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粤剧表演艺术的传承及创造论文_何瑛华

浅谈粤剧表演艺术的传承及创造论文_何瑛华

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

粤剧在广东地区非常盛行,其戏曲内容和当地的文化有效进行融合。粤剧要想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就应该与时俱进,对其戏曲内容不断进行创新,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粤剧素材,让粤剧表演能够具有一定的美感,让其市场上能够具有较大的占有率。

一、粤剧表演艺术的传承

粤剧表演起源于广州,阻碍这一表演传承的主要原因是编剧的缺失问题。要想让粤剧得到相应的传承,就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对粤剧要不断进行创新。不仅仅要培养一批专业的表演人才,还应该培养诸多的编剧人才。粤剧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将这些难题全面攻破。经过研究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在粤剧方面缺乏大量的编剧人才[1]。针对这一现状,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改善。不但要培养一批编剧人才,还应该寻求外援,让强强进行联合。对现有的编剧进行激发,让其对工作具有相应的积极性。

传承和发扬粤剧,还可以从观众方面下手。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一些高层次的观众进行吸引,这样能够有效对东粤剧的传承和发展。从目前状况来看,虽然粤剧的观众群和粉丝非常多,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还十分匮乏。观众中占据最多的是当地人,从年龄的划分来看,老年人还是占据大多数。因此,就应该对一些高层次的观众的进行吸引,这对粤剧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粤剧表演艺术的创造

(一)粤剧表演艺术的形式创新

当今社会的娱乐消遣方式逐渐增多,粤剧在艺术表演形式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能够对环境有所适应,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粤剧在表演形式上不断在推陈出新,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的表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大锣打鼓,从原来的资料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粤剧里边使用最广泛的是尺八口径,使用次数最多的是排钱尺,这种排钱尺和市场上的市尺相比较长。粤剧中的司钹通常都是站立着,其中的一只脚放置于木椅上面,双手使慢力度尽情的开始挥舞。第二,粤剧中的角色也会画脸谱,传统模式的粤剧舞台上,为了增添艺术效果,通常都是以煤油灯作为点缀,使用煤油灯制造舞台效果相对来说光线比较昏暗。距离舞台较远的观众根本看不清楚舞台上的效果,加上观看现场通常来说十分嘈杂,如果不安装扩音装置,距离舞台较远的观众根本听不到舞台上的声音,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角色脸谱化,观众对人物属性进行分辨时,通常都是利用脸谱将其分辨出来。例如:白脸就代表奸臣一类的人物,观众要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脸谱有效进行分类,根据脸谱对任务形象进行划分[2]。再弄清人物原型的状态下,研究起来也顺理成章,这样欣赏起来也比较含有滋味。第三,表演过程具有一定的程式化。人们通常有一句俗语说生活处处是戏曲,传统模式下的粤剧表演选取的素材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立足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上,对粤剧进行改编和创作。但是,社会的发展让人们对粤剧的审美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对舞台表演有了更高的要求,粤剧中的舞台表演不仅需要具备美感,还要具备夸张的成分,同时,还应该有一种集中和凝练的感觉。对粤剧的舞台表演形式应该不断进行创新和研究,对其秩序不断进行完善,受众群体的思想水平也会得到全面的上升。对粤剧的舞台装置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对各项设施全面进行完善,将灯光设计和扩充器全面进行普及。粤剧的发祥地是广州,因此其曲牌和韵味更加贴合广东地区的文化特点,其唱腔是整个民族的地方特色。观众对粤剧方面的审美力度全面上升,这就让粤剧在艺术形式上发生改变,由粗狂变成细腻,从故事情节逐渐向人的阶段开始过渡。原来的粤剧表演中,对于形体动作上具有较高的要求。现如今,人们对粤剧要求较高的是情感的表达,这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让粤剧的艺术氛围全面提升。也就是说,应该将粤剧这项表演艺术广泛进行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让其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骤,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粤剧的表演具有一定的程式化,这种程式化是由多种元素有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各种形式的不断变化对表演内容进行充实,让粤剧表演展现出相应的美感[3]。例如:上个世纪30年代,锣鼓点锣边大滚花这种形式通常都是用于武将出场的时候,一般英雄人物出场时也会使用这种背景音乐的表现形式。进行表演时应该将其和下面各种因素全面结合起来,例如:大靠、背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急促、响亮的锣鼓声有效加入其中,将各种动作全面进行合成,就能够给观众呈现出一个充满英雄气概的人物,一定程度上能够将美感充分的渲染出来,能够将全场观众的眼光全部吸引。除过这些,还存在各种其他的表演,如:水袖功、扇子功等,所有的表演都已经向着富有美感的领域进军。用水袖表演来说,这种表演在粤剧舞台上初步兴起的时候,水袖都特别短,一般情况下都超过了一尺,不存在技巧方面的问题。但是,粤剧的水袖表演在发展过程中会将其他剧种的精华全面吸收,因此后期的水袖在制作上也越来越长,通常情况下都会超过1米,表演者进行表演时,可以随意对水袖进行舞动,舞动的效果防非常利落,如同行云流水般潇洒。

