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微观研究

中学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微观研究

黄笑娟[1]2003年在《中学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微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来研究中学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具体的微观方面的教学,以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入门教学的效率,使每位教师都能成功地引导学生度过这非常关键的入门关,为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文章分析了中学平面几何入门难的原因,并从“与小学的衔接教学”、“概念的教学”、“几何语言的教学”、“图形的教学”和“推理论证的教学”五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入门教学困难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期从教学的细节入手来解决平面几何入门难的问题。文中上述五个教学方面的论述都紧扣中学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相应的内容,举出了许多教学实例,并渗透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为其他教师和相关研究提供了具体实践参考。

高原[2]2009年在《高中生对异面直线概念理解水平的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学日常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会有关于概念的教学问题。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起点,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异面直线是高中数学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并且这部分内容处于立体几何入门阶段,学生们往往既缺少直观感受和想象能力,又缺乏理论推证的经验和基础。所以高中生经常出现看不懂图形,即使看懂了图形也不能熟练地用图形来解释题意,不能流利的应用公理、定理证明问题,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学生们经常为立体几何学不好而犯愁。目前研究表明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异面直线概念学习的好坏,学好概念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学生学习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同时也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笔者在阅读了大量参考文献、对中外关于数学概念的研究做了深入学习和对比的基础上,题目选为高中生对异面直线概念理解水平的研究。本文主要应用APOS理论,通过自编问卷对长春市叁所高中的501名高中生进行测试,并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研究了高中生对异面直线概念理解水平情况,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主要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来指导教学。本文具体研究结论如下:(l)男女学生对异面直线概念的认知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个体的认知方式不同;(2)空间想象能力对异面直线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立空间想象能力是使用异面直线概念解决问题的关键;(3)问题表征能力影响高层次数学概念发展。即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表征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很好的理解描述异面直线性质的关键,而这种发展反过来又可以提高问题表征能力。

应宜文[3]2013年在《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初期,中国美术教育呈现“中西兼学、博采众长”的局面,中国传统画院、师徒制美术教育模式和西画教学并行发展;国学思想与西方美术思想兼容并蓄,使中国美术教育进入探索与求真、借鉴与开拓、传承与改革的特殊转型时期。同一时期,西方国家经历一战后及二战前夕的社会变革、经济动荡而产生诸多问题,使西方美术教育及美术创作风格都出现重大改革,受表现主义和重建主义思潮影响呈现两种美术教育模式并行发展的趋势。本文研究以中西美术教育改革比较为视角,从宏观分析美术教育法规到微观研究美术教材、美术课程以及美术教育家的教学实践,探讨了20世纪初期中国美术教育转型的意义与影响。论文分五章。第一章对中国一千五百多年以来画学教育文献考辨与梳理,总结传统中国美术教育的特性、20世纪初期传统美术教育的改革举措及转型的历史根源。第二章考述了西方美术教育体系传入中国的历史、蔡元培西方美育思想溯源以及留学生引进西方美术教育体系对中国美术教育转型的影响。第叁章论述了美术教育家的西方美术思想接受研究及其对美术教育改革的贡献,并以西方美术教育家阿瑟·韦斯利·道为例,比较中西美术教育观念的异同。第四章解读西方美术教育法规文献并分析其优劣,总结1900-1936年中国美术教育法规与纲领文献的特点与转型观念,思考西方美术教育改革适合在中国推行的具体措施。第五章阐述了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出版的各类美术教材与画谱以及同时期西方畅销的各类美术教材或美术教学文献的整体状况与特点,结合中西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特点与转型的深远意义。本文立足于原始文献,一方面钩稽通行之史料,一方面到实地搜求西方美术教育文献材料。通过中西文献比较研究,思古论今、纵横中西,在比较研究中西美术教育法规、美术教育观念、美术教材与美术课程,总结20世纪初期中国美术教育转型的历史根源、特性、成果与历史意义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袁思情[4]2012年在《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高中数学教材叁角学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叁角学为载体,对中国、日本、美国与英国的高中数学教材进行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分析比较,以期发现它们在整体特征、内容选择、编排顺序、知识结构、呈现特征、习题要求等六个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笔者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在整体特征上,中、日、英教材的设计相对朴实,以黑白色调为主。美国教材装帧精美,色彩鲜艳,但中国教材在字体大小、排版设计上与美国教材类似,便于学生的阅读与学习。2、在内容选择上,虽然四国教材都重视叁角学的学习,但中国教材的叁角学内容要少于其余叁国教材,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国教材将一部分叁角学知识(如,锐角叁角函数)放在初中阶段学习;二是课程改革之后,中国教材删去了部分叁角学内容(如,余切)。3、在编排顺序上,中、美教材在学完叁角函数之后才给出“叁角学的应用”,而日、英教材在“叁角比的扩张”之后就引出了这部分内容。此外,中、日教材基本不会重复相同的内容,而在美、英教材中,同一内容可能会重复出现,体现了东西方教材的差异。4、在知识结构上,对于“叁角函数与方程”这一知识模块,中国教材对知识的挖掘程度更深,内部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而日、美、英教材的知识广度更宽些。对于“叁角恒等变换”与“叁角学的应用”这两个知识模块,四国教材的概念图都相对简单,差异并不太大。5、在“呈现特征”上,东西方教材具有显着差异,主要体现在中、日教材侧重于内容教学,而美、英教材更关注学生练习。6、在“习题要求”上,四国教材均以纯数学背景的习题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程序性技能,而概念理解和论述类习题相对偏少。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对中国高中数学教材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学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微观研究[D]. 黄笑娟. 江西师范大学. 2003

[2]. 高中生对异面直线概念理解水平的研究[D]. 高原.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 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D]. 应宜文. 浙江大学. 2013

[4]. 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高中数学教材叁角学的比较研究[D]. 袁思情.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标签:;  ;  ;  ;  ;  

中学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微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