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来我国通识教育管理研究分析_教育管理论文

我国十七年来普通教育管理研究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管理论文,年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自教育管理学在我国再度被确定了应有的地位后,它的研究也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且获得了一些成果,形成了一些共识。从数量上看,近二十年来正式出版的各类教育管理学专著和教材近100部(本), 其中以学校管理学方面的成果居多数,教育行政学方面的专门性研究,形势也喜人(注:刘居富:《中国教育管理学的百年历程与未来趋势》,《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一些学者在充分肯定1978年后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清醒地指出了研究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如认为我国教育管理学还不成熟。名家之言,自有其合理性。但他们都基本以教育管理学教材和师范类院校的研究作为立论依据,有一定代表性,但还嫌不足。且最近17年来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态势究为如何?我们并不十分明了。因此,有必要对之作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方法

笔者以上海图书馆出版的《全国报刊资料索引》为资料来源,对其中“教育学”条目下的“教育管理与行政”(1991年始分为“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两栏),“世界各国教育事业”条目下的“教育行政”,“各级教育”条目下的“初级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学校管理”栏所刊文章,自1981年始至1997年止,进行了统计分析。《全国报刊资料索引》是一权威性的资料,对全国权威性的学术报刊和部分省、市报刊作了较为全面的资料收集,我们以此为依据,是有相当可信度的。

从内容上,我们将资料分成“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两个大类。其中“教育行政”又分成:理论探讨,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组织,教育计划,教育财政,教育评价,教育法和教育方针政策等内容;而“学校管理”分成:理论探讨,内部管理体制,教学管理,德育管理,体育卫生管理,总务管理,科研管理,校园环境和校风建设,领导工作,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项内容。在具体归类时,采取“不重复”原则,如有关“教育管理”理论方面的文章,一般划入教育行政的“理论探讨”一类,不复归入学校管理之中。如《教育管理的模糊模式》收入教育行政“理论探讨”中。同时,为避免因划类的交叉,采取按“主题词”划类的原则,即按文章重点阐述的内容为划分依据。如《试论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的关系》收入“教育督导”之中,而《从督导中看学校总务工作的管理》归到“学校总务管理”之中;《重视隐形课程,美化育人环境》列入“校园环境和校风建设”一栏;《浅谈班主任目标管理》列入“学生管理”之中;《衡量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入“教师管理”;《论教学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收入“教学管理”中;《给经费与给政策》收入“教育财政”一栏等等。

从研究方法方面,我们粗略地分成“实证方法”和“非实证的方法”两类。凡是实验研究,调查统计,个案研究,实地访谈等归入“实证研究”之列,其他则属“非实证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我们又将资料分成应用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把凡是面向教育管理实践,解决实践问题的论文归入“应用性研究”。而将主要在于发展教育管理理论的文章分到“基础性研究”(但如果是研究如何应用理论,仍将其划归“应用性研究”之中,如《利用期望理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论教学评价模型构建方法》等归入“应用性研究”)。

在资料归类的基础上,我们利用“WINDOWS95”中的“EXCEL”的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

三、结果

通过对1981~1997年共17年的《全国报刊资料索引》有关教育管理文章的统计,共得到论文2389篇。其中,教育行政554篇,约占23.2 %;学校管理1835篇,约占76.8%。

1.从研究内容看,教育行政类各项内容总的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教育行政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内容

理论探讨

教育评价教育计划 教育财政

总计107122 6132

百分比% 19.3 22.0 1.1

23.8

内容 教育行政体制

教育督导

教育法 教育行政组织

总计 23791016

百分比% 4.2

14.3

1.8 2.9

内容 教育方针政策 其他 总计

总计 4811554

百分比% 8.62.0

100

由表1可见,教育财政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教育评价, 理论探讨和教育督导,这几部分合起来约占79.4%。而这些内容的研究,并不是每年都如此,综观17年,它们有如下趋势:

表2教育行政研究中四项内容年度分布情况

年限 理论探讨 教育评价教育财政教育督导

19810 0 00

19820 0 01

19830 2 10

19844 3 00

19850 1 01

1986712 10

1987714 10

1988320 10

1989610 05

1990514 01

1991611 41

19928 2 19

4

19937 4 16 10

1994

18 4 23 18

1995

15 7 23 15

1996713 26 17

1997

14 5 17

6

总计 107

122 132 79

根据以上年度分布情况,可以绘出17年来这四项研究的发展趋势图:

图1 17年来教育行政研究四项内容的发展趋势图

从趋势图,可以看出,对“教育评价”的研究,从1985年~1991年形成了高潮,而“教育财政”和“教育督导”的研究从1991年始成为研究重点,“理论探讨”一直处于增长势头。

据17年来教育行政研究总情况的统计,可绘出如下教育行政研究变化趋势图:

图2 17年来教育行政研究变化趋势图

从图可以看出,教育行政的研究,自1981年,就一直呈上升趋势。仅在1988年至1991间弱有下滑。在学校管理研究方面,其内容分布如下:

