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成长:理论内涵与成长机制分析_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成长:理论内涵与成长机制分析_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成长:理论内涵与成长机理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机理论文,内涵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商业银行成长决定因素的理论分析

(一)资本约束与银行成长

与其他企业一样,商业银行开业、经营与发展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资本。而且,随着银行的成长,必须及时补充资本。鉴于银行业的产业特性——吸收和转移风险,较之其他一般性生产或商业企业,监管当局和社会公众对银行资本充足性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同时,资本必须覆盖风险的要求,决定了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和银行成长要受到银行资本的约束。在现代银行监管框架内,资本约束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数量约束,既表现为资本数量对银行业务规模扩张、业务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制约和限制,也表现为监管部门、市场以及银行自身要求其业务发展进程与资本总量和结构保持适度协调;二是质量约束,既体现在一定的资本投入基础上股东对资本回报的合理要求,也体现在监管当局、市场主体通过资本数量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模式进行约束。一般而言,数量约束关注银行的竞争性和成长性,主要影响银行的生存问题;质量约束关注银行的效率性和稳健性,主要影响银行的发展问题。从金融监管角度看,银行的资本约束主要体现在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8%的监管要求,它是制约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张的最低界线。

(二)公司治理与银行成长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银行健康成长、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相反,坏的公司治理容易导致银行失败。与非金融企业相比,银行公司治理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治理目标既包括银行价值最大化,还包括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2)面临的利益冲突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复杂;(3)外部治理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有限,主要依靠内部治理作用的发挥;(4)董事会规模偏大,独立性更强。而事实上,银行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传导机制比较复杂,银行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经理层激励、信息披露制度、银行监管体制、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并购机制等,都会对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但是,一个有效的银行公司治理必须具备七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以清晰的产权界定为基础;二是银行所有者拥有选择和监督代理人的权威;三是银行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相对应;四是根据银行绩效动态确定经理层的收入水平;五是在清晰的制度框架下给予经理层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六是银行所有权在多元化基础上适度集中;七是具备对银行经营状况变动的开放性和适应性。

(三)管理能力与银行成长

管理对于银行成长的作用在于运用一定的组织手段,将银行的资本、技术、人才等经营资源整合为一个整体,并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对银行整体进行动态调控,以实现银行稳定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效率的目的。根据彭罗斯(2007)的“资源基础观”,银行可以定义为一组独特“资产”的实体。银行的资产能力决定着银行的成长。从成长力方面看,银行的寿命与其资产组合的连续性联系在一起,银行成长是一个资产及其组合动态变化的连续过程。广泛的资产基础会为银行的成长提供保险,以应对因竞争对手的模仿、顾客需求变化等引起的某一资产价值的损失。

当然,仅有资产的多样化还是远远不够的;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资产的多元化并不一定能够保证银行的持续成长。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具有同样资产能力的银行,有些实现了持续成长,有些只能维持现状。因为在资产为银行整体共有的情况下,分享同一资产的各个单位会发生冲突,引发道德风险,削弱了风险分摊优势。比如,银行的利润来源于市场营销部门与风险控制部门的合作,但是,由于两个部门之间利润贡献评估存在的技术难题,使得两者可能在贷款项目的审批上争吵不休或者试图搭对方的便车;或者市场营销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与借款人“合谋”,通过提供虚假信息欺骗风险控制部门,从而引发道德风险。再比如,假设一家银行的公司银行部门弥补了零售银行部门的亏损,只要银行整体上是盈利的,零售银行部门就不会那么心甘情愿地采取恢复盈利所必须的艰苦措施;但如果零售银行部门是一家独立的银行或者是一个事业部制的独立利润中心,情况就会大相径庭。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协调机制就是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

