夷扇贝、Semipallium fulvicostata、6种Mimachlamys属扇贝(M. varia、C. distorta、M. pyxidatus、华贵栉孔扇贝、M. senatoria、M. sp. TN-2006)和2种掌扇贝属扇贝(平濑掌扇贝和新加坡掌扇贝)。MP系统树与NJ树的聚类结果基本相似,但也有一些差异,尤其是对大西洋深水扇贝的聚类结果。本研究对扇贝物种的系统分析结果与根据双壳贝类形态学的分类结果以及根据线粒体基因的系统发生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以上分析结果不仅使我们对不同扇贝间的亲缘关系远近有更清晰的认识,还可以为扇贝不同近缘物种间的杂交育种尝试提供理论指导。4.紫扇贝和海湾扇贝杂交子代的细胞与分子遗传学分析紫扇贝与海湾扇贝已成功获得杂交,且其杂交子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为了更好的理解该杂种优势产生的遗传基础,本研究采用GISH,AFLP,SSR,DNA测序等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这两种扇贝正反交子代的基因组组成和变异进行了遗传学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对紫扇贝和海湾扇贝的正反杂交子代幼虫进行GISH检测,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子代基因组中包含32条染色体,且其中一半可被紫扇贝的基因组探针标记上,另一半可被海湾扇贝的基因组探针标记上,因而表明该杂交子代分别继承了两亲本各一套的染色体,是真正精卵结合水平的杂交种。另外,实验中还检测到有少数的染色体丢失及异源多倍体的分裂相。(2)采用AFLP,SSR及DNA测序技术对正反杂交子代成体扇贝的遗传组成和变异进行研究。ITS序列扩增和AFLP分析结果均表明:杂交子代继承了来自双亲的绝大多数核遗传物质,充分确定了该杂交成体扇贝是真正的杂交种。但在杂种的ITS序列分析中还检测到了两亲本组合型的ITS变异中间体,AFLP分析中也检测到了少数AFLP位点的变异,这些均表明子代对双亲遗传物质的继承并不是父本和母本遗传物质的简单迭加,而是在继承双亲特异位点的同时,还有少量位点的变异。另外,群体遗传分析数据表明,杂交子代群体的遗传相似度降低,杂合度水平升高,杂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增加,在遗传关系上正反杂交子代略偏向于各自的母本。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正反杂交子代中的该基因序列分别与其母本中的序列同源,揭示了线粒体基因在该杂交扇贝中是遵循母性遗传的。以上结果将对正确认识该两种扇贝的杂交甚至其它海洋贝类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的利用有重要意义。

黄晓婷[4]2007年在《扇贝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应用染色体显带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对四种扇贝染色体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对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杂交F1进行了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了C带,Ag-NOR带,DAPI带在扇贝染色体上的分布。C带显示海湾扇贝所有染色体上都存在阳性带,主要位置为着丝粒区、末端区和中间区。海湾扇贝的DAPI带结果与C带结果相似,阳性带主要位于末端区和中间区。虾夷扇贝的DAPI阳性带位置则主要存在于着丝粒区,没有发现末端区和中间区的阳性带。Ag-NOR结果显示海湾扇贝NOR数目为4,位于第3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端部和第10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端部;栉孔扇贝的NOR数目为2,位于第10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短臂端部;另外在栉孔扇贝中发了一个特别的分裂相,除了第10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出现银染点,第12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端部亦出现银染点。2.研究了重复序列-rDNA的定位(1) 18S-28S rDNA在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中只有一个位点,而在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中有两个位点。栉孔扇贝的18S-28S rDNA定位在第10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未发现额外的信号位点;华贵栉孔扇贝的18S-28S rDNA定位到第1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处,揭示了华贵栉孔扇贝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发生过罗伯逊融合,这条长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是由两条端部或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融合而成。