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防窃电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邵长宇,马超博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防窃电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邵长宇,马超博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市渤海新区供电分公司 沧州市 061000)

摘要:在对用户窃电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特征的窃电行为识别方法,通过提取用电信息采集特征数据,构建窃电嫌疑用户识别模型,识别窃电嫌疑用户的窃电行为。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提升工作效率、保障信息精确性的重要系统。论文将对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营销服务模式创新思路进行分析。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防窃电;应用

1导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电信息采集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作为电力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给电力营销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了供电企业快速发展。新型的窃电手段主要有改造负荷控制系统、改造电能表、增加二极管实现半波整流、安装反检测窃电模块、对铅封进行高仿处理等等,这些窃电方式的反侦破能力比较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使用以往的反窃电检测技术无法实现对其精准的检测。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和物理架构

2.1功能

(1)收集和管理数据功能。电力系统的数据主要包含不同设备采集的实际检测信息和仿真软件优化获得的信息。智能用电采集体系可以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周期性高效采集,上报处理所得数据,借助系统中的展示功能实现对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准确分析。

(2)预付费和自动抄表功能。高级用户可以实现预付费和自动抄表,用户对用电的情况进行实时的访问,有效分析实时信息,使用电的具体情况得到有效获取。该技术将用户的剩余用电量和费用进行科学的计算,用户对自己的用电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对用电量进行科学管控。

(3)有序用电监管功能。用电发送情况需要以计划消耗的电力情况为基础进行发送,从而使用户的功率容量得到有效控制。

(4)运行维护功能。对发电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使时空上的误差得到有效的回避,系统误操作而造成的权限管理得到科学的预防,不同的数据报表可以被导出。

2.2物理架构

从物理架构的角度对用电信息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电能表、现场终端、通信信道和主站。采集系统的管控核心就是主站,对系统安全、数据使用、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进行高效的管理,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实现科学的交换和集成。对远程通信信道进行科学配置,主要包括中压电力线载波、230MHz无线专网、GPRS/CD-MA等无线公网和配电光纤专网等。安装在信息采集点的终端设备就是现场终端,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电能表数据进行抄收,该终端主要包括集中抄表终端和变压器采集终端。

3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

1)台区内用户信息准确度低。受人为失误、信息老化和私自改造等原因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内的部分台区和用户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极易出现用户表信息采集的数据失真、采集工作效率低下造成采集工作重复等情况,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工作难度加大,数据分析的不准确导致对台区线损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增加不小的难度。用电信息统计登记中的不准确和不完善、用户的私自改造和违规用电是影响台区线损数据管理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另外,线路老化、用户电表的老化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维修或者更换,也在严重影响着用电信息的统计和线损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1]。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系统故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通过采集终端实现对用户电表数计进行智能的实时的数采集,一旦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存在设计缺陷或者终端程序存在运行不稳定、通信信号不稳定等因素都会影响用电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另外,信息采集系统的终端与用户电表的连接采用的是485线连接,采集终端和用户电表之间的人工接线手法和接线质量也会影响电表数据的采集。

3)设备老化或者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台区的设备主要由用户电能表、输电线、变压器或者变电箱和计量表等构成,在长时间的使用中未能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和日常维护,造成设备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或者损坏,造成设备的应用性能降低导致线损现象的出现,也会引起数据采集的不准确甚至缺失。

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防窃电中的应用

4.1基于信息采集的营销服务模式创新方案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营销服务模式的创新也应以智能化作为目标,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增强该模式的智能互动性,增进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的距离,满足价值共赢的发展目标。客户价值创造是营销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目标与理念,在变革工作机制、创新业务流程时,应始终以尊重客户、理解客户和服务客户作为基本原则。此外,还应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增强管理工作的互动性。在电力营销工作体系的构建中,应保障各个方面的协同性与互动性,满足当前营销业务管理的需求,适应新服务模式的特点。在大数据背景下,运用大数据分析技,能够实现对多种数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保障服务模式的精准性。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能为该模式的高效化运转提供信息技术平台,以互联网为依托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有效整合业务流和价值流,是实现新营销服务模式的关键点,以客户价值目标为核心,实现对客户需求、增值服务与投诉处理等各个环节的优化,能够一站式地受理客户服务业务,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用电服务需求。

4.2自动化抄表

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主要包括抄表、电费核算、电费通知等过程,对于营销管理工作者来说工作量巨大,并且随着国家电力市场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日常用电量也在大幅提升,这对进一步的提升用电管理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早期使用人工抄表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周期长、出错率高,并有资金成本投入高等问题,大大减弱了电力营销的管理效果。合理使用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可以更好的整理用户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实现自动抄表和正确结算用电费用,提高工作效率。

4.3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医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工作流程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业务服务、故障检修、平台搭建、线损运行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完善台区内线损监测的工作制度和流程,以此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更有效的维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台区线损的管理水平。

4.4线损管理

电力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导致企业资金成本投入增加。进一步的节能减耗,才能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基于信息采集平台设置线损计算模型,将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计算,可得出电网内部各类数据信息的损耗情况。这一系统将电损管理变得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

运用传统的方法对线损进行管理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管理周期长、不够真实和准确等。合理的利用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在同一时间将各类用电信息进行冻结,可以避免时段出现差异,能够使线损管理顺利进行。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将理论数据与实际线损数据进行合理性的分析和比较,可以保证线损管理数据的时效性[2]。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1月至10月,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的用电信息采集覆盖区域线损率降低0.76个百分点,自动计算率达97.4%。自动化采集还实现了对400多万个公变台区电压、用电负荷的小时级在线监测,累计发现61.8万台配变过载,27.3万台配变重载,解决了传统人工测量工作量大、统计周期长、信息失真、监测效率低等难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电力事业的繁荣发展当中,应将创新营销服务模式作为重点,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用电需求,同时,为电力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电力营销中应用用电信息采集技术,能够更好的保障用电客户的日常用电,也提高了电力营销系统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保证电力营销工作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改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靳晓锴.智能电能表与采集系统结合的优势[J].农村电气化,2018(5):78.

[2]赵昭.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分析平台设计与开发[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论文作者:邵长宇,马超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防窃电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邵长宇,马超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