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论文_徐炜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论文_徐炜

摘要:我国水资源丰富,水文水资源管理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人民财产安全有重要影响,所以在水文水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国家和政府的规定及帮助展开水文水资源建设。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总体发展形势在高度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水文水资源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这就需要结合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提高水文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优化措施;

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在水文水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借助信息化技术对传统的水文水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从而有效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针对水文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水文建设项目管理意识不足和水文监测设备不足,技术含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建设项目空间跨度大和水文信息化的建设资金难以保证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措施,希望对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有所启发。

1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传统的管理手段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高要求

因为水文观测资料数据量巨大,特别是我国沿岸台站30余年的波浪资料大都是通过光学测波仪每日4次定时人工观测,给之后的数据处理与分析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现阶段我国部分的水文水资源管理模式依然是传统的粗放型模式,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水文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工作受到诸多影响,甚至会出现大量水资源浪费的情况,而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总体发展形势在高度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水文水资源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这就需要结合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提高水文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的节约水资源。另外还需要结合水文水资源利用更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有效整合水文水资源,保证水文水资源的管理效率不断提高[1]。

1.2 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在水文水资源管理过程中,需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水文水资源管理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在1981年东北三江平原打水、1984年合肥大水、1985年辽河大水等一系列的水资源监测中,遥感技术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地区面积广阔,再加上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水平各有差异,信息化建设体系尚未成熟,水文水资源管理体系与防汛抗旱和水土保护等工作的建设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城区间的差异导致部分地区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尚未有效开展,也没有构建一套统一的建设标准和信息化平台,导致整体的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水平存在诸多问题,最终会影响整个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建设质量,导致水文水资源信息体系,难以有效的监督工作。再加上信息减少系统的集成存在诸多困难,如果想要实现统一集成管理,就需要结合专业业务开展,建立水文水资源监测和管理系统,为更好的实现资源整合和系统建设打好更加坚实的基础。

2 水文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水文建设项目管理意识不足

水文建设作为我国公益事业之一,其建设和管理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组织和建设,项目的立项建设管理等工作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程序。当今时代我国水文机构体制中大部分地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十分严重,进而导致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立项存在着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并且一部分项目并没有严格的遵守相关程序进行审批,甚至一部分水文水资源项目建设过程中依然选择了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十分薄弱,并没有重视基建程序,进而导致管理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2.2 水文监测设备不足,技术含量低

目前我国水文水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水文监测设备不足,甚至质量和性能比较落后,无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给建设管理工作带来了较高的难度。国外发达国家大部分水文水资源建设都会积极应用先进的水文监测设备,并且分布到各个地区,从根本上提高了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水平,提高了水文水资源建设效率。我国并没有采购和应用先进的水文水资源监测设备,依然选择了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而导致效率比较低,并且还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2.3 建设项目空间跨度大

水文水资源建设的时候其本身的内容诸多,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比如水文测绘、水文测站以及数据中心等十分专业的内容,另外,还会存在着土木建设工程、水文信息共享系统以及流域监测系统等诸多系统,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高,专业融合性比较强,并且水文建设和普通建筑工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工作地点会随时变动,甚至会涉及到整个流域,空间跨度比较大,进而导致水文水资源建设管理难度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2.4 建设主体还待进一步明确

建设主体没有得到明确也是影响我国水文水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水文机构并没有理清管理体制,我国各级部门往往会设置地市级水文机构,并且以区域内的流域水系为主,行业的垂直设备和地方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进而导致大部分地市级水文机构往往会负责诸多地区的水文工作,直接影响到水文水资源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行。

2.5 水文信息化的建设资金难以得到保障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如果不能保证资金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和保证,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水文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如果水文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不能得到有效的资金保证,就会导致水文信息化建设不能得到普及,水文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就不能得到保证,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水文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3 优化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水文水资源管理体制

针对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责任,对水文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不断落实和明确管理职责,让各个部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更能够有效发挥出自身的审查职能和管理效用,帮助水文水资源项目建设得到更加坚实的物力保障,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水文信息系统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职业,更好的管理各个环节,促进整个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健康长足发展。

3.2 加强专业管理人才培养

水文水资源项目管理,需要结合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展开培训和教导,尤其要针对性的做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另外要针对水文水资源管理开展积极的专业人才招聘工作,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质量。另外要结合水文水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做好奖惩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有效调动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在进行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过程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长期培养计划,严格落地执行,更好的发挥出专业人才的管理素质和技术水平,更好的促进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建设[3]。

3.3 合理利用管理类软件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对水文水资源管理有重要影响,当前开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和保障,但往往部分地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影响信息化建设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要借助成功软件和信息化管理程度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的管理,从而促进整个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系统更加健康发展。在进行成功的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能够有效降低程序开发资金,降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人员开支,更好的促进水文水资源信息系统健康有序运行。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节省水文水资源管理资金,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帮助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得到更加充实的资金保障,帮助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得到更加健康有序发展,也能够确保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被广泛应用于水文水资源领域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GPS、GIS等都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在水文水资源领域,能够对水下地形进行准确定位,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瑶,肖汉骏,牟浩.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1):108~109.

[2]贾伟,潘俞静.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4):76~77.

[3]石晓磊,赫明星,苏文峰.浅谈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169.

[4]陈春华,程海云,肖志远.长江水文信息化建设实践与发展思考[J]人民长江,2015,46(03):70~73.

论文作者:徐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论文_徐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