(四)综合化经营与银行成长

主流观点认为,综合化经营对商业银行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以下积极效能:(1)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具有成本优势;(2)通过扩展客户群体,银行可以获得经济集中的利益和竞争优势;(3)通过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银行可以实现信息和监督成本最小化;(4)通过交叉销售,可以充分挖掘销售网络之类的资源潜力;(5)可以适应市场变化并分散风险;(6)可以与客户建立起稳固的契约关系;等等。当然,也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认为,综合化经营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历史上也不乏综合化经营失败的案例。综合起来看,综合化经营的缺陷不仅包括因管理半径延长而导致的代理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大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可能导致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信贷分配扭曲及其引发资产质量问题;二是经济资源和政治权利进一步集中并造成垄断,进而导致利益冲突问题;三是风险引发的金融系统稳定问题。对此,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利益冲突不仅仅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专利,因为当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并当它们的客户不断增加时,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出现。而且,关于任何潜在的利益冲突的关键问题,不是交易本身是否产生利益冲突,而是交易各方是否有机会、是否有充分的激励去利用这些利益冲突。对于这些问题,既有的理论研究非常充分,在此不再展开。

(五)银行战略与银行成长

理论和现实表明,商业银行要实现持续成长,就应该制定胆大包天的战略目标,在收益、业务结构、竞争等级、地理区域等方面描绘出一幅极为不同且难以实现的未来远景。在银行成长的初期,大胆的战略目标重要性是不明显的,因为此时的银行成长面临许多不确定性,银行的生存更多地取决于对未来可预见的问题的有效调整,而不是银行制定战略和执行战略的能力。但是,在大银行的成长发展中,长期战略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制定大胆的战略目标有助于银行的成长和发展。当一家银行还处于幼小阶段,它一般不会自发地进行一些为建立资产和协调机制所需要的创新活动和投资;但根据满意原则,大胆的目标会刺激这些创新活动和投资的搜寻。而且,仅仅依靠财务规划,银行的高层管理者无法轻易地为建立大银行所需的创新活动和投资找到充分的理由;但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可以帮助银行从资源供给者那里获得所需要的投入。造就银行持续成长和诱人绩效前景承诺所带来的声誉以及所提供的心理愉悦,有助于说服员工和客户对银行增加投入和提高忠诚度。同时,大胆的战略目标也有助于减少银行内部不同组织机构单位之间的冲突(阿玛尔·毕海德,2004)。

成长为基业常青的大银行,既要有长期目标,也要有战略。战略是一个定义宽泛的术语,它决定了银行将在何处以及如何增加价值、所追逐的机遇、产品种类的宽度和特点、定价策略、分销渠道、技术和研发工作等诸多方面。战略对于银行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能够促进各种创新活动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有助于开发诸如专业技术和声誉这样的无形资产,还可以鼓励合作与团队精神来帮助解决协调问题。有效的战略通常具有一个最优的精确水平;而较为宽泛的战略则为银行适应意外挫折或意外机遇留下了一定空间,并且能够知道寻找互补性资产的方向。

(六)金融创新与银行成长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创新是银行成长的关键推动

力。总体上看,银行创新是一个涵盖了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内的金融创新体系。在这个创新体系中,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是银行经营活动中最经常的活动,是银行成长的基础。没有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商业银行成长的基础就不会坚实,成长空间也不会扩展。但是,在金融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须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持,商业银行所有的产品创新都必须依靠信息系统才能完成。同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创新机制和创新组织作保证,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就会流于形式或脱离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由此,管理和技术创新是银行创新的关键,是银行成长的两个“车轮”。进一步地,如果没有体制和文化的创新,那么,前面两个层次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商业银行的创新与成长也就会失去保障。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哪一种创新,都必须以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脱离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创新”,不仅不是银行成长的源泉,甚至可能给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在银行成长过程中,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直接作用是为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提供可行性,因而既增强了银行规模的效应,又使银行在规模扩大后享受到了更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创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商业银行的学习过程。创新既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无限发现问题的过程,这为银行降低成本、提升竞争能力和持续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七)技术进步与银行成长

从银行发展史上看,技术进步对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商业银行成长具有戏剧性的影响,它常常被引证为银行业变革中即使不是重要但也是主要的推动因素。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不仅导致了商业银行组织制度由业主制向合伙制的变革,而且提高了银行的交易速度,扩展了银行经营的地域范围;第二次技术革命不仅导致了商业银行组织制度由合伙制向股份公司制的变革,而且凸现了商业银行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使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爆发,诞生了风险投资、股票期权、证券、金融衍生工具等新的金融产品,使得银行的业务结构和业务范围发生了深刻变革;特别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在银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服务渠道、服务方式、产品创新、市场拓展、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和战略决策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使得银行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和业务创新须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支持。

