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而不轻,回归本质--对2014年福建高考数学卷(文、理)的探讨与思考_数学论文

平而不淡,回归本质——对2014年福建省高考数学卷(文、理)的讨论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省论文,而不论文,本质论文,高考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高考结束后,福安市第一中学的缪向光,邀请同校的郭强、阮金锋以及泉州市第七中学的林志斌,就数学卷(文、理)的整体情况、亮点、导向等问题作了深入讨论,本文是此次讨论的整理稿,以期对广大一线教师研究高考走向有所帮助.

      数学卷(文、理)整体情况

      缪向光(以下简称“缪”):今年我省高考数学卷(文、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仅全面,而且重点突出,由表1可知,各知识板块的应考分值与实考分值都很接近.

      

      郭强(以下简称“郭”):在覆盖知识面的基础上,文理科数学卷都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对考生学科素养的考查.如,理科数学卷第8题(以下简称“理8”,下同)、文10在考查考生运算求解能力的同时,还注重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要求考生用“慧眼”探索问题本质、找出解题规律,以减少运算的烦琐程度.

      阮金锋(以下简称“阮”):从蕴含数学思想角度看,有的试题融合了多种数学思想.如,理17蕴涵着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思想;文22蕴涵着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分类与整合、特殊与一般思想.

      缪:我感觉今年数学卷(文、理)最大的亮点是:平易近人,平而不淡.试题看似平常,却将考生数学素养作为考查重点,熟悉而不落俗套,简约而不简单,深刻而不深奥.

      阮:是的,理科数学卷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选择题前8道都是基础题,填空题也算中规中矩,解答题的前两道以及“三选二”难度都不大,有利于缓解考生应试时的紧张情绪.文科数学卷的选择题、填空题部分,除了各自的最后一道,其他题考生都容易入手;解答题前3道属常规题,门槛不高,有利于文科考生考出信心.当然,不少试题看似平淡,却能甄别考生能力,如,理9、理14两题看似容易,考生却极易出错.

      缪:纵观数学卷(文、理),我发现很多试题都源自教材,或是对例题、习题的改编,或是对基础知识的推广与拓展.如,文10、理8均为向量题,源自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4第118页A组第2题第(5)、(6)小题,文10为教材原题,理8对原题数据稍作改造,但难度与原题相当;理13、文9源自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5第99页的例2,数据作了改造;理16、文18这两道题由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4第147页A组第11题改编而得.由教材内容改编成的高考题,一般低起点、入口宽,重在检测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林志斌(以下简称“林”):理19考双曲线,大部分考生虽有点意外(因为双曲线在“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是了解),但基本能接受.试题计算量适中,有一定的难度,实际解题时,考生们并没有感觉到考椭圆与考双曲线有什么差别.

      缪: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做到了“能力立意”,这也是近年我省高考数学卷(文、理)努力追求的目标.如,理10以计数原理为载体,以多项式展开为背景,考查考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理10有两个关键点:其一,考生要能将“选球方式”抽象为“颜色模式”;其二,考生要能理解题干中的“无区别”与“有区别”.若没有平日对计数原理的很好领悟、没有对多项式展开的本质理解,考生是很难正确解答此题的.不过,理10选项设置上不够理想,考生容易猜出答案,原因是,A选项展开式中每一因式中都不含

,即对应“所有的篮球都取出或都不取出”,考生直观上就会选A,考后我与部分考生交流过,他们也确实是这么思考的.

      林:理18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探索设计方案,考查考生的应用意识及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道区分考生是否具备较高数学素养的好题.理18本质上是在考查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的计算及含义,考生须捕捉“商场对奖励总额的预算是60000元”“顾客得到的奖励总额尽可能符合商场的预算”“相对均衡”这些关键词句,推得每位顾客的平均奖励金额为60元,方可找到解题突破口.

      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已成为近几年高考数学命题的主旋律,这点在今年的数学卷(文、理)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足以说明“回归教材,避免题海”将成为一种趋势.当下,不少教师信奉“备考=做题”这一复习等式,在这个等式中,根本没有“教材”这个参量,即便有,也只是口头要求,缺乏“如何回归”的具体指导.学生不知如何利用教材来升华自己一年的复习成果,只是从头至尾“浏览”一遍教材,结果看是看了,却没有多大的收获,久而久之便无人再看了.我以为,“回归教材”不是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素材并适当拔高的行为.

      

      林:今年的数学卷(文、理)又一次体现了“高考命题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如,缪老师刚才提到的理14,考到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对称性,虽然高中对反函数的要求很低,但不影响命题者对它进行挖掘.又如,理19考到了双曲线,“考试大纲”中对双曲线的要求是“了解”,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便不重视双曲线,甚至有教师片面地认为双曲线不会出现大题,这是一次很深刻的教训.

      林:今年试题淡化“区分内区分”,强调“区分间区分”,也就是强调好中差区分,但同为好的弱化区分,为其他过程性评价发挥作用提供机会,朝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阮:说得好,在早已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一线教师不应只满足于让学生考上大学,而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人生发展,关注学生能力、思想的培养.

      缪:今年高考数学卷的难度为近3年最低,“福建数学卷很简单”,这是数学考试一结束就广为流传的消息.然而,今年的福建数学卷真的很容易吗?部分优秀学生考试后反映:3年来难题都白做了!我觉得这个导向是正确的.试卷中出现了一些源于教材、构思巧妙的试题,并在考查考生的数学能力方面高于教材,算是回归数学本质.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展示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而执迷于对“所谓的考试内容”的反复练习,学生将缺乏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缺乏对数学基本原理和思想的整体认识,成为机械操练后的“流水线产物”.

标签:;  ;  ;  ;  

平淡而不轻,回归本质--对2014年福建高考数学卷(文、理)的探讨与思考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