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气环流_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论大气环流_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论流通一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流通理论创新的新视角

21世纪的经济将是流通经济,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将是流通经济的极大社会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流通将整个世界粘合在一起,流通问题是这样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流通理论的创新已成为经济学流派“分久必合”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成为进一步解脱各种理论范式和思维定式羁绊的一个突破口,也成为研究过渡经济学并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新视角。研究流通,首先从研究流通一般入手。

所谓流通,是运动着的具有交换价值的物质在流动中寻找通道或要求通畅并得以实现的过程,流通是人类社会物质运动和流动变化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客观过程。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形态,流通相对应地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流通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流通处于偶然的、片断的、局部的状态,商品经济则处于萌芽阶段;流通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是流通一般阶段;流通已作为独立的经济过程,商品已泛化为基本元素,在流通中不断实现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已形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从总体上看的交换,商品经济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流通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是社会化大流通阶段,这个阶级的商品经济处于高度发达时期,是流通的加速度发展阶段。流通发展的三个阶段,虽然没有明显的边际界线,但却同人类发展史一样,处于永恒运动着的、变化着的演进过程中,下一个流通形态是上一个流通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更高阶段,上一个流通形态是引起下一个流通形态变化的动因。

所谓流通一般,即是说将在商品经济这种特定的经济形态下,揭示最能反映流通所具有的共性的现象、本质及运动规律的一般规定性并其界定下来,以正确认识和发展流通。抑或是说,流通一般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发展的合理内涵,是商品经济社会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在流通一般阶段,流通规模趋向产业化,流通范围延展到一切采取商品经济形态的国家和区域,相对于偶发化流通阶段,流通的速度也大大地加快,其产生的效应不断地累积,使经济社会向以流通为主导的新的历史阶段转化。这一流通的历史阶段,体现着流通发展进程中最基础的,具有一般规定性的因子。研究流通一般,不仅能准确地把握流通的初始,推导流通的未来,而且因为流通一般处于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形态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也是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正在经历着的历史时期,因此,对于流通一般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流通一般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一)商品经济形态一般。

商品经济一般阶段,虽然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已经成为社会再生产的主要运行方式,但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商品流通相对于发达的商品经济来说,社会的经济运行仍表现为以实物运转为主体的态状,流通有清晰的轨道可循,基本处于两维状态,市场基本是有形市场,资源配置基本是有形市场发挥机制的结果,由此造成了形成流通一般的前提条件。与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相比,商品经济一般的主要特征是:

1.商品经济的基本元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的矛盾及其运动是这个阶段商品经济最基本的特点,即是说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已经成了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形式,整个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集”,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形式。相对于发达的商品经济来说,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是以实现经济为主的经济,流通是以实物流通为主要特征的商品交换关系和总和。在商品经济一般形态下,商品交换已由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和扩大的价值形式转向了一般价值形式,并由一般价值形式过渡到普遍的货币形式,即形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在这里只是“媒介”,而具有物质承载的商品运转或流通则是经济运行的主体,其运行轨迹清晰可见。

2.在商品经济一般中,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的融合过程表现为“经济的货币化”。在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是通过货币来进行的,货币交易的产出量与全部的社会产出量之比值即为经济货币化程度的衡量指标,该比值越大,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越高。作为货币的东西,都是自身暗含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实体,尽管它们在实物的形态上是不同的,但在世界的任何市场上,交出商品的一方,只有当对方也交出商品或是作为特殊商品的货币时,经营交易才能完成。这一时期的货币流通,是以商品货币本位和金银货币本位为主体的货币形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阶段。[①a]在这一阶段,任何一个交换过程的完成,交换双方得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商品,不是一般的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双重性的、有效用的商品,就是作为货币的特殊商品。作为商品经济一般中的货币是有形货币、实物货币,虚拟的、概念的、无形的货币,只是处在萌芽和初期派生阶段。纸本货币虽然业已出现,但基本上是与金银这一特殊商品保持一定比值的价值体现。

