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构建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构建

赵胜利,师 宁,李泽萍,周 丽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 北京 101149)

摘要: 将“互联网+”技术与物流业融合起来,构建高度互联互通的物流网络体系,才能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专业化水平。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大数据等技术的物流应用趋势;除此之外,创新性地构建制造业、冷链和电商三大物流网络体系,阐释如何在现代科技发展下加强物流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最后,对推进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互联网+”技术

现代物流是借助现代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力量,对社会现有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快速、准确和低成本转移,同时也是实现物流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最优配置的过程[1]。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是物流发展的必要,可以加快整合资源与资本融合,高效化的物流网络对物流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提升至关重要。2016年我国《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物流行业要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2]。传统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建设也需要进一步推进。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体系与物流结合的发展理念及模式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良机,也为物流网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开始趋向于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物流体系网络化趋势显得尤为突出,物流各环节实现了以物流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互联互通,衔接性得到极大提升,各产业供应链的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这有助于实现物流行业整体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物流业整体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 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概念

现有研究对于现代物流网络以及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尚无明确的定义。《物流术语》中将“物流网络”定义成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施的集合[3]。徐杰等[4]认为物流网络是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总称。李欣等[5]指出城市物流网络是由各级节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系统结构形式。武云亮等[6]指出煤炭物流网络体系是指煤炭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设施与设备、线路和场所、物流信息与服务等要素的集合,是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王健[7]认为港口物流网络体系是若干个功能或者部分功能可以被代替的个体港口物流系统港口群体大系统,当两个或以上的港口存在共同腹地时就形成了物流网络体系。

综合学者们对于物流网络的研究,本文对物流网络体系定义为:在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物流信息网络、物流组织网络建设的基础上,物流网络中的各主体元素(企业、客户等)、客体元素(环节、服务、货物等)和连接元素(设施、信息数据、线路、技术等)形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基础设施(物流节点、物流设备、物流设施等)建设的基础上,以信息网络(互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信息网络技术)为总体支撑,将物流活动数据化与信息化,依靠物流数据和物流组织网络合理地协调各元素,实现物流活动在不同主体、不同平台、不同区域间形成一个信息高度透明、共享的物流立体化网络体系。

由表4可知,用2种方式对牛肉丁进行嫩化,产品的感官评价变化不明显,但是相对于钙盐嫩化,醋渍嫩化效果好,醋渍嫩化后,牛肉丁的弹性佳,外焦内嫩。因此,嫩化方式确定为醋渍嫩化。

2 物流网络体系中的“互联网+”技术

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的核心在于数据与信息的透明、开放、共享,信息网络系统是其总体支撑系统,而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的关键是现代“互联网+”技术与物流活动的结合。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设主要结合的技术有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

2.1.2 节介绍了哈希函数可以用于检验消息是否被篡改,但是消息的接收方却无法确认消息的发送方是谁。数字签名能很好地克服该缺点,用户首先产生2把不同密钥,其中一把为私钥,需要秘密保管;另一把为公钥,需要公开发布,且他人很难从用户的公钥推算出相应的私钥。一个数字签名方案[16-17]包含3个多项式时间算法:

2.1 物联网技术

上个月我回到扬州,在扬州市公安局广陵分局五里庙派出所,以“王燕茹被寻衅滋事”为名报案,把搜集到的聊天截图,威胁我的匿名电话录音,包括受他们的刺激之后产生心理疾病的病例全部作为证据提交给了公安机关,现在等他们调查。