(二)根据观众审美需求创新粤剧题材

早在封建社会的时候,就已经诞生了粤剧的表演形式,粤剧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来源于封建社会思想,其中的表演类型大多都是君臣、父子之类的。对原来的粤剧进行创作时,其中的内容素材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粤剧中的包含的道德理念阐述的也是封建社会的道德理念[4]。社会的飞速发展之下,和旧社会相比,当今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发生较大变化。对题材进行创造时不会拘泥于各种封建文化。创造粤剧的内容时,能够对其进行创新和研究,让粤剧的剧种能够向着千姿百态的形势发展,整个剧目呈现出一种绚丽多彩的形象,具有一种传奇色彩。原来的粤剧表演在表演形式上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跟不上大众的审美变化,观众人数正在以逐年递减的方式淡化。特别是当今年轻人对审美境界通常都比较高,传统模式中的粤剧素材对他们没有任何吸引力,和年轻人的思想无法达成共识,因此,年轻观众也就特别少。粤剧要想得到较大的发展就应该对自我不断进行突破,这样才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让娱乐能够体现出时尚化的状态。不管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应该逐渐向现代生活靠拢在,这样观众群体才会增多,这样粤剧才会得到较大发展。

(三)有效消除粤剧的表演误区

对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粤剧在表演上存在较大的误区,这种误区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粤剧的发展。通过研究证明,粤剧在表演上存在两大误区,在粤剧刚发展的阶段,其表演形式都是比较传统的,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锣鼓点。粤剧也属于一种传统戏曲,这种戏曲通常都是以身段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然后穿戴上古装进行演出。对于传统的锣鼓点来说,为了表现身段做手,通常都会采用古装戏。这种服装和现代人的服装具有相应的差距,在行动上会存在相应的差距,导致服装和动作不够协调,这种模式下,就会让美感全面降低。例如:演绎《白毛女》这项经典曲目时,一位演员在演绎该剧时,为了能够体现出解放回乡的剧情。出场时为了渲染气氛采用的是传统的锣鼓,让整个场面显示的威武雄壮。但是该演员在服装方面选择了一种解放军装,没有显示出大靠背旗的身段,给观众的感觉完全可以用不伦不类来形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粤剧的表演形式失去了魅力,让观众对其不感兴趣,进行传承时会遇到诸多问题。

对粤剧进行创新时,不能将原来净化过的部分丢失,如果将这部分内容缺失,将会让粤剧表演失去灵魂。对粤剧进行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应该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磨合。表演粤剧的演员,也应该不断对其内涵进行深化,创造出和时代气息比较符合的粤剧表演形式。

三、结语

如今的社会速度发展飞快,已经达到了日新月异的程度,人们的生活逐渐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迹象,粤剧应该在表演形式上跟上社会的发展形势,立足于现代人的思维和形式,对粤剧题材全面进行创作,表演程式上一定要紧跟当代社会的步伐,体现出时代特色,让粤剧能够具有一定艺术感和美感。

参考文献:

[1]刘建科. 粤剧流派唱腔的传承和发展[J]. 戏剧之家, 2017(10):22-22.

[2]林婷. 浅议粤剧的文化品格及生存境遇[J]. 艺术评鉴, 2016(1):173-174.

[3]陈书琴, 林国明, 廖肇安,等. 粤剧艺术人物角色视觉元素提取与设计应用研究[J]. 设计, 2017(7):130-131.

[4]毕海荣. 粤剧的生存状况及传承与发展[J]. 音乐时空, 2016(9):29-30.

论文作者:何瑛华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浅谈粤剧表演艺术的传承及创造论文_何瑛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