3.资本在商品经济一般中主要亦是以实物形态呈现,或是作为货币资本的实物形态,或是作为生产资本的实物形态,或是作为商品资本的实物形态。作为资本的运用,是通过不同的实物形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循环往复中、在运动中实现利润的经济过程。资本的扩张是资本实物形态的扩张,不论是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还是货币资本,在其周转与循环的过程中,都表现为实物形态的替代和转换,因此,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相对独立,又必须统一。在商品经济一般中,资本脱离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从G—G′的直接运动过程尚未形成,即以“虚拟资本”为主体的大规模的金融创新尚未出现。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作为实物形态的替换或扬弃都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固定形态。

4.进入市场的要素禀赋也表现为刚性的、有形的实物形态。劳动创造价值的具体形式表现为以体力劳动创造价值为主,物质资料劳动领域的劳动是才生产劳动,实际上是以体力劳动为本位的价值形式;生产资料表现为凝固在企业中的只可分次转移到产品中的部分生产资本,作为生产资料的这部分资本不是在它的使用形式上进行流通,而是逐步地把自身价值转换到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价值之中;企业则充其量被看作是一个生产函数,作为有形的各种要素的集合体。在商品经济一般形态下,企业大多表现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组合。

(二)需求与消费一般。

需求与消费一般是流通一般中最基础的理论问题,也是最基础的实践问题,它既是流通的起点,又是流通的终点,但它不是原有的起点和终点的循环往复,而是呈螺旋型在不断升位中引发的一个又一个的新的循环过程。它决定着流通发展的历史形态从初始的、偶发化的阶段转向流通一般阶段,又决定着流通由流通一般阶段转向社会化大流通阶段。

1.人的本质决定了作为需求与消费一般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经济学中,人作为自然人,其本质决定了行为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作为经济人,其本质决定了行为要趋利避害;作为理性人,其本质决定了行为要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作为社会人,其本质决定了行为要追求在类活动和类精神中自身真实的、有意识的、真正的社会存在。人类面临的世界是一个以资源稀缺为特征的经济社会,人类面对的自己是一个有无穷欲望、追求多元化需求与消费的复合体。

2.需求与消费一般的公理。所谓公理,这里是指经济学中对需求与消费一般被共同认知的概念框架、数学模型或经济分析,对正确认识流通中的消费者行为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提供了参考价值较强的参数,勾勒出了消费者所共有的、最一般的需求与消费。需求与消费一般的公理主要有:(1)人的需求不断由低层向高层发展的定律。(2)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3)衡量消费构成质量的定律。(4)边际效用价值论。(5)需求与消费中的新伦理。

(三)劳动力与劳动过程一般。

劳动力商品是商品经济一般形态下“庞大的商品堆积”中最具活力的特殊商品,也是流通一般中最具内生变量的要素禀赋,劳动力一般与劳动过程一般反映的是不同形式的劳动力商品与劳动的共性。

1.劳动力一般。所谓劳动力一般,即是说作为人的劳动能力通过分工与交易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同时消费劳动力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力既是在市场上用于交换的一种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自身价值或者叫自身资本的财富表现——劳动力自身劳动产权,还是劳动力作为消费者与被消费者的对立统一物。马克思在研究劳动力商品时,揭示了劳动力商品的一些共同特征,随着流通的发展,在市场上处于流通态状的劳动力商品成了最具一般规定性的经济规畴。第一,劳动者成为完全的自由人,使劳动力成为劳动者自己的“私人财产”,劳动力所有者能够自由支配归其所有的劳动力。劳动力所有者成为自身劳动力的决策者,在不断进行的博弈中寻找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选择,成为进行流通的最具流动性的生产要素。第二,劳动力所有者除了归自己所有的劳动力商品外,不直接占有其它要素禀赋,要实现等价交换,劳动力所有者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契约”的原则,在自己的使用权让渡被约束的同时约束使用者对自己劳动力的无偿占用、超值使用或超期占有,同时使劳动力的使用权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第三,劳动力使用权的消费过程,是流通的和物化形态的劳动支付过程。在流通一般条件下,首先进入市场的是有形的、具有刚性态状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没有劳动力商品的劳动付出,就不可能产生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序状。劳动力商品作为生产要素之一,是所有进入流通的生产要素的“粘合剂”,是有形的、刚性的要素禀赋逐步加快流通的“助推器”。第四,同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劳动力作为活的、有灵魂的、肉体的存在,其两重性又与其它商品有明显的不同。随着流通一般向社会化大流通转化,劳动力所有者让渡的使用权则逐步减少了体力劳动的支付,增加了脑力劳动的支付,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说,劳动力所有者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所有的人力资本。这里,个人像企业一样,在生命的早期(通过上学和在职训练)进行投资,强化自身的智能,以便在生命的以后阶段,在劳动力使用权的让渡中获得预期报酬,并且,如果一个人的智能投资与个人的天价以及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能形成最佳组合,那么,在今后劳动力使用权的让渡中,报酬一般会大于年龄工资,这对于分析工资和指导人们从终身的角度来考虑劳动力价值的实现是很有用的。[①b]也就是说,体现在劳动力使用价值中的知识、技能使劳动力价值由维持作为消费者的生存需求不断向更高的需求层次升位,这种升位的过程又造就了劳动力价值的自增值。第五,劳动力商品的自然属性,表明了劳动力作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禀赋,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属性则与劳动力所有者本人所处的社会制度密切相关,表现了劳动力商品一般的特殊性,但并不由此影响劳动力的商品的一般属性。