2.2 云计算技术

电商物流网络体系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系统、智能作业系统、智慧仓储系统、产品调配运输系统、电商运行系统等。物流信息系统是电商体系的大动脉,物流的全流程信息(包括供需信息、交易信息、产品物流信息、产品分类信息、仓储信息、加工信息等)都要上传到信息系统,依靠信息系统来完成整个电商交易流程,其中移动互联网和电商公共信息平台是电商信息建设系统的主要部分。智能作业系统涉及到了仓储、配送、运行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仓储、运输等业务智能设备,不仅实现了数据的采集,也实现了智能作业,提高了各环节信息互通水平与工作效率[15]。智慧仓储系统基本采用现代概念的WMS仓储管理系统与云仓管理系统,云仓、中央仓、前置仓、前店后仓、微仓的仓储数据库信息都要传递到管理系统,实现对入库、在库、出库数据的采集与产品的数字标签化,从而实现科学统一管理,及时对各仓作合理的仓储计划安排。产品调配运输系统主要是实现电商产品从供应商到客户的调配过程,转运中心、物流中心依据供应商货单数据信息以及中央仓的产品信息进行产品的初调配,分拨中心、中转站依据前置仓配装好的货物信息为客户进行送货服务,配送站则根据前店后仓的客户需求信息进行进一步配送。调配运输系统要根据仓储信息和交易信息进行,同时整个过程要采用GPS、GIS、物联网感知技术实现全程联网监控。电商运行系统支撑着整个体系的运行,要在合法、可信、透明的交易平台与信息平台建设基础上规范市场,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充分考虑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物流网络体系,满足市场需求。电商物流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建设要加强信息建设,构建专业化平台吸纳更多的主体,加快物流制度改革,重视现代技术在仓储、调配中的作用,减少中间环节,充分发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优势,提高处理能力,节约物流成本。

2.3 大数据技术

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要实现对物流环节的实时监控与信息处理,主张从顾客需求出发提升网络体系服务质量,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及用户行为分析进行物流供应网络的任务分配优化,真正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尤为突出的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网络体系、移动云仓、仓储管理、运输配送、物流数据增值等业务的结合,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整个物流系统高度智慧化,整个物流系统可以做到自动识别包裹,实现货物找人,为终端用户提供按需、快捷的物流服务。

2.4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技术的重点领域。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 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在计算机语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AI智能计算的发展下,在各领域都有很重要的应用[11]。在物流体系互联互通建设中,人工智能主要是实现物流过程、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透明化,在物流供应链管理、行业分析、信息分享、智能终端等方面,尤其是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的研究为物流效率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

2.5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高度透明、匿名性、全环节独立、大众维护的特性,对于物流信息价值的传输提供了良好环境[12]。区块链以其独特的加密保护技术可以实现任何人在随时随地查看信息的目标,每一个节点都可以记录、获取信息,无需第三方介入。物流的发展对于区块链的需求越发明显。区块链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是以去中心化为主,消除市场乱象,解决信任问题,构建高效透明的交易环境,建立更加高效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信息共享机制,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实现物流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信息追溯和智能制造。

2015年6月,国网福建水口集团公司集控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水口集控中心功能定位是所属各水电站控制和调节功能的延伸和集中,也就是将水口、嵩滩埔、水东、雍口、街面“两江五站”共17台机组和4座水库全部纳入统一监控。

此次通过表决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中,并没有对一审稿中的5000元起征点进行调整,在8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表示,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是统筹考虑了城镇居民人均基本消费支出、每个就业者平均负担的人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后综合确定的。

3 物流网络体系发展趋势分析

3.1 信息化

冷链物流网络体系主体要素包括冷链物流的需求主体和供应主体、政府等其他监管部门等;客体要素为冷链产品、业务以及相关服务;连接性元素包括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冷链高级技术设施、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冷链物流监测与监管平台、冷链物流技术、冷链物流组织等[14]。本文基于冷链物流业务流程,对冷链物流网络体系进行了构建分析,如图2所示。

3.2 智慧化

大数据技术是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建设的又一关键技术,其关键在于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大数据对于物流系统进行物联网应用等端口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为数据驱动的企业科学决策和智慧管理提供了科学指导[10]。大数据在物流建设方面主要是在物流数据处理技术研究、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仓储系统优化研究、智慧物流发展模式研究、智慧营销、智慧物流网络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物流管理与决策研究、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尤其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决策方面,不仅加强了各环节、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互通,也为企业管理、决策、预警研究提供了方案。

三是要生活上关爱,赢得人心。要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从关爱职工工作、生活入手,着力营造“家”的氛围。多年来,很多基层单位始终把“民生工程”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3],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改善一线职工的生活、工作环境,实行职工澡堂、食堂标准化,职工宿舍公寓化,建设职工之家,为各基层队配备空调、电视、书架、健身器材等,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每逢重大节日,企业也积极开展各类群体的走访慰问活动,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3.3 追溯化

电商物流网络体系的主体要素为商务产品供应商、中间商与客户等;客体要素为电子商务产品,电子商务产品几乎涵盖了人们需求的产品,如食品、药品、电子产品、建筑材料等等;连接元素有基础设施设备、电商网络信息平台、交易平台、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本文基于电商产品的服务流程,对电商物流网络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如图3所示。

