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研讨会综述_哲学论文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研讨会综述_哲学论文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哲学——“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学术讨论会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哲学论文,走向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文明的历史车轮辗过时代沧桑与辉煌,携带百年风雨,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滚滚向前。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核心,是社会现实的产儿,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跨世纪的重要关口,都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在20世纪即将过去,新的世纪就要到来的时候,反思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展望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认识,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和湘潭大学哲学所联合发起的“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学术讨论会近期在湘潭大学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高清海、陶德麟、陈先达、夏甄陶、陈晏清等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会代表就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见仁见智,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有创见的思想,现揽其要、并结合近年来国内研究状况评述如下。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一)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思考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需要认清当前中国哲学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确立其领导地位的世纪。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可分为两段,1949年以前为第一段,1949年以后为第二段。从“五四”运动开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出现了一支马克思主义哲学队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这是一条线。另一条线是中国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以冯友兰等为代表的哲学家,他们从中西哲学结合出发,试图用西方哲学理念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但在社会实践中,他们并没有成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了胜利。1949年以后的半个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我们在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专业哲学研究方面比较欠缺,我们缺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家。有学者把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1 )80年代以前,可称为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80年代, 可称为教科书改革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3)90年代, 可称为后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前两个时期没有什么大的创造,基本上是注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走的是教科书的路子,因此谈不上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当代,面临一系列困境与挑战,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今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张扬个性与人性,来解决没有选择标准的生命中不堪忍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问题,又要重新思考人同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来解决没有标准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问题。要在这种对立思维中将中国哲学推向21世纪。

一些学者认为,哲学发展目前面临一些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科书哲学不能回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系列社会与人生方面的问题; (2)哲学自视过高,与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没有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未能提炼出影响人们生活实践的重大哲学问题,指导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3)哲学体系几十年一贯制,缺乏创新, 缺少时代内容,显得僵化、陈旧;(4)我们的哲学与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脱节,未能反映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5 )原有的哲学体系缺乏对人的价值关怀,不能指导人的价值选择、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大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遇到了挑战,同时也面临大发展的机遇,只要深切关注中国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前途命运,关注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切入火热的社会生活,21世纪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时期。

(二)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的背景分析

通过广泛的讨论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思考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离不开对中国社会现状的认识和对中国哲学、世界哲学境况的总体把握。

首先,中国哲学的21世纪走向必须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格局。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哲学的走向取决于中国历史的走向和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哲学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是由社会历史决定的。中国社会在近二十年时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社会生活中正发生着从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型,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实际上也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这一转型是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突出特点,伴随这一转型的是社会价值观念、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的巨大变化,这一时代背景决定了21世纪的中国哲学应该深切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与核心,把握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逻辑,为中华民族找到价值理想和精神归宿,从而推动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其次,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必须立足中国哲学的过去和现在。多数同志认为,中国现实生活中有三个哲学传统或者说三种哲学资源:一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产生于自然经济时代,是农业文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她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溶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内核,她既具有历史保守性,又有自我更新的机制,是我们走向21世纪的巨大精神动能的源泉。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商品经济时代,它既肯定商品经济较之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又充分认识到了商品经济社会的历史局限性,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目标——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经传入中国,就为中华民族先进分子所接受,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旗帜,经过近百年来的传播,特别是建国以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国人民进行社会实践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三是西方哲学,一百多年来,西方哲学思想不断传入中国,为中国人所学习与掌握,西方哲学以西方科技文明为依托对中国文化形成了一次次强大冲击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哲学中许多优秀的成果已为中国思想界所吸收和消化,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这三大思想资源共同构成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的三大背景,我们不能无视它或否弃它。

再次,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实际、以及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随着世界二极化格局的解体,人类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西方中心论”开始受到挑战,人类几大文明的冲突正在加剧,人类文明之间平等对话有了可能,这种格局对中国哲学与文化走向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当代科技的发展,为人类营造的“地球村”氛围,以及工业社会工具理性的恶性膨胀所带来了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如生态问题、和平发展、核问题等,使各个民族不得不联合起来,以人类大家庭一员的身份,共同面对人类文明的困境,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在看到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同时,又要冷静观察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西方中心论”的衰落,并不意味着中华文明已经振兴,中国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落差,决定了中国文化所面临的双重局面。21世纪中国哲学既要面对中国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事实,又要观照西方后工业化、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波,要在借鉴与吸纳,综合与创新中,开辟中国哲学的未来。