2.劳动过程一般。劳动过程一般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劳动过程是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把它们吞食掉,因而是消费过程,这种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区别在于:后者把产品当作活的个人的生活资料来消费,而前者把产品当作劳动即活的个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生活资料来消费产品被消费的过程中,商品因被消费掉而失去自身,重置的二重性即告实现,剩余价值由此产生,流通由起点达到了终点,终点又同时成为起点,流通又开始了新的循环过程。第三,劳动过程一般是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中抽象出来的。在进入流通的劳动力构成中,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力所有者占比重越高,流通产生的能量流动和流速就越快,反之则越慢。

(四)剩余价值一般。

剩余价值作为增殖的资本进入流通,使流通不断地发展和扩张,剩余价值是流通一般中比较敏感的问题。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穷其毕生精力所创立的理论,因为马克思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就使人们长期以来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主义的“专利品”,而忽视了作为剩余价值一般的合理内涵。

1.剩余价值一般是一切处于商品经济一般形态下的流通一般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般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历史规定的形式。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像它以前的所有生产过程一样,也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进行的,但是,这些物质条件同时也是个人在他们的生命的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一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一般剩余劳动,作为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必须始终生存。”[②b]马克思把剩余价值一般同剩余价值的社会存在形式以及具体转化形式严格区分开来,使剩余价值一般作为经济范畴的含义准确无误。

2.在任何社会生产中,劳动都必须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必要劳动,创造劳动者自身的消费,即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创造用来满足一般社会需求的消费,即社会公用必要价值。不仅作为单个的劳动力的劳动应划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这是一种微观划分,而且还应对全社会的总劳动划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即进行宏观划分,不仅要从再生产角度划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搞清楚剩余劳动是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而且要从剩余劳动的剩余索取权的获取、占用、处分和分配上划分其配置结构,搞清楚剩余分享的合理与否。不仅如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企业,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比值也各不相同。西方经济学认为,不论哪种类型的经济活动,本质上都可以看作是寻求、取得和分配剩余,最终都可以看作是对可分配剩余的追求、实现和配置,每个经济行为者,都试图在交换中获取一个可分享的正的剩余,这个剩余一旦被发现就能够实现和分配了。市场经济的原则是,任何实现了的剩余都要在参与者中分享。

3.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六章中列举了剩余价值率的三种公式仍然是适用的,剩余价值是扩大的社会再生产的增量部分,同样也是扩大的流通发展的增量部分。除此以外,作为劳动力还要对创造的剩余价值在社会整体福利中占有部分分享权的话,它的公式表示为:

公共必要价值/可变资本=(m/v)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或,公共必要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作为一个商品经济社会,假如劳动力不创造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剩余经济,那么这个社会肯定不会向前发展,而劳动力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必须和进入流通的资本相结合,将劳动力的使用权让渡给资本所有者。