(八)企业文化与银行成长

从理论上讲,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内部人群中形成合作的一种积淀下来的约定,是在企业内部形成的系列全体成员都认可并严格遵守的原则、政策以及价值观。它是企业理念、经营战略、产业架构、产权关系、治理结构、分配机制、规章制度等内部整体人文环境的综合反映。这些原则、政策和价值观使全体员工为了企业共同的目标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并在企业内部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表现方法。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学习与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它不是解决企业盈利不盈利的问题,而是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李政,2005)。

从企业文化与银行成长的逻辑关系看,企业文化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效率,增进经营绩效,促进银行成长。当然,企业文化也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管理效率,损害经营绩效,抑制银行成长。企业文化对于银行成长的积极效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减少了银行内部每个员工单独处理信息的要求,即通过一个共同的价值理念,使每个员工把注意力集中到本职工作上,从而减少了决策成本;二是补充了商业银行正式的、行政的控制系统,减少了银行内部为了维护行政管理的监督成本;三是弱化了银行内部个人偏好的倾向,减少了协调成本,使员工能更加趋向于合作和认同银行的共同目标。此外,鉴于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具有服务、诚信和风险管理等特征,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商业银行增进员工的风险观念和稳健经营意识,强化风险管理的基础;有助于商业银行切实践行客户中心主义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有助于商业银行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提升社会形象;等等。所有这些,对于促进商业银行持续成长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九)银行家与银行成长

银行家是企业家群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具有企业家的一般特质,是市场机会的发现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金融创新的促动者、社会风险的管理者和银行内部的卓越领导者。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殊性,银行家也具有一些有别于一般企业家的特殊秉性,即银行家是社会信用的人格象征,是市场经济的掌门人,是风险管理专家,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是理性的创新者,是政治和经济嗅觉敏锐的思想家。

中外历史和现实表明,银行家是对银行成长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的人力资源,他们在银行组织与管理结构中处于顶端位置。与其他要素不同,银行家对银行总是从整体上发生作用和影响,而其他要素只能从局部或间接地传导到整体。如果从银行参与竞争这个前提出发,把银行生存与成长同银行家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那么银行家的核心作用和本质职能就表现为银行家统帅整个银行不断地进行创新。正如里斯顿对于花旗银行来说,在银行成长的幕后无不凝聚着银行家的智慧和作用。

(十)金融生态与银行成长

根据开放系统理论,企业必须像生物体一样对环境开放,建立一种与外界环境相融洽的关系,这样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种群生态学认为,企业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其生存依赖于获得充足资源的能力。面对稀缺的资源以及其他企业的竞争,只有最适应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由此可见,商业银行作为一种市场组织,它的成长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所谓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由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李扬等人(2005)认为,经济基础、企业诚信、地方金融发展、法治环境、社会诚信、社会中介服务、社会保障程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和金融部门独立性等因素,对商业银行成长具有较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二、商业银行成长的边界与寿命边界

(一)核心能力与银行成长的规模边界

规模边界是商业银行边界的显化形式,体现了一家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它可分为纵向边界和横向边界。银行的纵向边界,是指银行价值创造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在银行内部开展活动的集合。为了将投入转化为产出,银行必须决定哪些活动应该在内部完成、哪些活动应该从市场中购买或交由市场完成。比如,在负债活动方面,银行是通过网点吸收存款,还是发行金融债券主动吸收存款,还是购买同业存款?再比如,对于客户信用调查、非核心系统开发、单证邮寄等业务是自己做,还是外包给市场来做?威廉姆森认为,这种“制造”还是“购买”的决策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纵向边界。如果银行在内部完成这些活动,则会发生两种成本,即市场成本和协调成本;如果交由市场来完成这些活动,则会发生外部市场成本和交易成本。一项活动究竟应该由内部还是外部完成,取决于分别利用两者的成本比较,其中交易成本的大小是决定银行纵向边界的重要因素。银行的横向边界,是指银行所经营的业务和产品的数量与种类。对于这个问题,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已经作出了很好的解释。我们可以将银行看作一个生产函数:当银行规模小于市场规模时,银行将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选择最佳业务和产品种类及其数量规模。在不考虑某些战略性因素时,银行的横向边界取决于效率或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会存在一个能够使银行的效率最高或平均成本最低的经营数量和业务或产品种类,即所谓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最优横向边界。

