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讨_社会管理论文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讨_社会管理论文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我国论文,高校后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体制创新的需要,是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一个有序发展的过程,总的来说,成绩是巨大的,表现在多个方面。但同时还有许多方面值得继续深化改革和不断探索研究。要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后勤改革的认识,进一步完善高校后勤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我国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浪潮,从理念的提出、政策的制定,到国家对改革任务的布置、各省市高校的实践探索及经验推广,如今已经有一些年头。这样一场声势比较浩大的改革运动,它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和共识?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明确和解决?这都是一些值得总结和探索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运动进行一番梳理,并就若干问题进行思考。

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由来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体制创新的需要

建国以来,我国学习苏联的国家管理模式,实行了多年的单一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缺点是一切由国家、由上级包揽决策及各种管理事务,层层由上往下指定工作计划,不能依据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变化做出及时的合理的调整,缺乏灵活性,不能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低下。因而这种单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演变成了一种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模式。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各项事业改革的深化,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为高等教育各项改革的关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包括改革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以及后勤体制几个方面。改革的总目标是: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使得后勤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从而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我国高校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后勤体制,具有供给型、福利型的性质和“小而全”、“大而杂”的特性,并普遍采取封闭式、自我配套和自我服务的运作方式。严格地说,这种运作模式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用行政组织形式管理高校后勤的一种特殊体制结构。其管理方式是学校承担人员及维持费用,后勤部门根据学校的经费安排和行政命令开展后勤保障工作。这种运行机制在历史上对高校的发展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形成了高校后勤用工制度的不合理和无成本核算的运作状态,造成了高校后勤管理上的“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自我封闭体系,出现了管理上“等、靠、要”和服务上“统、管、包”的弊端,导致高校后勤服务长期处在一种低效率和低水平状态。长期“学校办社会”,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教职工中约有1/5是后勤职工,教职工住房与学生公寓、食堂及其它生活设施占学校所有建筑面积一半左右。按照旧的模式,每扩招一个大学生,国家就需投入4.5万元左右,这是高校所不堪重负的。后勤保障经费及房屋设施的严重不足,严重地制约着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正象李岚清在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当前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是后勤设施问题,这也是影响扩大高校招生最主要的制约‘瓶颈’,而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出路,也还是在于加速高校后勤体制的改革。”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要

1999年7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出了一项重大发展战略调整——高校扩招,即由原定130万人再扩招30万人。在此基础上,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220万人,比上年扩招60万,2001年又招生268万人,比上年扩招了48万,2002年招生320万,比上年扩招了52万人,2003年招生340万,比上一年扩招20万。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高校在校生数猛增,高校门坎不断放低,使一大批有志青年圆了大学梦,并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昂首跨入大众化教育的时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直接的困难和压力首先来自高校后勤条件的制约。高校的连年扩招,使人们发现,当前影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是后勤问题,这也是影响扩大高校招生的最主要“瓶颈”之一,后勤改革成了当务之急。只有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才能真正使目前和未来摆脱“高校办社会”的困扰。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加入WTO后,外国办学力量将进入中国参与办学,而许多国家的高校后勤是完全社会化了的,其高等教育已经没有后勤的包袱拉后腿,其现代办学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将使我国的高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不抓紧时机完成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将难以真正与国际接轨,也抵挡不住外国办学力量的竞争。不进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高等教育就始终不能松绑和插上腾飞的翅膀,许多学校提出的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也难以变成现实。因此,世事时局,要求我们务必在后勤方面作一些彻底的改革。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就是将高校的后勤系统成建制地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相脱离,游向市场和社会的大海,变成能与社会办企业一道参与市场竞争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经济实体、第三产业。

二、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及成效评价

1.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

(1)学生公寓、食堂等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突破点和重点。自1999年至2002年底,全国新建大学生公寓3800多万平方米,改造1000万平方米;新建学生食堂约500万平方米,改造130万平方米。全国新建的学生公寓和食堂是1999年前50年建设总量的1倍以上,北京市是60%,浙江省是5倍。

