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早临床”教育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论文_周昭悦,王瑞英(通讯作者),于军华(通讯作者),薛博军

通过“早临床”教育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论文_周昭悦,王瑞英(通讯作者),于军华(通讯作者),薛博军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 探究“早临床”教育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为医学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意见。主要选择预实习、SP与医学模拟人应用、微学习、3D教学法及建立临床技能实验室五个方向进行探索。对于预实习的研究是进行实验证明其可行性及有效性;对于SP医学模拟人应用和微学习的研究通过访谈评测效果;关于3D教学法和建立临床技能实验室的研究着重对于前沿研究与目前技术限制进行深入调研。结果表明“早临床”教育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在多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早临床;教育;预实习;临床实践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100-02

1.研究背景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及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传统的本科教育是五年制,其中前三年为理论学习,医学生从第四年开始才有机会接触临床患者,临床实践相对较晚,对临床病种、多发病和典型病例接触少导致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不扎实[1]。目前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存在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相分隔的弊端,本次研究旨在探究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医学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本小组将以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目的,探索采用预实习、SP与医学模拟人应用、微学习、3D教学法及建立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2]。

2.“早临床”活动开展情况

在之前的六个月中本小组按计划进行了一系列活动于研究,对于以下教育模式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探索,以下是具体内容:

2.1 预实习

预实习活是本项目这段时间以来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本小组通过举办活动鼓励中、低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同学在暑假进行自主预实习,结果收到64份有效实习报告,同学们能按要求到相应医疗结构参与实习,并表示受益匪浅。

2.2 SP与仿真人模型应用

目前由于我院学制短,学生人数多,标准化病人需要量大,而标准化病人存在招募难,易流失等问题[3],所以关于标准化病人的相关实验暂时无法开展。对使用仿真人模型学习过的同学进行访谈从而研究其教学效果。

2.3 微学习

对于微学习按计划进行了访谈与研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对公众号运营同学及普通同学进行采访探究微学习的利弊、可行性以及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

2.4 3D教学法

本教学方法由于诸多因素限制无法在本校开展,我们主要通过调研方式来进行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调查3D技术在医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及成果。

2.5 建立临床技能实验室

关于临床技能实验室,我小组查阅大量文献[4-5],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对其研究已基本完成。

3.取得的成果

3.1 预实习

举办的预实习进行时活动激励很多同学在暑假期间进行自主预实习,我们以进行过预实习的同学作为实验组成员,未进行预实习的同学作为对照组成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证明预实习对临床医学专业中、低年级同学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的作用,结果显示接受预实习的同学不仅实践操作能力跟出色,且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跟牢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仿真人模型

通过对使用过仿真人模型的学生与老师进行访谈,我们了解到通过仿真人模型训练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在操作中的熟练程度显著上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可仿真人模型训练的教学方式,87.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继续推广仿真人模型教学,92.5%的学生要求进一步增加仿真人训练课时。各大医学院校应该尽早把模拟人教学实施于课堂,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等,从而为同学们以后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3.3 微学习

经过大量采访可以知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等方式,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内容多样化,采用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理念,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结果证明了微学习通过各种载体和平台运用到学习中后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3.4 调研项目

由于条件限制,目前标准化病人、3D教学法及建立临床实验室尚无法在本校开展,主要通过调研方式进行研究,小组成员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对3D技术的前沿知识进行了学习,目前我国3D技术在医学教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3D虚拟现实技术与3D打印技术,前者主要依赖于VR眼镜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材料。后者在国内的普及与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且目前主要应用于临床而非教学中。对于标准化病人,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我们小组了解到制约标准化病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SP培养周期长且需投入较多资源,因此SP数量较少,且SP与真正的患者有一定的差距,难以完全替代。小组通过前期详细的调研,结合大量查阅文献,掌握了临床技能实验室可提供逼真、多样的临床场景,是培养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学生可通过技能试验的培训有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

4.讨论

临床是一门注重操作的学科,讲究实践性,只有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掌握。本小组成员通过精心设计、周密准备,实施了一系列对“早临床”教育的探索活动,结果表明早期接触临床使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并且对临床医学的兴趣更加浓厚,这可能与研究组学生早期、全程接触技能操作,新鲜感强,积极主动性及求学的期望值比较高有关。且通过动手操作,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优异的成绩又能显著提高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早临床”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同时能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Memarpour M,Dadaein S, Fakhraei E, et al.Comparison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and Fluoride Varnish to Prevent Early Childhood Carie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Caries Research,2016,50(5):433.

[2]Wylie K,Knudson G,Khan S I,et al.Serving transgender people:clinical care considerations and service delivery models in transgender health[J]. Lancet,2016,388(10042):401-411.

[3]Harvey R,Malloy K M.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Hemostasis:Perspectives of the Early Practitioner and Expert Practitioner[J].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6, 49(3):863-876.

[4]Zeugschmidt E L,Farnsworth C H,Carroll H S,et al. Effects of an optional clinical skills laboratory on surgical performance of third-year veterinary studen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2016, 248(6):630.

[5]Dilly M,Read E K, Baillie S.A Survey of Established Veterinary Clinical Skills Laboratories from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Present Practice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J].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al Education, 2017:1-10.

论文作者:周昭悦,王瑞英(通讯作者),于军华(通讯作者),薛博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通过“早临床”教育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论文_周昭悦,王瑞英(通讯作者),于军华(通讯作者),薛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