表3 学校管理研究内容分布表

内容 理论领导教学教师内部

探讨工作管理管理管理

体制

篇数 578491 293 96

73

百分比31.5

26.816.05.2 4.0

内容德育体育总务科研环境

学生 其 总计

管理卫生管理管理和校

管理 他

管理

风建

篇数 12 37 45 28 85 85

12 1835

百分比 0.7 2.0 2.51.5 4.6 4.6 0.6 100

从表3可看出,“理论探讨”所占比率最高, 其次为“领导工作”和“教学管理”,这三项加起来共占74.3%。这三项研究内容的年度分布如下表:

表4 学校管理研究内容年度分布表

年限 理论探讨领导工作教学管理

19815

0

1

1982

17 13 12

1983

35 34 26

1984

29 16 21

1985

53 30 18

1986

31 20 21

1987

18

8 15

1988

16

9 21

1989

12

6 24

1990

17 14 20

1991

11 11 15

1992

38 29 10

1993

36 35

9

1994

49 51 12

1995

76 72 14

1996

84 71 26

1997

51 72 28

总计 578 491 293

根据表4,可以得到如下发展趋势图。

图3 17年来学校管理三方面研究内容的比较图示

从图3看,“领导工作”和“理论探讨”经历了三个阶段:1981 年~1986年是第一个高潮,1987年~1991年是一个相对低潮,1992年至今是第二个高潮。而“教学管理”在这17年中,发展比较平稳。从总的情况看,大致有如下趋势:

图4 17年来学校管理研究内容趋势

从图4发现,学校管理研究也经历三个阶段:1981年~1986 年发展较快,1987年~1991年发展稍慢,1992年至今是发展高潮。这与前面是相吻合的。

2.从研究方法来看。经过统计(因有部分文章不能找到原稿,我们只能从文章标题推断,但我们坚持统一的标准),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章大约有203篇,占8.49%,1991年之后有增多之势(见表5,图5)。

3.从研究目的看。应用性研究的论文有1705篇,占有71.37%, 且17年中(除1981年和1997年外)应用性研究的论文占总数的比例基本在60%~80%之间(见表5,图5)。

4.从研究人员看。已初步形成专门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队伍和组织机构,除中央和一些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所中设有研究教育管理的专门组室外,还成立了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同时一些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中,已先后设置了教育管理教研室、专业、系和专门学院。除此之外,广大教育管理实践工作者,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育管理的各方面研究,从而形成一支阵容庞大、结构复杂的研究队伍。

表5实证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大致分布情况表

年限 实证实证性研究所占应用性应用性研究

研究百分比 研究 占百分比

1981 0 0% 6 100%

1982 1 0.91% 34 60.71%

1983 1 1.79% 61 55.45%

1984 0 0.00% 53 65.43%

1985 2 1.50% 95 71.43%

1986 1 0.91% 84 77.06%

1987 1 1.23% 55 67.90%

1988 2 2.35% 69 81.18%

1989 3 3.70% 68 81.93%

1990 1 1.20% 68 81.93%

1991 2 2.27% 56 63.64%

1992 20 11.62%130 75.58%

1993 22 15.17%120 82.76%

1994 30 12.24%201 82.04%

1995 40 12.99%209 67.86%

1996 42 12.88%300 92.02%

1997 35 12.50%103 36.79%

总计203 8.49%1705 71.37%

根据上表,可以绘出近17年来,我国教育管理研究中的实证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变化趋势图,如下:

图5实证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变化情况图

四、分析

综上所述,对我国近17年来普通教育管理研究,我们已有大致把握,具体考察,还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

1.我国近17 年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大致能分成三个阶段:1981 ~1986年为恢复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个高潮;1987~1991年为调整深化阶段,呈回落趋势;1992年至今,进一步加速发展,形成了又一个高潮。综观这三个阶段,我们不难发现,它大致与我国教育领域的三次思想转变相吻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思想的变革,根据教育主导思想和重点的不同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注:徐广宇:《迎接新一轮教育思想转变大讨论》,《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第9期。); 第一阶段,1978~1984年,是教育思想的解放和教育理论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第二阶段,1985~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前,是我国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和教育思想逐步转变与端正阶段。第三阶段,1992年至1996年3 月江泽民同志与四所交通大学校长进行座谈以前,是我国教育界进一步解放思想,繁荣科研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阶段。如上所述,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无疑受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大环境影响,并呈现出三个阶段。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重大变化往往可以从社会找到线索。

2.学校管理研究走在教育行政研究之前。这可以从它的成果对照中看出(教育行政只占总数的23.2%)。这大概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式的教育行政体制。在集权式行政体制下,中央对财政、人事、计划和课程等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这样人们便失去了研究的兴趣,甚至认为没有研究的必要。但随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教育行政权逐步下移,人们已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对教育行政进行研究,因此,近几年中有关教育行政方面的文章逐渐增多。而学校管理则是广大实践工作者直接干的事业,他们从实践中体会到研究的必要,也不会在研究上承受多少压力。由此,学校管理研究无论是量还是质,都比教育行政研究好。但因改革开放之初,未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故而经验型研究居多。