虾夷扇贝的18S-28S rDNA定位到了第11对和第13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端部,海湾扇贝的18S-28S rDNA定位到第3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和第10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一般认为rDNA的数目随着物种的进化由少变多。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的两个18S-28S rDNA位点可能是进化过程中发生18S-28S rDNA复制产生的。因此推测在分析的这四种扇贝中,栉孔扇贝的进化地位是最古老的。(2) 5S rDNA在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中有一个位点,在海湾扇贝中有两个邻近的位点。栉孔扇贝中,5S rDNA的杂交信号位于第10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长臂中间。虾夷扇贝的5S rDNA定位在第15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长臂中间。海湾扇贝5S rDNA在第11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长臂中间有邻近的两簇信号位点。Wang和Guo(2004)的结果显示海湾扇贝的5S rDNA位于一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长臂中间,有一个信号位点。本文的结果与之略有不同,5S rDNA在染色体上存在两个邻近的位点。推测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染色体的凝缩程度不同导致,染色体上存在两簇距离很近的5S rDNA,如果染色体凝缩得比较厉害,则两簇5S rDNA信号靠在一起,被误认为是一个5S rDNA位点,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实验中也观察到。(3)应用顺序-荧光原为杂交将18S-28S rDNA和5S rDNA定位到同一个染色体分裂相,检测两种rDN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结果显示:海湾扇贝的两种核糖体DNA定位在3对不同的染色体上。虾夷扇贝的18S-28S rDNA和5S rDNA同样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3.脊椎动物端粒序列(TTAGGG)n的染色体定位脊椎动物端粒序列(TTAGGG)n的FISH信号定位到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所有染色体的端粒区域,没有发现中间信号的存在,说明该叁种扇贝近期的染色体没有发生重排或者末端融合。另外我们发现端粒信号的强度有所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在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之间,也表现在不同的染色体之间。4.杂交扇贝子代染色体构成分析利用GISH方法对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子代幼虫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子代中超过74%的分裂相含有35条染色体。利用华贵栉孔扇贝基因组探针作杂交,分裂相中有16条染色体被稳定地涂染成绿色,符合华贵栉孔扇贝亲本染色体的单套数目(n=16);利用栉孔扇贝基因组探针作杂交时,分裂相中有19条染色体被涂染成绿色,也符合栉孔扇贝亲本染色体的单套数目(n=19)。实验中我们没有发现明显的染色体丢失、断裂及重组等现象,也没有发现单倍型的染色体分裂相(n=16或n=19)的出现。但我们检测到了约1-2%异源多倍体的分裂相,GISH分析后发现这些分裂相是由单倍的华贵栉孔扇贝的染色体和多倍的栉孔扇贝染色体组成,比如论文中图示了一个异源四倍体的分裂相,它是由单倍的华贵栉孔扇贝的染色体(n=16)和叁倍的栉孔扇贝染色体(3n=57)组成。对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子代幼虫进行GISH检测,68%的分裂相显示35条染色体。利用栉孔扇贝基因组探针做杂交时,分裂相中有19条染色体被稳定的涂染成黄绿色,符合栉孔扇贝亲本染色体的单套数目(n=19);利用海湾扇贝基因组作杂交时,分裂相中有16条染色体被涂染成黄绿色,也符合海湾扇贝亲本染色体的单套数目(n=16)。我们可以下这样的定论,大多数子代的担轮幼虫的染色体构成仍然符合理论预期型(2n=3m+5sm+15st+12t),即其基因组染色体是由亲本扇贝的单套基因组染色体构成的,子代分别继承了母本和父本各一套染色体。

巫旗生, 王晓清, 曾志南, 宁岳[5]2011年在《中国牡蛎分类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牡蛎(Oyster)为世界性广布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由于牡蛎的贝壳随其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极大的变化,导致了牡蛎的物种组成及分布问题存在很大的分歧。采用传统的形态学、解剖学等方法已不能完全解决牡蛎的分类问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牡蛎分类方面的广泛应用,通过采用形态分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已成为了解决牡蛎分类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就中国牡蛎分类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

