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德大数据的长沙市交通出行现状分析与治理研究论文

基于高德大数据的长沙市交通出行现状分析与治理研究

舒 忠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激增,交通拥堵已成为诸多城市的通病。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将拥堵延时指数作为城市交通拥堵的评价指标,能直观地从多维度反映出交通拥堵状况。本文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长沙交通出行现状,探究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治堵策略。

关键词: 交通;大数据;治理

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是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历时多年运营积累的超大型数据库,并在不断更新增加。近些年,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阿里云等单位,从不同角度共同发布交通分析报告服务社会,如年度报告、季度报告、节假日报告和话题报告等。这些报告主要描述城市拥堵现状、呈现拥堵演变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专注拥堵成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1]

基于高德海量的交通出行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计算,可以从多维度客观地反映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研究城市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城市拥堵治理提供决策[1]。同时,它也可以为公众交通出行、机构研究、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助力政府提供更全面、更智能的交通研判服务,通过免费共享与开放交通二次大数据,实现大数据的融合与创新,共建交通共同体。

本文重点研究长沙市的交通出行现状,主要依据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大数据覆盖全国主要的100个城市,长沙市是其中之一,涵盖各城市交通行业浮动车和所有高德用户数据,力争做到精准、精细、精确。交通拥堵情况采用拥堵延时指数评价,即交通拥堵通过的旅行时间与自由流(畅通)通过的旅行时间的比值[2]。该指数从交通出行者角度出发,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交通拥堵给出行者带来的时间成本,指数越高表示出行越拥堵[2]

糖尿病肾病具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其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干扰,如遗传因素、肾脏血流动力学、细胞因子作用等,但从糖尿病本质出发,高血糖是最为直接的原因,而且血脂代谢异常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中起到重要影响[3]。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要进行全面综合治疗,从生活方式上入手,进行合理饮食、运动,限制蛋白质摄入,加强血糖控制,调节脂代谢异常。当患者已经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后,要进行肾功能维持,避免形成显性蛋白尿。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特效药,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抑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点内容[4]。随着中医不断发展和应用,对症下药能良好控制糖尿病肾病发展。

1 长沙市交通现状调查

为便于比较,本文只选取第二季度作为研究时段。调研统计时间为每年的第二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全天为06:00—22:00,早高峰为07:00—09:00,晚高峰为17:00—19:00。

1.1 拥堵综合情况

表1 长沙市第二季度拥堵综合情况

由表1可知,在全国拥堵排名中,长沙排名越来越低,说明长沙交通出行状况逐渐好转,这主要得益于地铁2号、1号、4号线的相继开通以及增开并优化多条公交线路,增加了公共交通运能,引导了交通流向,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堵。

1.2 最堵月

表2 长沙市第二季度最堵月交通情况

根据长沙交通现状分析可知,长沙交通状况处在亚健康状态,早晚高峰较为拥堵,老城区拥堵状况较为严重,繁忙道路节点拥堵依旧。加之地铁正在建设,高架也在修建,交通拥堵情况在未来几年依旧存在,交通治理任务繁重。但通过分析可知,近些年长沙交通拥堵情况有所缓解,并在不断下降,待交通建设日益完善,交通拥堵也将大幅下降,进而提升公众交通出行体验。

交通拥堵治理措施及相关政策是否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也没有相应的问责机制作为保障,各部门协调不一致,都关注自身的利益诉求,难以达成预定的目标。政策的随意性、执行力度欠缺甚至变相执行等附带性问题都制约着交通拥堵治理效果。

公共交通在公众出行中占据绝对重要位置,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人口激增,之前的城市交通规划难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加之后期交通建设重视力度不足,导致老城区交通拥堵明显。交通建设管理缺乏远见性,资源搭配不合理,致使交通拥堵问题一时难以根除。

1.3 最堵日

表3 长沙市第二季度最堵日交通情况

由表3可得,第二季度最拥堵日大多集中在6月,相比于2016年,最拥堵天数已经得到有效缓解。

建立日常监督、协同治理模块,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推动部门齐抓共管,从而形成长效机制,持续优化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1.4 每天最堵时刻

表4 长沙市第二季度每天最堵时刻

由表4可知,早高峰和晚高峰都是拥堵时段,从2017年开始,早高峰变成每天最拥堵的时刻,但超过拥堵延时指数1.5这一预警线的时间一直减少,说明长沙交通情况趋于好转。

1.5 最堵区域

表5 长沙市第二季度最堵区域交通情况

图1 长沙市第二季度交通拥堵区域交通情况

观察表5和图1可知,长沙老城区相对而言比较拥堵,排在前三位的区域为芙蓉区、雨花区、天心区。以最拥堵的芙蓉区为例,其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不断下降,说明交通状况日趋好转。从2018年开始,岳麓区交通拥堵程度超过开福区,排在第四位,主要是因为岳麓区建设发展较快,居民数量不断攀升,从侧面也反映了长沙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良好。

1.6 通勤日早/晚高峰最堵道路

结合表6和表7可知,人民路、香樟路、枫林路在近些年都比较拥堵,是未来交通治理建设的重点。

1.7 拥堵天数最多的道路

由表6可知,早/晚高峰最拥堵道路不断变化,这与长沙近些年的交通快速建设发展发展密不可分。整体来说,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呈下降趋势,可预测未来交通拥堵将不断下降。

通过观察表2可得,2016—2019年,第二季度都是4月份交通最拥堵,但高峰期拥堵延时指数由1.93下降到1.8,说明交通拥堵情况不断下降。

表6 长沙市第二季度通勤日早/晚高峰最堵道路交通情况

表7 长沙市第二季度拥堵天数最多的道路

2 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长沙交通拥堵原因多样,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2.1 城市及其交通规划远见性不足

岩层整合与不整合接触面的存在,均反映出当时地质沉积环境的变化.通过对岩层不整合接触面的分析,可以了解本地区当时地质环境整体下沉后、又整体抬升、再整体下沉的海陆环境的变迁,对认识本区地质发展史有重要意义.

