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郭娟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郭娟

安徽省广德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郭娟【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 2018年1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住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随机分配原则,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给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变化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 BUN、 Scr 等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身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以及精神状况等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实施认识行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肾功能;生活质量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的肾功能不可逆、进行性衰退,甚至完全消失的病症。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时间较长、并发症多,易增加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影响其治疗自信心,降低生存质量[1]。认知行为护理应用到该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增强其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知,提高自护能力,改善身心状态。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2月至 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采取随机分配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48.6±7.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而观察50例患者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具体的操如下。

(1) 认知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详细讲解有关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以及有关的注意事项,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并缓解由于错误认知所引起的负性心理情绪使得患者清除意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病情康复的重要意义,告知患者有关血液透析治疗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积极为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使得治疗顺利完成,使得患者以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2]。护理人员还应亲自示范,让患者能熟练把握自我护理的技巧,提升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疾病控制和管理习惯。

(2) 行为护理干预

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饮食尤为关键,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增加饮水量。同时控制患者磷的摄入,加速机体内钙的吸收。 护理人员还应尽可能指导患者进食低磷、低脂、低盐的饮食,并根据肌酐清除情况调整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透析过程可出现皮肤瘙痒症状,需嘱咐患者避免搔抓,可通过轻轻拍打和涂抹润滑油等减轻瘙痒,并遵医嘱给予组胺药物口服。在治疗全程患者可因生理痛苦、治疗性痛苦和担心治疗费用过高等出现不良情绪,需嘱咐患者家属多陪伴和给予情感支持,并多关心患者,给予患者充足的关爱,增强患者的生存勇气和康复信念。

1.3 观察指标

以3个月为期限,对比护理前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生活质量评价采用3F-36生活质量量表,主要指标包括身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以及精神状况等,每项指标各100分,各指标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配对X²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护理前后 2 组患者肾功能指标

2 组患者 BUN、Scr 水平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 BUN、Scr 水平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 1 比较护理前后 2 组患者肾功能指标( ±s)

分组 BUN(μmol/L) Scr(mmol/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50) 19.1±3.7 7.6±2.1 350.6±22.3 235.9±12.8 对照组(n=50) 19.2±3.5 9.8±2.7 352.2±21.9 287.3±17.6 t 0.1833 4.5479 0.3620 16.7010 P >0.05 <0.05 >0.05 <0.05 2.2 比较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后对照组的身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以及精神状况等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 2 比较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x±s,分)

分组 身体功能 情感功能 社会功能 精神状况 总体健康 观察组(n=50) 80.3±5.4 69.6±4.6 67.3±4.4 80.8±5.7 70.3±4.6 对照组(n=50) 75.1±4.8 55.8±4.3 57.1±4.2 70.2±4.9 58.3±4.1 t 5.0892 15.4968 11.8573 9.9716 17.7704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慢性肾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及早发现病情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能够抑制病情发展,血液透析能够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血液透析治疗过程复杂且漫长,极大地考验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3]。认知行为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其观点是通过改善患者对自己、对病情、对治疗方式的看法和态度,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整体行为水平,使其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4]。本文通过研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患者中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 BUN、 Scr 等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实施认识行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艳.认知行为护理对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89):110-111.

[2] 王效民,卢飞,陈明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0):4-5,9.

[3] 魏文芬.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8,(25):171-172,183.

[4] 杜丽,祖明辉.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7):285-286.

论文作者:郭娟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2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郭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