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铁路建设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论文_韩春冬,黄炬斌

岩溶地区铁路建设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论文_韩春冬,黄炬斌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岩溶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尤其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形势严峻,铁路建设工期长,造成的水土流失复杂,在岩溶地区建设铁路应有适宜该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护措施,若防护不当不仅影响工程顺利实施,而且危机铁路的安全运营及影响区域内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本文以贵南铁路为研究对象,按工程建设时序、水土流失的特点及项目主体工程布局,将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划分为8个区,分析岩溶地区铁路建设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危害,分别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各防治区的水土保持措施。

关键词:铁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岩溶地区

1 概述

岩溶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岩溶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形势严峻,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新建铁路贵阳至南宁客运专线(以下简称“贵南铁路”)是西南山区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带动沿线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综合运输体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贵南铁路正线长度为481.12km,占地2054.12hm2,弃渣4858.34万m3,建设工期6年。该项目线路长、扰动面积大、弃渣量大,因此该项目建设构建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有利于在工程建设期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使水土保持从真正意义上指导施工,落实好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

2 岩溶地区铁路建设的特点

(1)岩溶地区特点

岩溶地区地形地貌复杂,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地貌类型多样,主要为中低山丘陵地貌。区域内的地质、水文、土壤变化较大,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尤其是降雨量大、土层薄、石漠化形势严峻。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同时沿线分布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区等40余处环境敏感区,沿线生态环境环境敏感。岩溶地区地下暗河、溶洞等地下水系分布广泛,这些因素给铁路建设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带来挑战。

(2)铁路建设特点

贵南铁路线路长,穿过河谷、丘陵、山脉,路堑、隧道等弃渣量大,路堑边坡、路基边坡等开挖坡面易造成降雨的冲刷,取土场、弃渣场、铺架基地及施工便道等扰动地表面积较大,易产生水土流失。该项目地处岩溶地区,应保护和建设地下暗河、溶洞等地下水系。沿线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各类保护区分布广,主体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提高及景观恢复要求提高,临时工程选址及防护措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根据贵南铁路建设时序、造成水土流失特点及项目主体工程布局,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划分为以下8个区,分别为路基工程区、站场工程区、桥梁工程区、隧道工程区、取土场工程区、弃渣场工程区、施工便道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其中路基工程区包含路基、改移道路、改移沟渠,施工生产生活区包含生活区、钢筋加工场、铺架基地、制存梁场等大临工程。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根据铁路工程建设时序、扰动特点,有针对性的布设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有机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的相互补充,统筹布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在防治措施具体配置中,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充分发挥工程措施的控制作用,注重植物措施的后续性、长久性及生态效应,把水土流失危害降到最低,恢复植被,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营造和谐、优美的环境。

4.1 路基工程区

施工前,占用耕地、林地和草地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其周边拦挡表面撒播草籽绿化,设临时排水沟并用彩条布铺垫。施工过程中,路基坡脚采用编织袋装土拦挡,雨季边坡采用彩条布苫盖,临时堆土编织袋装土拦挡,彩条布苫盖;路基边坡采用骨架结合植灌草防护,路基两侧布设排水沟、侧沟、天沟、急流槽、沉砂池和排水顺接工程;改移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及顺接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平整,绿化区域回填表土,植乔灌草绿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 站场工程区

施工前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并采用编织袋装土拦挡、表面撒播草籽临时绿化,周边设临时排水沟并采取彩条布铺垫。施工过程中,站场挖填边坡坡脚采用编织袋装土拦挡,布设临时排水沟并铺垫彩条布,排水沟末端设临时沉砂池,并顺接至周边天然沟渠,边坡采取彩条布苫盖;临时堆土编织袋装土拦挡,彩条布苫盖。站区边坡采取骨架护坡和植灌草防护等措施,站区两侧布设排水沟、侧沟、天沟、沉砂池和排水顺接工程。施工后期,站场可绿化区域回覆表土,植乔灌草绿化。

4.3 桥梁工程区

施工前,占用耕地、林地和草地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并采用编织袋装土拦挡表面撒播草籽绿化,周边设临时排水沟并采取彩条布铺垫。施工过程中,挖填边坡坡脚采用编织袋装土拦挡,布设临时排水沟并铺垫彩条布,排水沟末端设临时沉砂池,并顺接至周边天然沟渠;回填土编织袋装土拦挡、表面撒草籽防护。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平整,可绿化区域回覆表土,植灌草绿化。

4.4 隧道工程区

施工过程中,在洞口永久施工平台下边坡坡脚及辅助坑道洞口施工平台坡脚挡土墙拦挡,临时施工平台编织袋装土拦挡,临时边坡采取彩条布临时苫盖,周边设置土质排水沟并铺垫彩条布顺接至周边自然沟渠。洞口边仰坡设凝土石截(排)水沟和顺接措施,平台四周设置混凝土截(排)水沟和顺接措施,洞口边仰坡采取植草。施工后期,对施工平台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撒播草籽绿化。

4.5 取土场工程区

取土前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并采用编织袋装土拦挡、表面撒播草籽临时绿化,周边设临时排水沟并铺垫彩条布。施工过程中,取土场地四周设浆砌片石排水沟,排水沟末端设沉砂池。取土形成的高陡边坡采取截水骨架,骨架内植灌草防护,边坡顶设截排水沟并顺接周边自然沟渠;取土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复耕或植乔灌草绿化。

4.6 弃渣场工程区

弃渣场在堆渣前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并采用编织袋装土拦挡、表面撒播草籽临时绿化,周边设临时排水沟并铺垫彩条布。堆渣坡脚设置挡渣墙,周边布设截排水沟、消能槽,渣底设盲沟,排水沟末端设沉沙池,周边汇水经沉沙池顺接接周边自然沟渠。洼地型弃渣场汇水面积较小的周边布设截排水措施,周边设置盲沟接落水洞;汇水面积较大的落水洞,落水洞处设置竖井,周边设置盲沟接竖井,竖井周边范围大石码砌50cm厚,码砌表面铺平,大石四周及顶面设30cm厚袋装砂卵石反滤层;汇水面积较小落水洞范围大石码砌50cm厚,码砌表面铺平,大石四周及顶面设30cm厚袋装砂卵石反滤层,确保落水洞不被堵塞。堆渣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复耕或植乔灌草绿化。

4.7 施工便道工程区

施工前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并采用编织袋装土拦挡、表面撒播草籽临时绿化,周边设临时排水沟并铺垫彩条布。施工过程中,临时便道边坡坡脚设置浆砌片石挡土墙拦挡,另一侧设临时排水沟和沉砂池。永久便道两侧设浆砌片石排水沟及排水顺接措施。施工后期,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复耕或撒播草籽绿化。

4.8 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前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并采用编织袋装土拦挡、表面撒播草籽临时绿化,周边设临时排水沟并铺垫彩条布。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周边设临时排水沟和沉砂池,排水沟铺垫彩条布;临时堆土编织袋装土拦挡,彩条布苫盖。施工后期,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迹地恢复。

5 结论

岩溶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部欠发达地区,铁路的建设将改善区域运输条件落后的局面,同时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颇受关注,本文结合贵南铁路铁路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根据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区并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及各防治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项目建设时序、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及主体工程布局将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划分为路基工程区、站场工程区、桥梁工程区、隧道工程区、取土场工程区、弃渣场区、施工便道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共8个防治分区。

根据项目区的特点、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造成水土流失危害,针对各防治区工程、植物及临时防护措施治理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形成了适用于岩溶区域铁路水土流失防治的措施体系。

论文作者:韩春冬,黄炬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岩溶地区铁路建设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论文_韩春冬,黄炬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