(五)资本、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一般。

资本理论是经济学中最有争议的,也是最重要的理论问题,因为资本是流通中流动性最大的异质商品,它既是产出,又是投入;既是流通的客体,又是流通规模、流向、流速变动的内在的经济原因。实际上,资本不是一种原始的、刚性的生产要素,而是通过资本的内在冲动,寻找自行增殖的价值流通的更为高级的、柔性的生产要素。

1.资本与资本一般。资本是最能凸显流通一般的要素禀赋,它既是流通发展的产物,又是推动流通加速发展的内冲力。作为资本一般,一是具有内在的冲动,它要求自身的投入和产出,成为带来剩余价值自行增殖的价值,不论是以什么形态表现的资本,都必须在流通中不仅保存本身,而且要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的价值量;二是不论是从G—W—G′,还是从G—G′的运动过程,以各种形态表现的资本品具有同一性,都可以以货币这种形式表现,资本总是由异质的资本品构成,而且作为资本,必须把原价值同剩余价值区别开来;三是资本的内在冲动要求资本必须进入无休止的运动中,这种无休止的运动实质上就是资本的流通过程。

2.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循环与周转是运动周而复始无限化的表述,资本的循环与周转是资本运动循环往复动态过程的表述,资本是一种不能分割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循环的和不停顿的,资本循环过程表现为单个产业资本所处的运动形式时,按照其运动的阶段不断地以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这三种资本价值形态的循环替代为特征。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瞬间,实际上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配置下实现组合的瞬间(马克思推导的资本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和资本循环的总公式)。资本的运动首先表现为循环,其次表现为周期的、反复着的循环,这就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就是资本运动的周期速度,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都是资本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流通一般中最具流通性的要素禀赋,把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特殊形态去掉,资本就成了一个同质的、周期的、反复着的循环。

(六)企业一般。

企业是流通中唯一的各种要素禀赋的集合体。在流通中,各种生产要素经过市场配置在企业这一特定组织形式下组合起来,经过一定的排列顺序或整合组织形成了整体的合力。对于企业,不同的学术流派有不同的解释,企业是近几十年出现频率最高的经济学术语之一,成了涵盖内容争议较大的理论问题,也成了在操作轨道上差异较大的运动中的各种不同形态的集合体。由于企业本身就是由资本商品、劳动力商品、生产资料商品以及土地、企业家等诸多要素组合时产生的某种序列,因此,企业一般实质上是流通一般充分条件发挥下的一个集合解。

1.企业是一种市场替代的集合体。美国著名经济学家R·H·科斯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开了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主流派——新制度经济学家之先河,构造了可以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解的企业概念。在科斯之后,威廉姆森、A·A·阿尔钦、德姆塞茨、克莱因等、詹森和麦克林、利兰和派尔、罗斯、张五常、格罗斯曼和哈特、霍姆斯特姆和泰若勒、哈特和莫尔、阿根亚和博尔腾以及其他经济学者对科斯的企业交易成本理论或叫企业的契约理论进行了拓展。企业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当土地仅仅表现为土壤时,当资本仅仅表现为货币时,当劳动力仅仅表现为劳动者个人时,当厂房、机器仅仅表现为物化的物质时,它们自身仅仅是自身而已,但当它们由它们自身的交换价值被市场配置或被市场的一种替代形式——企业由“契约”关系所组合时,它们才能成为进入流通的各种形态不同的要素商品,借助它们组合时存在的企业各自具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

2.企业是流通中企业内合作博弈的集合体。不论是作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不论是作为资本所有者还是劳动力所有者,企业把单个的人组合成群体的序列,被组合的人群就产生了共同的利益要求。资本所有者追求资本的效用最大化,管理者追求管理的效用最大化,劳动力所有者追求劳动力使用权让渡效用的最大化,所有的集体在企业中的作为人所追求的效用的最大化,都表现为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或效用的最大化,决定了企业必须是一个不断创造效用和利润的经济组合,也说明了企业在流通中是企业内人与人之间合作博弈的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契约理论与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实质上是一致的,企业对市场的某种替代是各种要素合作的结果,企业内的各种要素互相凝结、产生合力的经营活动是合作博弈的过程。一个没有任何效益的企业,一个不能实现利润的企业,一个所有要素的所有者不能分享剩余的企业,一个不能在流通中保持自体运转或自身增殖的企业,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都不符合存在于企业的作为“理性人”的合作博弈的最低要求。