根据能力理论,商业银行所能够开展的活动以及可以达到的经营规模,是由其拥有的核心能力决定的。无论是交易费用理论对纵向边界的分析,还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对横向边界的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假设:银行开展的活动没有超越其能力范围。如果这些活动超出了银行的能力边界,那么,商业银行就只能选择外部购买的方式。因此,核心能力决定了银行的可能性边界,从而决定了银行的最优规模边界。但是,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核心能力在路径依赖下可能会成为制约银行持续成长的因素,即核心刚性。因此,契斯等人于1997年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塑造和重组内部和外部竞争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环境的整体能力”(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2004)。企业要想拥有持续性竞争优势以实现持续成长,必须拥有核心能力,同时,还应该促使核心能力根据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而处于不断调整、变动状态。

(二)银行成长的内部边界与运作效率

银行内部边界主要表现为层级化、职能专门化和部门专业化。当越来越多的知识不断地被专业化分成无数个层次机构和职能部门时,由于每个层次机构和职能部门有其特定的目标和方向、专门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因此人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内行使职责,并且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工作风格及格式。在传统和现有的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当中,通常按照银行业务的种类或便于银行内部管理的原则,在银行内部纵向上被划分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等许多机构层次,横向上被划分为诸如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同业业务、国际业务、会计业务、计划财务、授信审批、信贷管理、资产管理等若干个职能部门和业务单元。这种泾渭分明的内部边界在强调分工协作的工业经济时代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它的一些内在弊端将牺牲银行的运作效率。比如,信息滞后,决策迟缓,强调本部门(层次)利益而忽视银行整体利益,推诿扯皮,忽视协作;片面强调本部门(层次)的重要性,盲目膨胀部门层次边界,导致机构臃肿和无效劳动增加,等等。

从商业银行经营的实践来看,市场和客户并不按此泾渭分明的“部门银行”来提出要求;他们要求的满足,需要银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回应:便捷、快速、无结点的服务;快速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迅速提供客户需求解决方案;等等。如果银行在动态竞争条件下不能打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边界,而是维持传统的各自为阵、画地为牢的组织格局,那么,银行付出的代价将不仅仅是昂贵的协调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还将丧失客户、市场和业务发展的机遇。因此,以客户为中心,打破传统内部边界,实施跨边界服务客户,并积极按照业务流程进行银行再造,从“部门银行”过渡到“流程银行”,是商业银行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三)银行成长边界的无边界化趋势

从现实发展来看,银行成长的边界正在三个层面发生变化:一是业务的边界突破。传统的银行以存款、贷款、结算业务为重点,如今中间业务正不断地把现金管理、财富管理、项目顾问、财务监理、投资、融资、并购等业务纳入正常业务范围。银行通过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不仅可以巩固市场,而且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这将成为未来银行业务发展的方向和主流。二是行为和组织的边界突破。如前所述,商业银行传统的行为模式是按照业务种类将内部划分成储蓄、会计、信贷、国际业务等职责分明的岗位和部门,如今在信息经济和客户需求个性化时代,商业银行必须突破“部门银行”的原有界限,建立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业务流程,努力实现向“流程银行”的转变。三是业务运作模式的边界突破。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把一些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而专注于银行核心业务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比如美国运通、花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等一些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把一些诸如客户信用评级、客户信用评估、市场调研细分、非核心业务系统开发、账单寄送、不良贷款清收、后勤保障服务、企业形象建设等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这不仅为银行节省了约40%~50%的人力费用,而且可以集中资源大力发展核心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从现实情况看,这种非核心业务外包已经成为一种显著趋势。因此,商业银行的边界日益由有形向无形、由有界向无界转变,银行与市场的边界将变得更加模糊,难以确认。

(四)银行成长的寿命边界

根据寿命周期理论,银行的寿命周期是指银行从诞生到死亡的时间过程。从企业寿命周期看,所谓“百年银行”是那些能够超越固有的企业寿命周期,在长达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持续发展的商业银行,或者通过多次蜕变能够保持银行在上百年的时间中生存和发展的银行。当然,这里的“百年”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时间概念,只是一个“长寿”的描述。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企业寿命周期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通过揭示出在不同的阶段影响银行成长和老化的因素,进而说明银行在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战略重点、经营与管理的内容应该如何变化,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改善银行的生命质量、延长银行的生命周期,使银行能够成为百年银行。商业银行要长寿,就必须加强成长管理:对成长方向的管理——选择正确的成长方向;对成长速度的管理——有效控制成长速度;对成长潜力的管理——长个子与长脑子并行;对成长危机的管理——加强风险管理和危机处理。

