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教学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的策略探讨论文_余晓夏

幼儿体育教学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的策略探讨论文_余晓夏

广州军区司令部幼儿园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也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做好幼儿体育教学工作,是保证我国体育教学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全民综合素质的首要阶段,这就需要引起幼儿园的高度重视。本篇文章简要分析了幼儿体育教学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的相关策略,这对于推进幼儿教育事业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学;民间体育游戏;策略

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且民间体育还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构造。民间体育游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好处,这也是将其融入到幼儿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幼儿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和塑造的重要时期,在幼儿体育教育事业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的相关策略,对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1.民间体育游戏概述

民间体育游戏,顾名思义,就产生于民间。民间体育游戏是世代流传下来的,形式多样、玩法多样,可随时随地进行的,并给人们带来身心上的享受。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能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心理特点,随时随地带领幼儿做游戏,这还符合了幼儿活动好动的心理特点。与此同时,民间体育游戏的实施,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是有极大好处的。随着经济快速不断的发展,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民间体育游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忽视,这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举措,将其融入到幼儿体育教学中,不断完善和健全幼儿体院教学的相关事项。

2.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2.1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

教育部下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文件中明确表明了“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独特价值”的观点[1]。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游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民间体育游戏是我国的一项的重要的文化瑰宝,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体育活动,民间体育学形式各、花样众多、便于操作,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等,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对于调动幼儿积极性、散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具有好处。

2.2形成发展具有优良特色的幼儿体育教学

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件的相关要求,结合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的态度、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注重幼儿的综合发展。教师要开展内容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娱乐信的幼儿教学活动,在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引导幼儿学会自主学习。将民间体育游戏学融入到幼儿体育教学中,既能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又能推进教育的转型和改革[2]。

3.将民间体育游戏学融入幼儿体育教学的操作流程

对于很多的70后、80后和90后来说,幼儿时期的快乐体验都体现在游戏中。他们的童年时期,只要有片刻时间,教师都会带领幼儿做游戏。民间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教师、草坪、操场等都可进行游戏,带给幼儿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体验。

3.1民间体育游戏的整理归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也就说明,一个优秀合格的幼儿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外,还要不断丰富教学素材。在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体育教学时,教师先要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整理归纳,这是保证民间体育游戏正常实施的基础和关键。教师在整理归纳民间体育游戏时,可结合相关书籍,借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还可以向老人请教,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丰富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总结分析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实施这些民间体育游戏时,要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整体的综合考量,如游戏负荷、强度等,还要帮助幼儿了解具体的游戏方法、游戏规则、所需工具等,只有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制定民间体育游戏实施方案

在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民间体育游戏的选取、负荷、强度等。同时,教师结合幼儿和个体差异和心理特点,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3.2.1教师坚持从自身出发的立场

教师要坚持从自身出发的立场,制定一套具体规范的民间体育游戏实施方案,这要符合自己日常教学的需求,还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每个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都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每个教师身上的闪光点也是有所不同的,如有的老师擅长对幼儿进行协调,有的老师则擅长对幼儿进行说教。民间体育虽然内容丰富多样,且集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但对于教师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专业本领过硬、专业素质较高等。对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将民间体育游戏的优势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充分展现出来。

3.2.2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心理特点

幼儿是一个人的萌芽阶段,身心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幼儿对外在世界充分好奇,想象力较为丰富,且非常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充分散发自己的思维潜能。对此,教师要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心理特点,采取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民间体育游戏,由于幼儿的年龄非常小,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控力非常若,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借助于民间体育游戏的实施,合理规范幼儿的举止行为,锻炼幼儿的意志力,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在确定了具体的民间体育游戏,教师还要分析观察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如力量、速度、柔韧性等,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保证幼儿身心良好的发展。

3.2.3从幼儿园场地、设备等角度考虑

在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从幼儿园场地、设备等角度考虑。在民间体育游戏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教师明确幼儿园场地,选取适合的器材,这些都是需要事先准备好的。由于每个幼儿园的规模不同,场地、设备也各有不同,对此,教师要结合幼儿园的现实情况,采取适宜的民间体育游戏[4]。

3.3民间体育游戏实施具体做法

民间体育游戏的实施和具体应用,是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探究的重中之重。“跳方格”这个游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民间体育游戏,“跳方格”花样多、形式全,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受到众多幼儿的喜爱,且如今被广泛地应用与幼儿园的体育教学中。基于“跳方格”这种民间体育游戏学,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在实施“跳方格”游戏时,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心理特点进行综合考量,结合游戏的难度高低,将幼儿分成若干各小组。此外,教师刻画圆形和正常性的时候,也要考虑幼儿的身体特点,通过“跳方格”游戏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同时,又带给了幼儿快乐的情感体验。

(2)教师要明确“跳方格”这种民间体育游戏,教师和幼儿都要了解“跳方格”的游戏内容、游戏规则等。

(3)“跳方格”训练目标:教师通过实施“跳方格”这种游戏,锻炼幼儿的平衡性和协调性,这集中体现在幼儿双脚的支撑能力、弹跳能力等。

(4)“跳方格”操作方法与具体步骤:“跳方格”这个游戏主要是22个圆形和1个正方形组合而成,需要将圆形和正方形刻画在地面上,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圆形其他两个邻近处的圆形要交替排列,正方形要距离最后一个圆形大约55cm处的位置,当然,教师也可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心理特点等适当增减圆形的数量。在实施“跳方格”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结合幼儿的实际弹跳情况,适当调整圆形和正方形的位置。关于幼儿对“跳方格”的联系,主要有以下两种操作方法:

第一种操作方法是幼儿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到第一个圆形中,保持片刻的停止后再次双脚起跳,左右脚分别落到左右的两个圆形之中,以此类推,按照圆形的排列位置起跳,当跳到最后一个圆形的位置上,幼儿双脚弹跳,整个身体跳入到最边缘处的正方形的位置上;第二种操作方法与第一种操作方法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只是教师相应地调整了游戏难度,幼儿双脚同时落入第一个圆形位置的操作方法,改成单脚起跳,后面的操作方法与第一个操作方法完全相同。

4.结束语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幼儿体育教育也需与时俱进,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民间体育游戏花样众多、形式各异、富有娱乐性和趣味性,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等,采取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这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丽.苗族板凳舞在幼儿户外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16,(29):276.

[2]俞月萍.幼儿体育教学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的策略研究[J].神州,2017,(34):78.

[3]徐艳.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7,(47):270.

[4]柴晓娟.摭谈民间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学周刊,2015,(34):207.

论文作者:余晓夏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幼儿体育教学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的策略探讨论文_余晓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