迟长凤[6]2007年在《扇贝雌核发育四倍体和异源四倍体的诱导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遗传灭活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诱导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异精雌核发育四倍体;采用种间杂交方法诱导栉孔扇贝(C.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异源四倍体。采用染色体制片技术、早期胚胎压片技术、组织切片技术、荧光(免疫荧光)显微观察、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GISH)等细胞遗传学手段对以上两种技术诱导扇贝的四倍体及其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研究,为贝类四倍体的诱导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采用遗传失活的长牡蛎精子诱导栉孔扇贝异精雌核发育四倍体1.1长牡蛎精子的遗传灭活:采用强度为1500uw/cm2的紫外线照射长牡蛎精子,使其失去遗传活性,然后与栉孔扇贝卵子授精,诱导栉孔扇贝异精雌核发育单倍体。受精率、早期胚胎成活率和单倍体率结果表明,1500uw/cm2的紫外线照射长牡蛎精子60s是获得栉孔扇贝异精雌核发育单倍体的适宜条件。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受精率明显下降,早期胚胎成活率呈现“Hertwig”效应。1.2栉孔扇贝异精雌核发育四倍体的诱导:遗传失活的长牡蛎精子与栉孔扇贝卵子授精,50mg/L 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的排出,持续处理35min。采用滴片法对诱导后代担轮幼虫进行倍性分析,结果表明:诱导后代幼虫的倍性复杂,包括四倍体(6.25%)、单倍体(8.33%)、二倍体(13.54%)、叁倍体(5.21%)和大量的非整倍体(66.67%)。说明采用本方法能够诱导出一定比例的雌核发育四倍体。1.3细胞学观察:分别采用二脒基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色和石蜡切片法在显微镜下观察栉孔扇贝异精雌核发育四倍体在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核行为变化。结果表明:被遗传灭活的长牡蛎精子能够与栉孔扇贝卵子正常受精,但发育速度较对照组缓慢。遗传灭活的长牡蛎精核进入栉孔扇贝卵子后发生轻微膨胀,至原核形成期,四倍性雌核发生融合。在此过程中,精核一直处于凝缩状态,不解凝,不形成雄性原核。在第一次卵裂中期,精核形成一致密的染色质小体(DCB),位于两组分开的母本染色体之间,不参与核分裂;第一次卵裂结束时DCB滞留于两卵裂球的分裂沟上或进入其中一分裂球中;第二次卵裂过程中,DCB的去向与第一次卵裂时基本一致。同时观察到多种倍性的胚胎、核物质分离紊乱、染色体呈现多极分离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诱导扇贝异源四倍体2.1扇贝异源四倍体的诱导及条件优化:采用压片、滴片、流式细胞术对扇贝异源四倍体诱导后代的倍性构成进行分析。综合受精率、D形幼虫率、幼虫的发育状况及倍体比率等参数,本实验得出50mg/L 6-DMAP持续处理异源受精卵15min抑制第一极体的释放为适宜诱导组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处理15min诱导组获得17.30%的四倍体,染色体滴片结果表明处理15min诱导组获得6.84%的四倍体,两种技术获得结果差异较大,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2.2染色体分离行为的细胞学观察:结果发现,6-DMAP抑制异源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改变了正常的染色体分离行为。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分离方式,其中“联合二极分离”所占比例最多,为75.50 %;“叁极分离”占7.39%;“独立二极分离”占6.20%;其它为“紊乱分离”,占10.91%。染色体分离方式结合倍性结果综合分析表明:“独立二极分离”是形成四倍体的主要机制;而“联合二极分离”、“叁极分离”与“紊乱分离”将主要形成非整倍体。另外,对各种分离模式形成的机制进行了探讨。2.3早期胚胎核行为观察:DAPI染色荧光显微观察结果发现排放1个极体、排放2个极体和不排放极体叁种类型的受精卵,所占比例依次为54.35%、30.9%和14.75%。依据极体的排放情况将分别导致产生二倍体、叁倍体、四倍体、五倍体和非整倍体。观察中还发现核物质分离紊乱及雌核发育等现象。2.4早期胚胎纺锤体和染色体分离行为:对免疫荧光固定液及其缓冲液体系进行筛选,结果表明0.2M PBS(pH7.4)配制的4%多聚甲醛固定液为适宜的固定液体系。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抗α管蛋白(anti-α-tubulin)特异性地标记纺锤体,同时采用碘化丙锭PI(Propidiumiodide)标记染色体,显微观察表明:在成熟受精卵开始受精到第二次卵裂过程中,整个细胞的微管骨架发生了剧烈变化。同时发现染色体多极分离现象,与压片法观察结果相一致,主要为“叁极分离”和“独立二极分离”。染色体核行为变化同DAPI荧光染色观察结果相似,同时也在早期胚胎中发现个别雌核发育胚胎。2.5诱导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采用GISH技术结合染色体滴片技术对扇贝异源四倍体诱导后代的染色体遗传构成进行研究,对授精后17h~66h内6个时间段各300多个分裂相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诱导异源四倍体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倍性的幼虫,包括5.192%的四倍体、16.577%的叁倍体以及单倍体、二倍体、五倍体和大量的非整倍体。在17h~66h内同一组染色体数所占比率并未出现随着取样时间的变化而出现明显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在染色体构成上,诱导后代分别继承了双亲的染色体,除异源二倍体外均为非对称性继承,且继承方式上属偏母本继承。GISH鉴定结果表明本实验所获得的四倍体为真正的异源四倍体,同时也说明两套异源染色体具有较强的亲和性。在诱导后代中出现较小比例的染色体不完全继承个体。本文就产生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