三、商业银行成长的路径与成长性评价

(一)商业银行成长的路径

商业银行成长主要有自然成长、购并成长和跨组织成长三种基本路径,它们分别与“科层制”、“市场”和“混合”组织模式相对应。

1.自然成长。自然成长是商业银行依靠内部资源和自我积累而实现的自然性成长。这是商业银行最传统、最基本的一种成长方式。彭罗斯(2007)认为,由于资源的不可分割性、资源分布的永不平衡性、人的理性和能力的有限性,企业总是存在着未利用的资源。企业要想更完全、更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就要扩大生产规模,或进行多元化经营。但是,随着企业的扩张或成长,还会有新的未被利用的资源产生,从而导致新的成长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自然成长就是不断地挖掘未利用资源的无限过程。

根据毕海德(2004)的观点,银行自然成长的过程犹如骑自行车,当银行发展到某一固定的临界点之后,就不能轻易地停止成长,否则,行驶的自行车就会失去平衡,发展中的银行也会经营失败。首先,外部劳动力市场将外生出银行的成长激励。因为,银行的成长取决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吸收。这些人“希望加盟能够为个人在事业上成长和进步提供大量空间的企业”。其次,市场竞争的激励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竞争对手通过规模经济提升了市场份额,对自己的市场空间造成了挤占或蚕食,那么提升规模是银行必须作出的首要选择。而且,银行的社会影响力、客户认同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银行的业务规模为基础的,客户更愿意与那些市场份额高、业务规模大的银行打交道。第三,成长有助于减少银行内部的冲突。人类行为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失去所拥有的东西的厌恶程度,要远远超出得到相同价值的新的财富所带来的快乐。只有成长,才能保证银行内部利益主体之间、个人之间的利益不会受到较大损失,能够促使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银行利益达成一致。

2.并购成长。并购成长是商业银行通过收购和兼并其他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而实现的跃迁式成长。纵观近代银行发展史,任何一家基业常青的大银行(如花旗、汇丰、美国银行、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等)的成长,无一不是主要通过并购实现的。

根据现有文献,银行并购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战略驱动的并购、管理层无效驱动的并购、管理层利益驱动的并购以及股市无效驱动的并购;银行购并的形式主要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大多数文献认为,横向并购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和形成市场势力;纵向并购可以节约市场交换和签订合同的成本,消除机会主义,鼓励事前专用性投资,减少中间环节的营业税,实行价格歧视等。另外,纵向并购也有反竞争效应。对于混合并购的作用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有文献认为,混合并购具有财务协同效应、多样化经营以及降低风险的作用;能够保证公司业务活动的平稳有效过渡以及公司团队和增长组织的连续性;能够保护公司的声誉资本,提高公司的负债能力和降低由于兼并活动而引起的现金流量的波动。

3.跨组织成长。跨组织成长也称“网络化成长”,它强调银行通过在组织之间建立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盟网络关系以寻求成长。网络化成长的具体组织形式既包括合资银行(公司),也包括松散型金融集团,还有近期颇受瞩目的“银行外包”以及还不太广泛的“分包商网络”。其中,虚拟银行和战略联盟两种形式比较普遍。虚拟银行是靠信息技术手段,将存款者、贷款者、客户甚至竞争对手等独立企业连接而成的网络,目的是互享对方的客户、渠道、技术等经营资源,分担成本以及市场渗透。采取这种方式成长的银行仅保留最关键的功能,然后将其他功能虚拟化,以各种方式借用外力整合,进而创造银行本身的竞争优势。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银行联合体,是一种介于银行与市场之间的竞争性合作组织。

(二)银行成长性评价

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成长是异质的。由此,衡量和评价企业成长并不存在一种最佳的方法,也不存在一个最好的衡量与评价组合。从已有文献看,大多数人倾向于用销售额、员工人数和成长速度来衡量企业成长(张玉利等,2005)。我们认为,基于成长包括量的成长与质的成长两个层面,所以,评价银行的成长性不仅要有数量指标,更要有质量指标。