3.企业是制度维系和制度创新的集合体。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制度,企业内部存在的不确定性大大低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它可以在一个更加长久的基础上,创造出另外一些习惯和规则,这些习惯和规则一旦形成,就被稳定在企业这一长久的组织结构中。制度的创新则是在企业的交易成本高于市场交易成本形成负效应后企业生存的内在要求,企业储存和复制的大量基因式的习惯和惯例,一旦不能保持生产能力,或使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时,企业的制度创新就成了比按原轨道运转更为重要的事情。所谓制度创新,就是指为使创新者获得最佳利益而对现存制度的变革,譬如,引进一种产品;引进一种新技术;开拓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原材料的新的供给;采用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方法和形式等等,制度的维系与对这种维系的否定——制度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4.企业是不可分割、不可分离和不可让渡的实物形态与可分割、可分离、可让渡的产权形态的集合体。从本质上说,作为企业无论是以什么形态存在,追求效用的最大化或利润的最大化是它的内在要求。随着流通一般向社会化大流通转变,企业形式也向现代企业转变,其特征是以企业的实物形态为表态,暗含着的、明晰化的、流通性的产权则成了可分割、可分离、可让渡的流通物,成了进入流通的另一种特殊商品。

企业一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是,从本质上说,作为企业无论是以什么形态存在,追求效用的最大化或利润的最大化是它的内在要求。作为市场替代,它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角度追求效用最大化;作为合作博弈体,它从内部合作博弈的角度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作为制度维系和制度创新的组织,它从建立合理的运行轨道角度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作为以实物形态中以产权形态存在的统一体,它从资产的全额资本化角度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三、流通一般中的基本经济规律

(一)流通一般中的价值规律。

1.当商品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它所需花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是价值的实体,等价交换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交换按照等价的原则进行,即按价值相等的原则进行。商品的交换价值就是在亿万次的商品交换活动中确立起来的。虽然,价值量总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但是表现为商品交换价值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流通中,表现为不断趋向等价值量的交换。

2.当要素禀赋表现为稀缺资源时,其价格只随需求状况变动,而完全不为其它条件所影响,其交换价格与稀缺性成正比。瓦尔拉认为,稀缺性的资源有三种,一种是可以占用的有限量的有用物质,一种是有价值的可以交换的有限量的有用物质,另一种是可以再生产的、可以增量的有限量的有用物质,如果稀缺性和交换价值肯定是两个并存的和成比例的现象,则可以肯定稀缺性是交换价值的起点,现期价格和平衡价格等于稀缺性的比率。

3.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假定需求保持不变,供给越大,商品的价格就越低,边际效用就越小,表现为交换价值价格就越低。当商品的售出价格低于价值即低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的时间,商品的价格随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就会出现商品价格随供应量增多而递减的趋势,直至失去其价值。任何商品超过需求的供给越多,多得使一切需求完全得到满足之外,仍然有剩余的商品不能找到效用所在,决定商品价值的边际效用等于零或负数时,这种商品便不具有价值。

(二)流通一般中的效用最大化规律。

效用最大化是流通一般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律,所有进入流通的要素禀赋内在的冲动就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并在这种追求中选择自己的流通方向和组合形式,以使自己的效用以及为我的效用达到最佳状态,资本所有者把资本投入流通,追求的是资本在流通中最大限度的自行增值,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发挥资本的最大效用;劳动力所有者把劳动力使用权投入流通,追求的是实现劳动力使用的最大效用,以体现劳动力所有者的个人存在价值:消费者把收入投入流通,追求的是消费的最大效用。效用最大化尽管是一个极端的提法,能达到最大化的效用是难以度量的,但是,作为要素商品流通的原动力,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效用最大化的提出,使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所谓的“边际革命”,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开始走向成熟,也标志着流通一般中效用最大化已成了一条定律。由于人们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而效用的最大化又是由“边际”所决定的,因此,一件物品的经济边际效用、或叫商品的价格是由它的边际效用量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决定商品价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也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即这件商品或类似它的另外一件商品在具体经济情况下合理使用时可能产生的最小效用,人们所能获得的效用程度,与商品的交换价值正好是呈反方向的。