高凌云[7]2007年在《基于双壳纲18S rDNA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及核DNA含量与其进化地位关系的初步探讨》文中认为本研究以16种双壳类核糖体小亚基18S rDNA为目的片段,构建进化树进行系统发生学分析;以双壳纲38种贝类为实验材料,测定不同种类的DNA含量,在种间和种内两个层次上比较其差异;综合两方面结果,初步探讨双壳类DNA含量的差异与其进化过程的联系。1、系统发生分析本研究检测了双壳纲4目10科16个种的18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的20种双壳类共同组成内群,以6种腹足类、4种多板类为外群,运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演叁种方法分析了双壳纲的系统发生。结果显示:所有双壳纲的种类构成了单系发生的进化枝,与其姐妹群腹足纲聚在一起;双壳纲可以分为异齿亚纲和翼形亚纲两大类群,异齿亚纲是单系发生,翼形亚纲的系统发生关系则随方法的不同有所区别,牡蛎科的位置是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异齿亚纲内,海螂目单系发生,而帘蛤目是并系发生的。与其他分子研究的结论不同,本研究分析结果支持现有的分类系统,即异齿亚纲可以向下划分为两个目:帘蛤目和海螂目。竹蛏科位于进化树的基部,与异齿亚纲的其他种类构成单系群,显示了该科在异齿亚纲内较为原始的进化地位。双壳纲各科都构成了单系群,樱蛤科和截蛏科除外,前者并系发生,后者则多系发生,二者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2、核DNA定量分析以鸡(Callus domesticus)血红细胞和贻贝(Mytilus edulis)鳃丝细胞为内标,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38种贝类的核DNA含量。结果显示, DNA含量最少的是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2.06±0.03pg),最多的是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5.42±0.18pg)。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同种贝类个体间差异不显着(p>0.05),而种间差异极为显着(p<0.01),前者仅占总差异的0.09%,而后者所占比例高达97.34%,可见种间差异显着大于种内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实验贝类的DNA含量与染色体总数目、双臂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总臂数均呈不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单臂染色体数目呈不显着负相关关系。3、核DNA含量与进化地位的关系运用SPSS统计软件,在亚纲、目、科以及种4个分类等级上对双壳贝类的核DNA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T检验结果显示,两亚纲核DNA含量的平均值有明显差异,异齿亚纲的核DNA含量平均值(3.77pg)显着大于翼形亚纲(3.14pg),该结果表明,核DNA含量在较高的分类等级,即亚纲上表现出随着进化地位的升高显着增大的趋势。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较低的分类等级,即目、科以及种,核DNA含量与进化地位未发现显着的相关性。

林志华[8]2007年在《文蛤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及利用的研究》文中认为帘蛤科(Veneridae)的文蛤属(Meretrix)贝类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动物,属于广温、广盐性滩涂埋栖型双壳贝类。文蛤(Meretrix meretrix)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并以受淡水影响的内湾及河口近海,如辽宁辽河口海区、山东莱州湾海区、江苏吕泗海区、广西北海湾海区及台湾西海岸等一带资源最为丰富。由于我国海岸线漫长、地形复杂,因长期地理隔离和生境不同,导致不同海域的文蛤在壳表形态和颜色、花纹图案等外观特征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另外,从多年的养殖实践中也发现,我国文蛤不同地理群体在生长速度、壳肉重比率等重要经济性状上也存在着显着差异,而这些性状的稳定性差异必然依赖于其分子遗传结构的变异。此外有关文蛤属的种间分类问题,学术界一直争议较大。