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新农场20年:改革183号创新183号发展_农业论文

东新农场20年:改革183号创新183号发展_农业论文

东辛农场20年:改革#183;创新#183;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辛农场从建场(1950年)以来长期亏损的状态中彻底解放出来,连续数年位居全国农垦十大创利企业行列,并多次受到国务院、农业部及省政府的表彰,先后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科技推广先进集体”和“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都在30%以上,基本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场现代化、职工生活小康化。所有这些所昭示的就是:只要认真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理论,转变观念,明确目标,锐意改革与大胆创新,就能闯出一条适应自身经济发展规律的道路。改革是动力,创新是关键,发展是目标。改革不仅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客观需要,更是一场触及企业员工自身利益的革命。而革命意味着创新,创新的全部价值在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长足发展。东辛在改革的起步阶段由于操之过急,脱离了农场的客观实际而走过一段弯路。80年代初,东辛一度乘农村推行大包干的东风,将农场国有资源实行一次到位的彻底承包制。土地分包到户,农机个人购买,场内工业和三产企业推行个人承包,一时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而一年后经济出现滑坡。原因是没有从国有农场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承包中很好地处理“统、分”结合问题,不但没能激发农场职工类似农民的那种生产热情,反而从某种程度上压抑了业已形成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优势。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小农式承包制,不仅加大生产经营成本,而且制约了大农业经济运行整体功能与效益的发挥。实际上,农场这种多年形成的资源国有化、结构一体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商品化、服务社会化、分配货币化及长期推行的工厂化管理体制,不但培养和造就了广大职工各类专业化生产技能,而且强化了干群的组织纪律性和维护与发展公有经济的思想观念。加之多年来与城市二、三产业在产品交换、劳动力对流和信息传输等方面的联系与协作,从而使农场形成了介于农村农业与城市大工业间所特有的科技文化氛围。正是这种氛围与农场硬件资源的构成特征决定了其自身经济的发展规律及其运行机制。

基于这种认识,农场种植业从组建家庭农场入手,全面推行“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体制内的“统”主要表现为:①统在生产要素的集约规模上,如进行专业化、一体化生产;②统在重大资源配置决策上;③统在总体规划与经济布局上;④统在整体效益的发挥上,即确保人、财、物的科学配置有利于公有经济实力的增强;⑤统在技术集成与整体协调上,如种植业统一种植结构、统一机作灌溉、统一关键技术措施、统一农产品收购加工等;⑥统在企业精神与政策法规上;⑦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上,如本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农田保护等;⑧统在农场整体形象塑造与社会效益的发挥上,如农场精神文明建设与信誉维护等。对于该体制内的“分”主要是:①分在责权利直接结合的责任制上,即纵向核算到岗、横向考评到边;②分在劳动密集的手工操作上,如一些机械化程度较低的农作物田间管理等;③分在专业化生产经营上,即对各类产业化经营体系进行独立核算,自主运作,分类管理等。所谓双层就是以主要代表国家和集体利益的总场与各类专业化生产经营实体作为从事企业化运营的第一层面,而各类专业户、家庭农场等则构成主要从事专业化生产经营的第二层面。若以经济核算体系划分,则总场与直属企业两级核算体系构成第一层面,而专业户或家庭农场等基层核算体系构成第二层面。在该两层面内部全面推行计划调控,对外一律实行市场化经营。坚持市场引导计划,计划适应市场的原则。也正是这种管理体制与资源构造特征导致了该场于80年代中期就首创了具有农场特色的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运营机制。

为适应产业化组织制度的要求,东辛于1984年就将原场内分头设立的行政型农业科、事业型农科所与企业型种子公司合并成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农业服务中心,并在各分场成立以该“中心”为组织领导核心的农技、农机与农资服务站,形成了对内搞服务,对外以种子、农资与农技服务搞经营的一体化服务体系。该体系以经营收入来保证场内农业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推广与管理经费开支。此后全场养殖系统及一些大型产业化经营体系也相继组建了具有这种职能的服务机构及其网络体系。至80年代末,全场业已形成了以这些服务体系为纽带,以各类产业化经营实体为支柱的大农业规模经营格局。至90年代初,该场以优质棉、良种、肉鸡制品、乳制品、植物油等为主导产品的8 大类农业产业化体系,所创产值与效益已占全场经济总量的70%以上。

