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全球化:内涵、特点与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内涵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就像全球化理论从全球主义的极端论(hyper-globalism)经保守主义的怀疑论(skepticism)到现实主义的变革论(transformationalism)不断发展一样[1],人们对待全球化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乐观和兴奋经反感和焦虑发展到稳重和谨慎。然而,全球化的实践就在这种批判、怀疑和反思中踟蹰前行,整个世界的全球化程度在不断加深。旅游和全球化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此不同,旅游全球化这一命题却没引起足够的关注,有关研究甚少。本文拟对旅游全球化的内涵、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基本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旅游全球化的内涵
旅游全球化的研究需要从全球化开始。对于什么是全球化,很多学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其表述差别很大[2],而且至今仍无法统一。
从共识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由它们共同组成,因此,全球化的状态本身是一种整体的全球化。但是,学科的分化导致至今对全球化整体研究束手无策,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背景进行研究,这就难免使现有的全球化理论打上深刻的学科烙印。这也说明了全球化的影响是综合的——全球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全球化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地方化也在不断加剧,自由化遭遇了前所未有顽固的壁垒,全球化因反全球化而受到质疑,这些使全球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变得似非而是、虚无缥缈和扑朔迷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从自然到经济、到政治、到文化、最终到社会的不同阶段,但这些阶段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缠绕,并且在内容上越来越丰富。其实,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全球化的过程就很容易理解。地理大发现被认为是自然全球化的起点和标志,它证实了地球是圆的,并且把新大陆和旧大陆联结成为一个整体,自然的全球概念逐渐清晰。几百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对这一历史性的事件习以为常并洋洋自得时,常常会忘记旧大陆大规模的殖民活动给新大陆土著人所带来的不只是面包和《圣经》,更多的是创伤。全球化温柔的面纱所掩盖的凶残与冷酷给全球化带来了第一次阵痛,但全球化并未因此而停滞,更没有逆转。时至今日,全球化同样以一种具有欺骗性的面目出现,其本质却并没有改变,但显然,全球化会以其自身的规律而发展,排斥和逃避绝不是办法,也没有可能。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从更加综合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是人们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在空间上逐渐摆脱地点、地方和区域,而越来越趋向于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其内涵相互补充,之间并无冲突。
全球化与国际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词源上来看,全球化来自于英语“globalization”,其词根为“global”,意思是“全球的”,作为名词则有“整体”之意;国际化来源于英语“internationalization”,其词根为“nation”,意思为“国家”,“international”则为“国家之间的、国际”。在语境中,全球与部分或地方相对应,国际与国内或国家相对应。在内涵上,全球既可以指自然区域,也可以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而国际更多的与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比如,我们常说全球气候变暖而不说国际气候变暖,也就是说,全球化比国际化在内涵上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在发展过程上,国际化是全球化的前奏,是全球化的必由之路,而全球化是国际化的最终结果[3]。
旅游全球化就是旅游活动的思考与决策,包括旅游投资、旅游产品的生产、旅游消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等从地方向全球转化的过程与状态。旅游国际化是一个与旅游全球化相关的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要素走向世界,旅游功能日益与世界接轨,国际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日益融入国际旅游网络的过程[4]。从发展轨迹上来看,旅游国际化是旅游全球化的先导,旅游全球化是旅游国际化的结果。
旅游业全球化是旅游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目前旅游全球化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目前人们对旅游全球化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全球化。有学者提出,旅游业全球化是指全球旅游业的一体化,主要表现为与旅游业相关的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在国际间流动越来越多,各国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竞争的范围具有跨国性,各个旅游公司或者集团的竞争目标是争取为全球市场服务,国际性游客不断增多,跨国经营的旅游企业数量不断增加[5]。这主要是从产业经济方面进行的界定。实际上,除了全球旅游经济以外,旅游全球化还包括全球旅游政治、全球旅游文化、全球旅游活动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并且,随着旅游全球化的发展,这些方面将会更加错综复杂。
二、旅游全球化的特点
旅游全球化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发展的渐进性
旅游全球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随着交通及相关技术的进步,空间的阻隔已不再成为人们出行的障碍,而人类对未知世界及远方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促使人们旅行的脚步越走越远。纵观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人类旅游活动的空间经历了一个从地方到区域再到全球乃至到太空的发展过程。旅游全球化的渐进性并不仅限于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地域空间扩展上,也表现在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世界旅游组织作为政府间组织,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像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一样,世界旅游组织的成立是旅游全球化的标志。1975年成立伊始,世界旅游组织共有成员国74个,1981年有97个,1991年为102个,2001年达到140个,截止到2011年年底,有155个。在经济方面,国际旅游产业不仅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且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1970年国际旅游业收入179亿美元,占世界GDP的0.54%,1980年国际旅游业收入激增至1053亿美元,占世界GDP的0.89%,到了2010年,国际旅游业收入达9190亿美元,占世界GDP的1.46%。自1970至2010年的41年间,世界GDP年均增长率为7.5%,而同期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0.1%。