开展文蛤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研究是文蛤健康养殖和永续开发利用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从表观性状和分子水平上探测我国文蛤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变异水平,旨在深入了解我国文蛤的种质状况并为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杂交选择育种实践,分析和探讨文蛤由此获得杂种优势水平,为养殖文蛤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文蛤不同群体的形态和性状的变异规律1.1文蛤不同群体的形态变异特征利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文蛤的辽宁(L)、山东(S)、江苏(J)、浙江(Z)、福建(F)、广西(G)、白壳(W)等7个自然群体和1个浙江养殖群体(Y)的形态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群体在形态上既相似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W的贝壳隆起程度高、“凸”形明显,F的贝壳较薄,S的贝壳较厚、壳顶位置相对居中明显,而Z的壳高(SH)/壳长(SL)比值最小,说明壳型较扁长,这些都是不同群体的明显的形态特征。聚类分析结果显示,J与G、L与Y形态差异最小,它们与S的形态较为接近;而W、F和Z与其它群体及彼此间趋异程度较高,表现为独立的类群;研究分析表明这些群体在形态上的变异与地理距离并没有明显关联。1.2文蛤主要育种目标性状的变异与相关分析文蛤的主要育种目标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较大变异,如壳色花纹性状上表现为山东群体(S)花纹较多、壳色呈褐色或黄褐色,江苏群体(J)花纹较少、壳色较浅,而浙江文蛤(Z)则无花纹;体尺指标与体重指标相关与回归分析显示,壳长、宽、高等3个体尺性状与湿壳重、湿肉重、失水总重、附水总重等4个体重性状的相关性尤为显着,相关系数大多在0.85以上;不同群体、不同的体重性状,由体尺性状建立的最优回归估计方程有很大差异,白壳文蛤(W)的湿肉重可以由长(X_1)、宽(X_2)两个性状估计,失水总重可以由长(X_1)、宽(X_2)、高(X_3)叁个性状估计;而浙江文蛤(Z)更为特殊,湿肉重由单个壳长(X_1)性状估计,失水总重则由长(X_1)、宽(X_2)两个性状估计。2文蛤不同群体的同工酶酶谱特征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技术对S、J、G、Y和W等群体的2种组织(消化腺、闭壳肌)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ɑ淀粉酶(AMY)等7种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7种同工酶的表型在文蛤不同群体之间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特别是W的多种同工酶酶谱与G、S、Z的明显不同,而G和S群体的酶谱较相似;不同群体存在特征性酶带,这些特征性酶带可以作为区别于文蛤不同群体的蛋白标记,用于文蛤种质资源的分析鉴定。3文蛤不同群体差异的分子遗传基础3.1 AFLP标记技术检测文蛤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筛选出的4对引物组合(E32M51、E33M51、E33M62、E35M55)对文蛤L群体、S群体、J群体和G群体进行了AFLP扩增,共得到236个位点,找到了14个特有位点,这些位点的出现频率为0.200~1.000,其中11个为G群体所特有,2个为L群体特有,1个为S群体特有,这些特征性位点可以作为群体间鉴别的AFLP分子标记。L、S、J和G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72.02%、64.40%、74.65%、76.9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603、0.2308、0.2554、0.2636,Shannon’s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881、0.3462、0.3830、0.3961,总体表现为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很丰富,其中G的遗传多样性最高,S最低。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394~0.1586之间,L、S、J 3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近(0.0394~0.0578),G群体与其它3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均较远(0.1271~0.1586)。3.2文蛤不同群体的遗传结构的fAFLP分析对W、Z、G和S群体的fAFLP分析结果发现,4个群体均存在特征性位点,在497个位点中找到了80个特有位点,其中13个为G群体所特有,25个为Z群体特有,10个为S群体特有,而W群体特有位点为32个;S、C、G、W多态位点比例依次为92.06%、86.72%、95.82%、80.3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856、0.2759、0.2827、0.2401,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0.4400、0.4213、0.4396、0.3709。S群体与G群体的遗传距离仅0.0390,在NJ法和UPGMA法构建的亲缘关系的树状图上均首先聚在一起;而Z与G、S和W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641、0.1824和0.2231,W与S和G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2040、0.2089,远远超过S与G群体间的遗传距离(0.0390),说明Z和W是两个很独立的类群,从遗传距离反映出的亲缘关系已超出种内群体间的变异。4白壳文蛤(W)可能不是Meretrix meretrix的分子生物学证据4.1 fAFLP标记比较分析对山东文蛤(S)、广西文蛤(G)和白壳文蛤(W)的fAFLP分析结果表明,W、S、G群体内平均相似度分别为0.7446、0.6047和0.5693,说明W的均一性比较高,群体内个体间遗传差异较小。