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

在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大背景后,与会专家学者重点讨论了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哲学的21世纪走向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客观需要,以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三大哲学传统为前提,进行综合发展,开拓创新。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的地位,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关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也就是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年费尔巴哈主张对德国思辨哲学进行改革,提出了建立未来哲学的任务。这个未来哲学有几个要求:(1)预示未来;(2)符合时代的要求;(3)代表人民的利益;(4)既能满足理论家又能满足实践家的要求。费尔巴哈提出这个任务是好的,但他未能完成这一任务,真正达到这个目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应在吸收中外传统哲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丰富马克思主义,并在社会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如何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的学者认为,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论从史出”,返回马克思,从文本研究出发,梳理一下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带到21世纪。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坚持活的马克思主义,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根据21世纪的情况说21世纪的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去马克思从未说过,这是中国人的创造,活的马克思主义必须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话,这才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一种观点认为,考虑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必须对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者进行综合思考,中国哲学已深入了中国文化的骨髓,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成了我们的血液,西方哲学也有它的可取之处,三者可以相互吸纳。从现在起到21世纪,将是这三种哲学传统根据各自的特点来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通过自我更新和相互比较、相互吸纳而发展自身的时代,21世纪我国哲学的走向将是一个多元并立而交相融合的局面,这三种哲学将会独立并存,同时相互渗透,并通过相互作用推动彼此发展。

有人认为,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是当代中国历史走向决定的,它将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龙头的多种哲学相互吸收,相互推动,百花齐放的局面,再也不可能是50、60年代那样一种局面,这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中国哲学的繁荣。有学者认为,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将向两头发展,一个是哲学的功用化方向,关注应用问题;另一个是哲学的非功利化方向,关注人生意义、真理观等问题。

有的学者提出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战略构想,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龙头的哲学学科群建设的思路。这一构思是基于当代实践和科学在深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的历史事实,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实践与大科学。当代哲学学科的深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正是对于当代大实践与大科学的一种哲学观照和反思。关于中国哲学学科群的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元哲学方面,加强哲学观、 哲学形态学、哲学方法论的研究;(2)分支哲学方面, 注意理顺各分支哲学间的关系;(3)在各分支哲学内部,注意解决其历史与现状、 理论与著作、体系与问题等内在关系,要在哲学与实践、科学与文化等的相互结合和渗透关系中建立和发展各种新兴的亚哲学分支系列。

一种观点认为,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依据于社会生活的变化,生活的变化体现在人、自然、社会诸多方面,但是归结起来是人自身的变化。哲学就是人学,人既是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又是理解哲学发展的关键,哲学的本性与人的本性具有内在一致性,哲学本质上是人理解和把握自己的一种自我意识理论。我们可以从人的发展及未来推断和预计哲学的未来,哲学的未来状态就是建立“类主体哲学”,当代人类发展的状况是“类的问题”日益突出,类本位也日显明确,因而,哲学将走向“类哲学”。

有的学者从社会哲学的视角思考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认为社会哲学是对社会转型的一种总体性把握,它对于纠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很有意义,对它的研究有利于社会科学的重建,对人文科学的发展也有重大作用。社会哲学对社会的把握是总体性的,是对整个人类生活的总体把握,从而超过前一层面——实践性,达到一种理论层面,指向第一哲学,如果使这两个层面互相贯通,从而有可能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路经之一。第一哲学是对终极实在、终极价值的把握,从而试图建构一种永恒的终极理想,但终极理想并非不变的,现实生活的变化改变了终极理想的基础。社会哲学可以将对现实生活和对终极理想的改造结合起来,重建中华民族的理想。有学者把社会哲学理解为一种主体意义上对社会结构的探讨,认为我们应从哲学层面对社会结构进行探讨,从哲学高度上消解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所诱发的一切问题。我们不是把结构理解为现存的组织形式,而是理解为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社会存在方式。因此需从主体和客体、人与自然的各个层面上展开对结构问题的探讨。我们既要吸收实证研究的成果,又要发展出对结构问题研究的新的方式和视角,一种对结构进行哲学理性的改造,一种哲学层面的批判性研究。我们的社会哲学研究要落脚于社会生活,展示哲学的新的形态。

