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肖开家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肖开家

(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七一南坪中学,四川省 阿坝州 九寨沟县 623400)

摘要: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历史属于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平日的教学活动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时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应与历史学科相结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保证学生今后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根据其实际情提出时效性解决措施,为学生今后顺利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因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考试重点教师会详细讲解,但并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的意义。因此,在平日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自身教学观念单一陈旧,影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渗透。

(二)德育教育渗透浅显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习惯性为学生讲解重点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罗列相关知识点,没有给予德育教育内容高度重视,甚至是一笔带过。受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无法充分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直接影响到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以此同时,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学中所涵盖的德育内容不够,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与意义。例如,在讲解著名的鸦片战争时,教师更加倾向于为学生详细讲解历史事件,没有充分展现出林则徐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难以完全理解。

(三)教学评价不够合理

所谓课后教学评价,就是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完善与总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成果,教师并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点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缺乏正确的认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会直接丧失学习的信心,甚至产生厌烦心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质量。因此,合理的教学评价,从某种程度来看能够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学生对自身进行正确的理解与认知。因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评价,会对其今后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德育教育,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师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发表自身观点与看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还能够深刻理解相关内容。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能够产生更加明显的学习效果,同时明确德育学习的意义。

(二)加强理论实践结合

为了将德育教育更好的渗透于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加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在平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还可以在真实的历史材料当中感受文化的内涵与真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在讲解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内容时,为学生播放一些真实的影片,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产生正确的认知,同时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进而更好的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德育知识。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切实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角色,丰富学生自身的道德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图片与视频的形式,更加生动形象的为学生展示历史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时,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影片,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解放军的伟大,对历史事件形成深刻的认知,学生自身的品格也会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四)充分挖掘教材素材

在平日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一些初中历史教材当中,思想教育内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将德育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另外,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学生介绍相关历史事件,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责任感。久而久之,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教会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间接成为德育素材。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得到人们高度重视。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学习兴趣相互结合,丰富学生的德育知识。另外,教师还应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学生传递正确的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今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揭开合作的神秘面纱:不是所有“合作”都能“高效”——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后产生的困惑以及解决措施[A].李丽华.2016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报告文集[C].2016

[2]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学习活动的实施研究[A].温立华,齐辉锋,张晓燕,张心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C].2017

[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效学习的研究[A].张平,王兰启,李晓敏,韦国友,和晓聪.《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2018.

作者简介:肖开家(1964.02-),男,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育。

论文作者:肖开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肖开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