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探讨论文_高燕芝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探讨论文_高燕芝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巨大的市场诱惑,带来了建筑施工企业之间激烈的市场争夺战。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建设方对建筑物的功能、质量要求日趋增高,这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变得日益重要,所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有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的客观要求。提升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水平,对于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降低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的劳动生产率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等均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1.1具体方法的控制

对施工作业方法、程序、施工安全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企业规定的标准必须高于前面两种,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依据承包合同的规定采纳相应的技术标准,否则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1.2做好计量工作

正确的配置计量器,一定要好好保管和使用,做好计量人员的岗位责任的分配,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器具和现场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开展计量知识的培训,提高计量人员的专业水平。

1.3建立健全的原始技术资料

原始资料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真实凭据,主要包括设计变化,设计交底记录,图纸审核记录测定记录,工程用品及施工质量检验,结构配件和建筑材料,技术核定记录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分析处理记录施工记录等。

1.4做好信息技术档案管理

在综合管理的过程中,要集合信息技术的整体应用,在施工技术的整体运行中,构建新材料、新技术整体运用的模式,不断推进新设备的整体功能,在促进建筑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加强组织施工设计、施工图样等技术措施等,并在企业综合授权的过程中,形成对指导文件图纸的签收、发放、收管等方面的保管应用等,全面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实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意义

2.1建筑企业的经济的效益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对于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其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信誉以及企业的存亡,再者,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借助新引进的施工技术人员,促进新老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进而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减少因在施工中出现施工技术问题,出现的推迟施工的现象,进而加大对施工的资金投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故此,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对于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2.2施工进度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包括许多部分,例如,施工设备的管理,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等。故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一些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且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措施的保障,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的意识,使得在进行施工时,施工工序和施工设备等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问题,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而施工周期的增加,会直接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3施工安全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一些工程由于复杂,加之施工工序进行交叉施工,进而使得施工的安全受到影响。故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加强对复杂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分析

由于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客观的管理体系,仅仅停留在依靠质量管理工作和文件归档方式进行施工技术管理的粗放型管理上。与此同时,由于整个建筑工程的中包企业没有对分包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很难进行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不到位,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和成本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认识,并且深入客观的对建筑广场施工技术管理进行研究,从而从本质上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为在激烈建筑市场竞争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的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认识程度不深并且不够重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现代化的工程建筑中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是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考核标准。科学合理的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建筑的工艺参数和建筑的质量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4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

4.1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1)施工图纸熟悉、会审制度。落实此制度能够加强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的深入了解,在需要图纸变更时能够考虑全面,既能满足施工质量和设计要求,又能达到需改图纸的施工目的。(2)工程资料技术管理交底制度。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影响着下一阶段的施工安排,为做好下一阶段的施工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为了方便施工验收打下基础。(3)施工技术变更逐层审批制度。施工技术的变更影响着整个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必须加以控制,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变更施工技术。需要变更时,必须进行逐层审批,并组织相关研讨会议,确定变更后的施工技术的可行性,防止不符合建筑规范的现象发生。

4.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技术管理应当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首先应加强施工前准备阶段的管理,在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审核图纸,保证施工图的完整性,不能缺少必要的施工项目地质勘查资料和设计图纸说明,充分理解设计目的,掌握关键的施工环节和施工技术,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4.3做好施工组织的编制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着整个施工过程,通过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有效的对施工方法、施工原料和设备、施工人员等方面进行规划,达到施工阶段资源的最优配置,有利于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使整个施工过程在可控的路线上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施工组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工程实际,对已有的工程资料进行系统地分析,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4.4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制度

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是每个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责,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度,能够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起到督促作用。定期召开技术交流会议,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施工工程验收的规范,以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施工现场的问题,保证工程质量验收满足要求。落实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制,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责任,调动广大技术人员参与施工技术管理的积极性,主动发挥各自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严格执行“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监理验收”的“三检”制度,将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4.5做好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许多企业和项目部不重视竣工后阶段的项目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管理总结程序没有得到实施。一个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项目部所获得的成功管理经验或教训没有通过相应的程序保存下来,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技术管理资料和提出的建议没有系统地进行存档和整理。

对于施工过程的经验和资料应该及时总结,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对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其他各类技术管理资料的整理、归档;对项目技术管理成效,施工过程中具体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个人的心得体会,以获取经验和教训,提出新问题和建议;如果施工技术有了较先进的突破和创新,还应整理相关资料作为企业标准、施工工序编写的准备。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任务,直接影响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现场管理是保证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举措,能够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是需要长期研究分析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牟杰.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3):121~122.

[2]苏高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8(02):268+273.

论文作者:高燕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探讨论文_高燕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