在457个总扩增位点中找出了53个W的特有位点,远多于S群体(14)和G(21)群体,而且在53个特有位点中有9个出现频率为100%的位点,这些位点可以作为区分其它2个群体的特征性标记;S– G群体特有的位点有112个,其中有4个位点出现频率为100%,可作为S– G群体区别于W群体的特征性标记。S群体和G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585,遗传距离只有0.0424,在NJ和UPGMA法构建的亲缘关系的树状图上均首先聚在一起,说明二者的亲缘关系很近,应属于种内群体间的关系;而W与S和G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均较小(0.7939和0.7941),相对遗传距离很大而且十分相近(0.2308和0.2305),在亲缘关系树状图上单独分出一支,也表明W与S和G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远。4.2 ITS序列比较分析通过对白壳文蛤(W)、山东文蛤(S)和广西文蛤(G)的ITS序列扩增电泳、PCR-RFLP分析和ITS序列分析发现,W的ITS序列长度在1266-1269 bp,而S和与G的ITS序列总长度分别为1520 bp和1614 bp;从ITS1和ITS2长度来看,W分别为739-741 bp和316-317 bp,S为895 bp和414 bp,G为987 bp和416 bp;而从ITS碱基组成来看,W的GC含量在62.32-62.62%之间,而G群体为61.77%。W的3个壳色不同群体(B、C、H)间的遗传距离仅0.001、0.002和0.003,S与G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是0.010,说明W群体内变异很小,而S与G群体间已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但还均属于种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而W与G和S的遗传距离分别达到0.110、0.147,两个类群差异显着,已远超出种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用MEGA-3软件NJ法分别依据序列ITS1,ITS2以及ITS1+ITS2构建的叁个进化树的分支结构基本一致,聚类分析结果与前述序列析相一致,W的3个壳色不同群体(B、C、H)相继聚一起,G和S聚为另一支,两个类群相距甚远。研究结果表明,山东文蛤和广西文蛤应该同属于Meretrix meretrix,而白壳文蛤肯定不是Meretrix meretrix;那么白壳文蛤(W)到底应该划归文蛤属(Meretrix)中的丽文蛤M. 1usoria或斧文蛤M. 1amarckii种之一或其它新种还有待于深入研究。5文蛤不同地理群体杂交后代早期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分子遗传基础5.1山东群体与江苏群体杂交后代早期生长性状比较及杂交优势分析对文蛤S群体与J群体自繁及其正反杂交子代早期生长性状进行观察与分析发现,各组合生长性状在数值上总体表现为S(♀)×J(♂)>S(♀)×S(♂)>J(♀)×S(♂)>J(♀)×J(♂)组合;两个杂交组合均表现出一定的超中亲优势(优势率为6-168%),各杂交组主要生产性状的整齐度较高,其变异系数与S自繁组接近,而J自繁组合各性状变异系数较大,整齐度较差。S为母本的杂交F1具有良好的生长优势,且相对稳定(变异系数不大),是一个生产性能较好的育种亲本群体。5.2山东群体与江苏群体正反杂交子代及其亲本的遗传结构差异利用fAFLP标记技术对文蛤S群体和J群体及其正反杂交子代的分子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蛤J群体和S群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小,J♀×S♂杂交后代和J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0.9761),二者之间的相对遗传距离只有0.0242,在聚类系统树上首先聚在一起,而与S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642,说明杂种子代的遗传结构更偏向母本;而S♀×J♂杂交子代与S群体、J群体和J♀×S♂杂交子代间的遗传距离都较大,分别为0.0510、0.0775、0.0971,这可能是其表现较强杂交优势的分子遗传基础,与S群体的遗传距离较小的结果说明杂交后代接受父、母亲本的遗传物质并非均等,而以偏母本的方式遗传;S♀×J♂子代与J♀×S♂子代间的遗传距离最大,可见群体间杂交使文蛤的遗传变异增加,也是文蛤种质创新和遗传基础拓宽的有效技术方法。

王玲玲[9]2004年在《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种群分析中建立了 AFLP 和 EST-SSR 标记技术,对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一对一杂交亲本和 F1 子代家系进行了 AFLP 和 SSR作图标记筛选,构建了初步的遗传连锁图谱。 应用7对AFLP引物组合分析扇贝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结果显示栉孔扇贝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 0.756 和 0.728,平均杂合度分别为 0.226和 0.209,两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和近交系数分别为 0.0271 和 0.0386。研究表明,我国栉孔扇贝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种群,但两者之间尚未出现遗传分化。 