4 典型领域的物流网络体系构建分析

4.1 制造业物流网络体系

制造业物流领域的物流网络体系是围绕生产流程的组织、设施设备、物流信息、物流技术、物流业务等多要素的综合体,是点-链结合的综合物流网络体系,其构成要素分为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与连接元素。主体要素为生产原材料提供者、生产制造商与客户;客体要素为制造的产品、相关物流业务及服务;连接元素为设施设备、信息平台、网络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制造业物流领域物流网络体系。

图1 制造业物流网络体系

制造业物流网络体系是采购、仓储、生产、运输、信息五大业务网络的集合体。信息网络贯穿所有系统,是连接各大系统的核心系统,各系统的信息不仅要在系统之间相互流通,更必须及时地传递到整个网络体系的信息系统,由物流信息平台联通整个物流网络体系。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信息透明、分布式的特征,可以实现原材料和产品的追溯化,原材料和产品的政策信息、进货信息、渠道信息、价格信息、运输信息全程共享,采购环节的数据会上传到信息平台,各环节可以按照数据安排相关业务活动。智慧仓储系统通过仓储设施设备对运输设备提供的信息、材料标签信息、数据平台信息进行采集获取,依据数量、供应商、质量等级等数据确定库存计划、生产计划以及设施设备的调度计划;利用WMS仓库管理系统和云仓体系管理系统进行仓储管理,而且系统数据库可以获取所有的仓库数据,包括了库存产品的入库、出库、移动、盘点、拣货的相关的数据,实现或完善企业仓储信息管理,可为企业提供更为完整的物流管理流程和财务管理信息[13]。生产系统基于仓储设施设备、材料电子标签、专用的读写设备获取的数据,可以实现生产计划的安排和作业调度的管理,这样可以提高制造过程的准确度,减轻劳动强度与工作量,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机器生产实现产品的数字化、规模化、智慧化生产制造。运输系统可以根据仓储系统信息以及信息平台提供的客户需求信息、道路运输信息、产品自身所带信息等数据实现智能配送,同时采用GPS、车联网、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监控与追踪,完成运输活动。整个制造业物流网络体系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建立起来的信息网络为支撑,实现了五大系统的互联互通,各环节要素紧密相连,实现了数字化的生产;但与此同时要加强信息的透明化建设、信息系统的网络通信以及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不同主体、不同物流节点、不同区域的信息互连互通。

物联网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提出,是指把所有的物品通过物联网域名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等等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的官方定义是:基于互联网之上,使不可交流的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交流而产生的过程,称之为物联网[8]。现有研究认为物联网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3个层次的。物流与物联网的融合已经涉及到物流生产、仓储、运输、信息处理等过程,而且物联网在智慧物流管理中也凸显优势。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物联网技术主要有物流体系构建、仓储及配送等业务流程系统设计、信息数据采集与挖掘、网络信息传递、物联网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物流控制与管理系统设计、物流安全系统等应用,有效地提升了物流过程自动化、专业化、可视化水平,使得现代物流逐步迈向智慧化物流。

4.2 冷链物流网络体系

物流网络体系采用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传感器等技术和相关应用采集信息,利用云计算、M2M技术、数字集群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分享与传递数据,结合大数据与云计算对数据价值进行挖掘,通过建立信息平台等方法连接各个物流节点,将物流过程实现数据化与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的结合可以扩大物流的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误差,使整个物流网络的互联互通不断加深,物流体系的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