(二)内部的不均衡性
旅游全球化在全球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之间并非同步发展的,而是有差异的。以2010年国际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为例,欧洲地区占国际入境旅游总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分别为51%和44%,亚太地区为22%和27%,美洲地区为16%和20%,中东地区各占6%和6%,非洲地区仅为5%和3%。但从发展速度上来看,中东、亚太和非洲等地区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而欧洲和美洲地区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在世界总体当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旅游产业要素上来看,食、宿、行等要素全球化的程度较高,如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作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公司,主要从事金融服务业务,在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开办了近2300个办事处。在食宿方面如圣达特国际集团(Cendant Corporation)在全世界拥有6千余家酒店,超过55万间客房;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管理着3500多个分时度假酒店;再如洲际酒店集团(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作为全球最大并拥有最多酒店品牌的酒店管理公司,在100多个国家里拥有、运营及管理的酒店有4400多家,酒店客房超过54万间,其旗下的主要酒店品牌包括洲际酒店及度假村、皇冠假日酒店及度假村、假日酒店及度假村、快捷假日酒店等。与此不同的是,游、购、娱等全球化的程度较低。
(三)过程的复杂性
旅游全球化程度在宏观发展趋势上是不断加深的,但这并不是说旅游全球化是线性发展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整体和部分地区或国家范围内,旅游全球化的发展都会出现反复和起落。如2003年,SARS事件对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国际旅游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影响了世界范围内旅游全球化的发展。始于2007年的经济危机极大地限制了旅游全球化的发展,也是造成2009年国际入境旅游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一年,国际入境旅游人数与前一年相比减少3500万,下降3.8%。从地区上来看,欧洲和中东地区全年下降6%,美洲地区下降5%,而非洲却是全球唯一一个实现了增长的地区。到了2011年,国际入境旅游人数总体增长4.4%,而受国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非洲地区维持零增长,中东地区却下降了8.0%。
(四)增长的超前性
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其发展具有超前性,这是由旅游活动本身的特殊功能所决定的。旅游不仅是一个经济产业,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属性,是人们实现文化交流、社会交往、环境审美等活动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活动总是先于经济活动而开展的。另一方面,旅游在当代社会所具有的大众性与普遍性使旅游不再是一种少数人才能消费得起的高档奢侈品,而成为人们生活中几乎可以与衣食住行相提并论的基本需求之一。第三,当代社会的后现代特征克服了空间、技术、心理等诸多障碍,为中远程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2010年全球尚未完全从经济危机的阴霾中摆脱出来时,国际入境旅游人数却能以7%的增长率大幅增长,率先再创历史新高,远远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
三、旅游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如上所述,旅游全球化势在必行。旅游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些已经渐露峥嵘,有些正在形成之中。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投资全球化
资本的全球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而投资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资本不断增加,跨国公司的投资能力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趋势上,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国际产业分工发生了变化,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也随之而变,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跨国公司投资大举进入现代服务业。从服务业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来看,1989-1991年服务业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所占比重约为54%左右,2005年这一比重则上升到68.2%,现代服务业作为高利润、高增长行业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争夺更多市场份额的目标和焦点[6]。旅游业作为目前全球最大和发展最快的产业,已经成为国际资本的投资热点在之一,投资数量显著增加,投资流向逐渐扩散,投资方式更加合理,投资结构也会日趋平衡。
(二)旅游标准全球化
标准是用户一致认同的、有一定的公认性、在理论上对产品、工艺、试验或过程作出最好规定的规则和要求[7],它既是生产和产品控制的工具,也是贸易双方交易的基础。随着全球化和全球贸易的增长,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对于标准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类别,由于行业涉及宽泛、交叉、难以界定,给旅游标准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而造成国际旅游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并且进展缓慢[8],但不可忽视的是,旅游标准全球化的过程已经悄然展开。200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下“旅游及其相关服务”技术委员会(ISO/TC 228)的成立,是旅游标准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其研制和发布的有关标准将会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参照和执行。旅游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国际标准并不排除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但是,毫无疑问,只有和国际标准接轨,才能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三)旅游市场全球化