近几年来,东辛又本着“精减、效能、统一”的原则,在进行体制改革与组织制度创新中,将总场组成了企业集团经济(东辛集团),把下属的14个农业分场按产业化经营需要与专业化布局特征,压缩成10个农场和撤并部分管理区。同时将场部机关科室按大农业经营职能需要进行人员精减和适当撤并,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严控经费审批权。而更主要的是针对一些微利或亏损企业现状,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大胆推行租赁、拍卖或改成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努力探索具有本场经济运行特征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并大力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到目前为止,由国有制改成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已达10家。而对具有一定产业化规模和效益较好企业,则大胆进行资产重组,将相关企业合并成立一体化、集团化运营公司。如将原来相互独立的卫生材料厂、织布厂等与棉花加工厂合并成立棉花集团公司等。其他如环球肉鸡集团等,经改制后已进入内部管理机制的合理创新阶段。现这类集团化运营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已初步形成。当前包括总场一级管理层正逐步由生产经营与权力运营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向以资本运营为主方面过渡。总场(集团)代表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出资人身份拥有这些产业化运营公司的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龙头企业的主要管理者等职能。不过由于企业办社会的客观存在,总场(集团)一级还代替政府承担职工教育、医疗卫生、社区建设、公检法司与职工养老保险等职能,确保职工乐业与社区稳定。

80年代中期,东辛在总结前两年学习江南乡镇企业模式,大上两头在外的针织厂、活性炭厂而相继倒闭的教训后认识到,农场具有当地农村难以比拟的土地资源优势,农田水利化、耕作机械化及农副产品系列化加工营销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及其一体化生产能力。而所有这些不仅是农场职工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首先必须调整种植结构及其资源的科学配置方式。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农场根据当时国家对农产品的调控价格及市场需求信号,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作物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调整多年一贯制的“以粮为纲”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以棉花、制种与饲料粮为主的农副产品。至80年代末,基本形成了具有综合效益的“粮—经—饲—种”复合式种植结构。特别是棉花等经济作物随着国家价格的调高,种植面积由改制前的不足2000公顷调增至6000公顷,制种面积从无到有,至90年代初,约占全场各作物种植面积的一半。正是立足于农产品规模种植优势以及市场对农产品商品化要求,农场从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加工增值的目标出发,配套投资兴建与改扩建相应加工厂,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为主线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如包括利用世行贷款等共筹措30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改扩建棉花加工厂、植物油厂、粮食加工厂及兴建现代化种子加工厂等。其次根据国内外市场对畜禽产品的需求态势,在逐步扩大饲料粮种植基础上,大力发展肉鸡制品、奶制品、淡水鱼及河蟹苗等拳头产品,筹资4000多万元用于建立起年产12万吨的现代化饲料加工厂,改扩建冷冻加工厂与兴建乳制品厂、河蟹苗繁育中心等。正是通过5年左右的重点投资与建设, 使农场农副产品加工业体系配套成龙。加上一些相关三产企业的合理构建,初步形成了种养加立体交叉、贸工农互为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如肉鸡产业化经营体系,以集体饲养场与专业养殖户为毛鸡饲养基地,以冷冻加工厂为龙头企业,以饲料厂、祖代、父母代种鸡厂、电孵中心等为配套性生产企业,以养殖服务中心为纽带,形成了集肉鸡饲养、毛鸡加工、饲料供应、疾病防治、产品营销等为一体的集团化经营公司。其他如种子产业化、奶牛产业化等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构建特征及其运行机制。总之,东辛立足本场的资源与社会化大生产优势,以优化农产品结构为突破口,以大力构造与延伸产业链来膨大经济总量,配套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和努力提高整体运行功能,从而使该场经济结构日趋优化,一、二、三产业的总量构成由80年代初的70∶20∶10,调整为35∶40∶25,其整体功能与综合效益得以较好发挥。

标签:;  ;  ;  ;  ;  

东新农场20年:改革183号创新183号发展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