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这两个变化深化统计改革_两个转变论文

适应这两个变化深化统计改革_两个转变论文

适应两个转变,深化统计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个转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紧密围绕两个根本转变更加深入地推进统计改革,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在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初步拟订了《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规划(1996—2000)》(以下简称《规划》)。本文就《规划》的思路和主要内容谈一些意见。

一、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总体目标

《规划》提出的“九五”时期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根据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加大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力度,加快统计标准体系同国际接轨,争取在本世纪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统计体系。

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就是要在统计制度方法方面改革和完善四个体系,它们相辅相成,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统计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整个统计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几个方面的改革起着统率和导向作用;统计指标体系是整个统计体系的主体,具有广泛的内容,适应多方面和不同层次对统计的需求;统计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是统计信息采集和处理加工的规范,它是实现统计标准化和统计信息处理自动化的前提条件;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实现科学地有效地组织统计调查,取得准确、全面、系统统计信息的手段,也是提高统计效益的关键所在。这四个方面的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综合配套地进行整体改革。

上述“九五”时期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往已经进行的改革基础上的深化,体现着统计改革的连续性和发展的阶段性。“八五”期间,根据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对原有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传统制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统计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然而统计调查的内容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统计标准化水平仍很低,统计调查方法过份依赖全面统计报表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各项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九五”时期,必须面向21世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推向一个更加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二、进一步改革、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整个统计制度方法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以下方面对各项经济统计发挥着统率和导向作用:第一,它界定了社会生产的范围,同时也就决定了分配、交换、消费的范围,这就给经济统计提供了明确的界限;第二,它规定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单位,这也就相应决定了经济统计调查的基本单位;第三,它统一确定了从宏观上反映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指标体系,包括产出、投入、收入、分配、消费、积累、金融交易、国际收支、资产负债等等,这些方面最重要的综合指标就构成了各项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骨架;第四,它使用了协调一致的国民经济各项分类标准,包括机构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产品分类、资产分类、居民消费按用途分类、政府职能分类、生产支出分类等,为经济统计提供了统一的分类标准;第五,它的资料来源于各项经济统计和部分社会统计,因而对这些专业统计的调查方法提出了要求,对调查方法的改革起着促进作用。总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于其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特点,能成为协调各项经济统计的共同基础,所以我国的统计改革首先从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入手。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其发展历史上由于各国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不同,世界上曾经长期并存着两种不同的体系——MPS和SNA,研究它们之间的双向沟通曾是国际统计学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以SNA为框架,保留原有MPS的主要总量指标,采用板块式设计,将两大体系的指标组合在同一张核算表里,通过板块之间的拆卸、拼装实现两大体系之间指标的转换。但是近年来随着世界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上两大核算体系也走上了趋同的道路,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经过第26届和第27届全体会议的讨论,一致通过修订的1993年SNA,认为它是适用于世界各国的国民核算体系,MPS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1993年SNA是以一系列国际上通行的概念、定义、惯例、分类和核算原则为基础,由一套逻辑一致而完整的经济帐户、资产负债表和表式所组成,以格式化的方式汇编和表述宏观经济数据的一套完整的核算框架。SNA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为政府制定政策、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服务的。自1968年SNA公布以来,世界市场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货膨胀更加为政府所关注,政府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而改变,第三产业显得越来越重要,金融市场日趋复杂化,国际经济交往空前扩大,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日益重要,为适应这些变化,1993年SNA对原体系作了系统的修订,在整体结构上充实了新的内容,调整了帐户结构和建立了新的平衡项,修改了若干概念和采用了某些新的概念,调整和补充了一些分类,经过修订使体系更加完整,功能更为齐全,概念更加清晰,同时整个体系实施的难度也增大了。

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上是按SNA的核算概念、核算原则、核算方法和基本框架制定的,由于当时国内及国际的实际情况,与1993年SNA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异,同时它在反映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规划》提出,“九五”期间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按照1993年SNA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之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又具有国际可比性。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修订:

1、取消新核算体系中有关MPS的内容。为适应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新核算体系中没有必要再保留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的MPS的概念、指标和分类,因为既无国内观察分析的需要,也无国际对比需要,实际上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MPS的指标在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与管理中已逐渐被新指标所取代,在修订新核算体系方案时应正式予以删除。

