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论文_葛 鸿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论文_葛 鸿

葛 鸿 山东省济宁市第八中学 27200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教会科学知识不如培养科学素质。地理科学由于它一定的难记性,为聪明学生所不以为然;又由于它的综合性,为中下学生所畏难。所以培养好学生研究性学习地理的兴趣、习惯、方法、能力(即地理科学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研究性探寻,深入研究。例如:我尝试经常把初中学生已经有兴趣的东西联系到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发言表现,从而发觉原来地理就在身边,自己本来就像张衡一样很爱好地理,自己本来就知道了很多天文地理知识。再加上老师经常性的表扬,产生兴趣的效果很好。例如:讲地图概念时(容易讲得枯燥无味),我首先问学生:“你在哪里见过地图?”马上就会有近半数学生争先恐后地相继举手回答:家里的书房、动物园、公园、车站、机场、电影、电视、书刊、报纸等等。表扬了他们记性好、见识广之后,我再问:“你什么时候用过地图呢?”同学们答得更起劲了。再问:“那么什么是地图呢?”这时候学生全盯着我,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如何表达这个概念,等待我的点拨。于是我拿出一张准备好的照片,要学生比较:“地图与普通的照片有什么异同(都有方向,都缩小,但地图上有符号、有注记)?”这时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掀起了高潮。

二、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生活中学习的习惯尤其重要,这是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是“学过的知识全部遗忘之后还能剩下的东西”,要时刻不忘点拨提醒同学们去观察、体会、挖掘、收集,勿让“生活大舞台”上的知识白白流走。如在讲日本这个重要国家时,我首先问学生:“你了解日本哪些地理知识呢?”不少学生竞相发言自己从书刊杂志、电影电视或其它学科中了解到的日本知识,讲不出又想表现的同学就有点后悔自己平时没留意了。我趁机表扬回答了的同学记忆力强、见识广,也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只要你今后多留意,到了印度、埃及、美国、德国、巴西等国家时,你一定不亚于刚才的同学的。果然如此,以后地理课上更少了沉默者,真正实现了师生交流、教学相长,我从同学们的见识中增广了不少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碰到学生有错时,就及时由其他同学或老师加以纠正,碰到有疑问的,就留到课后师生都去查寻资料。如有一次讲到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性,有学生讲二次大战英军舰队问题时,同学有争议,于是下一堂课上就有三位同学查到了真正的史实,并分析了原因。不少同学在写周记时提到:“地理课堂上见识广。”在这讨论与争议之中,研究性学习习惯成自然了。

三、探寻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方法是学习的金钥匙,是事半功倍的前提。以“中国地理”为例,对照《标准》,我们不难理解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必要性。运用这四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研究式的环境下学习,彻底改变以往“留心听讲”的读书方式。

1.实行问题教学。这类模式的关键是老师提出有吸引力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进入思考状态。问题要有技巧性、科学性、趣味性,扣人心弦,才能把学生引入枯燥无味的地图中去提取信息。如在“经纬网”一节中,可先问学生看电影时是怎样找座位的,引入经纬和经纬网定位的概念。此外,教师可从一些新闻热点提出问题,诱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新闻热点问题具有时代感,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老师就顺势引导他们通过读图找出答案。这就是问题教学的优点。

2.打破常规,实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让学生活泼地、研究性地发展求异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这种方法适合于区域或国家地理教学,它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上注意开放性。例如,在“北京”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地理位置、人口、资源、交通、气候、历史等方面搜集相关资料,即论据,把学生分为正反两大组辩论:我国首都是否要迁到正在大开发的西部?在辩论中,不求结果,只对学生整个研究的过程给予充分的肯定。

3.实行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研究性探究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教学。它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己的观察、考察、实验及查找资料而获得答案。这种教学方式适合于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的学习。初中学生一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问题。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理差异》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可提出探究活动要求:请你根据地图选取几个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比较,说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具体回答这样的几个问题:(1)选取这几个地区进行比较的依据;(2)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3)从比较中得出了什么结论。“探究”就是试探和研究,没有试探就没有研究,试探就是举例、实验的过程,研究就是归纳总结、形成规律的过程。

四、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任重道远。正如《学习的革命》中所说:“全民族智力的有效发展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昌盛繁荣。”“一个发育很好的头脑,一种学习的热情,以及把知识融合到工作中去的能力,是每个学生通向未来的关键。”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类型,它就像签名那样有个性。因此,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一个长远的常新的课题。

论文作者:葛 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  ;  ;  ;  ;  ;  ;  ;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论文_葛 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