旅游市场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发展相对成熟和超前,是旅游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旅游市场全球化包括旅游产品和品牌全球化、旅游经营全球化、旅游客源全球化、旅游竞争全球化、旅游营销全球化等方面,而其发展是从旅游产品全球化开始的。目前,全球已经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目的地,如以众多拥有“海水、阳光、沙滩(3S)”的滨海为代表的度假旅游、以德国巴登和日本神户为代表的温泉旅游、以米兰、巴黎、迪拜为代表的时尚旅游、以迪斯尼为代表的主题公园、以世界遗产为代表的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等,种类繁多,数不胜数,这些旅游产品和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旅游者。品牌的价值也日益为旅游业界和旅游者所认识和推崇,一些知名的旅游品牌成为不同国家旅游者出行的首选。旅游品牌全球化又带来了旅游经营全球化,因为旅游品牌全球化会导致旅游企业的扩张,而旅游企业的扩张相应地也必然导致经营范围的扩大。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将会不断加剧,并向纵深和横向扩展,旅游营销作为在国际市场上吸引游客、扩大影响的手段,其力度必然会随之不断加大,甚至在有些国家如今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如日本。
(四)旅游信息全球化
信息全球化与全球化的进程相伴而生并随着传播手段的成熟而不断发展。今天,信息全球化可以说已经全面进入我们的生活,在各方面产生着影响,并显而易见地成为一个愈来愈强劲的发展趋势[9]。信息全球化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互联网把地方和全球连在了一起,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视界”,使旅游活动和旅游商务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不仅使人们的选择更加丰富,改变了人们旅游行为的方式,甚至已经开始重构旅游的含义。旅游信息全球化既是一股推动旅游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也是后发的旅游力量走向前台的重要场所。
(五)旅游服务全球化
服务贸易很早就被世界贸易组织纳入到全球贸易自由化框架之内。从全球化的实践来看,服务全球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鲜明的阶段特征,对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10]。旅游服务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旅游服务占全球服务出口比例保持在1/3左右。传统的旅游服务主要包括住宿服务、旅行代理服务、餐饮服务、导游翻译服务、游览娱乐服务、旅游交通和通讯服务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深,传统的服务内容在服务方式上将会不断更新,同时,新的旅游服务内容将会不断出现,如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咨询服务、旅游出版服务、旅游推介服务等,服务对象也将不仅限于旅游者,而且包括投资者、管理者等各种相关群体。
(六)旅游人才全球化
人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导致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流动的必然结果,它是指人才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范围内,而是超越国家的范畴,在全球范围内开发、配置,即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全球化的格局。人才全球化包括人才构成的全球化、人才流动的全球化、人才素质的全球化、人才教育培训的全球化以及人才评价与人才政策法规的全球化等方面[11]。旅游人才包括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旅游服务技能型人才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以资源、资金等硬条件为基础的旅游业将会更加重视服务、创新等软环境的作用,相应地对旅游人才的要求将会进一步地提高。企业的竞争、行业的竞争乃至国家的竞争,其成败取决于人才,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才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对于旅游业概莫能外。
(七)旅游影响全球化
旅游活动对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都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正在从地方扩大到全球。以旅游的环境影响为例,全球气候变化与旅游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据世界旅游组织(WTO)估计,在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中,全球旅游业占有5%的责任。乘飞机旅游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最快的来源,其份额占总排放量的3%,预计到2050年将会达到7%,其他旅游交通、住宿和相关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1%-3%。若不采取缓解措施,在未来30年内,旅游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增加1.5倍。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要求全球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旅游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毋庸赘言,国际旅游业的率先突破性增长成为从本轮经济危机中复苏的一支活跃的持续性力量。
(八)旅游风险全球化
风险是指人和物遭受损失、伤害等负面后果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与旅游活动相关或由旅游活动引发的风险是非常多的。常见的旅游风险包括旅游投资风险、旅游消费风险、旅游经营风险、旅游生态风险等。全球化不仅增加了风险的来源,而且放大了风险的影响和潜在后果,一些局部地区的突发因素或偶然因素引起的旅游风险可能会向全球蔓延,对全球造成影响,如SARS、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等疾病,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洪涝等自然灾害,核辐射、交通事故、恐怖事件等社会经济活动,旅游地超载、外来生物入侵等生态风险。旅游风险潜伏期短、系统性强、波及面广,一旦爆发则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对于旅游风险的防范和处理,不仅需要旅游部门和单位自身的重视,而且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上述旅游全球化的趋势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各趋势之间也存在着交叉。另外,上述几点并没有囊括旅游全球化的全部趋势,这些最明显的趋势还包含着更多可进一步细分的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些趋势也将进一步清晰和深化。
四、结束语
尽管始于2007年向全球蔓延的经济危机给全球化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全球化就像从所罗门国王咒封的铜瓶中飘出来的魔鬼,要让他再回去已经不可能了。旅游全球化作为全球化的一部分,随着全球化向我们翩翩走来。
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加大研究旅游全球化的力度,更要从实践着手,从现在做起,用全球化的眼光来发展旅游,在旅游的发展中深化认识,完善理论,这是我们在目前的发展中迫切需要关注和加以解决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井底之蛙,孤芳自赏,才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