(2)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办学活力的提高。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已被基本打破,高校普遍实现了后勤服务系统与学校行政系统的规范分离,并按照后勤社会化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成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这些新型后勤服务实体在用人办法、资金筹措、日常运营与管理、内部分配与激励制度等方面,都采用了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坚持为高校服务的新机制。通过改革,实现了原有高校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序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初步形成了竞争机制。在政府投入不多、没有增加学校负担的情况下,高校的后勤服务质量、规模、水平与效益,均不断扩大和提高。一种既坚持为高校服务,又不断探索社会化改革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格局正在形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一个最大成果,就是彻底地打破了落后后勤模式所形成的体制性障碍,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促进了校园面貌和周边环境的改善及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陈至立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上强调:“近年来,各地和各高校都十分注意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契机,改善校园面貌和周边环境。例如北京市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等学校的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原来脏、乱、差的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高校还抓住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机遇,对校园进行重新规划,将一部分教职工住宅和后勤设施,有步骤地向校外置换,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4)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动后勤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吸引了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据初步统计,仅学生公寓一项,三年内就拉动社会资金投入330亿元。我国各类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约1600万,年消费总额1200多亿,拉动了各地建筑业、餐饮业、文化用品制造和印刷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向社会提供一批就业岗位,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1)一些后勤与学校行政系统的规范分离不规范,人财物没有真正分离。主要的问题是学校领导想留些“自留地”,学校没有为乙方创造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使得乙方缺乏压力和内在的改革动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积极性不高,并且在处理学校后勤市场的问题上,甲乙方之间的矛盾没有很好解决,对学校后勤服务工作和水平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2)学校后勤改革普遍存在“小而全,大而全,自成一体”的错误概念和做法,效益不高,联合难。有的学校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为了自身或小集体的利益而放弃学生的利益。过去是靠学校的围墙来控制住市场,用计划行政来管理后勤,现在进行社会化改革了,仍然关紧校门,继续靠学校的围墙来控制住后勤市场,只是用一个叫“社会化”的东西当作帽子来继续罩在学校的后勤市场上,长远看对后勤队伍的生存和发展更不利。

(3)人事管理缺乏活力。“老人老办法”这个机制,虽然保证了改革平稳过渡,但实际上不利于改革的深化发展,因为老人工资高,成本高,还总与学校教师攀比。这是一种落后的观念,也是素质较差的表现。从长远看人事制度上应该是能者上、劣者下,但目前有的学校就是为几个老人的工作位置安排而考虑改革的模式和机制的。

3.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评价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首要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的突破。在我们这样一个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度里,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管理总是封闭运行,高校后勤管理受到传统体制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导致把高校后勤部门作为学校一个内设的职能部门,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提出打破了这种沉闷的格局,真正将高校后勤分阶段、有步骤的推上市场,最大限度地配置优化后勤资源;大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允许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后勤管理服务。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以政府力量为主导、吸收社会力量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途径,并且正在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办学规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有效地缓解了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保证并支撑了我国高等教育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绩与问题同时存在,但成绩是主流。主要是初步摸索出了一些后勤社会化模式:一是独立法人模式。在学校后勤与行政分离时,以后勤占用学校固定资产和后勤积累为资金注册,成立后勤产业有限公司,并保留后勤管理处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代表学校对后勤进行“规划建设、质量监控、经济核算、组织协调”。二是甲乙方协议模式。学校后勤集团作为产业,以乙方身份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后勤管理处以甲方身份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职能,学校以协议形式联系甲、乙双方,使学校后勤与行政企事分离、权责明确。三是集团化服务模式。打破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旧格局,使地方学校后勤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并服务于校内和校外两个市场。四是社会化服务模式。以学校后勤市场为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并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证服务质量,促进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对策