筛选 11 对 EST-SSR 标记检测海湾扇贝美国东海岸野生种群、我国南北方养殖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美国野生种群和我国南北方养殖海湾扇贝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 0.4465,0.3984 和 0.4331。我国的养殖群体相对于美国的海湾扇贝野生种群约有 23%的等位基因缺失,且杂合度降低。 由 60 个 F1 个体组成栉孔扇贝作图群体。74 对 AFLP 引物组合共产生 2831位点,其中 603 个多态位点。共享图谱中,共 25 个标记构成了 5 个连锁群,总图距 431.2 cM,平均图距 21.5 cM,雌性图谱包括 198 个标记,25 个连锁群覆盖3130 cM。平均距离 18.1 cM。雄性图谱包含了 166 个标记在内的 23 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长度为 2468 cM,平均图距 17.2 cM。父母本连锁图谱分别覆盖基因组长度的 76.4% 和 77.1%。 57 对 AFLP 引物组合分析海湾扇贝杂交亲本和 97 个 F1 个体,共得到父、母本分离标记 187 和 203 个,共分离标记 152 个。微卫星分析产生父、母本分离标记 15 和 9 个,共分离标记1个。在所有分离标记中,偏分离标记 121 个,其中 77 个(63.6%)为杂合子缺乏。共有 99 个标记构成共享图谱的 14 个连锁群,总图距 1512 cM,平均图距 17.0 cM;雌性图谱由 150 个标记组成 20 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 2131.1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 16.4cM。在雄性图谱中,共有 151 个标记被定位到 20 个连锁群中,总长度 2055.9 cM,平均距离为 15.7cM。雌雄性图谱的覆盖率分别为 78.6%和 76.4%。微卫星位点 MSB6721 的定位说明海湾扇贝雌性图谱第 8 连锁群与雄性图谱第 3 连锁群的同源。偏分离标记分别在雌性图 i<WP=6>王玲玲 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谱的 LG3,LG6,LG15,雄性图谱的 LG2,LG7 和 LG19 及共享图谱的 LG3,LG4,LG5,LG7,LG12 连锁群的聚集可能表明海湾扇贝作图群体中多个隐性致死基因的存在。

于涛[10]2011年在《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oensis)都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二者杂交产生的杂交子一代,生长速度大幅提高,度夏能力显着增强,杂种优势明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育种方法,对我国扇贝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杂种优势遗传机理一直是遗传育种研究中一个研究的尚不透彻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研究水平一直落后于在生产上的利用程度,这种滞后问题势必影响杂种优势在生产实践中的进一步大规模利用,因此,广泛开展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研究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开始从分子的水平来揭示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机理。本文以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做亲本、二者杂交产生杂交子一代(F_1)、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F_2)等为材料,首先分析了F_1和亲本间核DNA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然后分析了F_1和亲本间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后比较了F_1、F_2和亲本间的DNA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标记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F_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5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得到315个位点,其中311个为多态位点,总的多态位点比例为98.73%;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4771±0.2606、0.4239±0.2777、0.5488±0.220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是0.3291±0.1850、0.2897±0.1959、0.3828±0.1612,表明杂交子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两个亲本群体都高;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4116,栉孔扇贝与杂交后代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是0.1316,虾夷扇贝与杂交后代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是0.2780,杂种子代与两亲本的遗传距离不是对等的;聚类分析显示,虾夷扇贝群体的个体单独聚到一起,栉孔扇贝群体的个体聚到一起,杂交子一代群体的所有个体聚到一起,且都是独立群体;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变异来源有30.47%来自群体间,有69.53%来自群体内,表明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2、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F_1 3个群体的线粒体COI和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扩增和分析。