3.在不同时期呈现了不同的研究热点。在教育行政研究中,“教育评价”在1985~1991年成为教育热点。这大概与当时改革开放之初,大量的外国教育管理理论被引进,同时一些测量、实验和统计等研究方法受到重视有关。而“教育财政”从1991年至今成为研究的热点,这大概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以及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有关,在这些法律文件中,充分重视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也指出了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而实践中,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长期以来,教育是一项清贫的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在这时刻提出教育经费问题,恰似一石击起千层浪,抱怨者有之,欣慰者有之,所以成了研究热点。我国本在1983年即已提出了《建立普通教育督学制度的意见》,但直到1992年之后,教育督导才成为研究热点,这确是一耐人寻味的现象。笔者认为这恐怕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有关,当教育行政体制尚未理清应有的关系时,教育督导是难以得到其应有地位的。而当教育权下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就逐步意识到应对权力实施控制,但在当前形势下,只能增强宏观调控,教育督导是其首选手段,故而此时才成为研究热点。

在学校管理研究中, “领导工作”和“理论探讨”在1981 年~1986年和1991年至今两度成为热点。第一个时期应是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的功劳,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引进了大量的教育管理理论。同时,广大中小学开始推行“校长负责制”,因此对教学工作和领导工作特别重视。而第二阶段,是经历了反“自由化”思潮的又一次回归,人们又开始冷峻地思索教育问题,开始有鉴别地引入外国理论。而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都已取得较大进展,这时,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所以,人们十分关注校长的责、权、利问题,并对校长的素质和培训等产生了深厚兴趣。而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研究在近五年里,也呈升温迹象。从统计看,自1993~1997年,约发表相关论文53篇,占这一研究内容总数的72.6%强。这与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有关。

与研究热点相对,也出现了一些研究“冷点”。如教育行政中的“教育行政体制(约占总数的4.2%)”,“教育计划(约占总数的1.1%)”和“教育法(约占1.8%)”等,虽近几年有所增多, 但仍旧太少,这与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强调依法治教的现实是很不协调的。在学校管理研究中,如“德育管理(约占总数的0.7%)”, “科研管理(约占1.5%)”, 这与当前强调德育工作和科研工作是不大相称的。“冷点”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这些问题心存疑虑,或认为无可奈何,或认为不在研究范畴;反映了这些方面的改革尚进展不大,从而未能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但事实上,这些研究跟不上,势必影响整体教育水平,阻碍改革步伐,也会降低应有的研究价值。因而,这些“冷点”应引起研究者重视。

4.从统计结果看,应用性研究占论文总数的71.3%,比基础性研究多,且历年来比较稳定。这可能首先是教育管理本身“应用性”特点所决定的,因教育管理学是一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能面向实践,解答实践中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其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现状的要求,随着改革的进行,教育管理中涌现了各种现实问题,迫切要求研究工作予以解答和支持,故“应用性的研究”较多。基础性研究不多,这是因为,一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历来注重经验的总结,不太重视理论创建;二在引进外国教育管理理论时,重在应用,少有对理论的验证消化式研究;三对教育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本身重视不够。据不完全统计,近17年来,就教育管理学科本身建设问题(包括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和学校管理心理学)的论文约23篇,这个数字稍嫌偏少,难以厘清教育管理学科建设中的许多问题。

5.实证性的研究太少(约占总数的8.49%),虽近年有所上升,但最高的一年也不过15%强。这说明,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大部分人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思辨方式。究其原因,一是我们长期的研究传统,重定性研究,不重定量研究;重历史文献研究,不重实验、测量和统计等;二是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促使研究人员重眼前利益,不事长远;三是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础较薄弱,理论尤其缺乏,研究人员的素质不高,从而在研究方法上难有较大突破;四是对教育管理研究进行反思的研究太少(近17年来,约有相关论文17篇)。缺乏对研究本身的思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观和研究方法的改进。

五、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近17年来,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阶段,

(二)学校管理研究比教育行政研究要成熟些,

(三)教育管理研究系统性不强,随意性较大,

(四)教育管理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以思辨性为主,

(五)教育管理研究在较大程度上还属经验型,基础理论研究不够,

(六)研究富有时代性,但又未能全面反映形势的要求,

(七)教育管理学科体系还不太完善,逻辑体系不明显。

以上研究基本支持了有关人员的结论,但又不十分相同。当然,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比较多,如教育管理研究队伍和组织的建设,教材的构建,研究方法论等,限于本研究的篇幅和资料性质,无力涉及。同时,本研究由于资料来源和所用工具的局限,也许存有其他缺失,希望读者予以验证、指教。

标签:;  ;  ;  ;  ;  ;  

17年来我国通识教育管理研究分析_教育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