一种观点认为,21世纪中国哲学将走向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从世界文化上看,西方思想文化的主流与强势地位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元文化竞争与共荣的局面,从中国而言,中、西、马三大哲学各有其价值,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吸纳,共同发展。有人认为,21世纪的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但我们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选择现代化的价值导向,不能光强调多元,还应该强调文化导向的重点化,即多元文化基础的重点化,那种盲目从西方引进时髦观念的做法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有学者认为,提多样性哲学比较合适,提多元化容易引起误解,21世纪的中国哲学要为社会提供多种价值选择,提供多种价值论证,为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做出理论论证。

有的学者指出,21世纪的中国哲学从研究方式上看将走向世界化与个性化统一。哲学是对世界的总体性把握,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碰撞,哲学世界化的趋势日显彰著,同时,文化的差异性,又决定了每个民族的哲学的个性化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哲学在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将把世界化和个性化有机统一起来。就此问题,有学者提出要创造出“有我的哲学”,要建立高扬人性,有时代内容,民族性、个性风格相统一的哲学。过去,我们的哲学几十年一个面孔,落后于时代,更谈不上与世界哲学对话。21世纪的中国哲学应该有中国哲学家自己的创造,有自己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对话。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要注意哲学的自发走向,所谓哲学的自发走向,就是从现实生活的层面上萌生出来的哲学意识和哲学观念。中国社会非哲学领域的哲学意识正在萌生:(1)中国十几年来的改革历程, 从经济层面到政治层面再发展到现在的文化层面的思考,已经变成了一种哲学思考。从对中国改革历程进行理论思考的视角来看,哲学思考已经走到了所有思考的前沿;(2)对人的重视程度已日益显著, 并进入到哲学人学层次的思考;(3)从其它非哲学学科的发展角度看, 所有社会科学都面临创新,而创新需要哲学作为内在基础,其它学科的发展也在基础方面向哲学延伸。从以上三个层面看,非哲学领域哲学意识的萌生是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哲学的自发走向使得社会对哲学的关注不再是哲学家的一厢情愿,而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意识。如果说哲学要直面生活的话,首先得直面这类自发哲学走向的萌生。但是自发走向不能代表哲学的真正走向——自觉走向。自觉走向是哲学工作者对于现实问题的一种深层思考,是对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深层把握。

有学者提出,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就是哲学家的走向。哲学家的选择是影响哲学走向的主观因素,社会发展的具体现实是影响哲学走向的客观因素。哲学的走向也就是哲学家基于社会生活实践和文明发展规律的独立的综合思考的趋势。哲学是哲学家的创造,哲学创造是个性化的,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有赖于中国哲学家的积极探索和创造。还有同志提出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取决于对当代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有效回应方式,走向现实世界,关注现实生活,是世纪之交哲学的生命活力所在,对现代化主题的回应,构成当代中国哲学的主旋律,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是传统与现代、效率与公平,经济与道德等问题,哲学家们从哲学的层面上回答这些问题决定中国哲学的未来走向。

有些学者认为,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将淡化体系意识,强化创新意识。思想创新就是面对社会与人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经过思考,找到解决这些新的问题的答案,这样的答案就超过了原有的定式,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产生一个新的话语系统。因此,有的学者提出,建立以问题为主题的分支哲学,以拓展中国哲学的视野。

一种观点认为,21世纪中国哲学面临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系列难题,中国既要进行自己的现代化建设,又要迎接西方文明的挑战,中国要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走过西方数百年才走完的道路,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历时性阶段矛盾在中国则变为共时性并存的复杂局面,传统、现代、后现代等该种力量并存,造成了人的认知图景的混乱,因此,21世纪中国哲学,应当以当代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为根本生长点,回归社会生活的本质层面,培植塑造适应现代化工业文明社会的文化价值理念,重建人文精神传统的权威,再造中国人的理想家园。

关于哲学、哲学功能问题与哲学发展的条件

1.关于“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功能问题也是与会专家学者们讨论比较热烈的一个问题。

有人认为,人们在说“什么是哲学”,即“what is philosophy”时,这个问题本身也存在有问题。当我们把哲学作为对象时,我们就会同哲学失之交臂。我们所能说的只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只有这样进行思考,才能把哲学同我们自己的生存紧密关联起来,才不致于将哲学抛离现实,变成一种纯存在。我们通常认为,科学起源于人的好奇,那么,可以说哲学起源于对好奇的好奇。