2、体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993年SNA的基本框架和核算原则和标准适用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方面不应强调各国的特色,但是各国都是按照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加以实施的。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在完善新核算体系中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一是反映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方针的贯彻情况,为此,在机构部门分类中,要按经济成分对企业部门进一步进行分类,从数量上反映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变化情况。二是反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原则执行情况,在收入分配核算中要区分按劳分配收入和其他分配方式所得收入,并将企业营业盈余按企业经济类型划分,以便于研究国家、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以及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层次居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三是充实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所需的内容,如国家财政平衡、信贷平衡,主要商品实物量平衡等,这些已纳入新核算体系中,但实际尚未崩制应用,需要将方案改进后重新建立起来。

3、按1993年SNA的基本框架调整我国新核算体系的经济帐户体系,充实新的内容,改进和完善核算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主要有:进一步规范统计单位,严格按机构单位和基层单位建立国民经济核算;加强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和季度核算,采用规范的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进行估价,细化支出法的分类,相应地协调城乡住户调查中消费项目指标,建立健全与国内生产总值相配套的价格指数体系;引入社会实物转移和实际最终消费概念,准确地反映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逐步扩大资产核算范围,按照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三个层次规范资产的分类,引入持有资产损益概念,建立资产重估价帐户,完善资产负债核算。

4、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逐步建立社会、自然资源和环境核算框架。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我国及世界各国的重视。1993年SNA为克服单纯反映经济运行而忽视自然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的缺陷,新设置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附属体系”(SEEA),将所有自然资源纳入资产的范围,反映其增减变化及存量,并把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环境保护支出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计算调整后的国内生产净值(EDP)。中国新核算体系中设有人口、劳动力及自然资源三张补充表,但与基本表之间未形成有机联系,需要在此基础上参照1993年SNA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附属体系的基本结构,研究拟定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核算初步框架。并参照1993年SNA人口与劳动投入核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改进我国新核算体系中的人口和劳动力平衡表,以适应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和劳动力质量、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需要;借鉴1993年SNA中的社会核算矩阵方法分析各阶层居民、各类型企业、政府之间收入分配关系。

三、进一步加强统计指标体系改革和加快统计标准化的进程

1993年开始实施新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对各专业统计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改革,按照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将企业、单位的统计指标体系统一分为财务、劳动、产业活动、消耗、技术开发和固定资产投资六个指标群,包括人、财、物、科技等生产要素和投入、产生、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新报表中基本的指标,应尽可能保持相对稳定,随着情况的变化作必要的调整更新,对过时的、繁琐的指标应坚决精减。但是为满足新形势发展要求仅靠一些基本指标是不够的,“九五”期间要以两个根本转变为中心,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加强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以期在本世纪末初步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经济、社会、科技统计指标总体系以及互相衔接配套的各专业统计指标子体系。改革的重点是:

(一)根据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及时补充和完善以下统计内容:

——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进行跟踪调查:主要包括组织形式转变、生产经营机制转变以及现代企业各项基本制度的建立情况。

——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进行定期观察:可在基本单位统计调查中设置企业改组情况指标,反映通过实行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对小企业进行改革的进程。

——反映流通体制改革:可在贸易统计中增加期货贸易、流通代理制、连锁经营等内容。

——反映投资体制的改革:可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设置投资融资方式、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度和投标指标等指标。

——反映改革劳动就业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主要是结合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建立城镇劳动就业失业情况调查制度,并改进现有的劳动者报酬及个人收入统计。

——反映培育和规范各种要素市场:主要是改进和加强现行的要素市场及开发区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反映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统计制度。

(二)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一方面改进现有的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包括降低消耗、改善产品质量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资金周转等等;另方面更重要的是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充实和加强反映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整体效益的指标体系,包括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科技进步效益指标等。这后一方面的改革主要是:

——研究建立反映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整体效益的指标体系。

——完善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以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支柱产业,反映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及效益。

——完善全社会科技资源、科技投入产出统计,逐步扩大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统计的实施范围,划分主要生产设备技术等级、劳动者技术分类,研究制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方法,以反映科技进步及其效益。

——在改进企业规模划型的基础上,设置主要行业实行规模经营的指标,反映生产的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益。

——改进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建设性质分类,科学地区分投资中的内含扩大再生产与外延扩大再生产,完善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益指标体系,以反映投资的集约化程度及效益。

(三)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要求,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在现有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充实有关精神文明建设、居民生活质量、妇女儿童状况等内容,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

——改进小康生活标准和农村贫困标准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两个试行方案,反映消除贫困现象、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进程。

