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使馆告诉我们什么?_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大使馆告诉我们什么?_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使馆”告诉我们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告诉我们论文,使馆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短评

看罢这篇稿子,想说的话很多。说奔驰、说东西德统一、说贝肯鲍尔恐怕离题远了些。但这毕竟是德国人注重实际、注重实力、注重实用的成功实践。而这些,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有效参照。

德国在上海建“经济使馆”,提法听起来新颖,说透了不过是个中介机构。但这个中介由政府自觉行动,且角色鲜明,其中的内涵就有些令人回味了。

首先,德国的“经济使馆”给我们带来了一条重要信息: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要想参与国际竞争,因其“巡航半径”太小,“吃水线”太浅,势单力薄,急切需求有“流动码头”之称的补给舰。一个和现代化战争相匹配的大保障的概念于是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地位和作用非但不能减弱,反而要大大增强,政府的服务空间同样要大大拓展。只是政府的用武之地要牢牢建立在这个大保障的出发点上。

我们不能不注意到,我国的中小企业也曾千军万马奔向国外,但有多少个成功的“诺曼底登陆”呢?从这一点上说,德国人的“经济使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操作方法。在走向市场,尤其是在向国际化大市场的进程中,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是应该放在同一个坐标上体现的。企业如何定点,政府如何定位,尤其是政府的定位至关重要。我理解,政府行为的准确定位就是要在有效性(高效率、高效益、好效果)的前提下,重点解决管什么不管什么,抓什么放什么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管治家之道,不管油盐酱醋,大概就是最科学、最经济的方法。在提供了一个宽松有序的背景之后,企业按照其自身的意愿、条件进行合理的重组、改造、竞争、淘汰,继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有必要提出的是,当理智的德国人冷静地进入浦东的时候,当这个“新德意志中心”作为桥头堡昭示着下一步大规模挺进的时候,无疑也向我们发出了挑战的信号。

这算是个警示吧。

改革开放的推进,使我国经济日益走向国际化;但在许多领域,我们更多地是以一种“被国际化者”的姿态出现在竞争舞台上。如何迎接这种国际化的新挑战,首先便对担当制定战略和指挥战役的各级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进则败、不进则退,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乏机会,我们还不乏“经济使馆”这样的外来的成功范例。重要的是对这一切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们积蓄力量后的有效出击。

标签:;  ;  ;  ;  ;  

经济大使馆告诉我们什么?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