有人认为,哲学的特征除了高度抽象性和思辨性外,还有思维的自给性与超越性。哲学不是无限思维,哲学是立足有限,向往无限,不可能达到无限。极限即有效的边界,是一个度,哲学思维就是在这个度上做文章,力图去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人类思维的极限、人类的终极关怀就是寻找终极的价值。极限在不同哲学流派那里是不一样的,哲学家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自己的极限的前提,然后想方设法来超越之,形成有个性的哲学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就是那些对极限作出重新解释与说明的哲学家。

有的学者提出,哲学的功能有两个层面:第一是终极关怀层面,即人类问题;第二是社会关怀层面,即中国问题。我们的问题是社会关怀不够,我们的哲学只是一种解释体系,未能直面社会生活,容易僵化、教条化。

有学者认为,哲学是一种对于生存方式的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其社会生活中必然面临许多问题,包括一些本体论问题,哲学要研究这些本体论问题,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本体论问题的解释方式不同,而且,最根本的问题是解释本身构成了一种存在方式。这样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解决问题的结论都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哲学。

有一种观点认为,哲学是一种具有不确定性的学问,这与人的不确定性有关,人是一个不确定的存在物,人永远在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过程之中,永远在追求自身的新的规定性,哲学也一样。哲学王国是开放性的,没有穷尽的时候。有的学者认为,哲学是个不确定性的东西,但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总有自己的认识与结论。与会代表认为,对“哲学是什么”作肯定性的解答是困难的,但我们大多数人可从哲学不是什么来说哲学,这是一个好的思路。哲学不是什么,这样经过排除法,就有可能得出“哲学是什么”的结论。在我们的否定之中包含着肯定性的东西,在讨论中,大家谈到了哲学不是科学,哲学不是宗教,哲学不是政治。从历史上看,当哲学不等同于宗教的时候,它有可能成为科学;当哲学不等同于政治的时候,它就可能成为当时的宗教哲学;当哲学不等同于科学时,它就可能成为当时的政治哲学。不确定中包含着确定与不确定的统一,通过排除一些东西去确定一些东西。哲学的发展就是这样,在否定之中确定一些东西,形成一定阶段的思维成果。

2.关于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这是一个晦莫如深的问题,对此大家出展开了讨论。有一种观点认为,每一种哲学作为一定时代精神的产物,总是必然地反映人们的利益与追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体系而成为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政治性;但是总体上,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改造世界的一大学科领域,又具有普遍的对象、问题、方法和规则,反映人类知识、理论和真理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又成为它非意识形态化的科学本质和功能。哲学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哲学能够不断繁荣发展的保证。因此,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不能分离,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两种极端倾向都是不正确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哲学与政治不可分,哲学关心社会、人生,也必关心政治,政治背后也必遵循哲学,哲学与政治不可分离,但可以分析。有人认为,哲学不能完全游离于政治之外,哲学应为社会的健全运行提供理性指导。二者关系的理想状态是:哲学主动与政治靠拢;不理想的关系是:政治向哲学主动亲近。

有一种观点认为,哲学问题与政治问题实际上分不开,虽然也确实有可以分开的问题,如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等;但大量的是分不开的,如政治学问题等。关键的是如何把握好度。

也有的学者认为,长期以来,我们没有理好哲学与政治的关系,致使本来作为政治路线、方针和政策理论基础的哲学成为政治的附属物,使哲学成为政策的论证工具,从而妨碍了哲学自身的发展。这就使得哲学理论长期处于一种徘徊局面,止步不前,损害了哲学的科学性、开放性与创造性。因此有学者提出,淡化哲学的政治色彩,赋予哲学以独立发展的权利,使哲学走上独立发展之途,促使中国哲学走向21世纪的辉煌。

3.哲学研究与百家争呜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哲学要推陈出新,要有大的突破,大的发展,需要不同哲学流派、观点的相互交锋、否定、吸收、碰撞。只有在这样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环境中,哲学才能自由思想,才能在竞争中发展自身。百家争鸣对哲学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就不能产生新的观点;理论、观点的正确与否,只有在百家争鸣中才能弄清;各派理论在百家争鸣中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同时吸收其他各派的合理思想,实现自我更新。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前景将是个“百家争鸣”的图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大传统将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环境中,寻求一种共生共存的整合关系,实现自身的理论更新和发展,创造21世纪中国哲学的灿烂景观。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研讨会综述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