——根据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情况,充实和改进有关统计指标。

——完善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统计,并随着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形成,相应建立自然资源保有和开发使用的价值量统计;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统计,反映在生产全过程中对工业污染的控制及其效益。

上述几个方面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都涉及到统计分类。统计指标和统计分类是构成统计的两个基本要素,都要体现新形势对统计的基本要求,两者密不可分,所以在深化统计指标体系改革的同时,要加强统计分类标准的建设,加快统计标准化的进程。“九五”期间,应本着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尽量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原则,抓紧修订和完善现有统计分类与编码标准,研究制定新的统计标准,形成比较完整的统计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统计标准化水平。其重点是:

——根据反映所有制结构的要求修订经济类型划分标准,着重研究解决混合投资经济中的公有制成份的统计问题。

——制定与联合国标准产品分类(CPC)基本接轨的包含所有行业的产品分类与代码标准。

——制定全国统一的、各部门共同使用基本单位划分标准。

——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和制定非工业企业划型标准。

——制定城乡划分统计标准。

——制定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的居民消费分类和政府职能分类标准。

四、积极稳妥地推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改革

经国务院批转同意实施的国家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这一目标模式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而逐步实现的,在实际操作中,新的调查方法体系取代传统的以全面统计报表为主的调查方法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要本着既积极又稳妥地精神推进这一改革,在“九五”时期初步建立起新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关于建立周期性普查制度

普查是国家专门组织的基本国情国力的全面调查,可以提供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在整个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八五”期间先后进行了人口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工业普查,目前正在开展基本单位普查和农业普查,为建立周期性普查制度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也出现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对组织实施这一系列普查的经验教训认真地进行总结。主要问题是:普查在时间安排上是分散错开进行的,十年内先后进行六次普查,好处是避免了工作过于集中,但不利于各项普查之间的相互衔接,而且形成年年忙于普查的局面;在组织形式上是分别成立专项普查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这有利于发挥专业统计和有关部门的作用,但不利于统一协调,给组织动员、经费筹集也带来一些困难。如果确定一个基准年,将普查尽可能集中在同一基准年统一组织进行,可能有利于克服这些缺点。同时,现在各项普查是在经常性抽样调查尚未建立因而原有全面报表还不能取消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数据质量控制要求不一致,普查结果与年报数趋势出入较大,以各项普查数调整历年有关统计年报数则不胜其繁,使统计数据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普查项目、普查周期,改进普查组织形式,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化规范化的普查模式。

(二)在经济统计中推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调查对象进行经常性调查的基本方法,它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取得样本资料据以推断总体,并能较好地排除对统计数据的干扰,应逐步取代传统的全面统计报表而居于调查方法体系的主体地位。在各项经济统计中推广抽样调查采用的是“目录抽样法”,即以单位目录作抽样框,对少量规模大的单位进行全数调查与对大量小单位进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离散度较大、次数分布频率呈高度偏态的经济总体作调查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按照“九五”时期规划,要以批发零售、餐饮业统计试行抽样调查为突破口,五年内要先后在工业、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科技、服务业等专业统计中推广抽样调查方法,逐步形成经常性的抽样调查制度。

在经济统计中推行抽样调查方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抽样调查与目前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体制不相适应,容易形成层层搞抽样调查或上面搞抽样调查、下面搞全面报表的局面,影响抽样调查优越性的发挥;二是抽样调查不易满足调查内容指标繁多和多重分组的要求;三是在组织分工上需要进一步理顺专业统计与抽样调查队之间的关系。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抽样调查模式。

(三)切实加强基本单位统计

基本单位是构成国民经济整体的基本细胞,也是组成统计总体的基本调查单位。建立和完善基本单位统计是全面改革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开展各项统计调查的共同基础。它在这方面的具体作用:一是统一规范各专业统计的统计单位,划分各自的调查领域;二是为开展各项抽样调查提供统一、完整、科学的抽样框;三是为开展科学推算和数据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建立基本单位统计,1993年实施新的统计报表制度中设置了统计调查单位报表,是这项工作的开端。目前,国家统计局参照联合国1993年SNA关于划分机构单位的规定,将我国基本单位划分为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单位,于1996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在普查以后要建立基本单位增减变动的经常性统计调查制度,使基本单位名录库得到不断更新,真正起到规范各专业统计调查单位、提供抽样框的作用。这是顺利进行各项统计调查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应当放在优先地位切实抓起来,为全国建立新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创造必要的条件。

标签:;  ;  ;  ;  ;  ;  ;  ;  ;  

适应这两个变化深化统计改革_两个转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