图2 冷链物流网络体系

冷链物流互联互通网络体系一般是技术监控平台对物流全程进行监测与监控,主要是由监控与预警系统、信息系统、仓储系统、运输配送系统、全程安全追溯系统构成,各系统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保障产品质量,实现冷链物流服务。监控与预警系统要与监控中心紧密相连,通过传感器、RFID、GPS、GIS等应用反馈的信息对物流全过程进行监测与预警处理,一旦发现任何异常信息,相关人员可以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尤其是在仓储和运输环节,要对仓储设备和运输设备进行严格的监控,对业务作业过程也要进行相应的监控,各系统信息要及时地反馈到监测与预警系统,方便监控中心作出应对措施。信息系统是各大系统的连接系统,全程的监测与控制要靠信息系统来实现,RFID、编码技术、条码编码技术、监测设备、车联网设备以及其他物联网监测传感技术等可以全程提供信息获取,监测中心可以实时对数据进行获取与分析,并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即时共享。仓储系统要对产品信息进行分析,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智能仓储设施设备和智能终端、WMS系统、云仓管理系统确定仓储温度、湿度、位置,实现入库、仓储、捡选、产品库存、出库等业务数据的采集,对产品进行智能化仓储,为运输配送提供计划安排依据。运输系统是冷链物流体系互联互通部分最重要的内容,是产品到客户手中的最后一道关卡。运输系统要根据产品入库信息、产地信息、货物品质保障信息等信息对车辆的调度、车辆的配装、车辆的配送路线进行合理规划,优化配送运输方案,联合客户需求信息与云仓信息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在运输过程中要采用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GIS、GPS、车联网技术等实现运输全过程的监测,同时及时反馈信息到信息系统与监测与预警系统,保障冷链产品完好地配送到客户手中。全程安全追溯系统主要采用区块链技术,对仓储、运输、配送、监测等过程数据公开透明化,任何人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产品的产地、仓储、运输等信息,有利于全程信息联通,提高客户满意度。消费者对于冷链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有效完成冷链过程保证产品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冷链物流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建设仍面临许多挑战,要加强不同供应主体、不同冷链产业、不同区域间的信息交流,加快建设大型的冷链物流节点,建立冷链产业联盟,政府要出台统一的标准,使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化、专业化、统一化。

4.3 电商物流网络体系

追溯化有利于信息价值的提升,提高整个物流网络体系的效率,加强物流过程的信息化透明程度,为解决信任问题、维权问题、监管问题以及产品处理问题提供了途径。利用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追溯,可以使物流流程完全透明、可追溯,从供应链的任一点都可以快速定位到源头,政府方便管理与追责,商家可以在短时间内查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消费者只需要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很方便地获取商品信息。可以看出,追溯化的体系为政府监管、企业提升品牌、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了依据,增强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图3 电商物流网络体系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热备冗余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9]。阿里巴巴、亚马逊、谷歌等公司已经利用云计算展开了研发与应用研究,相关的平台和系统也在实际中得以应用。在物流过程中,云计算的应用主要是结合大数据技术来实现的,可以对库存信息、车况信息、交通信息、交易信息等大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处理,依托云平台,利用超级计算对海量大数据处理,从而为生产计划、运输计划、存储计划提供决策。现阶段云计算技术主要是用于智慧仓储系统的建设、智能物流发展模式研究、配送系统模式的开发研究、信息化应用研究、云信息平台建设、物流管理以及物流体系构建等方面。

5 推进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

5.1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融资模式,加大对于基础设施的资金技术投资与建设力度。作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最基础的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区位地理优势,实现区域一体化建设。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建设大型物流节点,完善运输网络,加快不同企业主体、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融合对接,整合运输资源及信息资源。同时,要加强人工智能等智能信息化、自动化技术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结合,建设专业化的高级物流基础设施,实现物流设施设备全程智能化。

5.2 加快主体之间的信息透明建设

改变物流网络体系主体间信息的不连通、不对称、不透明状况,要打破商业隔阂,通过企业改组、合并等措施建立跨企业、跨产业、跨地域的商业联盟,加强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各物流园区、各信息平台的信息互联互通。当下各主体服务标准不一,难以满足现代物流的需要,而且政府也难以形成有效管理[16]。因此,政府应当出台行业标准,企业应改革运营模式和发展模式,结合“互联网+”技术体系,注重主体间的合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形成统一标准下的物流服务模式,构建可容纳更多主体的智能信息化系统。

5.3 加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是“互联网+”背景下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的总体支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建立范围更广、标准更严的标准信息平台,加强各物流环节、各系统、各平台的信息互通。同时发挥科技的作用,研究车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等技术与物流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凭借信息自动化设备对有关物流信息进行挖掘与分析,通过信息平台、区块链技术应用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递共享和全程信息追溯,将各环节通过数据接收实现产业的无缝对接,打造高度透明、共享、可信的信息网络系统。

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实践活动,任重而道远,要靠我们每个会计人员的不懈努力。有道是:“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只有进一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让“诚实守信”这一道德规范深深植根于每个会计人员的心中,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才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5.4 创新“大物流”模式

