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及问题探析论文_王杉

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及问题探析论文_王杉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摘要:随着社会通信需求的增加以及对通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当前宽带用户的猛增,推动了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和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通信线路是保证通信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通信水平和通信运行情况。提高通信线路施工技术可以通过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通信线路的合理选择、线路敷设的科学性和施工顺序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从而全面提高通信工程质量,保障通信服务水平。

关键词:通信工程;通信线路;施工技术;研究

1、通信线路的概念和施工技术特点

通信线路是通信工程中负责保障信息传递的通路,主要是一种通信设备间的信号、语音及数据等信息传送的传输途径和相关设施。通信线路是我国通信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铁路、邮电、国防等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保障着社会经济的平稳安全和正常运行,地位非常重要。通信线路按照传输媒介分为架空明线、通信电缆、通信光缆和通信海缆四种,按照级别分为一级线路、二级线路和三级线路。可见通信线路的复杂程度和范围之广。由于通信线路是室外设备,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例如,地形、地质、气象、居民区域分布、通信业务量和周围环境等都会对通信线路施工和发展产生影响。在通信线路施工中,常常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用户分布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

2、常见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2.1线路选择的问题

线路的选择是通信线路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如果线路选择不合理,那么通信线路的质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通信线路的施工中不可避免的要对线路选择进行高度的重视,这样就需要技术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选择最佳的线路并且采取科学的手段来保证线路运行的稳定性。然而很多通信工程中的线路工程施工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中包括了线路的线芯不圆、包层之间存在的偏差较大以及线路选择的质量较差等,并且很多施工企业为了降低工程的成本,往往还会选择一些质量相对较差的线路,这些线路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达不到基本的要求,同时还会加快线路的损耗,对于线路传输的质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通信工程的质量,首先还需要选择最佳的线路,并且要加强对线路质量的监管,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线路施工的合理性。

2.2接头处施工技术的问题

通信线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产生的接头处通常是比较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如,接头处施工技术不合理,张力过大等原因,致使接头处不均匀或严重膨胀,通信线路无法均匀受力,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就会折断通信线路,导致通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3、工作要点

3.1夯实数据基础,提升资源管理能力

以资源管理系统为抓手,结合公司转型升级战略的要求和特点,进一步拓展资源类型,支撑转型业务落地与精准维护实施,构建面向客户、面向产品、面向维护的资源管理体系。

3.1.1资源管理架构

丰富资源类型,站址资源由传统的塔房基站,向宏站、微站、室分、传输等面向运营商及跨行业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综合资源拓展,实现全场景站址资源的统一管理。

3.1.2微站资源管理

微站一般由点位(杆塔、楼宇及灯箱等其它类支撑点)、传输系统、配电系统、综合接入点(配电、光电一体化箱、备电系统)、运营商设备组成。微站资源管理在现有站址管理基础上,增加物业信息、运营商设备信息、点位信息、传输信息,由点成面、全方位管理微站资源。

3.1.3室分资源管理

针对室分资源管理,重点体现配套资源、传输资源以及室分有源无源设备的拓扑与服务关系。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具备独立无线覆盖范围的室分整体。一个室分站址编码下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室分整体,每个室分整体均需明确最前级有源设备的外电引入点和外部传输接入点。

(2)外电配套/频带输出实体。包含配套设备(如外电引入、壁挂开关电源、蓄电池、FSU、分纤箱等)和频带调制/输出设备(如运营商主设备、主干有源POI、AU等)。

(3)分布系统主干及平层实体。包含无源功率分配器件(无源POI、泄露电缆、功分器、耦合器、天线等)、射频信号及电力传输线路(馈线、光缆、电缆、网线等),以及有源放大、解调、射频输出设备(干放、EU/RU等)。

3.1.4传输资源管理

将传输资源与相应站址关联,作为该站址的配套资源进行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覆盖多个站址的传输资源,以运营商接入点为起点,以站址点位为节点,以距离接入点最近的宏站作为该传输的所属站址,其他站址为关联站址。将传输光缆路由、光缆纤芯资源、光交箱、光电一体箱、终端盒等资源进行关联,形成光缆路由图、光缆配线图、纤芯分配图(分配表),准确管理传输资源的点、线、面。

3.1.5基于综合解决方案的资源综合呈现

以资源系统为基础数据系统,在全量管理站址设施资源数据的基础上,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呈现。

(1)点:参考传统站址资源管理的模式,对综合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宏站站址、微站站址、室分站址进行单独管理和呈现,其中各类站址涉及的杆塔等挂高资源、配套设备资源等,以资源树的方式进行综合呈现。

(2)线:对综合解决方案中相对分散的外市电、传输、室分天馈资源,以线资源的方式呈现路由,同时对于线路间的光分器、合路器、耦合器等器件,以节点的形式进行资源数据管理。

(3)面:将点、线资源结合,以图纸为载体,对综合解决方案整体资源分布情况以面的形式进行呈现,包括传输及供电的路由图、配线图、微站点位分布图、室分平层图等。在资源系统未满足支撑需求前,利用施工图纸,综合呈现各类点位、路由关系及整体布局,快速实施现场维护。

3.2全量监控可视,提升专业维护能力

充分发挥“一级平台、两级生产、三级管理、四位一体”的运维体系优势,在全面落实宏站维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维护专业,打造专业化的微站维护能力、室分维护能力、传输维护能力,实现各专业“可视、可管、可控、可维护”,锻造卓越运维服务品牌。

3.2.1全量精准监控

依托一级架构的运维监控平台,建立面向多专业、全方位的监控手段,在宏站动力配套设备100%有效监控的基础上,研究部署微站、室分、传输监控方案,夯实“一点监控全网”的能力,力争同步建设、同步安装、同步交维。

3.2.2专业化维护

在监控先行的基础上,通过“抓关键、建标准、控质量”,打造专业化维护能力。

3.3深度嵌入融合,提升代维管理能力

围绕公司转型升级发展要求,持续深化代维嵌入式管理,积极探索代维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深挖代维潜能,与代维单位建立更加紧密、新型的产业合作关系。

3.3.1代维管理体制变革

以“深度融合、嵌入管理”为目标,推动铁塔公司与代维单位之间的“双向融合”,真正形成“流程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平台一体化”。

3.3.2代维管理机制保障

以“质量提升、效率提升、效益提升、能力提升”为目标,推动代维管理标准化、生产智能化、服务综合化、队伍专业化,构建“四轮驱动”的代维管理机制。

3.4倡导包干定价,提升费用管理能力

针对室分、微站、传输等新型产品,倡导与运营商进行“四费”包干定价,提高稽核效率,减少费用争议,在包干基础上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4、结束语

总之,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通信工程的质量,通信线路施工技术使用的正确与否,是通信线路中通信传输和施工安全的关健因素。因此,在通信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线路及施工规范,控制好施工线路的质量,有效地控制线路的选择以及施工的要点,避免出现线路施工中的通病,有效地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确保施工线路的安全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苏涛,刘磊.通信线路工程的施工方案[J].信息通信,2011,01:69-71

[2]张克勤.关于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16:128

[3]黄燕.关于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3:237-239

[4]张强,严璐璐.浅析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及问题[J].通信世界,2015,09:66

[5]刘琦.关于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6,(18):111.

[6]柴兴恒,张建.对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91.

[7]杨钊.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电脑迷,2016,(06):41.

论文作者:王杉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及问题探析论文_王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