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练习有效设计的体会论文_赵 霞

对小学数学练习有效设计的体会论文_赵 霞

赵 霞 山东省平邑县平邑街道第二小学 273300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活动,是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讲得多、练得少,课内不足课后补,造成了学生的恶性循环。老师与学生很辛苦,但效果甚差。为此,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总结和借鉴了先进教师的经验,积极进行教改,探索设计有效的练习,在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以达到减轻小学生负担、促进智力发展和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谈谈自己在探索过程中总结的一些体会:

一、有效练习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所设计练习的目的和意义。

2.注意练习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练习的时间和次数要适当分配。

4.充分发挥反馈练习的作用。

只有注意这几个问题,所设计的练习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二、练习设计的几点建议

组织练习,做到提高练习的效率,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认真研究,周密地进行练习设计。在十多年的小学教学中,我结合先进教师的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练习设计的体会,望能抛砖引玉,互相研究,共同提高。

1.周期反复,交替再现,达到巩固的目的。

对某个知识有一个表象认识,然后在多次反复应用中加深认识,逐步形成自己思维里的东西,这样就能达到巩固的目的。因此,在练习设计时,要注意周期反复再现。

例如,在学习新内容时,练习题中要适当穿插一些前面学过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反复接触的机会,寓复习于平时练习中。根据人的遗忘规律,新学的内容,反复再现的周期要短些,然后逐步放长;熟练的内容,反复再现的周期就可以更长一些。

2.联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理解。

小学数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多考虑从实际问题出发,使学生明确学以致用,并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例如,在讲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学校下星期要检查教室的布置,我班计划星期六粉刷课室的四周墙壁和天花板。现知道每平方米大约需要石灰200克,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大约需要买多少千克石灰。表现非常踊跃,积极举手说出计算方法。我拿出卷尺,让学生亲自测量、计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实际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及创新思维。

3.练习设计要有对比性,防止产生思维定势及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今天乘法应用题,学生往往认为所有题目都用乘法做;明天除法应用题,又会认为题目都是除法题。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做到新旧知识不断交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在解题时,新旧知识容易相互干扰。例如: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后,有些同学就会分不清什么时候求周长、什么时候求面积。因此设计练习时,就要设计一些有对比性的题目,让学生辨别、判断、分析,在比较、分析中揭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加深认识,使知识达到内化的程度。

4.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平常,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老师所讲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练习或调研题时,很多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对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在平时,我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常常错的或预测可能会错的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例如在第十册“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学习“互质数”的概念时,我曾设计了这样一组判断题:

(1)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没有公约数。(  )

(2)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

(3)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

(4)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

(5)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可能成为互质数。( )

(6)1和任何自然数为互质数。( )

通过这样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了“互质数”的含义,避免了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错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练习设计要有坡度,为学生提供思维及想象的阶梯。

认识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同时,学生的素质不可能是一致的,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有坡度、有阶梯性。

例如,可先设计一些模仿性的练习,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设计一些富有变化和发展的练习,这样就可面向全体,各有所得,让优生能永不满足地探索研究,让差生也能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全班同学的智能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和谐发展,收到较好的效果。

6.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如此,如果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题目或游戏,学生必然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例如在学完第一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可设计这样一组题:“找朋友,手拉手”。

(在做题前,老师先鼓动一下情绪,学生就会积极投入。完成后,老师就交朋友方面适当点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第十册“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这节课结束前设计一个游戏;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号,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1)学号是质数的同学;(2)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3)学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同学;(4)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5)学号是合数的同学;(6)没有站立过的同学。这样可以把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养成了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品质。

以上是本人在练习设计中的一些体会,要提高练习的效率,还要处理好题目的质和量的关系。题目不宜多,题型要丰富,还要根据本班的实际仔细考虑,这样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论文作者:赵 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3年12月总第10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1

标签:;  ;  ;  ;  ;  ;  ;  ;  

对小学数学练习有效设计的体会论文_赵 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