“互联网+”技术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大物流”模式的发展,所谓“大物流”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云概念下的物流,这种物流发展模式能够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充分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云计算技术的优势,依托大数据为物流活动作决策[17];同时,这种物流模式能够在共同的信息平台下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各环节的衔接,减少用户终端的压力,吸引主体在平台下的合作,以区块链为核心的分布式独立数据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信任,从而为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6 结论

本文重点总结和分析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的物流应用,基于现有研究和物流的发展需要构建了制造业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三大物流领域的物流网络体系,并对其元素组成和元素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阐释,阐释了如何在信息化的时代实现物流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最后进一步提出了推进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的建议。

现代智慧化的物流网络体系是自动化物流设施设备、信息技术、工艺、技术及服务紧密结合的综合型体系,具有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但是仍需要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技术等行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应用,实现产业与上下游的协调发展及与信息的互联互通。打造高度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就必须要加快“互联网+”技术与物流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数据在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现代物流向透明、共享、包容化发展,带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EB/OL].(2018-04-08) [2018-08-23].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804/627420.html.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OL].(2016-03-18)[2018-08-23]. http://www.lpxgsl.gov.cn/details.aspx?id=564.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技术协会,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等.GB/T18354—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Z].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4]徐杰, 鞠颂东.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08(1):10-12.

[5]李欣, 刘湘宁.基于两型社会的长株潭城市群物流网络体系发展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 9(5): 119-121.

[6]武云亮, 黄少鹏.我国煤炭物流网络体系优化及其政策建议[J].中国煤炭, 2008(10): 27-29, 33.

[7]王健.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 2005(12): 16-19.

[8]技术学派.什么是物联网?三分钟带你看懂物联网[EB/OL].(2018-07-16)[2018-08-23]. http://www.iotworld.com.cn/html/News/201807/1765a402c4247079.shtml.

[9]千锋长沙.云计算通俗解释, 什么叫云计算?[EB/OL].(2018-07-12)[2018-08-23]. https://cloud.tencent.com/info/6fc8634c2b aa52146ef6a5f27ecf9b25.html.

[10]云多普.大数据时代, 什么是大数据[EB/OL].(2018-06-19)[2018-08-23].http://www.sohu.com/a/236518997_100188728.

[11]容大教育.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发展?[EB/OL] (2018-07-11)[2018-08-23] . http://www.sohu.com/a/240557194_100105484.

[12]沧海信息资讯网.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即将推广[EB/OL] (2018-07-31)[2018-08-23]. http://www.sohu.com/a/244312096_100194670.

[13]迈维条码.WMS仓库管理系统, 企业高效管理神器[EB/OL].(2018-07-24)[2018-08-23] http://www.sohu.com/a/242981751_99982408.

[14]旷玉玲, 龙华, 海峰, 等.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科技, 2012,35(4):1-5.

[15]李孝苌.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商智能物流体系[J].科技经济导刊, 2017(36):13.

[16]安久意.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发展思路研究[J].标准科学, 2010(7):9-13.

[17]梁红波.云物流和大数据对物流模式的变革[J].中国流通经济, 2014(5): 41-45.

Construc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Zhao Shengli, Shi Ning, Li Zeping Zhou Li
(School of Information,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 China)

Abstract: Only by combining "Internet+" technology with logistics industry and constructing a highly connected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 can we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By means of system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odern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 of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and analyzes the trend of logistics application of large data and other technologies.In addition, three major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ld chain and e-commerce are built innovatively, and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explained in this paper.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interconnec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 interconnection; "internet+"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C931.2;G3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95(2019)13-0205-06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13.028

收稿日期: 2018-08-31,修回日期:2018-10-25

基金项目: 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提升首都物流服务品质的策略研究”(18GLA009);北京市“长城学者”项目“紧致化仓储拣选系统的优化研究”(CIT &TCD201703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仓储拣选系统拥堵的影响因素与联合控制策略研究”(71501015);中国物流学会重点项目“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研究”(2018CSLKT2-004)

作者简介 :赵胜利(1995—),通信作者,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物流系统与技术应用;师宁(1995—),男,山西孝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物流系统、数据处理分析;李泽萍(1993—),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物流系统、大数据、区块链;周丽(1978—),女,辽宁盘锦人,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优化理论与方法、区块链技术。

标签:;  ;  ;  ;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构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