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压力源调查分析及对策论文_于玲歌1黄翠翠2胡炜

于玲歌1黄翠翠2胡炜3

(1海军总医院干部保健科北京100000;

2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300162;

3武警后勤学院院务部天津300162)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压力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260-01

压力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紧张反应状态。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从而能够提高工作业绩;过高的压力可使人能量和精力耗尽,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1]。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护士由于工作负荷重、人际关系易紧张、管理者支持不够等原因,容易引起过高的职业压力[2]。在长时间应激状态下工作的护士,会逐渐降低工作的积极性,引发情绪的困扰和身心的疲惫,进而影响工作满意度。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急诊科护士工作的压力源及不同岗位的急诊护士压力源存在的差异,从而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改善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确保高质量完成急诊科的工作,提高医院急诊科急救水平及临床护理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于2012年6月~8月对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目前在抢救室、治疗室、输液室及观察室工作的护士各30名,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调查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由研究者联系各医院护理部,并取得急诊科护士长及入选护士的同意后,采用统一的解释性语言指导每位护士填写。

121一般情况问卷:包括年龄、职称、学历、编制、工龄、婚姻状况。

122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本表由5个方面组成:(1)护理专业工作;(2)护理工作量以及时间分配;(3)工作环境及资源;(4)病人护理;(5)管理及人际关系。共35个条目,采用0~5级评分法,分数累积与压力程度呈正相关。本量表在国内的应用信度较高。

13统计学方法:将有效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为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应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调查表明,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急诊各岗位各方面的压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抢救室压力程度最大,其次是观察室,输液室,治疗室,见表1

表1各科室护理工作压力分析(x±s)

3讨论

从表1可见不同岗位急诊护士压力源大小有差别,抢救室护士工作压力程度最大,其次是观察室,输液室,治疗室。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急诊抢救室工作有发生事件多、危急重症多、人员流动大的基本特点。急诊抢救室的就诊人数,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护士往往长期面对各种无法预测的急危重病人,每时每刻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及随之而来的超负荷的工作量,固定的排班人数不能满足随时增加的工作需要。各种各样的书面记录需要填写,担心护理工作发生错误,使护士长期处于一种高度应激、紧张的精神状态。某些医院急诊科抢救病人时还做不到完全封闭,护士的各种操作处于家属、陪护的直视监督下,急诊患者急危重症患者多,病情易变化,家属易急躁,护士语言行为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纠纷。因此急诊科医患关系紧张,是医患矛盾的高发区,而急诊科护士会由此感觉自身责任大,并产生较强的不安全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护士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表2可以看出,急诊抢救室护士的压力来源主要集中在护理专业、工作方面以及工作量和时间分配上面,如经常倒班,工作量大,上班护士少。人员分配不足是直接导致工作量增加和休息时间减少的主要原因。据卫生部相关调查显示,全国69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与床位的比例平均为0.33∶1,最低为0.26∶1,尚未达到卫生部1978年制定的标准,即护士:床位为0.4∶1[3]。急诊科的患者病情多都较急,且危重的居多,护士工作繁忙,有时加班加点频繁,休息更是得不到保障,导致多数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从而产生疲惫甚至神经衰弱等情况。频繁值夜班,还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并会出现疲劳感,免疫力下降以及失眠、健忘、易怒等一系列的症状。

鉴于以上研究结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一是要积极培养良好的职业人格。人格特征和应对问题的方式与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人格特征对护士角色功能的充分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取得专业成就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与普通科室护士相比,优秀护士在人格特征上有较明显的优势[4]。鉴于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应积极培养自信、乐观、稳定的人格特征,从而具备情绪稳定、负责任、能解决急诊护理中相关问题的能力。急诊科护士还应积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长期工作压力易使急诊科护士产生心理疲劳,而心理疲劳是发生护理差错的最大隐患。同时还应加强护理相关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从根本上提高急诊科护士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是要合理运用人力资源。急诊科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科学合理的调配人员,适当增加辅助班次,可以减少护士的工作的强度。护理管理者应该做好各项协调,创造和保持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护士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预期目标,从而为护士减轻压力。有研究报道轮岗制是减轻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有效措施[5]。加快各岗位之间的轮转频率,有弹性的排班,可以调整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环境,避免了压力源的长期刺激,使她们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从而激发工作热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应对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三要提高社会对急诊科护士的支持。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问题迫切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医院管理者的理解、关心和重视。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的缓解,需要媒体宣传的正确导向作用,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四要加强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医院管理者不能一味强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也应为向患者提供服务的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对一线护理人实行政策倾斜,改善夜班护士条件,适当增加待遇,对于护理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抢救任务重的人员,实行岗位津贴,高层领导者应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护士进行专科技能方面的培训,支持鼓励接受继续教育,适当增加年轻护士晋升和进修的机会,在安排岗位上应根据护士的特点与能力设置,并给予必要的培训与指导。护理管理者应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增加工作弹性,并对护士做好人文关怀,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与护士相互沟通,解决护士的心理困惑,尊重并善待护士,灵活掌握应用“情感”和“制度”,避免打她们的自尊心,多一些关怀和理解,少一些批评和训斥,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减轻她们的身心压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王爱平.不同临床科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11

[2]郭瑛,吴晶琼,方玉华.护士职业压力应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1):38

[3]袁嫦.急诊科护士压力源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10(8):2233

[4]邓晶儿,邓群英.优秀护士人格特征和社会因素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4):412

[5]张晓楠,邢亚楠.急诊科护士轮岗制的实施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872013年4月第33卷2013AprilVol.33河南中医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河南中医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3年4月第33卷2013AprilVol.33

论文作者:于玲歌1黄翠翠2胡炜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4月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8

标签:;  ;  ;  ;  ;  ;  ;  ;  

急诊科护士压力源调查分析及对策论文_于玲歌1黄翠翠2胡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