1.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后勤改革的认识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变过去一切后勤都由高校包办的机制,用社会化的新思路建立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对于我国来说,高校后勤改革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新生事物,是发展我国高教事业的迫切需要。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甘当小学生,虚心向“市场”学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用社会力量解决高校后勤问题,实现后勤与社会接轨。李岚清在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后勤工作必须彻底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不社会化没有前途;哪个高校改革得快,哪个高校就能够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一句话,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得益。”应该说后勤改革的任务紧迫而繁重。但在一些人心中还存在疑虑,观念更新仍有差距。在一些员工身上“等、靠、要”的思想还没有彻底消除;一些管理人员开拓意识不够强,满足于现状和守摊子。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高校后勤仍将持续面临巨大的压力。预计从现在起,到2008年每年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将增加100-160万左右。学生公寓、食堂等后勤设施不足,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部分地方高校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对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因此,在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领导、统筹、规划等方面缺乏力度;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组织实施等方面也不够落实,致使一些地方改革工作进展缓慢。少数高校领导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没有充分发挥改革主力军的作用,对改革的内涵缺乏全面的理解。另外在改革实施、监督、管理等方面尚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距离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对此,必须抓紧巩固和完善。

另一方面,后勤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社会化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实现完全意义的社会化目标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改革任务非常艰巨,不可操之过急。后勤是学校发展的一种平台,后勤搞得好,受益的是学校;搞不好,受害的还是学校。改革不是学校与后勤分家,而是让后勤成家立业。由拨款转变为靠提供优质服务收费,越来越多地采用市场手段,采用国际通行规则,逐步涉入市场,这有个转变的过程。在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十分发达的现阶段,学校的后勤还不能完全由社会来承担,主要还是由学校后勤承担,但必须有竞争,必须采用新的体制和机制。在‘过渡期’内学校要扶上马送一程。为了保证改革的最终成功,决不能不顾条件与可能,一下子不加区别地把高校的后勤完全推向社会,必须实事求是地处理好相关问题。

2.进一步完善高校后勤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特点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产权明晰、权责清楚、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理经营为特征的新型的企业制度。在高校后勤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是高校后勤企业改革的方向和大势所趋,是高校后勤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主要途径。只有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理顺后勤和学校的关系。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地发展后勤生产力,提高后勤的“造血”功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壮大后勤实力,更好地满足学校办学的需要。

建立和完善高校后勤服务的现代企业制度,应既有社会化企业所具有的若干主要特征,同时又体现高等教育事业的育人特性,不能单纯以赢利为目的,同时还必须注重社会效益,因此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应是有为高教育人服务这一特色的企业,即有高教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这种现代企业制度,应重点抓好四个环节:1、清产核资,以落实法人财产权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后勤企业法人制度。2、规范分离,以公司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后勤法人组织制度。3、科学运作,以分权和制衡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后勤法人治理结构。4、系统创新,以劳动、分配、财务体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后勤法人实体组织管理制度。

3.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会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学生从集中住宿到相对分散住宿的转变,使得班级、年级的概念会明显淡化,学生对系、年级、班级的依附性减小,学生个体的归属感将由实变虚。住宿方式的变化会使学生自主性增强,自由度加大,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如果引导不当、管理不到位,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就有可能出现自由散漫、懒惰和生活无规律等不良现象。而且学生在宿舍中及生活区内的表现,系里难于早知道,容易错过思想教育工作的良机。同时,由于后勤社会化,学生的生活花费相应会增加,特困生的数量较大,其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学校必须从育人和保持稳定的大局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迅速跟进,防患于未然,把工作做到前头,做扎实,做细。要以组织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以教育管理为重点,积极推进学生辅导员进公寓;以不断创新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以营造高品位的校园精神为载体,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公寓;以学生自我教育为纽带,积极推进学生自我教育组织进公寓。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实行大众化办学和面向市场办学,与国际接轨以迎接加入WTO带来的挑战的形势下,从体制上做出的战略性大变革。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尤其是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以来的大胆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可以说,没有这些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高等教育就不可能达到现在所具有的规模和效益。然而,我国高校的后勤改革之路,还远没有尽头,各地各校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后勤的整体实力还不是很强,有许多现实难题不可能一下子得到解决,需要在借鉴外国有关经验和做法的同时,努力摸索一条分步走的有中国高校特色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建立和完善高校后勤现代企业制度,其最终模式是达到市场化、专业化、企业法人化,为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员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应及时总结经验,妥善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

标签:;  ;  ;  ;  ;  ;  ;  ;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讨_社会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