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应用宫颈锥切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吴美香

(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700)

【摘要】目的:探究宫颈锥切术应用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宫颈锥切术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其中试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应用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中具有着切口创面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关键词】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临床效果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是一种与宫颈浸润癌有关的癌前期病变,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子宫颈糜烂、白带异常增多及接触性出血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临床中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对于患者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临床症状等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中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意在探究宫颈锥切术应用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都经临床病理诊断证实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且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及患者签字同意。患者年龄为30~51岁,平均为(38.2±2.1)岁。全部患者中,有4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有8例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有2例不典型鳞状细胞。依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2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都在结束经期1个星期后行手术治疗,在术前都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及血尿常规检查。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将浓度为5%的卢戈式碘酒涂抹在宫颈病变部位,然后在宫颈病灶外侧约0.5厘米处行环形切口,沿着颈管方向锥形切除发生瘤变的宫颈,且通过Sturmdorf法缝合宫颈,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试验组给予宫颈锥切术治疗,电凝功率应控制在30--40W,采用常规方法消毒外阴以后,确保宫颈充分暴露,依照病变部位及病变大小选择适宜的LEEP刀,然后在宫颈病灶外侧约0.5厘米处行环形切口,通过三角形电圈沿着顺时针方向环切病灶。

1.3 观察指标

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SPSS15.0对本组中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采用百分比(%)表示,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其中试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比较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x±s)

3. 讨论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是一种癌前病变,此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一般与浸润性宫颈癌紧密相关。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导致此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且逐渐的趋于年轻化[3]。目前临床中常常选择手术方法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尽管传统的冷刀锥切术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术后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4]。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锥切术由于切口创面小及操作简单等优势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中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中,且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5]。相关研究证实,宫颈锥切术应用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中具有着切口创面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此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其中试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语:

综上所述,宫颈锥切术应用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中具有着切口创面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林伍梅李艳芳,冯艳玲,刘富元,蔡喆.宫颈锥切诊治CINⅢ和宫颈癌Ⅰ_(A1)期临床观察[J].肿瘤学杂志,2014, 11 (04): 36-38.

[2]谢铁男,冯丽华,于晓伟.宫颈电圈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1(10):37-39.

[3]薛耀华,陈子祥,郑宝文,张建明,朱庆义.广东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细胞学的对照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15,15(11):60-62.

[4]戴丽玉,何映凝,郑锦文,叶琳.高频电波刀行电圈切除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12(11):115-117.

[5]赵昀,崔淑慧,任丽华,赵超,魏丽惠.细胞学、HPV高危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6,11(02):72-75.

论文作者:吴美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应用宫颈锥切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吴美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