经比对分别获得781bp和725bp核苷酸片段,74个样本共检测到47个单倍型; F_1群体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都是最高的,而双亲的较低;F_1和栉孔扇贝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其次为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群体之间,F_1和虾夷扇贝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F_1和栉孔扇贝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较小而两者间的基因流比较大,F_1和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较大而基因流较小,说明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群体群体很早就发生了遗传分化;采用UPGMA法和简化的中介网络法构建的系统树表明,3个群体的所有个体被分为两个族群,栉孔扇贝和F_1交叉聚为一类,虾夷扇贝独自聚为一类,两个分支间没有交叉;使用特异性引物分别对3个群体进行PCR扩增检验,结果栉孔扇贝的特异引物能在杂交子代中扩增,而虾夷扇贝的特异引物不能在子代中扩增出条带,说明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其子代的线粒体遗传模式为严格的母系遗传。3、最后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F_1、F_2群体的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DNA甲基化与各性状的相关性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 DNA甲基化率与壳宽、总重等表型值呈正相关的关系,而与壳长、壳高、软体重和闭壳肌重4个性状表型值呈负相关的关系,其中闭壳肌重与甲基化率的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虾夷扇贝、栉孔扇贝、F_1代、F_2代的总甲基化率分别为32.79%、24.13%、19.98%、20.18%,杂交种F_1代的甲基化水平低于双亲,是两种扇贝杂交的结果;F_1代的甲基化模式经过了重新调整,其变化相对其亲本主要有4种类型:甲基化水平相同、去甲基化、超甲基化、次甲基化,且去甲基化位点多于超甲基化位点。以上结果表明,F_1群体的核DNA和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亲本是升高的,而F_1群体的DNA胞嘧啶甲基化水平是降低的。F_1群体的杂种优势可能来源于其遗传多样性水平的升高和DNA胞嘧啶甲基化水平的降低。

参考文献:

[1]. 牡蛎染色体的分子生物学分析[D]. 王永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1

[2]. FISH技术在贝类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王永平, 郭希明. 生命科学研究. 2001

[3]. 扇贝的染色体作图及系统进化分析[D]. 胡丽萍.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4]. 扇贝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D]. 黄晓婷.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5]. 中国牡蛎分类方法研究进展[J]. 巫旗生, 王晓清, 曾志南, 宁岳. 福建水产. 2011

[6]. 扇贝雌核发育四倍体和异源四倍体的诱导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D]. 迟长凤.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7]. 基于双壳纲18S rDNA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及核DNA含量与其进化地位关系的初步探讨[D]. 高凌云.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8]. 文蛤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及利用的研究[D]. 林志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9]. 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研究[D]. 王玲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4

[10].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研究[D]. 于涛. 上海海洋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牡蛎染色体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