1.规模。关于企业规模与成长之间的关系已经在大量的经济文献中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Gibrat法则。Gibrat认为,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是成比例的。但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企业规模与企业成长无关。我们认为,虽然目前不能确定经营规模到底如何影响银行成长的方向,但是,经营规模的确是与银行成长密切联系的主要因素。比如,英国《银行家》每年7月号发布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就是以银行的资本规模和资产规模作为排名的标准。由此,规模是衡量银行成长的主要指标。

根据Ford和Slocum关于企业规模的测定方法,商业银行的规模包括“经济规模”和“组织规模”两个层面。衡量经济规模的核心指标通常是资产总额、资本总额、营业收入总额,以及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一方面,这些指标是企业成长研究中较多使用的习惯性尺度;另一方面,这些指标是与市场联系最为密切的经营指标。同时,在数据的比较和收集等方面,这些指标具有便利性。衡量银行组织规模的指标主要包括员工人数和营业网点。因为商业银行既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社会组织,所以员工人数和机构网点的变化是观察一个银行规模和成长特征的重要尺度。当然,这也需要根据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银行的信息化水平和劳动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做进一步的分析。比如,欧美国家银行的经济规模大,而中国的组织规模大。需要指出的是,把规模的扩张等同于银行成长,在现实中很容易误导银行的非理性行为。为此,评价一家银行的成长性,必须结合其他质量指标全面考虑。

2.速度。银行业的规模经济特质,决定了商业银行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没有适度的规模扩张和适当的发展速度,商业银行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所以,速度与银行成长的关系得到了广泛关注,从彭罗斯的“企业成长=时间×成长率”这一关系式的内涵来看,银行成长本身就是具有时间维度的概念,用两个时点之间规模的规则变化来衡量成长是一个重要的主题。现实中,增长率也是测度企业成长的典型指标。例如,我国《当代经理人》杂志推出的“中国成长企业百强”排名也是重点参考了速度指标。

成长速度是指在现存生命期内银行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主要包括一些经营指标和财务指标的相对变化情况,如资产增长率、存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息增长率、非利息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等。笔者认为,在分析速度指标时,不能仅看这些指标本身的变化,必须深入分析这些指标背后的深层次因素;否则,有可能陷入“速度陷阱”。众所周知,影响银行成长速度的因素相当广泛,不仅包括资本规模、经营效率、员工素质以及技术装备、银行经营战略等经营组织要素,而且涉及市场营销、资源筹集、研究开发、控制协调等各种管理能力要素;同时还广泛涉及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誉以及企业文化、信息资源、社会关系网络等“无形资产”,甚至银行的地理位置、市场机遇、领导人个人魅力等诸多极易被人们忽视的因素。

3.潜力。无论是规模指标还是速度指标,都只反映了银行成长的规则性,往往忽视了成长在时间上的不规则性。而且,这些指标仅仅注重以静态方法考察银行在过去某个时点的状态,缺乏以动态的观点评估银行在未来不确定条件下的成长预期。我们认为,只有当银行在未来经营能力、管理素质、资产规模、市场份额以及利润保有等方面均保持某种程度的整体增长潜力时,才能被认为具有成长性。如果一家银行成长的潜力不足、后劲乏力,这样的银行无论其过去的成长性如何,都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成长型银行。银行成长潜力主要由银行团队结构、管理基础与发展战略三个方面构成。银行团队结构主要包括银行决策层的基本素质、从业经验、银行员工基本素质、主要股东的基本情况等;管理基础主要包括银行的基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等与同业比较具有的优势;发展战略包括银行经营发展战略(战略定位、战略目标、主要策略、核心竞争力等)、外部环境因素(经济、金融、政策、法律、监管等)以及竞争对手状况等等。

综上所述,衡量和评价银行成长性要从规模、速度、潜力三个维度全面考察。主要的分析指标有:市场的持续增长;相对竞争优势;产品的差异化(如质量、服务、品牌);强有力的市场营销;稳定增长的收益和市值;适度的资本结构;激励相容的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对银行抱有信心;团队结构合理;内部沟通顺畅;明确的发展战略;管理基础健全;等等。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商业银行成长:理论内涵与成长机制分析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