城市交通关系着每一位市民的生活和工作,交通的建设管理不仅需要政府企业,更需要公众一起参与。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更新观念,采用多种手段,征求公众意见,站在出行者的角度,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出台合理的交通政策。

2.2 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完善

图2(b)为偏向镁合金的焊接断口放大12倍的形貌图,无明显周期性特征结构存在,说明断裂形貌还与基体金属和及其成分有关。除焊缝底部组织致密,其他区域存在大量孔洞和丝状拉拔结构。其缺陷形成机理可能是由于搅拌头偏向镁侧,镁板搅入焊缝量增加,镁塑性较差,随搅拌头旋转填充的金属量不足,导致大量孔洞出现。部分塑性较好的区域,由于镁合金均匀附着在铝基体上,结合搅拌头搅拌作用,形成丝状疏松连接,拉伸断裂后形成图示丝状拉拔结构。

2.3 问责机制落实不到位

学生毕业和取得专业学位的描述清楚,符合学校制度和工作规范;对2016届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学生的“社会能力”“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达成评估,评估方法正确、结论可信,实现了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流程图形式说明了学业预警和毕业审核流程,以及对受到学业预警学生的帮扶措施,跟踪、评估措施到位,评估结论可信。通过对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统计分析,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或升学情况优良。

2.4 缺乏统一高效的数字化调控平台

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多主体、多层面、多约束的系统性问题,需要一个统一高效的数字化调控平台进行统筹管理[3],明确各自的职责,调动各方积极性,提升治堵工作效率。因此,建立一个具有全局调控、实时优化预测功能的调控平台至关重要。

3 交通拥堵治理策略

3.1 城市规划建设与交通设计优化并肩而行

交通设计优化需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体系中,并着眼未来,彰显生态效益,考虑整体长远发展,与城市长远规划和布局机密相连[4]。同时,推广人性化建设管理,充分照顾不同人群、不同区域的交通出行需求,优化交通安全设施,确保公众享有安全、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

3.2 加大交通建设管理力度

依据现有的交通条件,加强需求调研,优化政策调控,最大限度地剔除无效需求,实现供需平衡。合理利用并优化现有交通设施,加快路网优化建设,完善交通辅助设施,分层通行,最大限度地提高通行能力和资源利用率。借助互联网大力推行智慧交通建设,建立多方综合协调机制,加强交通的运营监控管理。

3.3 完善治堵政策管理

强化公共服务管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交通服务环境,提高出行体验,同时鼓励公众搭乘公共交通出行,提高公众的治堵参与度。构建数字化调控平台,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利用,运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完善治堵政策,强化监督考核,实现交通治堵的闭环控制。

3.4 构建自愈的交通生态环境

从交通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培养、城市智能化出发,构建自愈的交通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各主体手中资源,融入智能化理念,推进科技创新应用,提升公众生态建设参与度,营造一种全社会关系的自运、自管、自愈的智能化交通生态环境,实现各方的互利共赢[5]

通过岩石力学理论分析,对于人工压裂裂缝而言,其裂缝方向始终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当水平段轨迹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夹角不同时,会产生不同的人工压裂裂缝形态。当水平段轨迹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时,裂缝与水平段轨迹方向平行,产生轴向裂缝;当水平段轨迹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呈0°~90°夹角时,裂缝与水平段轨迹方向斜交,产生斜向裂缝;当水平段轨迹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垂直时,裂缝与水平段轨迹方向垂直,产生垂直于水平段轨迹的裂缝。

参考文献:

[1]2017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EB/OL].(2017-07-25)[2019-05-19].https://report.amap.com/share.do?id=8a38b b8660f9109101610835e79701bf.

[2]2018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EB/OL].(2018-07-20)[2019-05-20].https://report.amap.com/share.do?id=8a38b b86644200330164b707a96a0a22.

[3]杜怡曼,贾宇涵,吴建平,等.基于交通环境容量的区域交通动态调控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2):36-41.

[4]俞光耀.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设计前瞻性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8(1):12-15.

[5]王汉新.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理论与实现途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6(1):246-251.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Governance Research of Changsha's Traffic Travel Based on Gaode Big Data

SHU Zhong
(Changsha Commerce&Tourism College,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rapid increase of urban population,traffic conges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problem in many cities.Gaode map traffic big data regards the congestion delay index as an evaluation index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which can intuitively reflect traffic congestion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ffic in Changsha through big data mining,explored the reasons,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blocking strategy.

Keywords: traffic;big data;governance

中图分类号: D6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5168(2019)20-0112-03

收稿日期: 2019-06-11

基金项目: 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9csskkt37)。

作者简介: 舒忠(1985—),男,硕士,工程师,讲师,研究方向:交通运输。

标签:;  ;  ;  ;  

基于高德大数据的长沙市交通出行现状分析与治理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