(三)流通一般中的自愿让渡规律。

在交易中,也就是在权利的让渡过程中,只有在让渡自身的同时,才能获得被交换的让渡物。因此,自愿让渡是交换的前提,没有自愿的原则,作为自在物的权利的让渡就不可能进行。无论是采取直接交易方式,还是间接交易方式,是自由交易方式,还是强制交易方式;是批发交易方式,还是零售交易方式,是现货交易方式,还是期货交易方式,其前提都是自愿让渡。在让渡中,让渡的权利的价值是通过交换而来的被让渡的另一种权利的价值体现的,在自愿让渡中,由于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交易中的博弈就要求按等量的原则实现被让渡的权利的价值,要求通过让渡权利而获取被让渡权利的最大效用,在交易中,所有让渡权利的所有者都力图通过交易换取与其消费需求相适应的使用价值,这是自愿让渡的两个基本点。

(四)流通一般中的均衡规律。

均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个物体在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并且这两个力量恰好相等时,该物体所处于的相对静止的状态。流通是个动态的过程,不均衡是绝对的,均衡则是相对的,寻找流通中的一般均衡、即寻找处在不平衡中的某一静止的时点,是把握流通发展脉络和总体趋势的重要手段。对一般均衡规律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四种:(1)一般均衡分析:这种分析假定各个市场、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都是互相联系的,如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仅受它本身供求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其它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影响,因而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与供求达到均衡时才能确定。一般均衡中,每个经济行为者只要考虑他自身的目标(偏好或利润),每个消费者的每一要求,均有某个生产者的自愿供给予以相应的满足,流通所要求的最大的协调性和要素资源复杂的多样性并存,在一个给定的市场中,没有一个经济行为者能优先于他人的行动。(2)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情况,而不受其它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影响,单个市场、单个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关系保持局部平衡状态,这时,均衡价格便产生了——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达到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形成的需求价格,就是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所形成的供给价格,是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或者说,均衡价格就是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3)厂商均衡分析:就是厂商在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不同类型的市场条件下,如何在流通中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品价格与产量决定所处的均衡状态。(4)消费者均衡分析:即是说作为一个消费者,要用在市场购买的各种物品来得到最大的满足,达到他的效用或满意与享受的量的最大化,或者说,购买的每一物品,对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形成相同的比例,从购买行为中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和效用,在这一点上,就处于消费者均衡。

(五)流通一般中的运动自变量规律。

进入流通中的流通物,一旦通过交易被编织为社会经济运行的组成部分,便开始了它的运动过程,并产生了不以自身意愿为转移的运行规律。由于运行是在流通中的运行,反映了物质流通状态的变换;流通是由运行着的流通物组成的流通,反映了交易中的各种不同的流通物的效用最大化要求,运动中的流通物的自变量形成了整个流通的因变量。

进入流通的消费者,是流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消费者需求层次的升位,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造成了市场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改变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市场行为。随着消费者需求自变量的发生,流通开始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进入流通的资本,是自变量最明显的流通物,获得剩余价值的价值的/本质决定了其自行增殖的内在冲动,决定了资本的扩张性,这种扩张性的倍加效应就是流通的加倍扩张。进入流通的货币,在流通中不仅充当媒介,而且产生增量的货币,货币速度越慢,需要的货币量则越大,流通速度快与慢造成的货币需要量的差异,正是流通中产生的隐形的、增量的货币。进入流通中的特殊商品——劳动力,在流通中寻找自己的自变量——形成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劳动能力,在创造必要价值的同时创造剩余价值,以便使自己的永久性支出保证在生命周期内有较高的消费水平。所有进入流通的流通物,各自的自变量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与其它互为彼此的自变量交叉组合为流通发展变化的因变量,从而使流通一般悄然转向社会化大流通。

注释:

①a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63页。

①b 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第79页。

②b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924—926页。

标签:;  ;  ;  ;  ;  ;  ;  ;  ;  ;  ;  ;  ;  ;  

论大气环流_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